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克裏姆林宮位於莫斯科市中心,坐落在涅格林納河和莫斯科河匯合處的鮑羅維茨丘陵上。


    是一處建築群落,由許多教堂、宮殿、鍾樓、花園和多層塔樓組成。


    1918年3月28日,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政府在取得俄羅斯政權一年後,乘專列由聖彼得堡遷往莫斯科。


    從此,克裏姆林宮成為蘇聯政治權利的中心。


    克裏姆林宮的1號樓稱為總統樓,列寧是第一位入住這裏的國家領袖。


    列寧的辦公室是1號樓3層的一間50平方米的房間。


    列寧去世後,斯大林搬進了1號樓。


    他選擇了位於1號樓2層的1號辦公室,那裏明亮寬敞,有150平方米。


    林子軒接到的不是斯大林的邀請,而是蘇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辦公室的邀請。


    這讓他放心不少,如果真是斯大林的邀請,他就要琢磨是不是出事了,他可是向蘇聯郵寄了三本《高堡奇人》,心裏有鬼啊。


    自從有關“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情報遞交上去之後,引起了蘇聯上層的關注。


    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如何界定社會主義,如何發展社會主義是蘇聯在理論上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蘇聯國內的理論界同樣爭論不休。


    為此,蘇聯的情報部門對林子軒的背景進行了調查。


    他們發現林子軒本身是資本家,有西方教育背景,在英美等國的文化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傾向於資產階級改良派。


    他們還追查了林子軒在莫斯科的行蹤,包括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的演講和那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題詞。


    沒有發現可疑之處,可以確認林子軒不是西方世界的奸細。


    這是蘇聯對林子軒的第一份調查案卷。


    在確認了林子軒不具有危險性之後,他們決定把林子軒找來談一談,看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斷是這位中國人的突發奇想,還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對馬克思主義的修正可不是小事情。不是誰都能提出來的。


    斯大林在1924年提出了著名的“一國建成社會主義論”。


    經典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主義革命可以從一國開始、在各國進行、在世界範圍內完成,但並不認為社會主義革命可以因為在一國內建成而終結。


    於是,以托洛茨基為首的俄國乃至國際左翼反對派反對斯大林對馬克思主義的修正。


    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能隨便說說麽?


    而且。如果蘇聯采用了林子軒的這種說法,總覺得有點奇怪,畢竟林子軒不是馬克思主義者,卻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了補充。


    難道以後要把林子軒的名字寫進蘇聯的理論文件之中麽?


    按照約定,林子軒在翻譯的陪同下走進了克裏姆林宮。經由衛兵帶領,來到一間辦公室。


    幾位蘇聯馬克思理論研究家和林子軒見麵,雙方交談起來。


    蘇聯人感興趣的是林子軒是怎麽想的,來之前林子軒就想好了怎麽回答這個問題。


    “我對蘇聯的革命懷有憧憬,才有了這次的蘇聯之行,但來到蘇聯後卻發現蘇聯國內貧困狀況嚴重,我覺得社會主義不應該是這個樣子。”


    “我認為你們要證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需要改善人民的生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社會主義階段的劃分由國情決定,我就是這麽一提。是否采用由你們決定。”


    經過一番詢問,這些蘇聯理論家了解了林子軒的確是突發奇想,而不是對馬克思主義有過深刻的研究。


    其實,林子軒在後世學過政治課,對馬克思主義有所了解,但有些話題不能說。


    這時候,一位蘇聯人從外邊走了進來,其他人都站起來敬禮,喊著口號。


    林子軒也站了起來,身邊的翻譯告訴他來人是列夫托洛茨基同誌。蘇聯最高領導人之一。


    這兩天,林子軒大致了解了蘇聯國內的局勢。


    這位托洛茨基同誌是斯大林最大的競爭對手,此人是十月革命真正的發起人,是蘇聯紅軍的締造者。是極具有個人魅力的領袖,是和列寧地位不相上下的人物。


    在蘇聯,大會代表們發言結束時都會高呼口號:“我們的領袖列寧和托洛茨基萬歲!”


    托洛茨基是一位革命理論家,他過來是想了解一下情況。


    他對林子軒說的先發展農業再發展工業的論斷頗有興趣,事實上,他正在批判斯大林提出的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


    斯大林在1925年提出蘇聯要從農業國變為工業國。重點發展重工業。


    他和林子軒交流了一會,發現這個中國人和他的觀點不同,就失去了興趣,匆匆離開了。


    托洛茨基認為應該實行農業集體化,土地收歸國有,林子軒則堅持要把土地分給農民,這樣才能提高農民的積極性。


    雖然意見不一致,林子軒倒是因此想到一種假設。


    如果托洛茨基打敗斯大林,成為蘇聯的統治者,蘇聯將來的走向會如何?


    這是一個很好的架空題材的曆史小說。


    托洛茨基曾經有機會成為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卻錯失良機。


    1925年之前左翼反對派有人提出武裝推翻斯大林集團、將之關禁閉,但遭到托洛茨基的反對,他當時把斯大林當做同誌,想將鬥爭置於可控的範圍內。


    但斯大林對他毫不留情。


    1928年,鬥爭失敗的托洛茨基被流放到阿拉木圖,1929年2月12日被驅逐出國。


    他出國時隨身攜帶了30箱的檔案和書籍,這些資料給斯大林帶來無窮煩惱,因為其中有不少對斯大林不利的資料。


    在國外,托洛茨基沒有放棄鬥爭。


    他用大量證據揭露斯大林的禦用文人對曆史的篡改與偽造。


    並撰文批判斯大林的社會主義及其所作所為,如《被背叛的革命》和《斯大林評傳》。


    1940年8月20日,托洛茨基遭到暗殺身亡。


    促使斯大林下決心置托洛茨基於死地而後快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托洛茨基揭露了斯大林的一係列錯誤,打破了斯大林一貫正確的神話。


    林子軒走出克裏姆林宮,回頭望著這個蘇聯權利的中心。


    即便托洛茨基掌握了蘇聯的大權,這個國家恐怕仍舊會走上相同的道路,這段時期的蘇聯需要一位鐵血而粗暴的統治者。


    林子軒隻是一個觀光客,他無意改變,也很難改變蘇聯的曆史。(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薪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薪越並收藏民國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