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奕欣和李鴻章在威海衛參加完林大鑫的婚禮之後,就回到了北京城,直接進宮去拜見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 .
在紫禁城的西暖閣內,大清權貴最核心的4人又聚在一起。
慈禧太後對著恭親王奕欣和李鴻章說道:“兩位愛卿辛苦了,大老遠的還得讓你們跑一趟,去威海衛安撫那個林大鑫!”
奕欣和李鴻章趕快說,這是他們做臣子應該做的。
慈禧太後又迫不及待的問道:“兩位愛卿去威海衛,觀察那個林大鑫怎麽樣?他有沒有反意?”
恭親王奕欣說道:“通過接觸,那個林大鑫隻想保住他的東北四省總督之位,對朝廷應該沒有反叛的意思!”
李鴻章也說道:“那個林大鑫自己也說,不會反叛朝廷!老臣觀察林大鑫不像是說假話!”
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同時都鬆了一口氣,如果林大鑫真有反叛的想法,定北軍從山海關和威海衛兩個方向進攻北京城,朝廷現在手中的殘兵敗將,根本抵擋不住強大的定北軍,那可真就是山河變色了!
隨後光緒皇帝說道:“親爸爸!我們是不是該考慮籌備新軍的事情了?”
慈禧太後緩緩的點了點頭說道:“是應該建起我們朝廷自己掌握的新軍了,不然那個林大鑫要是又有了反叛之心,朝廷連能平叛的軍隊都沒有,那祖宗的基業可就毀在我們這些人的手裏了!”
恭親王奕欣點頭說道:“太後說的有理!建立新軍的事情刻不容緩!”
慈禧太後又問道:“恭親王、李大人。新軍的事情你們兩位心裏有什麽章程沒有?”
奕欣和李鴻章互相看了一眼,恭親王奕欣首先說道:“在從威海衛回北京城的路上,臣和李大人探討了一下新軍的事情。認為可以把此事交給在和日本人戰爭中。作戰表現比較好的依克唐阿和聶士成負責新軍的事情。”
依克唐阿可以算是慈禧太後的人,而聶士成是北洋李鴻章的人,如果2人負責此事,等於新軍這支力量掌握在慈禧太後和李鴻章手中了。
慈禧太後也點頭說道:“哀家也和兩位愛卿不謀而合,依克唐阿和聶士成2人還算得力,就讓他們負責新軍的事情吧!恭親王,你認為朝廷編練多少新軍。才能壓製住林大鑫的定北軍?”
恭親王奕欣苦笑說道:“太後,據臣了解林大鑫的定北軍已經有了15個師27萬人,再加上雜七雜八的。定北軍有近30萬的新式陸軍。我們朝廷至少要編練出30萬大軍,麵對定北軍才不至於吃虧,要想壓製定北軍,至少要編練超過40萬的新式陸軍。但是新式陸軍不但需要購買大量的新式武器。還要給新軍的將士發放高額的軍餉。耗資巨大,依照朝廷的財政,能編練出7萬、8萬的新軍就已經是極限了!”
李鴻章也說道:“恭親王的話不假,太後,我們現在隻能先編練一部分新軍,等待朝廷財政好轉一些再擴大新軍的規模!”
慈禧太後皺著眉頭考慮了一會兒,然後說道:“恭親王你去問問那些外國公使,有沒有願意借錢給我們大清的!建立新軍的事情刻不容緩。朝廷寧可借一些錢,也要把新軍編練出來!”
這時光緒皇帝突然插話說道:“親爸爸!朕手裏有一個人選。原來朝廷的駐朝大臣袁世凱,朕聽他練兵有些想法,朕想讓他也和依克唐阿、聶士成兩人一起負責新軍的編練!”
恭親王奕欣聽光緒帝這麽說,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馬上跟著說道:“臣也聽說過這個袁世凱,是一個能臣,頗有能力!”
光緒聽恭親王奕欣幫自己說話,用感激的眼神看了一眼他。奕欣也對著光緒輕輕的點了點頭。
慈禧太後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了一眼光緒帝,然後緩緩的點了一下頭開口說道:“既然皇上看好這個袁世凱,那就讓他也一起負責編練新軍吧!”
最後4人商定,由依克唐阿、聶士成和袁世凱各編練一支新軍。
等光緒皇帝、恭親王奕欣和李鴻章離開西暖閣後,慈禧太後冷笑了一聲,自言自語說道:“看來皇上長大了,心也變大了!”
隨後慈禧太後下旨道:“傳依克唐阿進宮來見哀家!”
光緒皇帝從西暖閣出來後,就回到了養心殿中。此時養心殿偏房中有2位臣子在等待著光緒皇帝,2人看到光緒皇帝回來了,馬上迎了過去。
“臣翁同龢拜見皇上!”
“臣袁世凱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2名臣子分別是光緒的老師戶部尚書翁同龢,與原大清駐朝鮮大臣袁世凱。
原來在大清和日本在朝鮮爆發戰爭之後,作為大清駐朝鮮大臣的袁世凱,就感到在朝鮮的清軍根本打不過日本人,於是袁世凱從朝鮮撤回大清後向李鴻章匯報,大清在朝鮮絕不是日本的對手,建議撤兵至鴨綠江,把朝鮮丟給日本。李鴻章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大量淮軍精銳丟在了朝鮮。
平壤戰役後,李鴻章要求袁世凱依然做他的駐朝鮮大臣,奔赴東北幫助籌措糧餉武器。但是袁世凱不願幹,他認為大清在和日本的戰爭中沒有希望能獲勝了,就推脫說自己身體不舒服,回到了北京城。
後來袁世凱看到林大鑫訓練出來的定北軍打的日本人丟盔棄甲,心中也萌發了訓練和掌控一支新軍的想法。在北京城內袁世凱主動拜訪了光緒的老師戶部尚書翁同龢,在翁同龢的引薦下,袁世凱走進了光緒皇帝的視線。如此一來,袁世凱也等同於脫離了北洋。
光緒皇帝對2人說道:“老師、袁愛卿,我們進去說話!”
光緒3人走進養心殿後,光緒讓伺候他的太監和宮女都退下,戶部尚書翁同龢急切的問道:“皇上,怎麽樣?”
光緒興奮的說道:“太後已經同意袁愛卿和依克唐阿、聶士成兩人一起負責編練新軍,每人負責一支新軍!”
旁邊的袁世凱一聽大喜說道:“臣一定努力為皇上,訓練出一支願為皇上赴湯蹈火肝腦塗地的新軍!”
光緒皇帝滿意的點頭說道:“袁愛卿,新軍的事情就靠你了!”
旁邊的翁同龢一臉喜色的對袁世凱說道:“袁大人,你一定要替皇上牢牢掌握這一支新軍的兵權!”
袁世凱拍著胸脯說道:“皇上和翁大人放心,隻要有袁某人在,這支新軍就永遠屬於皇上!”
李鴻章回到北京城的府邸後,把聶士成招到府中,李鴻章對著聶士成說道:“現在朝廷要編練新軍,老夫已經為你爭取了一支新軍的統帥,你回去馬上抽調咱們淮軍剩下的精銳,並且把王士珍、馮國璋、於光炘、周憲章4人和他們現在率領的部隊都抽到這支新軍中!”
聶士成點頭說道:“是!大人!”
李鴻章又說道:“這支新軍對咱們北洋至關重要,一定要把兵權牢牢抓在手裏!”
聶士成說道:“大人放心!屬下明白怎麽做!”
英國、美國和法國聽說大清要貸款編練新軍,都願意給大清貸款,最後大清以關稅為抵押,向3個國家一共貸款800萬英鎊,折合銀子近4000萬,開始編練3支新軍。
3支新軍編製都為每鎮轄步兵三協,每協三標,每標三營,每營三隊,並且設置騎兵一標,炮兵一標,工程兵一營,輜重兵一營。步、炮、工三個兵種,每隊三排,每排三棚;騎兵每隊兩排,每排二棚;輜重兵每隊兩排,每排三棚。各兵種每棚目兵十四名。共計全鎮人員為1.5萬人。
新軍招募的兵源,必須年齡在十**以上,二十五歲以下,身高四尺八寸左右,素無不良嗜好,不帶暗疾。
依克唐阿奉旨編練武威軍,也可稱為朝廷禁軍,按照慈禧太後的旨意,武威軍招募大量滿蒙漢的男丁,同時也收編了大量在北京城守城戰中幸存的八旗兵和綠營兵,一共編練了4鎮武威軍。
聶士成奉旨編練北洋軍,以王士珍、馮國璋、於光炘、周憲章4人所部和淮軍精銳為主幹,加上原來淮軍新招募的部隊和又招募的新兵,一共編練了6鎮北洋軍。
除了王士珍、馮國璋、於光炘、周憲章為4鎮統製官,其他北洋2鎮的統製官任命原來淮軍軍官中頗有能力的何宗蓮和王英楷擔任。
袁世凱奉旨編練定武軍,以武備學堂的學員為骨幹,加上招募的大量新兵,一共編練了3鎮定武軍。
3支新軍的武器都由朝廷統一采購,朝廷看到定北軍的戰鬥力強悍,就盡量是依照定北軍的武器,裝備給3支新軍13個鎮。
士兵的步槍也選擇m1888式連發步槍,部分新軍軍官也配有毛瑟左輪手槍。加特林轉管機槍、75毫米山炮和75毫米的野炮也給新軍裝備了,但是照比定北軍裝備的數量要少了很多。另外定北軍裝備的105毫米榴彈炮,朝廷的3支新軍並沒有裝備。
在1896年的年初,3支新軍的人員和武器裝備才全部到位,在外國教官的協助下,朝廷的3支新軍開始了整軍訓練。(未完待續。。)
在紫禁城的西暖閣內,大清權貴最核心的4人又聚在一起。
慈禧太後對著恭親王奕欣和李鴻章說道:“兩位愛卿辛苦了,大老遠的還得讓你們跑一趟,去威海衛安撫那個林大鑫!”
奕欣和李鴻章趕快說,這是他們做臣子應該做的。
慈禧太後又迫不及待的問道:“兩位愛卿去威海衛,觀察那個林大鑫怎麽樣?他有沒有反意?”
恭親王奕欣說道:“通過接觸,那個林大鑫隻想保住他的東北四省總督之位,對朝廷應該沒有反叛的意思!”
李鴻章也說道:“那個林大鑫自己也說,不會反叛朝廷!老臣觀察林大鑫不像是說假話!”
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同時都鬆了一口氣,如果林大鑫真有反叛的想法,定北軍從山海關和威海衛兩個方向進攻北京城,朝廷現在手中的殘兵敗將,根本抵擋不住強大的定北軍,那可真就是山河變色了!
隨後光緒皇帝說道:“親爸爸!我們是不是該考慮籌備新軍的事情了?”
慈禧太後緩緩的點了點頭說道:“是應該建起我們朝廷自己掌握的新軍了,不然那個林大鑫要是又有了反叛之心,朝廷連能平叛的軍隊都沒有,那祖宗的基業可就毀在我們這些人的手裏了!”
恭親王奕欣點頭說道:“太後說的有理!建立新軍的事情刻不容緩!”
慈禧太後又問道:“恭親王、李大人。新軍的事情你們兩位心裏有什麽章程沒有?”
奕欣和李鴻章互相看了一眼,恭親王奕欣首先說道:“在從威海衛回北京城的路上,臣和李大人探討了一下新軍的事情。認為可以把此事交給在和日本人戰爭中。作戰表現比較好的依克唐阿和聶士成負責新軍的事情。”
依克唐阿可以算是慈禧太後的人,而聶士成是北洋李鴻章的人,如果2人負責此事,等於新軍這支力量掌握在慈禧太後和李鴻章手中了。
慈禧太後也點頭說道:“哀家也和兩位愛卿不謀而合,依克唐阿和聶士成2人還算得力,就讓他們負責新軍的事情吧!恭親王,你認為朝廷編練多少新軍。才能壓製住林大鑫的定北軍?”
恭親王奕欣苦笑說道:“太後,據臣了解林大鑫的定北軍已經有了15個師27萬人,再加上雜七雜八的。定北軍有近30萬的新式陸軍。我們朝廷至少要編練出30萬大軍,麵對定北軍才不至於吃虧,要想壓製定北軍,至少要編練超過40萬的新式陸軍。但是新式陸軍不但需要購買大量的新式武器。還要給新軍的將士發放高額的軍餉。耗資巨大,依照朝廷的財政,能編練出7萬、8萬的新軍就已經是極限了!”
李鴻章也說道:“恭親王的話不假,太後,我們現在隻能先編練一部分新軍,等待朝廷財政好轉一些再擴大新軍的規模!”
慈禧太後皺著眉頭考慮了一會兒,然後說道:“恭親王你去問問那些外國公使,有沒有願意借錢給我們大清的!建立新軍的事情刻不容緩。朝廷寧可借一些錢,也要把新軍編練出來!”
這時光緒皇帝突然插話說道:“親爸爸!朕手裏有一個人選。原來朝廷的駐朝大臣袁世凱,朕聽他練兵有些想法,朕想讓他也和依克唐阿、聶士成兩人一起負責新軍的編練!”
恭親王奕欣聽光緒帝這麽說,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馬上跟著說道:“臣也聽說過這個袁世凱,是一個能臣,頗有能力!”
光緒聽恭親王奕欣幫自己說話,用感激的眼神看了一眼他。奕欣也對著光緒輕輕的點了點頭。
慈禧太後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了一眼光緒帝,然後緩緩的點了一下頭開口說道:“既然皇上看好這個袁世凱,那就讓他也一起負責編練新軍吧!”
最後4人商定,由依克唐阿、聶士成和袁世凱各編練一支新軍。
等光緒皇帝、恭親王奕欣和李鴻章離開西暖閣後,慈禧太後冷笑了一聲,自言自語說道:“看來皇上長大了,心也變大了!”
隨後慈禧太後下旨道:“傳依克唐阿進宮來見哀家!”
光緒皇帝從西暖閣出來後,就回到了養心殿中。此時養心殿偏房中有2位臣子在等待著光緒皇帝,2人看到光緒皇帝回來了,馬上迎了過去。
“臣翁同龢拜見皇上!”
“臣袁世凱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2名臣子分別是光緒的老師戶部尚書翁同龢,與原大清駐朝鮮大臣袁世凱。
原來在大清和日本在朝鮮爆發戰爭之後,作為大清駐朝鮮大臣的袁世凱,就感到在朝鮮的清軍根本打不過日本人,於是袁世凱從朝鮮撤回大清後向李鴻章匯報,大清在朝鮮絕不是日本的對手,建議撤兵至鴨綠江,把朝鮮丟給日本。李鴻章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大量淮軍精銳丟在了朝鮮。
平壤戰役後,李鴻章要求袁世凱依然做他的駐朝鮮大臣,奔赴東北幫助籌措糧餉武器。但是袁世凱不願幹,他認為大清在和日本的戰爭中沒有希望能獲勝了,就推脫說自己身體不舒服,回到了北京城。
後來袁世凱看到林大鑫訓練出來的定北軍打的日本人丟盔棄甲,心中也萌發了訓練和掌控一支新軍的想法。在北京城內袁世凱主動拜訪了光緒的老師戶部尚書翁同龢,在翁同龢的引薦下,袁世凱走進了光緒皇帝的視線。如此一來,袁世凱也等同於脫離了北洋。
光緒皇帝對2人說道:“老師、袁愛卿,我們進去說話!”
光緒3人走進養心殿後,光緒讓伺候他的太監和宮女都退下,戶部尚書翁同龢急切的問道:“皇上,怎麽樣?”
光緒興奮的說道:“太後已經同意袁愛卿和依克唐阿、聶士成兩人一起負責編練新軍,每人負責一支新軍!”
旁邊的袁世凱一聽大喜說道:“臣一定努力為皇上,訓練出一支願為皇上赴湯蹈火肝腦塗地的新軍!”
光緒皇帝滿意的點頭說道:“袁愛卿,新軍的事情就靠你了!”
旁邊的翁同龢一臉喜色的對袁世凱說道:“袁大人,你一定要替皇上牢牢掌握這一支新軍的兵權!”
袁世凱拍著胸脯說道:“皇上和翁大人放心,隻要有袁某人在,這支新軍就永遠屬於皇上!”
李鴻章回到北京城的府邸後,把聶士成招到府中,李鴻章對著聶士成說道:“現在朝廷要編練新軍,老夫已經為你爭取了一支新軍的統帥,你回去馬上抽調咱們淮軍剩下的精銳,並且把王士珍、馮國璋、於光炘、周憲章4人和他們現在率領的部隊都抽到這支新軍中!”
聶士成點頭說道:“是!大人!”
李鴻章又說道:“這支新軍對咱們北洋至關重要,一定要把兵權牢牢抓在手裏!”
聶士成說道:“大人放心!屬下明白怎麽做!”
英國、美國和法國聽說大清要貸款編練新軍,都願意給大清貸款,最後大清以關稅為抵押,向3個國家一共貸款800萬英鎊,折合銀子近4000萬,開始編練3支新軍。
3支新軍編製都為每鎮轄步兵三協,每協三標,每標三營,每營三隊,並且設置騎兵一標,炮兵一標,工程兵一營,輜重兵一營。步、炮、工三個兵種,每隊三排,每排三棚;騎兵每隊兩排,每排二棚;輜重兵每隊兩排,每排三棚。各兵種每棚目兵十四名。共計全鎮人員為1.5萬人。
新軍招募的兵源,必須年齡在十**以上,二十五歲以下,身高四尺八寸左右,素無不良嗜好,不帶暗疾。
依克唐阿奉旨編練武威軍,也可稱為朝廷禁軍,按照慈禧太後的旨意,武威軍招募大量滿蒙漢的男丁,同時也收編了大量在北京城守城戰中幸存的八旗兵和綠營兵,一共編練了4鎮武威軍。
聶士成奉旨編練北洋軍,以王士珍、馮國璋、於光炘、周憲章4人所部和淮軍精銳為主幹,加上原來淮軍新招募的部隊和又招募的新兵,一共編練了6鎮北洋軍。
除了王士珍、馮國璋、於光炘、周憲章為4鎮統製官,其他北洋2鎮的統製官任命原來淮軍軍官中頗有能力的何宗蓮和王英楷擔任。
袁世凱奉旨編練定武軍,以武備學堂的學員為骨幹,加上招募的大量新兵,一共編練了3鎮定武軍。
3支新軍的武器都由朝廷統一采購,朝廷看到定北軍的戰鬥力強悍,就盡量是依照定北軍的武器,裝備給3支新軍13個鎮。
士兵的步槍也選擇m1888式連發步槍,部分新軍軍官也配有毛瑟左輪手槍。加特林轉管機槍、75毫米山炮和75毫米的野炮也給新軍裝備了,但是照比定北軍裝備的數量要少了很多。另外定北軍裝備的105毫米榴彈炮,朝廷的3支新軍並沒有裝備。
在1896年的年初,3支新軍的人員和武器裝備才全部到位,在外國教官的協助下,朝廷的3支新軍開始了整軍訓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