要說元鼎二十四年這年的chun天什麽事件在大衛朝中乃至京城直至天下最能引起轟動,不是科舉考試難得一見的出現了一個雙科狀元。也不是公主殿下大張旗鼓盤查各部虧空,最終卻交由戶部打理草草了事,而是一個他們兩人共同有份的話題,當今元鼎皇上為儲君明昭公主擇定了駙馬,人選就是文武雙科狀元淩凜。
不過淩凜此時已然不在京城,三ri前,他與科舉後一同被明昭選入昭慶殿參讚文書的邵元長、王舉之、施上淳四人一同被明昭派遣至京畿道各地,發放賑濟、助百姓們度過chun荒。
其實按淩凜現在的身份是根本沒必要也不太可能去做這些事情,元鼎將二人的佳期定在明昭公主十六歲生辰之ri,元鼎二十四年的七月七ri。現在已然四月出頭了,離大婚之期不過三個月,禮部、宗正寺、殿中省,內侍省一應衙門都為了公主的大婚忙得暈頭轉向,可是明昭公主偏偏一道命令將他派遣出京城,算計時ri,不到五月是回不來京城的。據說當今皇上元鼎本有心將他留在京中,不去這一趟,誰知聖旨尚未下,剛放點消息出去,淩凜就上表元鼎,極力要求去辦這一趟差,元鼎無可奈何之下也隻好答應了下來。
昭慶殿中,東宮冼馬安無忌接過內侍呈上的一道奏折,瞟了一眼折子麵上那一道龍飛鳳舞的行草字跡,臉上浮出耐人尋味的笑意,轉目瞥了眼上位身著常服,頭戴掐絲百寶金鳳頭飾簪一隻紅玉金步搖的明昭,一拂袖起身便向那人行去,輕巧的將折子放在了明昭的書案之上,但笑不語。
明昭正看完一道奏折,蹙著眉頭在想批複之語,一本折子卻突然出現在她麵前,微微一驚之後,放下手中的狼毫,仰頭望了望立在自己書案前一身緋sè官服烏紗襆頭的安無忌,也不去看折子,隻是問道:“這是那裏來的。”
安無忌眼中閃過笑意,道:“公主何不自己看看。”
“是淩凜呈上的折子罷。”明昭歎道,安無忌似乎對自己和淩凜特別上心,當初將淩凜派遣出京之時,安無忌的反對聲音最大,不停的勸諫自己,能用到的理由幾乎全部用上了,最後要不是淩凜主動請纓要去,恐怕還安靜不下,這淩凜出京不到三ri,他又拿了這道折子來,明昭發現這個最為自己器重的冼馬有向羅羅嗦嗦的太傅的發展的趨勢了。
“公主不看看。”安無忌一點也不奇怪明昭能夠猜中,悠然道。
明昭搖頭苦笑,她越來越覺得自己對屬下太過放縱了,放縱到私事都要來插上一手的地步,不過她現在後悔也沒有用,安無忌現在在她麵前根本沒有什麽顧忌——雖然她本意正是如此,可是現在她真是後悔呀。臉上閃過諸多複雜神sè之後,明昭正容道:“他們出京不過三ri,有什麽好看的,折子裏不過是例行的請安之類的事情,待到真正做出點成績之後我再看也不遲。”
話雖如此說,明昭猶豫了一下也不顧立在一旁的安無忌嘴邊越來越明顯的笑意,拿起那道折子細細的閱了一遍,微一沉吟之後掾筆在手,滿滿的蘸上一筆墨汁之後,在折子上書起了她拿手的簪花小楷,待到折子上的天頭地角都被明昭秀麗的小楷字填慢之後,明昭才滿意的放下手中的狼毫,吹了一口氣,想合上折子,卻發現安無忌依舊立在自己身側,微笑著看著自己的批複。
饒是明昭並不如世間小女子一般羞澀,且和安無忌熟悉無比,還是忍不住粉腮上一陣陣紅暈浮現,嗔怪的橫了安無忌一眼,明昭勉強維持住自己的儀態,道:“定中不去整理文書,還有什麽事麽。”
“沒有,沒有。”安無忌一拱手,轉身向自己的座位行去,正背著明昭暗笑之時,身後卻傳來一道感歎的聲音:“定中現在沒什麽要緊事罷,陪我在宮中走一走如何。”
四月的裏的chun光正好,明昭卻沒有去禦花園那等chunsè迷人之地,反而帶著安無忌登上了宮城城樓,摒退侍從,負手臨風、遙望繁華上京,風景如畫,令人心曠神怡,整ri埋首於公文國政忙得兩眼發昏的安無忌頓感神清氣爽,長吸一口氣,讚道:“公主竟然知道這等好去處,令人jing神大振,無忌佩服。”
明昭微微一笑,遠眺著上京景sè,似是回憶又似是對安無忌說話:“這地方原是我小時侯調皮,滿皇宮亂跑偶然尋得的地方。那時候年紀尚小,無憂無慮,什麽也不知道,懵懵懂懂,但是ri子,卻比現在要舒心快樂得多。”
安無忌聽明昭話中之意,似是對現下的生活頗多感慨,當下安慰道:“公主可是近來cāo勞國政太累了,現在也沒多少要緊事,不如告個假,去興慶宮、大明宮那些風景優美的地方住上幾ri,一是養好jing神,二來也不辜負這大好chun光。”
“不用了。”明昭歎一口氣道:“國政倒也罷了,我身為皇儲,這些本是應該做的,隻是有些事不能如人意,不免一時感歎而已。”
安無忌心中暗自一驚,莫非……當下小心試探問道:“公主說的是什麽事,可否說出來讓無忌替公主排解排解。”
明昭側目白了安無忌一眼,悠悠道:“我與定中說這些話,自未將定中看作外人,你也莫拿那等揣摩上意的工夫來敷衍於我,明昭視定中為友,定中莫已上下之禮待明昭。事實上。”明昭狡黠一笑:“你也越來越不把我當公主看了,那麽多的事都隱瞞於我。讓我一直蒙在鼓裏,那ri還差點在父皇麵前出了醜。”
安無忌知道明昭說的是淩凜暗戀於她的事情,心中歎著公主向來聰明,怎麽在這件事上竟糊塗了起來,論年紀公主也不小了,卻一心想著國家天下,未曾考慮過自己的終身大事。當然這些話是不能說的。再深吸一口氣,安無忌道:“無忌蒙公主視之為友,不甚榮幸。”這話安無忌確實也是出自內心,一年時間由從六品拔擢至從四品,升遷之快,朝中難有幾人比得上,這倒是其次,自從入了昭慶殿,明昭便沒將他看作過外人,一應大小事務都與他商議,推心置腹,君臣際遇,如魚得水。論私交,二人也是極好,平ri裏言笑無忌,更有安無忌在宮中上夜之時,明昭處國政太晚,便不回鳳舞宮休息,二人剪燭論文,徹夜長談,無上下之分,君臣之際。因此明昭說出這一句“視定中為友”,著實讓安無忌感動不已。
“你以為我是對父皇給我定下來的這門親事不喜歡麽。”沉默了一陣,明昭悠悠說道:“其實我並沒有什麽歡喜不歡喜的,至於他……”明昭頓了一頓,道:“我其實心裏也是有幾分歡喜的,隻是……定中,你知不知道,我最羨慕的是什麽。”
“是什麽。”安無忌聽得正入神,明昭如此一問,他自然而然的接口應道。
“鳥兒。”明昭仰視天空,道:“我最羨慕是的鳥兒,羨慕鳥兒們的zi you自在,不受拘束。小時候總以為長大了最好,不用受什麽拘束,沒想到人越大,位越高,受到的拘束也越大,到現在,一言一行,都不能自己隨心所yu了。”
安無忌心中惻然,他突然明白了明昭的心情,其實明昭對成親下嫁淩凜並不反感,甚至嫁的不是淩凜,是任何一個世家子弟,她也不反感,她反感的是,她的人生是不受自己控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乃至終身大事,都要受約束,受她的身份,她的責任的約束。
淩凜雖是真心愛慕於明昭,但是元鼎擇定他為駙馬,也不是沒有半點利益考慮。明昭ri後便是一國之君,身為明昭的丈夫,自是位高權重。外戚向來是帝王頭痛的一支力量,不少王朝衰敗,也是因為外戚專權,或者是外戚宦官朝臣奪權。淩凜父母雙亡,更無親族,自無外戚之煩惱,而且元鼎為政二十餘年,深感士庶之分嚴重,世家居高位,英俊沉下僚。世家勢力尾大不掉,庶族人才不得拔擢,極想打破這種局麵,因此極力提拔庶族有才之人。淩凜出身寒門,以之為明昭丈夫,對世家大閥自是一個打擊。另外淩凜文武雙全,於朝政之上也是明昭一大助力……
安無忌歎了一聲,想說什麽來安慰明昭,卻又感到無話可說,訥訥了半ri,方才說道:“這裏風大,公主站一會也要回去了,世事豈能盡如人意,正如這裏,風景雖好,但是卻不能久立,公主以保重身體為重,自然要放棄這裏的景sè了。”
“嗯。”明昭轉過身來,歎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我怎能強求太多,定中說得是,我不過一時感歎,也好,回去罷……回去罷……”
不過淩凜此時已然不在京城,三ri前,他與科舉後一同被明昭選入昭慶殿參讚文書的邵元長、王舉之、施上淳四人一同被明昭派遣至京畿道各地,發放賑濟、助百姓們度過chun荒。
其實按淩凜現在的身份是根本沒必要也不太可能去做這些事情,元鼎將二人的佳期定在明昭公主十六歲生辰之ri,元鼎二十四年的七月七ri。現在已然四月出頭了,離大婚之期不過三個月,禮部、宗正寺、殿中省,內侍省一應衙門都為了公主的大婚忙得暈頭轉向,可是明昭公主偏偏一道命令將他派遣出京城,算計時ri,不到五月是回不來京城的。據說當今皇上元鼎本有心將他留在京中,不去這一趟,誰知聖旨尚未下,剛放點消息出去,淩凜就上表元鼎,極力要求去辦這一趟差,元鼎無可奈何之下也隻好答應了下來。
昭慶殿中,東宮冼馬安無忌接過內侍呈上的一道奏折,瞟了一眼折子麵上那一道龍飛鳳舞的行草字跡,臉上浮出耐人尋味的笑意,轉目瞥了眼上位身著常服,頭戴掐絲百寶金鳳頭飾簪一隻紅玉金步搖的明昭,一拂袖起身便向那人行去,輕巧的將折子放在了明昭的書案之上,但笑不語。
明昭正看完一道奏折,蹙著眉頭在想批複之語,一本折子卻突然出現在她麵前,微微一驚之後,放下手中的狼毫,仰頭望了望立在自己書案前一身緋sè官服烏紗襆頭的安無忌,也不去看折子,隻是問道:“這是那裏來的。”
安無忌眼中閃過笑意,道:“公主何不自己看看。”
“是淩凜呈上的折子罷。”明昭歎道,安無忌似乎對自己和淩凜特別上心,當初將淩凜派遣出京之時,安無忌的反對聲音最大,不停的勸諫自己,能用到的理由幾乎全部用上了,最後要不是淩凜主動請纓要去,恐怕還安靜不下,這淩凜出京不到三ri,他又拿了這道折子來,明昭發現這個最為自己器重的冼馬有向羅羅嗦嗦的太傅的發展的趨勢了。
“公主不看看。”安無忌一點也不奇怪明昭能夠猜中,悠然道。
明昭搖頭苦笑,她越來越覺得自己對屬下太過放縱了,放縱到私事都要來插上一手的地步,不過她現在後悔也沒有用,安無忌現在在她麵前根本沒有什麽顧忌——雖然她本意正是如此,可是現在她真是後悔呀。臉上閃過諸多複雜神sè之後,明昭正容道:“他們出京不過三ri,有什麽好看的,折子裏不過是例行的請安之類的事情,待到真正做出點成績之後我再看也不遲。”
話雖如此說,明昭猶豫了一下也不顧立在一旁的安無忌嘴邊越來越明顯的笑意,拿起那道折子細細的閱了一遍,微一沉吟之後掾筆在手,滿滿的蘸上一筆墨汁之後,在折子上書起了她拿手的簪花小楷,待到折子上的天頭地角都被明昭秀麗的小楷字填慢之後,明昭才滿意的放下手中的狼毫,吹了一口氣,想合上折子,卻發現安無忌依舊立在自己身側,微笑著看著自己的批複。
饒是明昭並不如世間小女子一般羞澀,且和安無忌熟悉無比,還是忍不住粉腮上一陣陣紅暈浮現,嗔怪的橫了安無忌一眼,明昭勉強維持住自己的儀態,道:“定中不去整理文書,還有什麽事麽。”
“沒有,沒有。”安無忌一拱手,轉身向自己的座位行去,正背著明昭暗笑之時,身後卻傳來一道感歎的聲音:“定中現在沒什麽要緊事罷,陪我在宮中走一走如何。”
四月的裏的chun光正好,明昭卻沒有去禦花園那等chunsè迷人之地,反而帶著安無忌登上了宮城城樓,摒退侍從,負手臨風、遙望繁華上京,風景如畫,令人心曠神怡,整ri埋首於公文國政忙得兩眼發昏的安無忌頓感神清氣爽,長吸一口氣,讚道:“公主竟然知道這等好去處,令人jing神大振,無忌佩服。”
明昭微微一笑,遠眺著上京景sè,似是回憶又似是對安無忌說話:“這地方原是我小時侯調皮,滿皇宮亂跑偶然尋得的地方。那時候年紀尚小,無憂無慮,什麽也不知道,懵懵懂懂,但是ri子,卻比現在要舒心快樂得多。”
安無忌聽明昭話中之意,似是對現下的生活頗多感慨,當下安慰道:“公主可是近來cāo勞國政太累了,現在也沒多少要緊事,不如告個假,去興慶宮、大明宮那些風景優美的地方住上幾ri,一是養好jing神,二來也不辜負這大好chun光。”
“不用了。”明昭歎一口氣道:“國政倒也罷了,我身為皇儲,這些本是應該做的,隻是有些事不能如人意,不免一時感歎而已。”
安無忌心中暗自一驚,莫非……當下小心試探問道:“公主說的是什麽事,可否說出來讓無忌替公主排解排解。”
明昭側目白了安無忌一眼,悠悠道:“我與定中說這些話,自未將定中看作外人,你也莫拿那等揣摩上意的工夫來敷衍於我,明昭視定中為友,定中莫已上下之禮待明昭。事實上。”明昭狡黠一笑:“你也越來越不把我當公主看了,那麽多的事都隱瞞於我。讓我一直蒙在鼓裏,那ri還差點在父皇麵前出了醜。”
安無忌知道明昭說的是淩凜暗戀於她的事情,心中歎著公主向來聰明,怎麽在這件事上竟糊塗了起來,論年紀公主也不小了,卻一心想著國家天下,未曾考慮過自己的終身大事。當然這些話是不能說的。再深吸一口氣,安無忌道:“無忌蒙公主視之為友,不甚榮幸。”這話安無忌確實也是出自內心,一年時間由從六品拔擢至從四品,升遷之快,朝中難有幾人比得上,這倒是其次,自從入了昭慶殿,明昭便沒將他看作過外人,一應大小事務都與他商議,推心置腹,君臣際遇,如魚得水。論私交,二人也是極好,平ri裏言笑無忌,更有安無忌在宮中上夜之時,明昭處國政太晚,便不回鳳舞宮休息,二人剪燭論文,徹夜長談,無上下之分,君臣之際。因此明昭說出這一句“視定中為友”,著實讓安無忌感動不已。
“你以為我是對父皇給我定下來的這門親事不喜歡麽。”沉默了一陣,明昭悠悠說道:“其實我並沒有什麽歡喜不歡喜的,至於他……”明昭頓了一頓,道:“我其實心裏也是有幾分歡喜的,隻是……定中,你知不知道,我最羨慕的是什麽。”
“是什麽。”安無忌聽得正入神,明昭如此一問,他自然而然的接口應道。
“鳥兒。”明昭仰視天空,道:“我最羨慕是的鳥兒,羨慕鳥兒們的zi you自在,不受拘束。小時候總以為長大了最好,不用受什麽拘束,沒想到人越大,位越高,受到的拘束也越大,到現在,一言一行,都不能自己隨心所yu了。”
安無忌心中惻然,他突然明白了明昭的心情,其實明昭對成親下嫁淩凜並不反感,甚至嫁的不是淩凜,是任何一個世家子弟,她也不反感,她反感的是,她的人生是不受自己控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乃至終身大事,都要受約束,受她的身份,她的責任的約束。
淩凜雖是真心愛慕於明昭,但是元鼎擇定他為駙馬,也不是沒有半點利益考慮。明昭ri後便是一國之君,身為明昭的丈夫,自是位高權重。外戚向來是帝王頭痛的一支力量,不少王朝衰敗,也是因為外戚專權,或者是外戚宦官朝臣奪權。淩凜父母雙亡,更無親族,自無外戚之煩惱,而且元鼎為政二十餘年,深感士庶之分嚴重,世家居高位,英俊沉下僚。世家勢力尾大不掉,庶族人才不得拔擢,極想打破這種局麵,因此極力提拔庶族有才之人。淩凜出身寒門,以之為明昭丈夫,對世家大閥自是一個打擊。另外淩凜文武雙全,於朝政之上也是明昭一大助力……
安無忌歎了一聲,想說什麽來安慰明昭,卻又感到無話可說,訥訥了半ri,方才說道:“這裏風大,公主站一會也要回去了,世事豈能盡如人意,正如這裏,風景雖好,但是卻不能久立,公主以保重身體為重,自然要放棄這裏的景sè了。”
“嗯。”明昭轉過身來,歎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我怎能強求太多,定中說得是,我不過一時感歎,也好,回去罷……回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