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正陽城外白甲軍營寨之內,黯淡的燭光之下,徐皓月正捧著一本《李衛公問對》研讀著,自從回到這個時代之後,到了晚間很多時候都無事可做,從前除了研畫地圖、製作沙盤之外,徐皓月唯一打時間的消遣項目便是讀書,一年多下來他看過的書很多很雜,兵書、農書、三教流之書都有涉獵,英若蘭築蘭雅閣的藏書被他翻了個遍,甚至徐皓月還從孫庭運那裏借了《千金方》來看。


    說來也好笑,當看到千金方的解毒篇之時,隻見上麵說道甘草、,這藥丸是可以解毒,但解毒倒是誇張的說法,不過十多種腫毒、熱毒等等還是有奇效的。倒把徐皓月給驚出一聲冷汗,虧自己還以為那是什麽神藥,一直珍藏著,想不到主要的就是甘草、綠豆兩味,想想也是後世很多藥的藥效上麵也寫了清熱解毒,到底解解什麽毒,鬼才知道。]


    此刻深夜,徐皓月又燈下看書,這李衛公問對的兵法看完,徐皓月倒是明白了,整部兵書都是圍繞著一個心思想展開,那就是“致人而不致於人”,意思就是要掌握戰場的主動權,不能被敵人占據主動。


    看到這裏徐皓月輕歎一聲放下書,望著旁邊坐著呆的劉逸軒說道:“周軍南下以來,處處進攻,唐軍處處致於人,這李公兵法精義你也該知道,處處防守才會處處失敗,這趟好不容易占據了主動,朝廷軍馬卻還是想著守,白白的把致人之權讓與周軍,齊王難道看不出來麽?”


    劉逸軒回過神來,歎道:“隻可惜齊王也要聽應援監軍使陳覺陳大人的將略啊。”


    徐皓月冷笑道:“這卻是為何?齊王貴為王爺,又是諸道兵馬元帥,卻要聽一個監軍使的將令?是何道理?”


    劉逸軒搖搖頭說道:“此事並非如此簡單,昔年開國皇帝世之時便多有傳位齊王之意,但後來卻是陛下登位,如今戰事緊急,陛下不得已才讓齊王出馬,總製諸道。但陛下卻不放心,派了監軍使陳覺隨軍,其實掌控兵馬的是陳覺而非齊王。”


    徐皓月明白了,五代之內的君王,大多都得位不正,又或是擔心自己帝位被奪,是以賦予武將兵權的時候,大多都會派親信武將出戰,實不行便派監軍,而往往監軍才是實際掌控兵馬之人。不過後周柴榮卻很少派監軍,他委派的武將都是親信部將,這也是為什麽後來趙匡胤能黃袍加身的緣故,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趙匡胤再登位之後會杯酒釋兵權。


    想到這裏徐皓月心也一陣迷茫,白甲軍起初起兵是情非得已,說白了就是自保。但隨著白甲軍的壯大,今後的出路哪裏呢?沒有哪一個皇帝會容忍白甲軍這種私人武裝存的,留給白甲軍的路無非就是兩條,要麽徐皓月帶著白甲軍亂世殺開一條血路,參與到爭霸天下的行列去,要麽將來投靠哪個強國,被人解除兵權,到時候白甲軍一定會被分解得支離破碎,便不再是白甲軍了。會有第三條路可走麽?徐皓月隻覺得眼前充滿了迷霧,看不到出路,爭霸天下需要犧牲多少人,又需要舍棄多少情感,加要心如鐵石,徐皓月自問他不適合做一個爭霸天下的君主,原因很簡單,他狠不下心腸來。


    “那我們現該如何?”劉逸軒的聲音打斷了徐皓月的思路,徐皓月舒了口氣,收起散的思維,沉吟道:“我打算等陳覺帶著兵馬到紫金山下寨之後,親自到紫金山去會會他,如果還是不行,我就到金陵去見見大唐的皇帝,希望能說服唐王。否則紫金山坐守,非得被困死不可。”


    劉逸軒輕輕搖搖頭說道:“雖然你接連取勝,朝也算暫時倚重於你,但你朝無人憑靠,人微言輕,去了也沒用。”


    徐皓月淡淡一笑說道:“若蘭認識皇子的夫人周憲,周憲的父親乃是當朝司徒周宗,或許可以通過周宗陳說備事。”


    劉逸軒哦了一聲皺眉道:“周大人倒是兩朝元老,原右仆射平章事,極得陛下信任,前番與當朝左仆射平章事宋齊丘為惡,所以降為東都留守,曾上表三次請辭,近聞倒是得陛下恩準,以馮魯延代之,讓周大人以司徒官位還京隱退,隻怕他不願意再卷入爭鬥之。東路軍應援監軍使陳覺、樞密副使李征古等人皆為宋齊丘羽翼,宋大人力主議和,隻怕周大人不願再得罪宋齊丘。”


    徐皓月淡淡的說道:“一個周宗的確不夠,我還想拜會一下主戰派的書舍人韓熙載大人,或可扭轉局麵。”


    劉逸軒點點頭說道:“也隻能人事,聽天命了。”


    徐皓月歎了口氣,望著桌上的燭火,心久久不能平靜,想不到自己還是要卷入南唐的朝堂之爭去,但他不後悔,此刻隻有南唐淮南穩住局勢,白甲軍才有時間和空間繼續壯大,假如淮南沒有了南唐,周軍的兵鋒南指,周軍壓倒性的優勢麵前,怎麽樣的奇謀妙計也是無用,英山隻是一地,絕不可能單獨對抗後周的。而要南唐堅持得久一些,壽州之圍一定要解,壽州若失,淮南便失去了淮河屏障,戰將很難打下去……


    幾天之後,英若蘭和淮字營回到正陽和徐皓月會合,說起楊湖鎮的水攻,英若蘭毫無興奮之色,反而帶著淡淡的憐憫,覺得下遊定有不少姓遭殃。徐皓月勸解了一番之後,說起他想去金陵的打算,英若蘭才露出笑意,她也想到金陵去看看周憲,但此前徐皓月還是打算先見見這個應援監軍使陳覺。


    南唐保大十四年月初,東路軍消息傳來,濠州逡巡不前一個多月的東路唐軍,再得到正陽西路軍大勝的消息之後,陳覺經不住朝廷和齊王李景達的催促,帶領邊稿等將領兵五萬出濠州,逆淮水而上,到了壽州城北四裏之外的紫金山下寨,遙望壽州以為聲援,但到了紫金山之後,並無進兵之意,也僅僅隻是聲援而已。


    說起這紫金山曆史上倒是大大的有名,東晉年間,此山名喚八公山,著名的淝水之戰便是這裏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典故便是由此而來。到了唐朝年間,此山改名為紫金山,一直沿用至五代。


    見陳覺、邊稿兵馬到了壽州卻按兵不動,徐皓月當即帶著月字營騎兵乘船順淮水而下,往紫金山趕去,打算麵見陳覺。


    坐船上順淮水而下,徐皓月望著滾滾東去的淮水,暗想此去不知道能否說服陳覺,再一次重臨壽州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見到劉仁瞻,壽州被圍近八個月,也不知道城內的情景如何,一座孤城能抵抗周軍如此之久,徐皓月很是欽佩劉仁瞻的,隻希望能再見他一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甲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開心的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開心的橘子並收藏白甲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