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奧迪車上的女人們去而複返。李玟、顧秀雲、陳小寧和劉若菲。一個也不少。
被逮了“現形”。向天亮不怒反樂。笑得前仰後合。
高玉蘭有些難為情。畢竟是光天化日。又是吃了“獨食”。在向天亮麵前。大家情同姐妹。不分大小。高玉蘭沒有生氣的理由。
更何況四個女人也不是為了抓“現行”來的。高玉蘭的專用手機由身為秘書的陳小寧拿著。剛剛打進來幾個重要的電話。必須馬上向高玉蘭報告。
別人的電話可以不理。但省委書記李文瑞和省長黃正忠的電話不能耽擱。未接來電顯示上。還有正在向清河趕來的省委副書記陳益民的手機號碼。
高玉蘭和向天亮相視一笑。張宏和許西平幹的傻事。把省委主要領導都驚動了。驚動了李書記和黃省長。等於是驚動了整個省委。
擺了擺手。高玉蘭又配上一個眼神。大家便都靜了下來。
第一個電話。當然是打給省委書記李文瑞。
高玉蘭:“李書記您好。實在對不起。剛才手機不在身邊。”
李文瑞:“玉蘭同誌。我知道了。你的秘書小陳說。你和小向在考察鹽堿地上的灌木叢。”
高玉蘭:“是的。李書記。我和小向在考察灌木叢。小向提出了一個建議。我覺得是讓濱海縣脫貧致富的好辦法。”
李文瑞:“哦。這小子肯動腦筋了。你說說。是什麽建議。”
高玉蘭:“小向認為。鹽堿地上既然能長灌木。就有可能生長包括棉花和水果在內的各種經濟作物。濱海縣有一百多萬畝鹽堿地。又有三十多萬失業漁民。一旦能夠實現。三五年內就可以讓濱海縣脫貧致富。”
李文瑞:“好主意嘛。需要什麽支持嗎。”
高玉蘭:“書記。您最好別問什麽支持。小心人家獅子大開口哦。”
李文瑞:“哈哈。我倒忘了。這小子是個見了錢就眼紅的家夥。你告訴他。要錢沒有。要技術要政策我都有。三五年內濱海縣要是脫不了貧。我撤他職務打他的屁股。”
高玉蘭:“書記放心。我一定轉告小向。”
李文瑞:“玉蘭同誌。事情都捅到我這裏來了。你還真是沉得住氣啊”
高玉蘭:“書記。我要向您檢討。清河給省委添麻煩了。”
李文瑞:“麻煩。我看不出這是什麽麻煩。更與你無關。你不需要檢討。”
高玉蘭:“書記是怎麽知道的。”
李文瑞:“先是姚新民報告了黃省長。黃省長轉告於我。然後是張宏報告了陳益民副書記。陳益民副書記也報告了我。”
高玉蘭:“那您聽到的一定是兩個不同的版本吧。”
李文瑞:“不錯。姚新民報告和張宏的報告是完全不同的版本。”
高玉蘭:“可以想見。兩個人杠上了。”
李文瑞:“我想。你既然這麽沉得住氣。一定掌握了最真實的版本。”
高玉蘭:“是的。陳美蘭同誌很安全。現在正在濱海縣休息。”
李文瑞:“哦。這是怎麽回事。”
高玉蘭:“書記。我長話短說吧。事情是這樣的……”
李文瑞:“……豈有此理。”
高玉蘭:“書記。張宏和許西平的行為太下作了。”
李文瑞:“這是犯罪。”
高玉蘭:“幸虧小向早有防備。在會議結束前就去接陳美蘭同誌。否則。陳美蘭同誌就要遭殃了。”
李文瑞:“哼。我饒不了他們。”
高玉蘭:“書記。還有一個人。也是當事人之一。”
李文瑞:“誰。”
高玉蘭:“前清河市市長、現正廳級巡視員高堯。”
李文瑞:“他。誰派他去清河市的。”
高玉蘭:“我了解過來。他是在張宏邀請下來的。他參與了這件事……現在。(.)他和張宏一樣。也住在醫院裏。”
李文瑞:“這個混蛋。太不象話了。太不象話了。”
高玉蘭:“書記。您別生氣。”
李文瑞:“玉蘭同誌。你有所不知。在原來處理高堯的問題上。我看在他父親的份上放了他一馬。我手軟了。養虎為患。這是我的失誤。不。是嚴重的錯誤啊。”
高玉蘭:“書記。您不要自責。我倒覺得這反而也是一件好事。”
李文瑞:“哦。你有想法了。”
高玉蘭:“上帝想讓人滅亡。必讓先讓其瘋狂。何不讓他們盡情地表演。他們表演得越多。暴露出來的破綻就會更多。”
李文瑞:“嗯。你繼續說。”
高玉蘭:“書記知道清河市有個柳清河老人嗎。”
李文瑞:“豈止是知道。我們還認識呢。一輩子教書育人。桃李遍清河。堪稱清河第一老。”
高玉蘭:“柳老和小向是忘年之交。他對小向說。與其再來一個狠角色。不如留著一個熊包蛋。”
李文瑞:“說得好。這是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說法。”
高玉蘭:“書記您怎麽看。”
李文瑞:“我麽……我想裝作不知道。如何。”
高玉蘭:“書記。您能做到嗎。”
李文瑞:“哈哈……玉蘭同誌。你別激我。我還真能裝作不知道呢。”
高玉蘭:“看來書記早有準備了。”
李文瑞:“中央有個代表團要出訪歐美五國。曆時半個月。而我是代表團成員之一。明白進京報到。”
高玉蘭:“真是太巧了。”
李文瑞:“玉蘭同誌。清河的事就交給你了。如果需要有需要省委支持的。你可以找黃省長商量。”
高玉蘭:“書記。我知道了。”
李文瑞:“有人既然願意去清河湊熱鬧。那好麽。你可以索性找個清靜的地方散散心嘛。”
高玉蘭:“謝謝書記。”
李文瑞:“好吧。就這樣。我掛了。”
很有意思。李文瑞說的“有人既然願意去清河湊熱鬧”。當然指的是正往清河趕來的省委副書記。而李文瑞建議高玉蘭“索性找個清靜的地方散散心”。正與高玉蘭的想法和柳清河的建議不謀而合。
高玉蘭沒有打電話給黃正忠省長。這是有特別用意的。雖然黃省長是李書記最忠實的部下。在東江省各方勢力的搏弈中。與高玉蘭是處於同一陣營。但他對手下缺乏管教。姚新民市長是黃省長的人。他可以直接向黃省長報告。但至今沒有向高玉蘭報告。作為黃正忠。應該教誨手下明白。省委組織部長正在清河市。姚新民應該先報告高玉蘭後再聯係黃省長。這才是正確的組織程序。
當然。高玉蘭肯定也不回省委副書記陳益民的電話。本來就在工作中不大對付。陳益民居冬主動摻和清河的事。那來得正好。張宏弄出來的爛汙就交給你收拾。看你如何收場。
不過。一旦人家主動打電話來。還是要接的。
與李文瑞通完電話。還沒等高玉蘭喘口氣。手機就響了起來。
還不隻高玉蘭的手機在響。陳小寧的手機也在響。
陳小寧是高玉蘭的秘書。她的手機號碼是公開的。下麵的地市級領導都知道。
果然。看了看來電顯示。陳小寧說。“蘭姐。是姚新民市長辦公室的電話。”
“不接。”高玉蘭斷然說道。“一定是黃省長提醒他了。他不是先向黃省長報告嘛。當我不存在。好啊。我就當暫時不存在好了。”
陳小寧應了一聲。把電話掐斷了。
而高玉蘭的手機。打進來電話的人正是省委副書記陳益民。
等了足足有半分鍾之久。高玉蘭就接起了電話。
但是。高玉蘭的聲音變了。變得有氣無力。象個病人。
高玉蘭:“哪一位呀。”
陳益民:“高部長。我是陳益民。”
高玉蘭:“噢……是陳副書記。你有什麽指示嗎。”
陳益民:“高部長。我正在去往清河市的路上。”
高玉蘭:“是麽……你來是為了……”
陳益民:“你不知道清河發生的事。”
高玉蘭:“我在濱海縣鄉下。我不……不知道呀”
陳益民:“哦。高部長。聽你的聲音是。”
高玉蘭:“唉……沒什麽大事。隻是……隻是小感冒而已。”
陳益民:“看醫生了嗎。”
高玉蘭:“看了……謝謝陳副書記。”
陳益民:“高部長。對不起。我來得唐突了。”
高玉蘭:“沒關係。不過……不過清河出什麽事了。”
陳益民:“濱海縣遷委書記陳美蘭。在參加市農業工作會議期間。突然失去聯係。至今已超過十九個小時。”
高玉蘭:“啊。不會吧……張宏和姚新民。為什麽……為什麽不告訴我。”
陳益民:“張宏病倒了。病得蠻重。躺在醫院裏。姚新民麽。可能是因為臨時代理主持市委日常工作。忙昏了頭吧。”
高玉蘭:“陳美蘭同誌不會有事吧。”
陳益民:“不知道啊。”
高玉蘭:“那陳副書記此次來清河是。”
陳益民:“我和李書記黃省長打過招呼了。來看看。來看看。”
高玉蘭:“歡迎。歡迎陳副書記。”
陳益民:“高部長。我是不是有點越位了。”
高玉蘭:“咳。咳……不越位。不越位。陳副書記。那就拜托了。”
陳益民:“高部長。那你什麽時候可以趕到清河來呢。”
高玉蘭:“我盡快……陳副書記。拜托……拜托你了。”
被逮了“現形”。向天亮不怒反樂。笑得前仰後合。
高玉蘭有些難為情。畢竟是光天化日。又是吃了“獨食”。在向天亮麵前。大家情同姐妹。不分大小。高玉蘭沒有生氣的理由。
更何況四個女人也不是為了抓“現行”來的。高玉蘭的專用手機由身為秘書的陳小寧拿著。剛剛打進來幾個重要的電話。必須馬上向高玉蘭報告。
別人的電話可以不理。但省委書記李文瑞和省長黃正忠的電話不能耽擱。未接來電顯示上。還有正在向清河趕來的省委副書記陳益民的手機號碼。
高玉蘭和向天亮相視一笑。張宏和許西平幹的傻事。把省委主要領導都驚動了。驚動了李書記和黃省長。等於是驚動了整個省委。
擺了擺手。高玉蘭又配上一個眼神。大家便都靜了下來。
第一個電話。當然是打給省委書記李文瑞。
高玉蘭:“李書記您好。實在對不起。剛才手機不在身邊。”
李文瑞:“玉蘭同誌。我知道了。你的秘書小陳說。你和小向在考察鹽堿地上的灌木叢。”
高玉蘭:“是的。李書記。我和小向在考察灌木叢。小向提出了一個建議。我覺得是讓濱海縣脫貧致富的好辦法。”
李文瑞:“哦。這小子肯動腦筋了。你說說。是什麽建議。”
高玉蘭:“小向認為。鹽堿地上既然能長灌木。就有可能生長包括棉花和水果在內的各種經濟作物。濱海縣有一百多萬畝鹽堿地。又有三十多萬失業漁民。一旦能夠實現。三五年內就可以讓濱海縣脫貧致富。”
李文瑞:“好主意嘛。需要什麽支持嗎。”
高玉蘭:“書記。您最好別問什麽支持。小心人家獅子大開口哦。”
李文瑞:“哈哈。我倒忘了。這小子是個見了錢就眼紅的家夥。你告訴他。要錢沒有。要技術要政策我都有。三五年內濱海縣要是脫不了貧。我撤他職務打他的屁股。”
高玉蘭:“書記放心。我一定轉告小向。”
李文瑞:“玉蘭同誌。事情都捅到我這裏來了。你還真是沉得住氣啊”
高玉蘭:“書記。我要向您檢討。清河給省委添麻煩了。”
李文瑞:“麻煩。我看不出這是什麽麻煩。更與你無關。你不需要檢討。”
高玉蘭:“書記是怎麽知道的。”
李文瑞:“先是姚新民報告了黃省長。黃省長轉告於我。然後是張宏報告了陳益民副書記。陳益民副書記也報告了我。”
高玉蘭:“那您聽到的一定是兩個不同的版本吧。”
李文瑞:“不錯。姚新民報告和張宏的報告是完全不同的版本。”
高玉蘭:“可以想見。兩個人杠上了。”
李文瑞:“我想。你既然這麽沉得住氣。一定掌握了最真實的版本。”
高玉蘭:“是的。陳美蘭同誌很安全。現在正在濱海縣休息。”
李文瑞:“哦。這是怎麽回事。”
高玉蘭:“書記。我長話短說吧。事情是這樣的……”
李文瑞:“……豈有此理。”
高玉蘭:“書記。張宏和許西平的行為太下作了。”
李文瑞:“這是犯罪。”
高玉蘭:“幸虧小向早有防備。在會議結束前就去接陳美蘭同誌。否則。陳美蘭同誌就要遭殃了。”
李文瑞:“哼。我饒不了他們。”
高玉蘭:“書記。還有一個人。也是當事人之一。”
李文瑞:“誰。”
高玉蘭:“前清河市市長、現正廳級巡視員高堯。”
李文瑞:“他。誰派他去清河市的。”
高玉蘭:“我了解過來。他是在張宏邀請下來的。他參與了這件事……現在。(.)他和張宏一樣。也住在醫院裏。”
李文瑞:“這個混蛋。太不象話了。太不象話了。”
高玉蘭:“書記。您別生氣。”
李文瑞:“玉蘭同誌。你有所不知。在原來處理高堯的問題上。我看在他父親的份上放了他一馬。我手軟了。養虎為患。這是我的失誤。不。是嚴重的錯誤啊。”
高玉蘭:“書記。您不要自責。我倒覺得這反而也是一件好事。”
李文瑞:“哦。你有想法了。”
高玉蘭:“上帝想讓人滅亡。必讓先讓其瘋狂。何不讓他們盡情地表演。他們表演得越多。暴露出來的破綻就會更多。”
李文瑞:“嗯。你繼續說。”
高玉蘭:“書記知道清河市有個柳清河老人嗎。”
李文瑞:“豈止是知道。我們還認識呢。一輩子教書育人。桃李遍清河。堪稱清河第一老。”
高玉蘭:“柳老和小向是忘年之交。他對小向說。與其再來一個狠角色。不如留著一個熊包蛋。”
李文瑞:“說得好。這是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說法。”
高玉蘭:“書記您怎麽看。”
李文瑞:“我麽……我想裝作不知道。如何。”
高玉蘭:“書記。您能做到嗎。”
李文瑞:“哈哈……玉蘭同誌。你別激我。我還真能裝作不知道呢。”
高玉蘭:“看來書記早有準備了。”
李文瑞:“中央有個代表團要出訪歐美五國。曆時半個月。而我是代表團成員之一。明白進京報到。”
高玉蘭:“真是太巧了。”
李文瑞:“玉蘭同誌。清河的事就交給你了。如果需要有需要省委支持的。你可以找黃省長商量。”
高玉蘭:“書記。我知道了。”
李文瑞:“有人既然願意去清河湊熱鬧。那好麽。你可以索性找個清靜的地方散散心嘛。”
高玉蘭:“謝謝書記。”
李文瑞:“好吧。就這樣。我掛了。”
很有意思。李文瑞說的“有人既然願意去清河湊熱鬧”。當然指的是正往清河趕來的省委副書記。而李文瑞建議高玉蘭“索性找個清靜的地方散散心”。正與高玉蘭的想法和柳清河的建議不謀而合。
高玉蘭沒有打電話給黃正忠省長。這是有特別用意的。雖然黃省長是李書記最忠實的部下。在東江省各方勢力的搏弈中。與高玉蘭是處於同一陣營。但他對手下缺乏管教。姚新民市長是黃省長的人。他可以直接向黃省長報告。但至今沒有向高玉蘭報告。作為黃正忠。應該教誨手下明白。省委組織部長正在清河市。姚新民應該先報告高玉蘭後再聯係黃省長。這才是正確的組織程序。
當然。高玉蘭肯定也不回省委副書記陳益民的電話。本來就在工作中不大對付。陳益民居冬主動摻和清河的事。那來得正好。張宏弄出來的爛汙就交給你收拾。看你如何收場。
不過。一旦人家主動打電話來。還是要接的。
與李文瑞通完電話。還沒等高玉蘭喘口氣。手機就響了起來。
還不隻高玉蘭的手機在響。陳小寧的手機也在響。
陳小寧是高玉蘭的秘書。她的手機號碼是公開的。下麵的地市級領導都知道。
果然。看了看來電顯示。陳小寧說。“蘭姐。是姚新民市長辦公室的電話。”
“不接。”高玉蘭斷然說道。“一定是黃省長提醒他了。他不是先向黃省長報告嘛。當我不存在。好啊。我就當暫時不存在好了。”
陳小寧應了一聲。把電話掐斷了。
而高玉蘭的手機。打進來電話的人正是省委副書記陳益民。
等了足足有半分鍾之久。高玉蘭就接起了電話。
但是。高玉蘭的聲音變了。變得有氣無力。象個病人。
高玉蘭:“哪一位呀。”
陳益民:“高部長。我是陳益民。”
高玉蘭:“噢……是陳副書記。你有什麽指示嗎。”
陳益民:“高部長。我正在去往清河市的路上。”
高玉蘭:“是麽……你來是為了……”
陳益民:“你不知道清河發生的事。”
高玉蘭:“我在濱海縣鄉下。我不……不知道呀”
陳益民:“哦。高部長。聽你的聲音是。”
高玉蘭:“唉……沒什麽大事。隻是……隻是小感冒而已。”
陳益民:“看醫生了嗎。”
高玉蘭:“看了……謝謝陳副書記。”
陳益民:“高部長。對不起。我來得唐突了。”
高玉蘭:“沒關係。不過……不過清河出什麽事了。”
陳益民:“濱海縣遷委書記陳美蘭。在參加市農業工作會議期間。突然失去聯係。至今已超過十九個小時。”
高玉蘭:“啊。不會吧……張宏和姚新民。為什麽……為什麽不告訴我。”
陳益民:“張宏病倒了。病得蠻重。躺在醫院裏。姚新民麽。可能是因為臨時代理主持市委日常工作。忙昏了頭吧。”
高玉蘭:“陳美蘭同誌不會有事吧。”
陳益民:“不知道啊。”
高玉蘭:“那陳副書記此次來清河是。”
陳益民:“我和李書記黃省長打過招呼了。來看看。來看看。”
高玉蘭:“歡迎。歡迎陳副書記。”
陳益民:“高部長。我是不是有點越位了。”
高玉蘭:“咳。咳……不越位。不越位。陳副書記。那就拜托了。”
陳益民:“高部長。那你什麽時候可以趕到清河來呢。”
高玉蘭:“我盡快……陳副書記。拜托……拜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