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十七章春霖甘如飴


    第一場春雨終於降臨燕雲大地,溫潤的雨水夾著泥土的清芳讓人心曠神怡,春墾來臨,燕雲大地雖然還處戰爭之,但農人們還是開始了辛勤的耕作。和南方不同,燕雲之地的畜牧的農牧民不少,春季正是牛羊馬匹育種繁殖的季節,希望牛羊馬匹能多產下些小羊羔、小牛犢、小馬駒來。徐皓月專門上奏大周朝廷設立牧馬場,武州、州之地上,原本就有遼國建好的牧場,這裏有美麗的桑乾河灌溉,草場肥美,建立養馬場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劉逸軒的效率很高,順州坐鎮之後,命武州、州各地廣招民間蓄養馬匹的好手,從繳獲和交易得到的馬匹之挑選出上好的馬匹育種。一個月的時間裏,共招得牧馬好手三千餘人,連上原來遼國牧場的部族牧民,共有五千餘人,蓄養上好馬匹近萬匹,馬匹的種群也很多,有伊犁馬、三河馬、阿拉伯純血馬等等,牧民們悉數將馬匹甄別開來蓄養,以保證馬匹的血統純正。


    其實曆史上的宋朝,原之地也不缺馬匹的蓄養之地,真正缺少的是血統優良的馬匹,特別是流行騸馬之後,原地區的馬群血統越來越弱,便產不出上好的戰馬來,所以徐皓月才下決心建立漢人自己的育馬基地。育馬形成種群,需要五年甚至長的時間,但他願意等,而非短視的隻想著眼前的利益。


    而且武州靠近北疆部族可開互市,和北疆牧民們交易,劉逸軒也此處開了互市,民間的交易甚是頻繁。


    武州大敗之後,儒州孤懸東路媯州和路武州之間,耶律休哥倒也果斷,將儒州軍民悉數裹挾撤往檀州,儒州變成一座空城後,被白甲軍收複。遼國此時因耶律璟無德,國內遼國貴族皆是手握重兵蠢蠢欲動,耶律璟忙於安定國內局勢,能給燕雲的支持很少,耶律休哥連敗之下,隻能收攏兵馬固守檀州和薊州,兩州互為犄角,背靠古北口,遼軍共有漢軍三萬,部族兵馬三萬,契丹來援的兵馬一萬,共七萬人馬守兩州才算是穩住了戰線。


    見遼軍穩定了戰線之後暫時無隙,白甲軍也放慢了進攻的步伐,專事操練兵馬,等待機會。遼軍的騎兵會不時的南下襲擾,趙順平、陳子劍二將帶領騎兵四下兜截,兩軍騎兵的廝殺很是頻繁,但白甲騎兵勝人多,遼軍則勝騎射精湛,因此互有勝敗。


    徐皓月燕京留守府的院,望著屋簷下的雨簾子沉思。幽州已經由柴宗訓正式下詔改名為燕京,治所改名為北平,這個名字是徐皓月特意上奏提議用的,北平意喻北麵平安,範質等人也讚同,隻是取個名字而已,便無人反對順利通過,北平這個地名便提前出現了。同時也下詔將大梁改名為汴梁,如此大周便有了東京汴梁,西京洛陽,燕京北平三座京都。


    近日的邸報上,出現了一條消息,趙匡胤出任宋州歸德軍節使,徐皓月忍不住笑,曆史還是循著它的軌跡前進著。宮孫庭運和京城英若蘭等人送來的消息來看,趙匡胤一黨勢力越來越大,和趙匡胤素來交好的高懷德、張令鐸二將出任殿前軍馬軍和步軍都指揮使。加上近日流言又風湧而起,朝局再一次紊亂起來,範質、王溥、韓通等人商議,王溥還是反對先製人的做法,眾人商議後,讓趙匡胤出任宋州歸德軍節使之職,任兼任殿前都檢點一職。宋州離京城不遠,但好歹是離開了京城,範質等人是想讓趙匡胤和京諸將不能聯係,也順便震懾趙匡胤一黨。


    但徐皓月看來,這個舉動無非是加堅定了趙匡胤兵變的決心而已,官場上既然動了一個人,便要一擼到底,給他留了後路,便是不給自己留後路,範質等人居然不明白這個道理,這般不痛不癢的安排隻會適得其反。


    原本等了些時日,始終不見趙匡胤北上來找自己,徐皓月還鬆了口氣,隻道趙匡胤不會像曆史上那樣做了,但此刻看來趙匡胤必反無疑了。


    徐皓月知道這個時候和曆史上不一樣,燕雲之地多了白甲軍,雖然趙匡胤一早安排了個慕容延釗真定,但大周上下都知道徐皓月和白甲軍的凶名,大周不敗戰神的名號隻差官方正式冊封而已了。所以趙匡胤他要兵變燕雲之地白甲軍的態很重要,假如弄不好徐皓月一怒之下投靠大遼,北邊門戶洞開,趙匡胤就算兵變成功,他的龍庭也是坐不穩的,雖然徐皓月投靠大遼這種事趙匡胤覺得不大可能會生,但他要想無後顧之憂,好的結果便是拉上徐皓月一起幹。


    同時他還缺少一個聚集兵馬的借口,曆史上趙匡胤等人編造了遼國和北漢一同出兵南下的消息,引得大周女主和幼主驚恐,滿朝大臣無措,這才給了趙匡胤集結兵馬北上的機會,結果到了陳橋驛,趙匡胤便黃袍加身搞出了陳橋兵變。這也不能怪趙匡胤,因為郭威也是這樣當上皇帝的。


    此刻能夠直接威脅到東京汴梁的,還是隻有來自北方的兵馬,徐皓月甚至料到趙匡胤來了之後會勸說自己配合他演一出好戲,頻繁調動兵馬,讓他好有個不錯的口實,白甲軍意欲聯結遼軍南下,這樣一定比曆史上的借口加震撼。所以,趙匡胤無論如何,都會親自來燕京北平一趟的。


    這一天沒讓徐皓月等太久,晚春的一天,趙匡胤果然帶著十餘騎做尋常客商打扮到了北平城。對留守府把守大門的親衛說的還是當初他們相識之時用的假名,故人涿州趙大來訪。


    當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徐皓月知道他幻想的事已經破滅,趙匡胤還是選擇了兵變這條路,但徐皓月也有了他自己的打算,而趙匡胤兵變卻是他謀劃的重要部分。


    留守府徐皓月的書房密室內,兩人又見麵了,此處是徐皓月特意布置的密室,外麵守衛嚴密,平時都不許人靠近的。


    花梨木的圓桌上放了烈酒和鮮的烤獐肉,徐皓月舉杯笑道:“想不到兄長大老遠的還能來看小弟,真是讓小弟很是意外啊。”


    趙匡胤也舉杯道:“元宜你才智頗高,應該猜得到為兄來找你何事!”


    徐皓月的笑容僵住,緩緩的喝幹了杯烈酒沉聲道:“事情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了麽?”


    趙匡胤也仰頭猛然喝幹了杯烈酒歎口氣說道:“這殿前都檢點的位子真是不好坐啊,不論是誰坐此位,都會造人疑心,先帝托孤的輔臣們,終日便是掣肘猜忌、爾虞我詐,另一邊是手下諸將躍躍欲試,你說為兄該怎麽辦?”


    徐皓月搖搖頭說道:“這的確怪不得兄長,世間之人大多隻會顧念當前之利,昔日恩情或能賺得些淚水,但要他們感念舊恩行事,的確是萬難。”


    趙匡胤舉杯輕歎道:“天子年幼,宮女主和一群人主政,下麵是一幫驕兵悍將,為兄夾他們間很是難受。而且一朝天子一朝臣,手下的大將們也都怕哪一天幼天子受人蠱惑寡恩,便會落個鳥弓藏的下場,所以……”


    徐皓月接口道:“所以兄長便想著自己來做這個明主,接續先帝未完之功業,定鼎亂世平天下?”


    趙匡胤看著徐皓月半晌,終於緩緩點頭道:“與人為奴,怎比自為王?一腔熱血抱負再屈就下去,萬難伸展。就像元宜你北疆籌建騎兵之事,到了朝就變得阻礙重重,再這樣下去,我等不知道將來國政會被引向何方去。國寶重器,是幼天子手還是太後手?還是範質那些人手?先帝不,沒有了主心骨,人心思變。就算為兄卸甲歸田,到後來還是會有人取代為兄的地位,接著也還是一場變亂的禍事,元宜你信麽?”


    徐皓月沉吟不語,趙匡胤說的這是實話,就算現做殿前都檢點的是張永德,誰又能保證他不會被手下兵將攛掇了行兵變之事呢?開國之勳、擁戴之功相較柴榮的舊恩,誰又能不心動的?何況一旦動作起來,宮不過是孤兒寡母和一幫弱大臣,很容易成功,外放的將軍們若非有人號召,任誰也不可能單獨和數十萬殿前軍抗衡,當然白甲軍除外,所以趙匡胤此刻坐徐皓月的對麵了。


    見徐皓月沉默不語,趙匡胤隻道他心意已動,接著趁熱打鐵說道:“為兄的為人你是知道的,和你一般的仁厚重義,若是為兄真能成事,對幼主和太後必定寬餘以待,便是宮大臣們,為兄也可保證不濫殺一人!假若換做是別人,元宜你覺得他們能做到麽?”


    徐皓月想起曆史上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的確是善待周室遺孤,滿朝大臣也沒有濫殺一人,唯獨韓通想要集結兵馬反抗,被王彥升所殺,趙匡胤便惱恨上了王彥升,結果此人終生沒有得到升遷。趙匡胤此刻說這話,徐皓月倒是一點也不懷疑,但他便會答應和趙匡胤一同兵變麽?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甲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開心的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開心的橘子並收藏白甲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