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昭二十三年開chun這件震驚朝野的大事最終以皇長子君紹真,皇次子君紹朗搬離皇宮,入十六宅,賜地開府而了結。這是天子家事,所以就連禦史台也不敢多言。不過明昭最終還是給自己兩個兒子留了點顏麵,在二人搬入新宅那一ri下了聖旨,封皇長子君紹真為穎王,皇次子君紹朗為江王,食邑六百戶。但是閉門讀書三月的處罰還是沒有免去。
至於引發這場大鬧的科舉舞弊案,明昭則命大理寺卿負責,會同刑部、禦史台三司會審。永平公主雖然上書要將這件差使攬在自己身上,明昭卻將折子留中不發,又將永平喚到麵前,訓斥了幾句,要她在政事堂專心學習,不要好高務遠。
轉眼間到了三月初,刑部、大理寺、禦史台忙亂了將近一月,終於把科舉舞弊案了結了。***的主犯劉玄重定了斬首,秋後施刑,一眾從犯或奪去官職流徙三千裏,或罷官歸田,買考題的考生則剝去身份,一生不得入科舉為官。明昭看了奏報之後也同意了,隻是將劉玄重定為棄市,不必等秋後,立時執行。
此案一了結,刑部尚書施上淳終於長出了一口氣,他今年似是有些流年不利,在劉府受的那一場辱,不少人都看見了,走在宮內,總能感覺到有人在對他指指點點。宦海沉浮數十年,最終還是在刑部尚書個位上,沒有寸進,還被重重侮辱,施上淳每念及此,心中總是鬱鬱。
這一ri,刑部衙門之中,施上淳將手中厚厚一份卷宗掩上,這一掩,也代表著明昭二十三的科場舞弊案正式了結。包括施上淳在內的刑部一眾官員,在卷宗掩上的那一刹那,都無聲的透出了一口氣。
“好了。”施上淳將卷宗交給書吏,起身道:“這件案子就此了結,諸位這一陣辛勞,本官心中有數,今ri若是手頭上沒有事的,就可以先回去休息了。”
“謝大人。”眾人齊聲道。
“都散了罷。”施上淳揮了揮手,歎了口氣,他也要休息一下了。
本部主官放行休息,新進的年輕官員都有些喜形於sè,畢竟riri泡在衙門裏,對於他們這些年輕人,著實很是煩悶。資格老一些官員也帶著微笑,能休息總比做事要好。於是應了一聲,三五成群的,一堆堆的退了出去。“大人。”員外郎高世昌卻沒有退出去,反而上前躬身道。
“什麽事。”施上淳看著眼前的這個員外郎,雖然心知劉府之事怪不得他,但是想到當時受的侮辱,卻還是不禁遷怒於眼前的這人,冷冷說道。
“大人。”高世昌有些yu言又止,他方才是一時腦熱,竟冒出這麽個荒唐念頭,更荒唐的是自己還要把這個念頭說出來。
“什麽事。”施上淳有些不耐,道。
“下官下官想去穎王殿下王府……王府去道謝那ri……卻不知……”結巴了一陣,高世昌最終還是沒有把事情說清楚,但是從斷斷續續的語句之中,施上淳還是聽明白了高世昌的意思,這個家夥想去巴結君紹真,但是自己分量不夠,便來找當時同樣被君紹朗的自己,想趁著自己,來巴結上君紹真。
“你要去道謝便去,關本官何事。本官還有事做,你若無事便速速退下。”君紹真,經這高世昌這麽一提醒,施上淳的心思又開始動起來,但是臉上還是冷冷的,嗬斥道。
“是……是……是。”高世昌碰了個的釘子,臉都紅到脖子根了,隻得諾諾應著退出了正堂。不過他卻不知道,在他退出之後,施上淳卻喚來了自己的長隨,吩咐道:“去府中取那隻七彩琉璃盞來,我有用處。”
十六宅是親王聚居之處,卻沒有平常坊市熱鬧。一是因為各家王府都是高宅大院,門禁森嚴,二來經過“甲酉之亂”,一眾藩王死的死,奪爵的奪爵,碩果尤存的藩王,不過三兩個而已。
新近建成的穎王府,本該是賓客盈門,卻因為明昭令君紹真閉門讀書的責罰,也冷冷清清的。
“大人。穎王府到了。”施上淳的馬車在穎王府門口停了下來,侍從稟道。
“拿我的名刺去敲門罷。”施上淳長出了一口氣,腦中卻不禁想起了淩凜,若是那人現在還活在世上,現在的朝局,又會是怎麽樣呢。
那侍從去了一會便回轉了過來,隔著車簾道:“裏麵傳出話來,說是穎王殿下因為要閉門讀書,所以請大人入內說話。”
“嗯,這是應當的。”施上淳點了點頭,便掀簾而出,下了馬車,向府門行去。
與此同時,王府內院君紹真的書房內,君紹真和安青揚卻在議論著突然前來的施上淳。
“殿下可是要去見施尚書。”安青揚在君紹真麵前顯得比較隨意。他是君紹真的伴讀,兩人一起長大,雖有君臣上下之分,但是論起感情,卻比君紹真和君紹朗君紹儀的兄弟感情還要好。
“他既然來了,孤怎麽能不見。”君紹真道:“依青揚之見,施上淳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不過是向殿下示好而已。”安青揚手裏把玩著一個象牙小球,淡淡道:“他在劉府被二殿下羞辱,以後二殿下這一派,他是靠不上了,因此便來找您。”
“晤。”君紹真應了一聲道:“孤也是如此想的,不過他向來對孤較為親近,聽說他曾與孤的父親,睿王為友,對孤親近一些,也是合情理的,也正是如此,孤才要去見他。”
“不過青楊還是認為殿下現在不宜去與施上淳相見,現在殿下還被皇上罰了閉門讀書,若是去會見大臣,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拿住了把柄,卻又是一條過錯。倒不如讓我代替殿下去見,一不給別人留把柄,二來也不冷落了他。”安青揚道。
“說得也是。”君紹真點頭道:“就按青楊所說的辦吧,孤的身邊,要是多幾個青楊這樣的人,孤也輕鬆多了。”
“殿下不必心焦。”安青揚微笑道:“殿下要青楊去尋覓人才,青楊已經尋了幾個了,等下便可以來見殿下了。”
“哦。”君紹真挑了挑眉,道:“孤真的迫不及待的想見上一見了。”
“施大人好。”安青揚步入了正堂,一眼便敲見施上淳坐在椅上緩緩的抿著茶,雖然等候了有一陣,卻依舊不急不躁。果然是宦海沉浮數十年的老人,這份涵養,著實難得啊。安青揚在肚內感歎了一陣,臉上卻堆起了笑容,加快了腳步,拱手道。
“安大人好。”施上淳見了安青揚,心中暗暗一歎,卻起身回應道。
“不敢不敢,青楊現在隻是王府長史而已,大人是正三品的刑部尚書,施大人這般稱呼,青楊如何受得住。”安青楊笑著連連擺手說到:“大人快請坐,快請坐。”
分賓主坐定之後,施上淳率先的開了口,道:“本官這次前來,是想來拜見殿下的,不知殿下是不是有什麽事……”
“嗬嗬。”安青楊輕笑一聲道:“殿下卻沒有什麽事,方才聽了大人來,十分高興,一疊聲的吩咐下人更衣要來見大人呢。還說大人和睿王殿下是好友,若論起私情來,大人卻還是殿下的叔叔輩。”
“不敢不敢,本官隻是來拜見殿下的,受不了殿下這麽重的禮啊。”施上淳雖知眼前這人說的是客套話,但是馬屁人人愛吃,他也不例外,連忙笑著回應道。
“不過殿下受了皇上的責罰,要閉門讀書三月的事情大人是知道的。殿下換好衣衫後,卻想起這一件事。因怕違了皇上旨意,思慮了再三,最終隻能讓下官來向大人道歉了。”安青楊道。
“這個是本官糊塗了。”施上淳知君紹真對自己尚有顧慮,卻不生氣,隻是連連道歉道:“是本官糊塗了,沒有想到這一層,冒冒失失的便來了,倒給殿下造成困擾了。請安長史代本官向請罪,就說施上淳考慮不周,讓殿下為難了。”
“不必不必。”安青楊搖手道:“殿下還說了,待三月期滿後,一定下帖子請大人來王府上喝酒。到時候大人可不能推脫不來啊。”
“那個當然是要來的。”施上淳嗬嗬笑道:“對了,本官這次來,帶來一點小東西,也不怎麽貴重,隻是讓殿下書房裏填上一件小玩意,還請安長史一定要代殿下收下啊。”說著便拿起身邊小幾上的一個錦盒,雙手拿與安青楊。
安青楊接了,也不打開看是什麽,隻是笑道:“那青楊就代殿下卻之不恭了。”二人相視而笑,彼此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暗暗的建立起了某一種默契。
“既然殿下見不到,那本官就走了。”目的已經達到,施上淳也不再多耽擱,拱手告辭。安青楊也不留,隻是笑道:“讓青楊送大人出去罷。”
二人行出了正堂,出了二門,正門在望,此時一名王府小吏卻突然行了過來,在安青楊耳邊耳語了幾句,又用手向右側指了一指,施上淳順著那小吏手指方向看了過去,隻見yin影之下,有幾人或胖或瘦,或高或矮,默默的立在那裏。其中有一人的身形,隱約間卻有些眼熟,待要想,卻想不起是誰。
安青楊眼中神光一閃,吩咐了那書吏幾句,隨即又朝施上淳笑道:“施大人請了。”
“安長史請了。”施上淳收攏心思,畢竟這是在人家王府上,探究太多是不應該的。
施上淳造訪君紹真王府之事,在第二ri早晨便傳入了江王府江王君紹朗耳中。當時君紹朗正在練武,停了手聽了下人的稟報,冷笑了一聲,將手中劍一拋,朝侍奉在一側的武玄宿道:“這人向來便親大哥,被我在劉府那麽一鬧,能忍到現在才去大哥的府第,也著實算能忍了。”
武玄宿卻垂了首不說話,他話本就不多,而且他也知道,君紹朗一番話,與其說是對自己說的,倒不如說是自言自語。
君紹朗見武玄宿沒有回應,也不如何,從內侍手中接過汗巾,擦去了滿頭的汗水,吩咐道:“給本王準備熱水,本王要沐浴更衣。”
“是。”這邊方才應下,那邊便有個小內侍一路小跑過來,在君紹朗身前十餘步住了腳,垂首道:“稟奏王爺,三皇子殿下來了。”
“哦,紹儀來了。”聽說君紹儀來了,君紹朗也不顧自己方才吩咐了要更衣沐浴,拔腳便大步向前院行了去,一眾侍從先是一愣,隨即呼啦啦的跟了上去。
“二哥。”君紹儀正在江王府正廳內來回踱步,猛一抬頭見君紹朗大步向自己行來,連忙喊道。
“好兄弟坐。”君紹朗笑著持了君紹儀的手,引這他坐下,自己也坐了,笑著道:“好兄弟今ri怎麽想起來瞧你這哥哥來了,這麽早,不用上早朝的麽。”
“今天是旬假,我見政事堂也沒什麽事,便出來了。”君紹儀聲音不大,不過他說話向來如此,如果不是緊急非常的事情,他的聲音是決決大不起來的,因此年幼時經常被君紹朗笑他是娘娘腔。不過譏笑歸譏笑,這兩兄弟之間的感情,卻是明昭四個子女之間最好的。君紹儀喜他這個哥哥豪邁爽朗,願與君紹朗親近。至於君紹朗,恐怕多半卻是因為這個弟弟與世無爭,對自己構不成威脅。也正式因為如此,君紹真和永平對君紹儀的態度,一直也很好。
“唉。”君紹朗恨恨一拍頭,道:“悶在王府裏,過得連ri子都記不清了。連旬假都不記得,我真是啊……對了,哥哥知道兄弟你向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今ri怎麽來了。”
“二哥。”君紹儀咬了咬下唇,臉也紅了,怯怯道:“母皇昨ri宣了我覲見,說是……說是給我定了親,要我十六歲之後,便迎娶了做正妃。”
至於引發這場大鬧的科舉舞弊案,明昭則命大理寺卿負責,會同刑部、禦史台三司會審。永平公主雖然上書要將這件差使攬在自己身上,明昭卻將折子留中不發,又將永平喚到麵前,訓斥了幾句,要她在政事堂專心學習,不要好高務遠。
轉眼間到了三月初,刑部、大理寺、禦史台忙亂了將近一月,終於把科舉舞弊案了結了。***的主犯劉玄重定了斬首,秋後施刑,一眾從犯或奪去官職流徙三千裏,或罷官歸田,買考題的考生則剝去身份,一生不得入科舉為官。明昭看了奏報之後也同意了,隻是將劉玄重定為棄市,不必等秋後,立時執行。
此案一了結,刑部尚書施上淳終於長出了一口氣,他今年似是有些流年不利,在劉府受的那一場辱,不少人都看見了,走在宮內,總能感覺到有人在對他指指點點。宦海沉浮數十年,最終還是在刑部尚書個位上,沒有寸進,還被重重侮辱,施上淳每念及此,心中總是鬱鬱。
這一ri,刑部衙門之中,施上淳將手中厚厚一份卷宗掩上,這一掩,也代表著明昭二十三的科場舞弊案正式了結。包括施上淳在內的刑部一眾官員,在卷宗掩上的那一刹那,都無聲的透出了一口氣。
“好了。”施上淳將卷宗交給書吏,起身道:“這件案子就此了結,諸位這一陣辛勞,本官心中有數,今ri若是手頭上沒有事的,就可以先回去休息了。”
“謝大人。”眾人齊聲道。
“都散了罷。”施上淳揮了揮手,歎了口氣,他也要休息一下了。
本部主官放行休息,新進的年輕官員都有些喜形於sè,畢竟riri泡在衙門裏,對於他們這些年輕人,著實很是煩悶。資格老一些官員也帶著微笑,能休息總比做事要好。於是應了一聲,三五成群的,一堆堆的退了出去。“大人。”員外郎高世昌卻沒有退出去,反而上前躬身道。
“什麽事。”施上淳看著眼前的這個員外郎,雖然心知劉府之事怪不得他,但是想到當時受的侮辱,卻還是不禁遷怒於眼前的這人,冷冷說道。
“大人。”高世昌有些yu言又止,他方才是一時腦熱,竟冒出這麽個荒唐念頭,更荒唐的是自己還要把這個念頭說出來。
“什麽事。”施上淳有些不耐,道。
“下官下官想去穎王殿下王府……王府去道謝那ri……卻不知……”結巴了一陣,高世昌最終還是沒有把事情說清楚,但是從斷斷續續的語句之中,施上淳還是聽明白了高世昌的意思,這個家夥想去巴結君紹真,但是自己分量不夠,便來找當時同樣被君紹朗的自己,想趁著自己,來巴結上君紹真。
“你要去道謝便去,關本官何事。本官還有事做,你若無事便速速退下。”君紹真,經這高世昌這麽一提醒,施上淳的心思又開始動起來,但是臉上還是冷冷的,嗬斥道。
“是……是……是。”高世昌碰了個的釘子,臉都紅到脖子根了,隻得諾諾應著退出了正堂。不過他卻不知道,在他退出之後,施上淳卻喚來了自己的長隨,吩咐道:“去府中取那隻七彩琉璃盞來,我有用處。”
十六宅是親王聚居之處,卻沒有平常坊市熱鬧。一是因為各家王府都是高宅大院,門禁森嚴,二來經過“甲酉之亂”,一眾藩王死的死,奪爵的奪爵,碩果尤存的藩王,不過三兩個而已。
新近建成的穎王府,本該是賓客盈門,卻因為明昭令君紹真閉門讀書的責罰,也冷冷清清的。
“大人。穎王府到了。”施上淳的馬車在穎王府門口停了下來,侍從稟道。
“拿我的名刺去敲門罷。”施上淳長出了一口氣,腦中卻不禁想起了淩凜,若是那人現在還活在世上,現在的朝局,又會是怎麽樣呢。
那侍從去了一會便回轉了過來,隔著車簾道:“裏麵傳出話來,說是穎王殿下因為要閉門讀書,所以請大人入內說話。”
“嗯,這是應當的。”施上淳點了點頭,便掀簾而出,下了馬車,向府門行去。
與此同時,王府內院君紹真的書房內,君紹真和安青揚卻在議論著突然前來的施上淳。
“殿下可是要去見施尚書。”安青揚在君紹真麵前顯得比較隨意。他是君紹真的伴讀,兩人一起長大,雖有君臣上下之分,但是論起感情,卻比君紹真和君紹朗君紹儀的兄弟感情還要好。
“他既然來了,孤怎麽能不見。”君紹真道:“依青揚之見,施上淳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不過是向殿下示好而已。”安青揚手裏把玩著一個象牙小球,淡淡道:“他在劉府被二殿下羞辱,以後二殿下這一派,他是靠不上了,因此便來找您。”
“晤。”君紹真應了一聲道:“孤也是如此想的,不過他向來對孤較為親近,聽說他曾與孤的父親,睿王為友,對孤親近一些,也是合情理的,也正是如此,孤才要去見他。”
“不過青楊還是認為殿下現在不宜去與施上淳相見,現在殿下還被皇上罰了閉門讀書,若是去會見大臣,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拿住了把柄,卻又是一條過錯。倒不如讓我代替殿下去見,一不給別人留把柄,二來也不冷落了他。”安青揚道。
“說得也是。”君紹真點頭道:“就按青楊所說的辦吧,孤的身邊,要是多幾個青楊這樣的人,孤也輕鬆多了。”
“殿下不必心焦。”安青揚微笑道:“殿下要青楊去尋覓人才,青楊已經尋了幾個了,等下便可以來見殿下了。”
“哦。”君紹真挑了挑眉,道:“孤真的迫不及待的想見上一見了。”
“施大人好。”安青揚步入了正堂,一眼便敲見施上淳坐在椅上緩緩的抿著茶,雖然等候了有一陣,卻依舊不急不躁。果然是宦海沉浮數十年的老人,這份涵養,著實難得啊。安青揚在肚內感歎了一陣,臉上卻堆起了笑容,加快了腳步,拱手道。
“安大人好。”施上淳見了安青揚,心中暗暗一歎,卻起身回應道。
“不敢不敢,青楊現在隻是王府長史而已,大人是正三品的刑部尚書,施大人這般稱呼,青楊如何受得住。”安青楊笑著連連擺手說到:“大人快請坐,快請坐。”
分賓主坐定之後,施上淳率先的開了口,道:“本官這次前來,是想來拜見殿下的,不知殿下是不是有什麽事……”
“嗬嗬。”安青楊輕笑一聲道:“殿下卻沒有什麽事,方才聽了大人來,十分高興,一疊聲的吩咐下人更衣要來見大人呢。還說大人和睿王殿下是好友,若論起私情來,大人卻還是殿下的叔叔輩。”
“不敢不敢,本官隻是來拜見殿下的,受不了殿下這麽重的禮啊。”施上淳雖知眼前這人說的是客套話,但是馬屁人人愛吃,他也不例外,連忙笑著回應道。
“不過殿下受了皇上的責罰,要閉門讀書三月的事情大人是知道的。殿下換好衣衫後,卻想起這一件事。因怕違了皇上旨意,思慮了再三,最終隻能讓下官來向大人道歉了。”安青楊道。
“這個是本官糊塗了。”施上淳知君紹真對自己尚有顧慮,卻不生氣,隻是連連道歉道:“是本官糊塗了,沒有想到這一層,冒冒失失的便來了,倒給殿下造成困擾了。請安長史代本官向請罪,就說施上淳考慮不周,讓殿下為難了。”
“不必不必。”安青楊搖手道:“殿下還說了,待三月期滿後,一定下帖子請大人來王府上喝酒。到時候大人可不能推脫不來啊。”
“那個當然是要來的。”施上淳嗬嗬笑道:“對了,本官這次來,帶來一點小東西,也不怎麽貴重,隻是讓殿下書房裏填上一件小玩意,還請安長史一定要代殿下收下啊。”說著便拿起身邊小幾上的一個錦盒,雙手拿與安青楊。
安青楊接了,也不打開看是什麽,隻是笑道:“那青楊就代殿下卻之不恭了。”二人相視而笑,彼此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暗暗的建立起了某一種默契。
“既然殿下見不到,那本官就走了。”目的已經達到,施上淳也不再多耽擱,拱手告辭。安青楊也不留,隻是笑道:“讓青楊送大人出去罷。”
二人行出了正堂,出了二門,正門在望,此時一名王府小吏卻突然行了過來,在安青楊耳邊耳語了幾句,又用手向右側指了一指,施上淳順著那小吏手指方向看了過去,隻見yin影之下,有幾人或胖或瘦,或高或矮,默默的立在那裏。其中有一人的身形,隱約間卻有些眼熟,待要想,卻想不起是誰。
安青楊眼中神光一閃,吩咐了那書吏幾句,隨即又朝施上淳笑道:“施大人請了。”
“安長史請了。”施上淳收攏心思,畢竟這是在人家王府上,探究太多是不應該的。
施上淳造訪君紹真王府之事,在第二ri早晨便傳入了江王府江王君紹朗耳中。當時君紹朗正在練武,停了手聽了下人的稟報,冷笑了一聲,將手中劍一拋,朝侍奉在一側的武玄宿道:“這人向來便親大哥,被我在劉府那麽一鬧,能忍到現在才去大哥的府第,也著實算能忍了。”
武玄宿卻垂了首不說話,他話本就不多,而且他也知道,君紹朗一番話,與其說是對自己說的,倒不如說是自言自語。
君紹朗見武玄宿沒有回應,也不如何,從內侍手中接過汗巾,擦去了滿頭的汗水,吩咐道:“給本王準備熱水,本王要沐浴更衣。”
“是。”這邊方才應下,那邊便有個小內侍一路小跑過來,在君紹朗身前十餘步住了腳,垂首道:“稟奏王爺,三皇子殿下來了。”
“哦,紹儀來了。”聽說君紹儀來了,君紹朗也不顧自己方才吩咐了要更衣沐浴,拔腳便大步向前院行了去,一眾侍從先是一愣,隨即呼啦啦的跟了上去。
“二哥。”君紹儀正在江王府正廳內來回踱步,猛一抬頭見君紹朗大步向自己行來,連忙喊道。
“好兄弟坐。”君紹朗笑著持了君紹儀的手,引這他坐下,自己也坐了,笑著道:“好兄弟今ri怎麽想起來瞧你這哥哥來了,這麽早,不用上早朝的麽。”
“今天是旬假,我見政事堂也沒什麽事,便出來了。”君紹儀聲音不大,不過他說話向來如此,如果不是緊急非常的事情,他的聲音是決決大不起來的,因此年幼時經常被君紹朗笑他是娘娘腔。不過譏笑歸譏笑,這兩兄弟之間的感情,卻是明昭四個子女之間最好的。君紹儀喜他這個哥哥豪邁爽朗,願與君紹朗親近。至於君紹朗,恐怕多半卻是因為這個弟弟與世無爭,對自己構不成威脅。也正式因為如此,君紹真和永平對君紹儀的態度,一直也很好。
“唉。”君紹朗恨恨一拍頭,道:“悶在王府裏,過得連ri子都記不清了。連旬假都不記得,我真是啊……對了,哥哥知道兄弟你向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今ri怎麽來了。”
“二哥。”君紹儀咬了咬下唇,臉也紅了,怯怯道:“母皇昨ri宣了我覲見,說是……說是給我定了親,要我十六歲之後,便迎娶了做正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