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見領導。哪怕是熟得不能再熟。見了了也得客套一陣。套話連篇。廢話成串。
向天亮和肖子劍、焦正秀一起。套話更不能省略。尤其是焦正秀。向天亮還是第一次與他相處。
總算坐下了。肖子劍和焦正秀各占了一張單人沙發。並肩而坐。倒是向天亮。一個人坐在對麵的雙人沙發上。
終於。寒喧完後。向天亮笑問。“兩位。可以上菜了嗎。”
肖子劍擺了擺手。“濱海人的老習慣。不到八點吃的飯不叫晚飯。還是等等吧。”
向天亮輕輕一笑。“咱們的肖副書記要上大課了。”
“我聽兩位的。”焦正秀說。
肖子劍拿手指著向天亮。“不客氣地說。我這堂大課你比正秀同誌更得聽聽。在這方麵。你比起正秀同誌來更象一張白紙。”
“得得得。我老老實實當學生。我洗耳恭聽。”向天亮雙手舉了舉。做出了投降狀。
焦正秀對向天亮說。“實在慚愧。明天要在縣常委會上討論人事問題。我得臨時抱抱佛腳。”
向天亮嘴上應著。心裏暗暗叫苦。
肖子劍有個臭毛病。就是喜歡給人上課。說起來沒個完。頗有點得意忘形之態。他兼著縣黨校校長。每周必有兩個半天往縣黨校跑。有一天下午。肖子劍拉著向天亮和縣委宣傳部長盧海斌一起去縣黨校。總算見識了肖子劍和盧海斌上大課時的風采。盧海斌擅長動筆和演講。
講起課來是洋洋灑灑。滔滔不絕。居然從下午一點講到三點。向天亮聽得瞌睡了三次。心說肖子劍平時不愛說話。上起課來一定言簡意駭。頂多半個小時完事。還來得及趕回去洗澡吃飯。可萬萬沒有想到。肖子劍更能長篇大論。竟然從下午三點到五點四十分。一口氣說了兩個小時又四十分鍾。整得向天亮目瞪口呆。睡意全無。
“天亮。我知道你給我起了個外號。叫做上大課。”肖子劍笑著說道。“不過請你放心。今晚你給我一個小時。如果超時了。你有權把我掐了。”
“嗬嗬……”向天亮從手腕上摘下手表。放在了茶幾上。“老肖。我要的就是你這句話。由焦部長作證啊。現在是五點四十三分二十秒。六點四十四分時。我必須要解決肚子問題。你還是抓緊時間快點開始吧。”
先是哈哈一笑。肖子劍再點上一支煙。吸了幾口。收起笑容說道:“在咱們現有的特色的升遷機製中。一個幹部的晉升。主要涉及到六個方麵的因素。能力、關係、領導推薦、機遇、資曆和群眾基礎。正常情況下。一個幹部得到提拔。往往是各種因素合力的結果。總的來說。幹部的升遷提拔。百分之六十要看人際關係。百分之四十看的是工作成績。”
向天亮對焦正秀說。“這個開頭開得好。沒有套話大話。焦部長。咱們是得聽聽。”
焦正秀笑著點頭。正襟危坐。聽得很是認真。(.好看的小說)
“咱們不說遠的大的。就說縣鄉兩級基層機構吧。由於政治資源的極度稀缺。政治競爭往往更為激烈。一名基層幹部要從普通科員晉升到副科長、科長。再一躍跨進縣級領導序列。需要經過很多關口。經曆千苦萬難。象你向天亮這樣的火箭式升遷。僅僅隻是個例。絕大多數一般幹部是想都不敢想的。”
向天亮立即抗議起來。“老肖。你不要拿我舉例行不行。”
“哈哈……我還真得拿你向天亮舉例。剛才說的六個因素。能力、關係、領導推薦、機遇、資曆和群眾基礎。以你向天亮的資曆。可以說是個零。可以忽略不計。但你有能力有關係。有領導推薦有群眾基礎。再加上碰到絕好的機遇。你的升遷就自然而然。想擋也擋不住。”
向天亮嚷道:“老肖啊老肖。你不要拿個別說話。我們需要的是普遍知識。”
肖子劍笑了笑。“還是拿縣鄉兩級基層機構說事吧。一個官員若想得到晉升。有兩個坎是關鍵。一個是組織部門。另一個是縣裏的主要領導。組織部門關鍵是有提名權。提不提你是他們說了算。但是。書記的作用更加重要。即便其他的縣領導要提拔某人。也要先經過書記點頭同意。這是一條鐵律。有人曾經問我。如果你想提拔一個人怎麽辦。我說。我也要跟縣委書記說啊。所以。一定要記住。是黨管幹部。就是縣長陳樂天想提撥一個人。也得先讓陳書記點頭。”
向天亮微笑著評論。“一把手的權力太大了。這有點不合規矩。但這就是現實啊”
肖子劍又道:“一般幹部要想得到升遷。有兩方麵需要努力。一方麵要努力工作。這是基礎和根本。另一方麵。是通過各種途徑。想方設法為自己找到伯樂。一個科員要想被提拔為副科級。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組織推薦。比如鄉鎮書記就有權力把辦公室主任推舉為副科級。然後通過組織選舉正式將他提拔為副科領導。象黨政辦公室就是鄉鎮最接近副科的部門。一個人一旦要是調到這個部門。大家都有默契。知道是組織看重他了。此外。基層幹部還可以通過考試達到副科級。現在的規定是。隻要有兩年工作經驗。最多加個黨員身份。這是最快的方式。嚴格意義上講。這種考試叫遴選。其中包括筆試即公文寫作。大約占整個成績的百分之三十。麵試占百分之四十。另外百分之三十是單位考察。也就是群眾意見。包括領導和同事對候選人的評價。有一點特別重要。在縣級幹部的序列中。副科級意義重大。提拔為副科級後。幹部檔案就會從人事局移交到組織部。成為組織部管理的幹部。在民間話語體係中。副科以下龐大的股級幹部。至多算是中層幹部。隻有副科級以上的幹部。才能被稱為領導幹部。”
向天亮笑道:“老肖。你說的伯樂。不就是靠山和關係麽。”
點了點頭。肖子劍繼續說道:“一個一般幹部在成為所謂的領導幹部的關鍵一步上。肯定是領導在起重要作用。因為在定人之前。要開書記碰頭會。縣委書記、縣長、副書記等參加。必要時參加的還有紀委書記。之後是開常委會。組織部長才會參加。在縣裏。提拔幹部的一般流程是。先由縣委組織部提名。相關部門再配合組織部去單位進行考察。進行完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後。會有個排名。排在前麵的人。才能進入縣委書記碰頭會。在書記碰頭會上。如果大部分書記都同意提拔這個人。他的程序對。口碑也不錯。人選就算定了。所以。在書記碰頭會上。幹部人選必須定下來。不能再變動了。然後再開常委會。常委會上。組織部長把人選一念。大家舉一下手就是通過了。如果到了常委會討論時還有人提出不同意見。就說明事先沒有做好工作。”
向天亮瞥了焦正秀一眼。心道照肖子劍這麽一說。組織部長就象是個擺設。在確定幹部人選上。頂多是個打工跑腿的角色。
“在縣委常委會上。討論幹部也是有規矩的。比方說隻能減人。不能臨時動議增加人選。一個幹部的職務調整。隻有進入常委會才算塵埃落定。才具有合法的效力。按照級別劃分。縣鄉體係中的幹部可以分為四級。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正處級。呈四層金字塔狀。副科級幹部雖然已經進入金字塔最底端。但要往上走。是非常困難的。每一級都像個攔水壩。能攔下很多人。到最高級正處級時。就隻剩下了四個位置。即縣委書記、縣長、人大主任和政協主席。而且人大主任和政協主席還往往是安慰性的安排。”
向天亮慢慢的開始感興趣起來。肖子劍說的。大部分是他以前不知道和懶得知道的官場升遷秘密。多學一點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再說這副科級吧。其實同樣是副科級。其中還是有大量的隱形台階的。包括副書記、副鄉鎮長、黨委委員、武裝部長等等。都算是副科級。但從武裝部長提拔到黨委委員。或者由黨委委員提撥到副鄉長。大家都會認為是提升。這種隱形台階。是慢慢累積的結果。原來鄉鎮沒有紀委書記。後來配備之後級別設為副科。慢慢的便沉澱下來。就變成了隱形台階。在這些隱形台階上消耗政治生命的副科級幹部。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很多人還不能幸運地保住現有位子。而在這隱形台階的背後。是縣鄉幹部麵臨天花板效應時的恐慌。與西方國家的官員不同。他們不受年齡限製。無論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還是六七十歲的老年人。隻要獲得選票就行。在咱們國家的體製中。由於幹部是黨委決定的任命製。為了完成新老交替。必須設置年齡限製。比如說。正科級最大的任職年齡為五十二歲。達到這個年齡就自動退居二線。沒得商量。因此。一些官員急於在年齡大限來臨之前破頂而出。於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些政界怪象便由此產生。”
向天亮好奇地說道:“老肖。你的這個隱形台階論很有意思。你給我詳細說說。比方說縣一級的隱形台階。”
向天亮和肖子劍、焦正秀一起。套話更不能省略。尤其是焦正秀。向天亮還是第一次與他相處。
總算坐下了。肖子劍和焦正秀各占了一張單人沙發。並肩而坐。倒是向天亮。一個人坐在對麵的雙人沙發上。
終於。寒喧完後。向天亮笑問。“兩位。可以上菜了嗎。”
肖子劍擺了擺手。“濱海人的老習慣。不到八點吃的飯不叫晚飯。還是等等吧。”
向天亮輕輕一笑。“咱們的肖副書記要上大課了。”
“我聽兩位的。”焦正秀說。
肖子劍拿手指著向天亮。“不客氣地說。我這堂大課你比正秀同誌更得聽聽。在這方麵。你比起正秀同誌來更象一張白紙。”
“得得得。我老老實實當學生。我洗耳恭聽。”向天亮雙手舉了舉。做出了投降狀。
焦正秀對向天亮說。“實在慚愧。明天要在縣常委會上討論人事問題。我得臨時抱抱佛腳。”
向天亮嘴上應著。心裏暗暗叫苦。
肖子劍有個臭毛病。就是喜歡給人上課。說起來沒個完。頗有點得意忘形之態。他兼著縣黨校校長。每周必有兩個半天往縣黨校跑。有一天下午。肖子劍拉著向天亮和縣委宣傳部長盧海斌一起去縣黨校。總算見識了肖子劍和盧海斌上大課時的風采。盧海斌擅長動筆和演講。
講起課來是洋洋灑灑。滔滔不絕。居然從下午一點講到三點。向天亮聽得瞌睡了三次。心說肖子劍平時不愛說話。上起課來一定言簡意駭。頂多半個小時完事。還來得及趕回去洗澡吃飯。可萬萬沒有想到。肖子劍更能長篇大論。竟然從下午三點到五點四十分。一口氣說了兩個小時又四十分鍾。整得向天亮目瞪口呆。睡意全無。
“天亮。我知道你給我起了個外號。叫做上大課。”肖子劍笑著說道。“不過請你放心。今晚你給我一個小時。如果超時了。你有權把我掐了。”
“嗬嗬……”向天亮從手腕上摘下手表。放在了茶幾上。“老肖。我要的就是你這句話。由焦部長作證啊。現在是五點四十三分二十秒。六點四十四分時。我必須要解決肚子問題。你還是抓緊時間快點開始吧。”
先是哈哈一笑。肖子劍再點上一支煙。吸了幾口。收起笑容說道:“在咱們現有的特色的升遷機製中。一個幹部的晉升。主要涉及到六個方麵的因素。能力、關係、領導推薦、機遇、資曆和群眾基礎。正常情況下。一個幹部得到提拔。往往是各種因素合力的結果。總的來說。幹部的升遷提拔。百分之六十要看人際關係。百分之四十看的是工作成績。”
向天亮對焦正秀說。“這個開頭開得好。沒有套話大話。焦部長。咱們是得聽聽。”
焦正秀笑著點頭。正襟危坐。聽得很是認真。(.好看的小說)
“咱們不說遠的大的。就說縣鄉兩級基層機構吧。由於政治資源的極度稀缺。政治競爭往往更為激烈。一名基層幹部要從普通科員晉升到副科長、科長。再一躍跨進縣級領導序列。需要經過很多關口。經曆千苦萬難。象你向天亮這樣的火箭式升遷。僅僅隻是個例。絕大多數一般幹部是想都不敢想的。”
向天亮立即抗議起來。“老肖。你不要拿我舉例行不行。”
“哈哈……我還真得拿你向天亮舉例。剛才說的六個因素。能力、關係、領導推薦、機遇、資曆和群眾基礎。以你向天亮的資曆。可以說是個零。可以忽略不計。但你有能力有關係。有領導推薦有群眾基礎。再加上碰到絕好的機遇。你的升遷就自然而然。想擋也擋不住。”
向天亮嚷道:“老肖啊老肖。你不要拿個別說話。我們需要的是普遍知識。”
肖子劍笑了笑。“還是拿縣鄉兩級基層機構說事吧。一個官員若想得到晉升。有兩個坎是關鍵。一個是組織部門。另一個是縣裏的主要領導。組織部門關鍵是有提名權。提不提你是他們說了算。但是。書記的作用更加重要。即便其他的縣領導要提拔某人。也要先經過書記點頭同意。這是一條鐵律。有人曾經問我。如果你想提拔一個人怎麽辦。我說。我也要跟縣委書記說啊。所以。一定要記住。是黨管幹部。就是縣長陳樂天想提撥一個人。也得先讓陳書記點頭。”
向天亮微笑著評論。“一把手的權力太大了。這有點不合規矩。但這就是現實啊”
肖子劍又道:“一般幹部要想得到升遷。有兩方麵需要努力。一方麵要努力工作。這是基礎和根本。另一方麵。是通過各種途徑。想方設法為自己找到伯樂。一個科員要想被提拔為副科級。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組織推薦。比如鄉鎮書記就有權力把辦公室主任推舉為副科級。然後通過組織選舉正式將他提拔為副科領導。象黨政辦公室就是鄉鎮最接近副科的部門。一個人一旦要是調到這個部門。大家都有默契。知道是組織看重他了。此外。基層幹部還可以通過考試達到副科級。現在的規定是。隻要有兩年工作經驗。最多加個黨員身份。這是最快的方式。嚴格意義上講。這種考試叫遴選。其中包括筆試即公文寫作。大約占整個成績的百分之三十。麵試占百分之四十。另外百分之三十是單位考察。也就是群眾意見。包括領導和同事對候選人的評價。有一點特別重要。在縣級幹部的序列中。副科級意義重大。提拔為副科級後。幹部檔案就會從人事局移交到組織部。成為組織部管理的幹部。在民間話語體係中。副科以下龐大的股級幹部。至多算是中層幹部。隻有副科級以上的幹部。才能被稱為領導幹部。”
向天亮笑道:“老肖。你說的伯樂。不就是靠山和關係麽。”
點了點頭。肖子劍繼續說道:“一個一般幹部在成為所謂的領導幹部的關鍵一步上。肯定是領導在起重要作用。因為在定人之前。要開書記碰頭會。縣委書記、縣長、副書記等參加。必要時參加的還有紀委書記。之後是開常委會。組織部長才會參加。在縣裏。提拔幹部的一般流程是。先由縣委組織部提名。相關部門再配合組織部去單位進行考察。進行完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後。會有個排名。排在前麵的人。才能進入縣委書記碰頭會。在書記碰頭會上。如果大部分書記都同意提拔這個人。他的程序對。口碑也不錯。人選就算定了。所以。在書記碰頭會上。幹部人選必須定下來。不能再變動了。然後再開常委會。常委會上。組織部長把人選一念。大家舉一下手就是通過了。如果到了常委會討論時還有人提出不同意見。就說明事先沒有做好工作。”
向天亮瞥了焦正秀一眼。心道照肖子劍這麽一說。組織部長就象是個擺設。在確定幹部人選上。頂多是個打工跑腿的角色。
“在縣委常委會上。討論幹部也是有規矩的。比方說隻能減人。不能臨時動議增加人選。一個幹部的職務調整。隻有進入常委會才算塵埃落定。才具有合法的效力。按照級別劃分。縣鄉體係中的幹部可以分為四級。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正處級。呈四層金字塔狀。副科級幹部雖然已經進入金字塔最底端。但要往上走。是非常困難的。每一級都像個攔水壩。能攔下很多人。到最高級正處級時。就隻剩下了四個位置。即縣委書記、縣長、人大主任和政協主席。而且人大主任和政協主席還往往是安慰性的安排。”
向天亮慢慢的開始感興趣起來。肖子劍說的。大部分是他以前不知道和懶得知道的官場升遷秘密。多學一點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再說這副科級吧。其實同樣是副科級。其中還是有大量的隱形台階的。包括副書記、副鄉鎮長、黨委委員、武裝部長等等。都算是副科級。但從武裝部長提拔到黨委委員。或者由黨委委員提撥到副鄉長。大家都會認為是提升。這種隱形台階。是慢慢累積的結果。原來鄉鎮沒有紀委書記。後來配備之後級別設為副科。慢慢的便沉澱下來。就變成了隱形台階。在這些隱形台階上消耗政治生命的副科級幹部。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很多人還不能幸運地保住現有位子。而在這隱形台階的背後。是縣鄉幹部麵臨天花板效應時的恐慌。與西方國家的官員不同。他們不受年齡限製。無論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還是六七十歲的老年人。隻要獲得選票就行。在咱們國家的體製中。由於幹部是黨委決定的任命製。為了完成新老交替。必須設置年齡限製。比如說。正科級最大的任職年齡為五十二歲。達到這個年齡就自動退居二線。沒得商量。因此。一些官員急於在年齡大限來臨之前破頂而出。於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些政界怪象便由此產生。”
向天亮好奇地說道:“老肖。你的這個隱形台階論很有意思。你給我詳細說說。比方說縣一級的隱形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