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種爭論和林子軒沒有直接的關係。


    而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舊思想和新思潮的矛盾積累到了需要爆發的時候,他的小說隻是一個小小的引子罷了。


    這是青年人對於包辦婚姻的抗爭,老年人對於自身權威的維護。


    如果沒有一方退讓,這場爭取婚姻自由的浪潮就不會停歇。


    為此,有記者向林子軒詢問了他對於婚姻的看法。


    麵對記者,作為留學歸來的有為青年,林子軒自然要支持婚姻自由,這是社會的大趨勢,當然他也勸說青年人要有理、有據、有節的和家人進行溝通,不能魯莽行事。


    這是較為穩妥的回答,不保守,也不激進。


    說起來,他和馮程程也是包辦婚姻,連婚期都已經定下了,不過兩人的相處還算融洽,沒有太多的矛盾。


    或許是因為還沒有住在一起的緣故,繁瑣的日常生活是婚姻的大殺器。


    林子軒在後世看多了男女們在婚姻上隨便的態度,閃婚和離婚都是常有的事情,所以他對民國時代的人如此激烈的討論婚姻沒什麽代入感。


    過不下去離婚就是。


    但在這個時代離婚對女性而言是一種巨大的傷害,這和休妻是一個意思。


    就算在後世,生活在農村中的人也極少有離婚的。


    這讓他想起了一本書,叫做《圍城》。


    裏麵有句話很有意思: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


    這真是婚姻的最佳寫照,或許可以把這本書寫出來,給這次婚姻大討論做一個注腳,不過圍城的時代背景在三十年代,需要略作修改。


    不少人不是說他不寫關注國內生活的小說麽,那《圍城》恐怕要再次打臉了。


    結束了記者的采訪,林子軒都在考慮要不要低調一點,因為這些日子以來,他的名氣越來越大,成為記者眼中的新聞人物。


    1922年5月14日,胡拾在《努力周報》上發表了《我們的政治主張》。


    林子軒在上麵有署名,這份政治主張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


    不僅是因為下麵署名的人名氣大,而是在北洋政府的統治下,知識分子階層第一次發出了變革的聲音。


    為此,林子軒沒少被記者采訪。


    他的小說引發了社會熱點,他在複旦大學講授的《紅樓夢》在學術界引起了爭議。


    胡拾在北平發文支持林子軒對紅學的研究,認為用科學的方法係統的研究紅學,將是紅學的一次重大革新,是對舊紅學有力的反擊。


    很明顯,這是他們兩人在互相吹捧。


    在文壇就是這樣,大家你捧我,我捧你,花花轎子人抬人,如此名氣就上去了。


    一時間,林子軒的“新文學三傑”的名號似乎越來越被認可了。


    在紅學界甚至有“南林北胡”的叫法。


    這些因素疊加起來造成了他聲名大增,儼然是社會名流的感覺,以前他出現在上流社會,是因為他是林家子弟,現在則是因為他是文學大師林子軒。


    在上海,關於婚姻的討論越鬧越大,而且漸漸偏離了原本的方向。


    有好事的記者開始探查社會名人的婚姻狀況,想要給自由婚姻和包辦婚姻的優劣尋找佐證,可這一查不要緊,竟然發現很多名人的婚姻都有問題。


    這些人大多或明或暗的都有幾個老婆,特別是曾在日本生活過的名人,成為重災區。


    很多人在日本的時候都娶過日本女人或者和日本女人有同居關係,與此同時,在國內還有妻子,甚至是還和身邊的女性保持著不正當的關係。


    在民國法律規定一夫一妻的情況下,這些人不能以身作則,讓輿論嘩然。


    這次事件牽扯到不少大人物,剛剛崛起的文壇新星郭沫偌也被牽連其中。


    因為郭沫偌在日本和老家都有妻子,這種事情在民國時期普遍存在,一般大家都心照不宣了,可這次卻被記者給捅了出來。


    “離掉張氏,我思想沒有那麽新;二女同居,我思想沒有那麽舊。不新不舊,隻好這麽過下去。”


    這是郭沫偌在一封信中的言語。


    在《女神》中,郭沫偌充滿激情,高聲呼籲變革,推翻舊世界,創立新時代,以青年人的革命導師自居。


    可事實上,他沒有那麽的激進,更多的是喊喊口號,這讓不少熱血的青年頗為失望。


    一些上海灘的花邊小報趁著這個機會弄了一份排行榜,列舉了上海灘的青年俊彥和大家閨秀,讓讀者玩配對的遊戲。


    這些大家閨秀按照容貌、家世和名氣來排名,而青年俊彥則是按照才學、家世和財富來論定,所謂郎才女貌,大抵如此。


    在女子方麵排在第一的是盛七小姐,盛愛怡。


    盛家是上海灘的頂級家族,資本大鱷,林家和盛家相比,隻能算是二流家族。


    盛愛怡是上海灘最大的資本家盛宣淮的七小姐。


    盛宣淮是清末官員,秀才出身,官辦商人、買辦,洋務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業家和慈善家,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和“中國商父”。


    盛七小姐出生於1900年,青春貌美,見多識廣,不僅能詩會繡,還寫得一手好字,更難得的是她頗有膽識,有自己的主見,以此聞名於上海灘。


    在男子方麵排在第一的則是文名正盛的林子軒。


    林家在上海雖然比不上盛家、席家、張家這些頂級的資本大鱷,但以實業起家,穩紮穩打,在上海頗有實力。


    加上林子軒是享有國際聲譽的小說家,按照才氣排在第一也無不可。


    於是,盛七小姐和林子軒就成了郎才女貌的代名詞。


    花邊小報為了吸引讀者,還說盛七小姐極為喜愛林子軒的小說,每天都讓人把報紙第一時間送到她的手中。


    而林子軒也對盛七小姐傾慕不已,兩人甚至書信交流,暗通曲款。


    這隻是小報的瞎編而已,事實上林子軒根本沒見過盛愛怡,不過名人的*一向是讀者的最愛,傳播得也較為迅速。


    這一點倒是和後世相同,花邊新聞永遠有市場。


    然而,這件完全胡編亂造的花邊新聞卻惹惱了一個人,此人叫做宋子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薪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薪越並收藏民國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