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男人可以隨意出入風月場所而不被譴責的時代,林子軒的這點事充其量是個小花絮,至多是才子佳人間的一樁趣聞,不會有什麽影響。


    在上海,他和孟曉冬的緋聞傳的更離譜,也不見被人罵。


    民國就是這樣的風氣,對男人尤為縱容,即便那些提倡婦女解放的學者們也時常有外遇。


    胡拾和曹誠映在杭州雙宿雙棲,好不快活,回到北平想要離婚,被妻子拿刀威逼,最終隻好放棄了這種美好的幻想。


    宋家三小姐覺得沒什麽意思,不過總算是抓住了林子軒的小把柄。


    她湊熱鬧的要林子軒也給她寫一首詩留作紀念,以此取笑林子軒四處贈詩的行為。


    林子軒搖了搖頭,他可不敢招惹這位宋家小姐。


    經過這件事,他意識到隨便贈詩實在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他也大抵猜到了淩淑華的用意,不過是為了和林徽茵爭一口氣。


    女人的心思還真是難以捉摸。


    “我又不要情詩,你緊張什麽,隨便寫一首讚美我的就好。”宋家三小姐不依不饒道,“讓我高興了,我就不會把你的事情告訴程程了。”


    或許是在鐵獅子胡同太過壓抑了,這位宋家小姐胡鬧起來。


    她的性子本來就有點男孩子氣,略顯強勢,林子軒知道不滿足她的要求是不行了。


    但讚美女性的詩作不好找,寫的差了她肯定不滿意。


    想了想,林子軒拿出稿紙,寫了一首古詩詞,《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這首詞和陸遊的那一首《卜算子詠梅》不同。


    陸遊的那首詞寫了梅花的孤苦和高潔。讚揚了梅花傲然不屈的精神。


    這首詞寫了梅花的美麗和樂觀,透著一股振奮人心的力量。


    此時。北洋政府段祺睿當權,廣州的國民政府偏居一隅,孫仲山病危,宋家深陷政治的漩渦之中,前路未卜。


    這首詞送給宋家三小姐,希望她能樂觀的麵對一切。


    以梅花喻人,既稱讚了她的美麗,又勸慰她不要擔心。等到風雪過後,山花爛漫的時候,她的幸福就會來臨。


    果然,看到這首詞,這位三小姐極為滿意,也了解了林子軒的良苦用心。


    “算你懂得我,便饒了你吧。”她收起稿紙,故作大方的說道。


    這幾日,她在鐵獅子胡同見了不少人,了解了不少事情。心情難免低落,和林子軒說鬧一陣,感覺好了許多。


    隻是。一想起二姐今後的生活,便有些憂心,她來找林子軒,也有傾訴的意思。


    林子軒不知道如何安慰她,便想了一個辦法。


    “我以前胡亂翻過幾本相書,來替你看看手相吧,可以預知禍福。”林子軒胡扯道。


    “好吧,那你可要好好看,不準不給錢。”雖然明知道林子軒是瞎說。宋家三小姐還是伸出手,配合的說道。


    “從手相上看。你以後會大富大貴,宋家也會興旺發達。這下你可以放心了。”林子軒隨便掃了一眼,就直接斷言道。


    “你也太不會作戲了吧,這麽敷衍,至少要認真一點啊。”三小姐不滿道。


    “好吧,你還想問什麽?”林子軒隻好繼續道。


    “那就說說我的姻緣好了?”三小姐眼珠一轉,故意刁難道。


    “這個,真的不好說。”林子軒推脫道。


    “有什麽不好說,難道我嫁不出去麽?”宋家三小姐佯裝生氣道。


    “這倒不是,你記住我的話,等‘蔣’來你就知道了。”林子軒一語雙關道。


    “記住你什麽話?你別打啞謎。”三小姐追問道。


    “就是,等‘蔣’來你就知道了。”林子軒重複道。


    “將來我自然會知道,還用你說。”宋家三小姐鄙視道。


    她沒有繼續為難林子軒,不過是為了好玩罷了,這倒是讓林子軒鬆了口氣。


    反正他已經暗示過了,至於能不能理解就是這位三小姐自己的事情了。


    過了幾日,徐至摩果然到歐洲避風頭去了,至少要幾個月才能回來。


    他這次是從北平出發,前往蘇聯,從蘇聯借道到歐洲去,繞了一個大圈子。


    正是這一次途徑蘇聯,讓他對這個國家產生了懷疑和警惕,從最初的讚揚變成了批判。


    他認為蘇聯的一切都是假的,是刻意做給外人看的。


    他這樣寫道:“蘇俄之招待外國名人,往往事前預備,暴長掩短,類如此也。”


    徐至摩崇拜托爾斯泰,便去拜會了托爾斯泰的女兒。


    於是,他知道了在蘇聯,托爾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書都差不多絕跡了,其中有一些是被蘇聯政府查禁了,原因是他們的著作代表了資產階級的人生觀。


    徐至摩頗為感慨:“假如有那麽一天,你想看某作者的書,算是托爾斯泰的,可是有人告訴你不但他的書再也買不到,你有了書也是再也不能看的——你的感想怎樣?”


    可以說,這一次的蘇聯之行,影響了徐至摩的人生觀,讓他更為堅信西方的自由主義了。


    在北平,林子軒還見到了沈叢文。


    自從孫福園從《晨報》副刊辭職後,沈叢文的文章也能刊登在《晨報》上了。


    加上其他的收入,雖然還沒有徹底擺脫貧困,總算是能好好的生活了。


    沈叢文的文筆大有精進,寫作的鄉土小說得到了一些人的欣賞,讀者漸漸多了起來。


    其中,林子軒不遺餘力的幫他推薦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提攜新人方麵他在文壇廣受好評,萬象書局發掘出不少新人作家,這些作家在文壇嶄露頭角,獲得成功。


    很多人都覺得林子軒的眼光很準,被他看重的作家都有寫作的天賦。


    即便是完全沒有名氣的新人經過他的點撥,就能開竅,寫出好文章來,實在是神奇。


    隻有林子軒自己知道,這不是什麽神奇,而是他在後世聽過那些人的名字,才會引起他的重視,他可沒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主要還是那些人自己的努力。


    他的貢獻就是給那些文壇新人提供一個機會而已。


    有時候,機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薪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薪越並收藏民國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