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十八章為何而死節


    淮南,壽州城,清淮軍節使將軍府。


    劉仁瞻平靜的聽完了徐皓月帶來的消息,周主帶領十萬周軍水陸並進,又來征討淮南,數日內將到淮上。劉仁瞻也是怔怔的半晌沒有說話,跟著淡淡的一笑,輕輕的抿了口茶,說道:“元宜,你這茶不錯,要不是你解了壽州之圍,老夫隻怕還喝不上這麽好的茶,早半年前,這壽州城內便連茶葉都買不到了。”


    徐皓月和英若蘭對望一眼,又看了看身旁的劉逸軒,劉逸軒有些急切的說道:“劉將軍,這都什麽時候了,你還有心思說茶?何去何從要趕快拿個主意啊。”


    徐皓月似乎有些明白劉仁瞻的意思,試探的問道:“劉叔父,你還打算接著守壽州麽?”


    劉仁瞻微微一笑,長出一口氣道:“清淮軍的根就壽州,哪也不會去的,就像白甲軍的根英山一樣,這麽說你明白了麽?”


    清淮軍的根壽州,就像白甲軍的根英山一樣,霎時間徐皓月等人已然明了,清淮軍將士大多都是壽州人,這裏就是他們的家鄉啊,不守壽州,他們還能上哪去?


    “可是周主這次水陸並進而來,周軍也有了水軍,吾軍淮水之上的優勢將不複存,壽州已經沒有守下去的意義了。”徐皓月緩緩說道:“叔父,放棄壽州。”


    劉仁瞻淡淡的一笑,站起身望著窗外飄落的雪花,蒼老的身影顯得那麽的孤寂,他的話語卻是那麽的蒼涼:“崇義和戰死的將士們看著老夫……”


    聽了他這句話,徐皓月和英若蘭對望一眼,兩人都明白再勸下去也是無用了。


    英若蘭站起身走上前去,柔聲說道:“叔父職責所,既然不肯離開壽州,那讓表嬸她們還有崇諫表哥跟我們走。”


    話音才落,忽聽身後一個溫聲細語的聲音道:“若蘭,若然是你,你會拋下你的夫君麽?”


    英若蘭素回頭望去,卻見劉仁瞻的原配薛夫人,隻見她一身素服荊釵,身上既無華麗服飾亦無一件像樣的飾,上次英若蘭去拜見薛夫人的時候問起過,原來薛夫人等劉家女眷將飾都捐了,充作軍資。


    “表嬸,我不會拋下夫君的,但我和你不同……”英若蘭看了看徐皓月,說的話語很堅定,但卻被薛夫人柔聲打斷:“沒什麽不同,都是女人,若是不跟著自己的男人,那活著還有什麽意思?英娘此刻若是還活著,我想她也不會跟你走的。”薛夫人所說的英娘乃是英若蘭的四姨,早年嫁與劉仁瞻為妾,但已經過世多年了。


    徐皓月走上前說道:“表嬸既然也不願意走,那讓崇諫和我們走。”


    劉仁瞻仰天哈哈大笑起來,那笑聲似乎也充滿了無奈:“崇諫乃是清淮軍將領!臨陣脫逃便是死罪!”跟著回頭看著徐皓月淡淡的說道:“劉氏一門皆忠義,崇諫即為將校,斷不能輕易離開,否則老夫何以服眾?即為劉家之子,便該擔起應擔之責,否則便不配做劉氏子孫!”跟著望著薛夫人淡淡的說道:“夫人,你說呢?”


    薛夫人望著劉仁瞻,風韻尤存的臉龐上泛起一個淡怡的笑容,目光柔然而堅毅的看著劉仁瞻,聲音還是那麽的溫婉:“我和孩子都會跟著你的。”


    徐皓月張大了嘴,半晌說不出話來,按後世的說法,劉崇義、劉崇諫都算是官二代,劉仁瞻應該想辦法替二人謀個出路才是,就算謀不到出路,劉崇義已經戰死,剩下劉崇諫一人,也不能斷了他的生路啊,當下急忙說道:“叔父三思,您還記得當日我和您說過,打仗勝七分即可,壽州守到後,您要為闔城姓爭取的是有尊嚴的活下去,而不是為金陵的皇帝忠死節,守城到後若是為了忠而守、為死而死已經沒有意義了。”


    劉仁瞻搖搖頭,走過去和薛夫人站一起,苦笑道:“守到現,城任何人都可以活下去,唯獨我劉氏不能,老夫現便是再用滿門的性命換闔城姓的性命!”


    徐皓月怔怔的看著劉仁瞻夫婦半晌,忽然明白了什麽,走上前去深深一揖,沉聲道:“我明白了,既然如此,元宜會陪叔父一直到後!”


    ……


    離開將軍府,劉逸軒還是不明白劉仁瞻的話,走上前去問道:“元宜,劉將軍為何說壽州城任何人都可以活下去,唯獨他劉氏不能?”


    徐皓月輕輕歎口氣說道:“周軍壽州城下費時逾年不破,還損兵折將,劉叔父的威名已經響徹天下,為名,他劉氏隻能死節!清淮軍死守壽州,若沒有劉仁瞻,城破之後,周軍不會放過清淮軍,為他手下將士著想,他劉氏隻能死節!周主對壽州誌必得,對淮南誌必得,壽州城若是沒有劉仁瞻,周主破城之後必會大開殺戒屠城,為姓,他劉氏隻能死節!他再用忠義死節的滿門之名吸引周主的恨意!”


    英若蘭心似乎早已明白,但此刻聽徐皓月說了出來,還是忍不住偷偷扭過頭去低聲啜泣起來。


    徐皓月聽到英若蘭嚶嚶的哭聲,緩緩說道:“若蘭、逸軒,你們帶著其餘幾營人馬帶著輜重先回正陽去,糧草能留的都留下給劉叔父他們。我和逸字營、襄字營、月字營留下斷後,也算是陪劉叔父後一程!”


    英若蘭聞言抬起頭,臉上淚痕猶,口倔強的說道:“不,我要和你一起。”


    徐皓月微微一笑說道:“我明白你的心意,我又不是要去死,我答應你,一定會平平安安的回來。”


    英若蘭停了抽泣輕輕嗯了一聲,但語氣甚是堅定的說道:“你說話要算話,假如、假如你不回來,我也不會留世上了……”


    ……


    後周顯德四年十二月初,因唐周兩軍壽州城外大戰,周軍形勢不利,後周皇帝柴榮率領十萬周軍水陸並進,第二次親征淮南。


    聽聞周軍複來,陳覺倒是想馬上撤走,但唐廷卻嚴命他不得未戰便走,陳覺隻得硬著頭皮守紫金山上。


    十二月初,後周右驍衛大將軍王環率建水師千餘人先到淮水之上,林仁肇率領鎮海軍水軍會同濠州李景達淮上水軍於渦口阻截,雙方水軍上千艘戰船於渦口大戰數日,後被周軍先鋒大將趙匡胤率兩千人趁夜乘橐駝涉淮水,偷襲李景達水營,一舉焚毀李景達水寨,斬殺五千餘人,李景達敗退回濠州。林仁肇獨木難支,且戰且退亦退回濠州,唐軍淮上水軍經此一役精銳喪,逃回到濠州的水師戰船不足一五十艘。而周軍水師大破唐軍水軍之後,又奪得李景達水軍戰船數艘,至此,周軍水師挾戰船上千艘,搠淮而上。


    十二月十五日,柴榮親臨下蔡布置戰事,殿前軍諸將紛紛出陣,環攻唐軍紫金山大營,李重進亦率軍策應。當日趙匡胤、李重進等周軍諸將奮勇進擊,殿前軍精銳鐵騎軍、虎捷軍、控鶴軍出,唐軍諸寨皆被攻克,唐軍大潰,被俘殺萬餘人,許稹、邊稿等被擒,餘眾隨陳覺沿淮東逃。柴榮以步騎夾淮兩岸追擊,水軍順流追擊,至渦口夾擊殲潰軍,唐軍戰溺死及降者近兩萬人,陳覺僅以身免逃回濠州。


    柴榮進而命趙匡胤、王環水陸並進攻取濠州,李景達和陳覺不敢迎敵,帶領剩餘的水軍自濠州順淮水而下,經楚州、揚州逃回金陵去了。


    壽州這邊,柴榮複命張永德、李重進二將恢複對壽州的包圍,白甲軍於十二月初十開始撤回正陽,東西二寨早已是空無一人,白甲軍臨走時將營寨付之一炬。


    而徐皓月卻帶著逸字營、襄字營、月字營守南寨,周軍大將韓令坤率領萬餘兵馬自十二月十日開始攻打南寨,徐皓月、李逸、王子襄等人計守禦,和周軍大戰三日。


    第三日晚間,天氣開始變得惡劣,漫天的大雪飄揚而下,狂風呼號不已。


    周軍見天氣如此惡劣,大雪漫天,守禦稍稍鬆懈,想不到徐皓月帶領兩千餘名白甲軍趁著風雪之夜突圍。


    臨行前,徐皓月望著風雪之,遠處壽州城頭上星火點點,忍不住衝著壽州城的方向深深一拜,口喃喃的說道:“劉叔父,元宜就送到這裏了,保重!”


    漫天風雪之,白甲軍趁夜夜襲韓令坤營陣,周軍立營不久,加上大雪之夜守禦不嚴,被白甲軍突入營,周軍混亂不已,徐皓月帶領白甲軍燒毀糧草輜重若幹後,徐皓月帶領白甲軍折而向西到了黑泥溝處休息,吃了些幹糧之後,徐皓月命李逸帶著千餘名弓弩手於雪地埋伏,他知道韓令坤一定會來追擊。


    及至天明,韓令坤才明白,白甲軍已經突圍而去,南寨果然已經空無一人。此刻風雪已停,韓令坤看著自己營陣一片狼藉,大怒之下點起騎兵兩千人往西直追而去。


    周軍輕騎追到黑泥溝之時,撞進徐皓月埋伏,雪地,白甲軍弓弩兵以八張神臂弩陣布成卻月陣,勁弩齊,周軍兩千騎兵死傷近千人後,其餘的潰散而逃,韓令坤也身三箭,受傷頗重,差點喪命。


    徐皓月大破周軍追兵後,帶著白甲軍從容返回正陽而去。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甲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開心的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開心的橘子並收藏白甲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