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講述的事情和沐風在書信中所寫並無差別,但是明昭還是聽得很仔細,猴子說到那幾個西突厥人之時,還特地打斷了猴子的講述,皺眉問道:“你們是怎麽知道那些人是西突厥人的。”


    “看服飾啊。”猴子畢竟還是個孩子,從小四方遊蕩,也無人教他什麽禮儀,起初行禮還是因為一路上董仲方絮絮叨叨的告訴他在皇上麵前要如何如何,且皇帝在他小小的心裏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象征,有些敬畏。現在與明昭麵對麵說了許久的話,隻覺這個皇上和藹可親,並沒有像之前想象那樣令人害怕,因此膽子也大了起來,說話也有些放肆:“雖然西突厥動突厥都是突厥人,但是服飾上還是看得出差別的,而且那些人每年來幾次,誰不知道,隻要那個領頭要抓我的,倒是第一次來,而且他穿的衣服我都沒見過,聽賣馬的講,那是突厥部族頭人才能穿的衣呢。”


    “那些西突厥人每年都來。”明昭蹙起眉頭。


    “是啊。”猴子仰頭道:“我從小在勝州長大,經常在榷場,那些西突厥人每年都要來,而且橫行霸道,討厭死了,對了,自從楚觀察使到勝州之後,那些突厥人來得更多,董大叔,你說是不是。”


    “聖上麵前,不得無禮。”董仲方小聲的斥責了猴子一聲。明昭輕笑道:“無妨,朕每ri裏聽上下奏對也聽煩了,他天真未泯,朕很是喜歡,董卿家。”


    “末將在。”董仲方連忙應道。


    “這孩子說的可是真的。”明昭問道:“你在勝州多年,應該知道吧。”


    “是。”董仲方道:“皇上明鑒,我大衛雖與西突厥人交戰,但是私底下的交易還是免不了的,突厥人最缺的就是鹽茶兩項,我大衛榷場不向西突厥人開放,西突厥人除了從別的部族高價買入和南下劫掠之外,到勝州等有榷場的地方進行交易也是一個方法,因每年來的人不少,各地榷場也習以為常,隻要西突厥人不搗亂,向來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這些事,著實禁不了。”


    “這倒是。”明昭冷笑道:“反正天高皇帝遠,朕管不了那麽多是吧。哼!”冷哼一聲後繼續問道:“就算如此,那楚予辰為何要偏袒那些西突厥人呢。”


    “末將隻是軍中小卒,楚觀察使乃是勝州官長,末將無權過問,不過末將知道,這次那幾個在榷場鬧事的人,是住在楚觀察使官衙裏麵的。”董仲方回答道。


    明昭眼中神光一閃,默然半晌,突然道:“朕聽說你當年應武舉,本在第一,卻被主考官硬生生的推到了最後一名,可有此事。”


    沒想到明昭竟會問起此事,董仲方臉上浮現無奈苦澀神情,道:“是的。我大衛選官,身在第一,末將長得……不好,不得進升,這是末將命該如此……”


    “誰說你命該如此。”明昭正容道:“朕現在就提拔你,定中擬旨,著,進董仲方為勝州榷場觀察使,兼知勝州,為在正五品。”


    “是。”一直站在一側沒有出聲的安無忌應道。


    “皇上……”董仲方沒想到明昭竟然會如此提拔,受驚嚇之餘連連叩首道:“末將不過是一介小兵,皇上如此拔擢,末將著實承受不起。”


    “朕不會選錯人的。”明昭似笑非笑,悠悠道:“平王在給朕的書信之中誇你辦事得力,是可用之才,查抄楚予辰府邸,是你帶人去做的吧,平王讚你帶兵有方,雷厲風行,辦事有條有理。朕信平王的眼光,你任這個榷場觀察使,朕很放心。”


    頓了一頓,明昭繼續道:“朕讓你任榷場觀察使還有一個原因,西突厥為我大衛仇敵,西突厥人竟能在我大衛境內橫行霸道,而且我大衛的官員還在為虎作倀,對著西突厥人卑躬屈膝,朕讓你查明這到底是為什麽,尤其是為什麽楚予辰上任之後西突厥人來得更多了。你知道否。”


    董仲方不是笨人,明昭這個尤其一說,他已經完全明了,雖然聽說當今把案子交給了楚家的族長查辦,但是應當是掩人耳目之策,讓自己任這個榷場觀察使兼知勝州,就是要自己徹查楚予辰乃至楚家是不是真的和西突厥人有來往勾搭,當下下跪道:“臣尊旨。”他本是武將,明昭任他為榷場觀察使,舊是讓她由武轉文,因此他也改了稱呼,自稱為臣。


    “很好。”明昭點頭道:“不過朕此番召你入京,除了朕,平王,還有這位安無忌安大人,再無人知曉,朕也不想讓別人知曉,升你為榷場觀察使,也是平王見榷場無人管理,特拔擢於你,你可知道。”


    “臣明白。”董仲方拜了下去,此時的他,已經是當今向楚家下手的一顆重要棋子了。


    “定中。”董仲方和猴子退下之後,安無忌被留了下來與明昭密議,明昭臉上略有幾分倦sè,用手輕輕按了按太陽**,道。


    “是。”安無忌應道:“皇上有何旨意。”


    “你替朕擬一道密旨,八百裏加急送與沐風,讓他盡快回上京,走之前,不管董仲方回沒回勝州,都要任董仲方為榷場觀察使並知勝州,並寫成奏折,明發至京,然後立刻回京。另外,你去囑咐董仲方一番,要他加緊趕回勝州,今天便走,不要耽誤。”明昭吩咐道。


    “是,臣馬上去辦。”安無忌應道。


    “對了,方才召見董仲方之前你好象有什麽事情要與朕說的,後來董仲方進來了你又沒說,是什麽事啊。”明昭突然想起一事,皺眉問道。


    安無忌躬身道:“回皇上,是沈歲寒的密折到了,臣已經送到了含章殿。”


    “哦。”明昭道:“沈歲寒上回的折子裏說鹽幫之事已經查得差不多了,但是卻有牽扯出另外一樁事情,不知這次會怎麽樣。”說著便喚守在門口的華瑩。


    “華瑩在。”華瑩悄步行了過來,恭敬道。


    明昭吩咐道:“你現在去含章殿,將沈歲寒的密折匣子拿來,還有鑰匙別望了。”


    “華瑩省得。”再度一禮,華瑩退出了東暖閣。


    “那臣也告退了。”安無忌見明昭要看密折,自己不方便在麵前,也起身躬身行禮道。


    “定中不忙走。”明昭歎道:“上回沈歲寒的折子裏說鹽幫販賣私鹽之事牽扯到了楚呂二家,朕要和你議議當如何處置,我大衛一年歲入二千萬,一半以上是來自鹽鐵這兩項的,但是就沈歲寒所報,若無私鹽販子及官吏貪汙,光鹽稅,一年的歲入就在一千一百萬,你看看,這些蛀蟲入如何吞噬我大衛江山的。這一千一百萬若是盡皆納入國庫,朕又能多做多少事,丈量田畝,修築河堤,各地義倉,邊關防禦這一件件的事朕看在眼中,急在心裏,卻無錢來辦事,你說……”明昭起初還是歎氣,說到後來,卻激動了起來,聲音也提高了不少。


    安無忌垂首道:“皇上憂心國政,實是萬民之福,但是治大國如烹小鮮,一切都要慢慢來。”


    “所以朕要從這裏著手啊。”明昭站起身來,在房內轉起了圈子,安無忌亦站起了身,侍立在一側。


    “反正朕遲早也要處置這些個世家大族,有此機會,就更好了。”踱了幾步,明昭出聲道:“現在董仲方與沈歲寒一南一北,從兩方同時下手,務必要抓住楚呂二家的罪行,朕有了足夠的證據之後,再來處置他們,也就好了。”


    “皇上……”安無忌正要說些什麽,華瑩卻從門口行了進來,將沈歲寒的密折匣子呈與明昭。明昭一手接了,回到位上,再從華瑩手中取了鑰匙,仔細打開,拿起躺在盒子正zhong yāng的沈歲寒的密折,看了起來。


    起初明昭神sè尚算淡然,過了一陣便變得凝重起來,再到後麵,竟是滿臉怒氣,正在安無忌和華瑩猜測折子裏到底寫了什麽的時候,明昭滿腔的怒氣終於爆發了出來,將那折子狠狠擲在案幾上,恨聲道:“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皇上……”安無忌偷看了一眼明昭的臉sè,低聲道。


    “你看看吧。”明昭不再管那張折子,端起茶杯,大口喝了兩口茶水,來平定自己的心情。安無忌躬身行到案幾前麵,拾起折子,看了起來。


    過了一陣,安無忌臉sè也凝重了起來,雙手將那折子再度放回案幾之上後,顫聲道:“劉族怎麽會也摻到那裏麵去了,三大世家竟然在開金礦和銅礦,這……這要置朝廷於何地。”


    “更可氣的是,朕的國庫裏,竟然還堆著一成的他們鑄出來的錢,三大世家私鑄之錢,竟占了天下流通銀錢之的一成,那還要朝廷幹什麽,還要朕幹什麽,什麽都給他們去好了。這麽大的事情,朕自十三歲起為父皇處理奏折,至今已經十餘年了,居然一點消息都沒有聽到過,做得好隱秘啊。”明昭怒聲道。


    “隻因曆任鹽鐵轉運使都是三大世家的人。”安無忌沉聲應道:“而且他們對百姓及下級官吏,打的都是朝廷的旗號,自然無人敢管。若不是沈大人覺察帳目有異,再過二十年,恐怕都發覺不了。這等天衣無縫的行事,已經不止一代,早在先帝還未登基之時,就已經開始了,起初還隱秘非常,近些年來,才肆無顧及,鬧得大了的。”


    “可惡。”明昭重重一拍扶手,怒聲道:“鹽鐵乃是國家官營,他們來湊上一腳,鑄錢之權為國家獨有,他們也來上一下,這到底是朕的大衛朝,還是他們三大世家的大衛朝。”


    “定中替朕擬一道密旨,予沈歲寒先斬後奏之權,要他一定要將此案查個徹底,不然再這樣下去,朕的龍椅遲早都是他們三大世家的了。”


    安無忌卻躬身道:“回皇上,此旨臣不敢擬,而且,臣還要進諫皇上,不能予沈歲寒過重之權。”


    “為何。”明昭一挑眉,冷然道。


    “沈歲寒此時不過八品拾遺,以八品身份兼鹽鐵轉運使已經是特例之中的特例了,皇上又予他必要之時調動軍隊之權,現在又要予他先斬後奏的生殺大權。如今朝野之中,連平王都沒有這等特權,沈歲寒不過區區八品拾遺,縱使皇上器重,也不應當予如此重權。”安無忌解釋道。


    明昭聽了,默然了半晌,方才輕輕說道:“方才朕是氣糊塗了,當初朕予他軍隊調動之權現在想來,也有些唐突了,再這樣下去,他沈歲寒就可以自立為江南王了,到時候朕又要費心整治他了。你說的是,以後朕再有差錯,你也要像現在這般,提醒於朕。”


    “臣還有一事要奏。”安無忌恭聲道。


    “說吧。”明昭深深的歎了口氣,道。


    “皇上對於三大世家還不能過於追究,利用這兩件事削弱一下三大世家的勢力,卻不能完全將三大世家滅掉。皇上這一番作為,最稱心的卻是得利的漁翁啊。”安無忌道。


    “你是指郭維一黨。”明昭道。


    “是,現在朝廷之中兩黨相互爭鬥,勢力平衡,皇上對三大世家下手,郭維一黨必然得勢,到那時,朝中便是他們一黨之人,那樣害處卻更大。”安無忌道。


    “那你有何看法。”明昭問道。


    “適度而擊,使世家受損失,卻有與庶族有對抗之力,皇上還要有意識的壓製郭維一黨,甚至分而化之。”安無忌侃侃而談:“現在郭維一黨之中,爭權奪利也十分嚴重,郭維再過得幾年也要致休了,以後那一黨誰為首領,卻大有爭鬥,王舉之,邵元長、施上淳三人相互之間的爭鬥現在已經有了,要再過得幾年……”


    “朕知道了。”明昭嘴角微挑,卻道:“定中,你也是時候入政事堂為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問心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問心劍並收藏女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