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十一章飛雪奮登城
經過幾天的休整,兵卒們心裏的疙瘩逐漸的被解開,一批的糧草運到,徐皓月又領兵複行。沿途向訓屢次想要伏擊白甲軍,但都被白甲軍現後一一化解,但卻延緩了白甲軍的進軍速。
後周顯德四年十一月底,白甲軍進抵滁州城下,城內的向訓老謀深算,也不出城迎戰,就城內坐守。徐皓月紮穩營盤之後,開始命工匠和兵卒們趕製攻城器。這個時代的攻城器大多都是臨時伐木趕製,隻是攻城器械的一些重要配件才隨軍攜帶,否則帶著笨重的攻城器行軍,行軍速會被拖得很慢。反正這時候地球的植被保護得很好,每到一地伐木趕製攻城器就行。
向訓部為了防備白甲軍穴地攻城,城內廣置大甕,傾聽地下的動靜。徐皓月知道向訓可不是清流關的守將,所以沒有用穴地攻城這一招。說起穴地攻城,徐皓月還是從後世曆史記載的太平天國戰爭學到的,太平軍多有礦工出身的兵卒,挖地道很是行,每次攻打清軍的城池,都是挖地道到了敵人的城牆之下,然後堆上數萬斤的黑火藥,引爆之後一大段的城牆就會像豆腐一般的飛上半空。正因為太平軍的這個戰術,導致千年的防禦主角城牆開始退出曆史舞台。此刻攻打滁州,徐皓月所帶的火藥不多,隻有數千斤,而且手下兵卒挖地道的功夫也沒有太平軍精湛,弄不好會損兵折將,所以徐皓月暫時放棄了這種戰法。
七日之後,白甲軍趕製了五十多架投石機,準備攻城。古代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杠杆,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係上幾十根繩,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利用杠杆原理將石塊拋出。曆史上投石車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戰國時候,楚軍秘密準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攻楚之時突然同時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麵潰敗,李信自己也兵敗自殺。投石車唐宋到達高峰,唐代的兵書《神機製敵太白陰陽經》記載,拋石機通身用木料製成,炮架上方橫置一個可以轉動的軸,固定軸上的長杆稱為梢,起杠杆作用,需要餘人拉動或以畜力拉動。
投石機備好之後每部投石機有十餘匹馬匹一起拉動,巨大的石塊帶著沉重的嗡嗡之聲飛了出去,狠狠的砸滁州城的城牆、城樓之上,石屑飛濺、塵土飛揚,聲威駭人。跟著城內也飛起石塊出來,但城內的投石機不多,隻有十餘塊飛石飛來,而且準頭也不好,沒給白甲軍造成太大的麻煩。
白甲軍投石機安排的時候特意挑選了一塊山地上布置,而且每個十餘丈才安置一台,一來高地可以增加投石機的射程,二來間距拉開防備城投石機的反擊。
徐皓月安坐山坡之上,觀看了一場雙方激烈的炮仗,真是亂石穿空,如驚濤拍岸一般的壯觀,記得後世曆史記載,金軍攻打北宋都城開封的時候,集了五千架的投石機進行攻城,如今他麵前的隻是數十台投石機互相炮而已,很難想象五千台投石機一起射石彈那是個什麽樣的情景,難怪開封城如此堅固也會被攻陷,投石機這種大殺器麵前,城牆真的就是不會動的靶子。
隻可惜雙方投石機的準頭都不敢恭維,或高或低、或遠或近,總之你刻意想打的目標總是打不到。雙方反複石互相攻擊,白甲軍有兩台投石機被砸損壞,滁州城內的石機似乎也被毀壞了幾台,出來的石彈明顯減少了一些。再戰片刻,白甲軍一台投石機人品爆,一炮命城樓吊橋絞盤,將絞盤砸壞,那吊橋轟然一聲掉落下來。
看到此情景,白甲軍兵卒們一起轟然叫好起來,打了半天總算看到一些成果,兵將們的幹勁大了。哪知道滁州城上一通火油潑下跟著扔下火把來,性把吊橋給燒了起來,向訓寧可燒了吊橋,也不讓白甲軍有機會利用吊橋攻城。
整整一天,投石機造好之後就沒停下,都放石彈攻擊滁州城,工匠們又接著造其他的攻城器,徐皓月讓士卒們輪流操作投石機,不停的往城裏投石。又過了三天,匠人們趕製了一多架雲梯和衝城車,差不多攻城的器械都準備好了。
這天清早,天上開始朦朦朧朧的下起了小雪來,沉悶的號角聲響徹雲霄,一隊隊白甲軍兵卒原野上列陣完畢,天上除了小雪之外,還有石彈飛舞。軍陣上空,士卒們呼出口的霧氣白茫茫的一大片,蔚為壯觀。
隻見一名傳令兵從陣前飛馳而過,大聲喊道:“換轟天雷攻擊,諸軍就地等候!”白甲軍兵卒們都是一陣歡欣鼓舞,拋石機開始射轟天雷的話,一定能給城頭上的周軍造成不小的混亂,然後出擊攻城,阻力也會小得多。
細細蒙蒙的小雪之,二十餘個冒著火星的大甕衝天飛起,直飛向滁州城,有些落到了城內,有些城頭炸響,刹那間整個滁州城被巨響和升騰而起的火雲籠罩起來,城內的姓和兵卒們一片混亂起來。
徐皓月暗暗搖了搖頭,這投石機的準頭太差,不可能瞄準城牆猛轟,隻能進行無差別轟擊了,城內的姓也不知道會被炸死多少。
白甲軍的“炮火準備”一直持續了半個時辰,徐皓月沒有保留什麽,能攻克滁州就能牽扯住周軍的攻勢,滁州一定要攻下,所以白甲軍幾乎把所有隨軍攜帶的轟天雷存貨都放了出去,數顆轟天雷落到了滁州城上爆炸,雖然準頭很差,但還是由數十顆命了滁州城的城門。
看到滁州城門被命,白甲軍兵卒們出了一陣陣的歡呼聲,但硝煙散眾兵將都大失所望,城門早就被城內的周軍用石頭、泥土木頭填死,城門就算被毀也是無用,看來向訓是吸取了清流關的經驗,一早就把城門堵死,壓根沒想過要出城迎戰的。
短促的號角聲響起,白甲軍兵卒們開始緩緩前進,前排櫓盾兵舉盾牌掩護,間是刀盾兵舉起盾牌護住頭麵,同時也遮住身邊跟隨的弓弩手。
靠近到一五十步的時候,白甲軍的弓弩兵開始放箭,城頭上的周軍也開始箭還擊,兩軍對射的箭矢如雨般密集,這種時候誰也不會放鬆,箭雨是壓製敵方士氣、提升己方士氣所必須的。雲梯架上了護城河,冒著箭雨,白甲軍刀盾兵開始舉盾衝鋒過去,震天的喊殺聲響了起來。其實戰場上你若是害怕,那就大聲呐喊出來,很多士卒的呐喊一方麵是為了減輕自己的恐懼,而另一方麵卻是威嚇敵方。
拋石機已經停止了石攻擊,三架高高的登城車也被推了上來,分別往三段城牆上推了過去。這登城車造的和城牆一般高,四麵都是木板蒙住,間是空的有梯子接搭,士卒可以直接從裏麵到達登城車頂,車頂有一塊木製平台,上麵可以站數十名兵卒,他們正不停的居高臨下向城頭射箭,身前有木製圍板護身,隻等著登城車靠上城牆,推開圍板便可以直衝上城牆去,而後續的兵卒可以通過登城車不停的登上城牆。
護城河邊,簡易的排筏和木板架兩岸,登城車慢慢的抵達了城腳,城頭上的周兵以猛烈的火箭射向登城車,希望能將它點燃,但此刻下著小雪卻沒辦法點燃,加上登城車上不斷有白甲軍兵卒的弩箭射來,這段城牆上的周軍漸漸支持不住。
眼看東邊一輛登城車就要接搭上城牆,忽見城頭上數名周軍兵卒怪叫著抱著一個個的罐子直衝過來,那罐子上的布條已經燃起了大火來。登城車上一名白甲軍都頭大喝道:“是敵人的投火死士!射死他們!”
登城車上白甲軍弩兵們連忙集弓弩朝那幾名周軍的投火死士射去,但那幾名死士以重甲護住要害,身上被射得好像刺蝟一般,後剩下三人卻還是衝到跟前來,大喝一聲奮力的將手的罐子扔向登城車。那罐子裂開,裏麵都是火油,伴著罐口帶火的布條,那些火油立刻燃起大火來。
登城車上的白甲軍都頭嘶聲吼道:“快退下去,登城車燒起來啦!”此刻冬季北風正勁,那火油粘車身上立刻燃起衝天大火,登城車又是木製的,大火很快將退路都燒斷了。登城車上的白甲軍兵卒們隻得大聲吼叫著往護城河跳下去,但還是有不少人沒來得及跳下去便被大火吞噬。
接下來的兩輛登城車也是如此被周軍燒毀,而雲梯攻城的白甲軍刀盾兵們奮勇廝殺,曾今一攻上城去,但被向訓親自帶領重兵圍上去,城頭倒下火油,扔下火把引燃大火,將退路燒斷,城頭上餘名白甲軍全部戰死。
風雪越來越大,徐皓月臉色冰冷得可怕,城內的周軍兵力和自己相若,強行攻城的確吃虧太大,看到又一架雲梯被周軍的火油燃燒起來,徐皓月不得不下令收兵回營。
……
經過幾天的休整,兵卒們心裏的疙瘩逐漸的被解開,一批的糧草運到,徐皓月又領兵複行。沿途向訓屢次想要伏擊白甲軍,但都被白甲軍現後一一化解,但卻延緩了白甲軍的進軍速。
後周顯德四年十一月底,白甲軍進抵滁州城下,城內的向訓老謀深算,也不出城迎戰,就城內坐守。徐皓月紮穩營盤之後,開始命工匠和兵卒們趕製攻城器。這個時代的攻城器大多都是臨時伐木趕製,隻是攻城器械的一些重要配件才隨軍攜帶,否則帶著笨重的攻城器行軍,行軍速會被拖得很慢。反正這時候地球的植被保護得很好,每到一地伐木趕製攻城器就行。
向訓部為了防備白甲軍穴地攻城,城內廣置大甕,傾聽地下的動靜。徐皓月知道向訓可不是清流關的守將,所以沒有用穴地攻城這一招。說起穴地攻城,徐皓月還是從後世曆史記載的太平天國戰爭學到的,太平軍多有礦工出身的兵卒,挖地道很是行,每次攻打清軍的城池,都是挖地道到了敵人的城牆之下,然後堆上數萬斤的黑火藥,引爆之後一大段的城牆就會像豆腐一般的飛上半空。正因為太平軍的這個戰術,導致千年的防禦主角城牆開始退出曆史舞台。此刻攻打滁州,徐皓月所帶的火藥不多,隻有數千斤,而且手下兵卒挖地道的功夫也沒有太平軍精湛,弄不好會損兵折將,所以徐皓月暫時放棄了這種戰法。
七日之後,白甲軍趕製了五十多架投石機,準備攻城。古代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杠杆,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係上幾十根繩,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利用杠杆原理將石塊拋出。曆史上投石車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戰國時候,楚軍秘密準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攻楚之時突然同時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麵潰敗,李信自己也兵敗自殺。投石車唐宋到達高峰,唐代的兵書《神機製敵太白陰陽經》記載,拋石機通身用木料製成,炮架上方橫置一個可以轉動的軸,固定軸上的長杆稱為梢,起杠杆作用,需要餘人拉動或以畜力拉動。
投石機備好之後每部投石機有十餘匹馬匹一起拉動,巨大的石塊帶著沉重的嗡嗡之聲飛了出去,狠狠的砸滁州城的城牆、城樓之上,石屑飛濺、塵土飛揚,聲威駭人。跟著城內也飛起石塊出來,但城內的投石機不多,隻有十餘塊飛石飛來,而且準頭也不好,沒給白甲軍造成太大的麻煩。
白甲軍投石機安排的時候特意挑選了一塊山地上布置,而且每個十餘丈才安置一台,一來高地可以增加投石機的射程,二來間距拉開防備城投石機的反擊。
徐皓月安坐山坡之上,觀看了一場雙方激烈的炮仗,真是亂石穿空,如驚濤拍岸一般的壯觀,記得後世曆史記載,金軍攻打北宋都城開封的時候,集了五千架的投石機進行攻城,如今他麵前的隻是數十台投石機互相炮而已,很難想象五千台投石機一起射石彈那是個什麽樣的情景,難怪開封城如此堅固也會被攻陷,投石機這種大殺器麵前,城牆真的就是不會動的靶子。
隻可惜雙方投石機的準頭都不敢恭維,或高或低、或遠或近,總之你刻意想打的目標總是打不到。雙方反複石互相攻擊,白甲軍有兩台投石機被砸損壞,滁州城內的石機似乎也被毀壞了幾台,出來的石彈明顯減少了一些。再戰片刻,白甲軍一台投石機人品爆,一炮命城樓吊橋絞盤,將絞盤砸壞,那吊橋轟然一聲掉落下來。
看到此情景,白甲軍兵卒們一起轟然叫好起來,打了半天總算看到一些成果,兵將們的幹勁大了。哪知道滁州城上一通火油潑下跟著扔下火把來,性把吊橋給燒了起來,向訓寧可燒了吊橋,也不讓白甲軍有機會利用吊橋攻城。
整整一天,投石機造好之後就沒停下,都放石彈攻擊滁州城,工匠們又接著造其他的攻城器,徐皓月讓士卒們輪流操作投石機,不停的往城裏投石。又過了三天,匠人們趕製了一多架雲梯和衝城車,差不多攻城的器械都準備好了。
這天清早,天上開始朦朦朧朧的下起了小雪來,沉悶的號角聲響徹雲霄,一隊隊白甲軍兵卒原野上列陣完畢,天上除了小雪之外,還有石彈飛舞。軍陣上空,士卒們呼出口的霧氣白茫茫的一大片,蔚為壯觀。
隻見一名傳令兵從陣前飛馳而過,大聲喊道:“換轟天雷攻擊,諸軍就地等候!”白甲軍兵卒們都是一陣歡欣鼓舞,拋石機開始射轟天雷的話,一定能給城頭上的周軍造成不小的混亂,然後出擊攻城,阻力也會小得多。
細細蒙蒙的小雪之,二十餘個冒著火星的大甕衝天飛起,直飛向滁州城,有些落到了城內,有些城頭炸響,刹那間整個滁州城被巨響和升騰而起的火雲籠罩起來,城內的姓和兵卒們一片混亂起來。
徐皓月暗暗搖了搖頭,這投石機的準頭太差,不可能瞄準城牆猛轟,隻能進行無差別轟擊了,城內的姓也不知道會被炸死多少。
白甲軍的“炮火準備”一直持續了半個時辰,徐皓月沒有保留什麽,能攻克滁州就能牽扯住周軍的攻勢,滁州一定要攻下,所以白甲軍幾乎把所有隨軍攜帶的轟天雷存貨都放了出去,數顆轟天雷落到了滁州城上爆炸,雖然準頭很差,但還是由數十顆命了滁州城的城門。
看到滁州城門被命,白甲軍兵卒們出了一陣陣的歡呼聲,但硝煙散眾兵將都大失所望,城門早就被城內的周軍用石頭、泥土木頭填死,城門就算被毀也是無用,看來向訓是吸取了清流關的經驗,一早就把城門堵死,壓根沒想過要出城迎戰的。
短促的號角聲響起,白甲軍兵卒們開始緩緩前進,前排櫓盾兵舉盾牌掩護,間是刀盾兵舉起盾牌護住頭麵,同時也遮住身邊跟隨的弓弩手。
靠近到一五十步的時候,白甲軍的弓弩兵開始放箭,城頭上的周軍也開始箭還擊,兩軍對射的箭矢如雨般密集,這種時候誰也不會放鬆,箭雨是壓製敵方士氣、提升己方士氣所必須的。雲梯架上了護城河,冒著箭雨,白甲軍刀盾兵開始舉盾衝鋒過去,震天的喊殺聲響了起來。其實戰場上你若是害怕,那就大聲呐喊出來,很多士卒的呐喊一方麵是為了減輕自己的恐懼,而另一方麵卻是威嚇敵方。
拋石機已經停止了石攻擊,三架高高的登城車也被推了上來,分別往三段城牆上推了過去。這登城車造的和城牆一般高,四麵都是木板蒙住,間是空的有梯子接搭,士卒可以直接從裏麵到達登城車頂,車頂有一塊木製平台,上麵可以站數十名兵卒,他們正不停的居高臨下向城頭射箭,身前有木製圍板護身,隻等著登城車靠上城牆,推開圍板便可以直衝上城牆去,而後續的兵卒可以通過登城車不停的登上城牆。
護城河邊,簡易的排筏和木板架兩岸,登城車慢慢的抵達了城腳,城頭上的周兵以猛烈的火箭射向登城車,希望能將它點燃,但此刻下著小雪卻沒辦法點燃,加上登城車上不斷有白甲軍兵卒的弩箭射來,這段城牆上的周軍漸漸支持不住。
眼看東邊一輛登城車就要接搭上城牆,忽見城頭上數名周軍兵卒怪叫著抱著一個個的罐子直衝過來,那罐子上的布條已經燃起了大火來。登城車上一名白甲軍都頭大喝道:“是敵人的投火死士!射死他們!”
登城車上白甲軍弩兵們連忙集弓弩朝那幾名周軍的投火死士射去,但那幾名死士以重甲護住要害,身上被射得好像刺蝟一般,後剩下三人卻還是衝到跟前來,大喝一聲奮力的將手的罐子扔向登城車。那罐子裂開,裏麵都是火油,伴著罐口帶火的布條,那些火油立刻燃起大火來。
登城車上的白甲軍都頭嘶聲吼道:“快退下去,登城車燒起來啦!”此刻冬季北風正勁,那火油粘車身上立刻燃起衝天大火,登城車又是木製的,大火很快將退路都燒斷了。登城車上的白甲軍兵卒們隻得大聲吼叫著往護城河跳下去,但還是有不少人沒來得及跳下去便被大火吞噬。
接下來的兩輛登城車也是如此被周軍燒毀,而雲梯攻城的白甲軍刀盾兵們奮勇廝殺,曾今一攻上城去,但被向訓親自帶領重兵圍上去,城頭倒下火油,扔下火把引燃大火,將退路燒斷,城頭上餘名白甲軍全部戰死。
風雪越來越大,徐皓月臉色冰冷得可怕,城內的周軍兵力和自己相若,強行攻城的確吃虧太大,看到又一架雲梯被周軍的火油燃燒起來,徐皓月不得不下令收兵回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