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派:興起於湖北武當山,崇祀“真武大帝”的道派。武當山稱太和山。武當道教源遠流長,魏晉時期即為道士修真之地,有“仙室”之稱。晉代,武當山“學道者百數,相繼不絕”。(晉王韶《南雍州記》)戴孟、謝允、劉虯皆為居武當修道成仙之士。唐貞觀年間(627—649),武當山道士齋醮禱雨有應,太宗敕建五龍祠,代宗時敕建太乙觀、延昌觀。五代時,高道陳摶隱武當山九室岩,服氣辟穀曆二十餘年。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敕封武當真武神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真君”,宋代武當道教影響日甚,武當道士道術已顯名於世。元代武當山已有九宮八觀,著名道士葉希真、張守清、魯洞雲、汪真常、張道貴、葉雲萊、劉洞陽、胡道玄等在武當山開宗傳派,授徒數千人,明代是武當道的鼎盛時期。明成祖、明世宗先後大營武當宮觀,曆時數十年。新建成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三十九橋梁、十二亭台的龐大建築群。明成祖從全國欽選四百名高道主持武當道務,至嘉靖(1522—1566),武當山各大宮觀都有道士數百人,全山計有道官、道士、軍丁、工匠等一萬多人。武當是道教名山,曆來有各派道士居同修煉元末明初武當山道派有武當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茅山派等。明洪武初,張三豐入武當山修煉,後離山遠遊,明成祖多次派人尋訪“真仙”張三豐而不得,更擴大了武當道教的影響。張三豐居武當山修道,嫡傳弟子丘玄清住五龍宮,盧秋雲住南岩宮,劉古泉、楊善澄住紫霄宮,形成了以張三豐為師的道派,世稱武當道派。張三豐另一嫡傳弟子劉碧雲,後又被尊為武當榔梅派祖師。“榔梅派”以奉祀玄帝為主,亦稱武當本山派,乃正一支派,其傳法係統為“碧山傳日月,守道合自然,性理通玄得,清微古太無”等。張三豐武當派與全真道教義及宗風都有所不同。該派崇祀“真武大帝”,在思想上強調三教合一,以“道”為三教共同之源,以道德仁義忠孝為本,且重視修煉內丹,特別強調性功。張三豐武功高強,兼擅拳劍,武當道派內家拳技,相傳即創始於張三豐。從明代開始,入武當修煉的各派道士都自稱武當道,都以張三豐為祖師。北京白雲觀藏《諸真宗派總薄》中,以張三豐為祖師的武當道派有真武玄武門、自然派、三豐祖師自然派、三豐祖師日新派、日新派、三豐祖師蓬萊派、三豐派等。明代武當道場成為“皇室家廟”,天下高道匯聚武當,武當道地位日高,取代閣皂山,與龍虎山、茅山合稱三山新符籙。《張三豐全集》和《敕建大嶽太和山誌》是研究武當道的主要資料。武當在明清時期擁有最龐大的教團,有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群和珍貴的神像法器。武當“治世玄嶽”成為天下第一名山。武當道教曆經戰亂兵燹,現仍有六宮二觀等建築四百多處,文物七千餘件。武當道士現有一百多人。武當玄武派的內家拳馳名中外,武當道仍以修煉、武術而著稱於世。
榔梅派:又稱武當本山派。創始人孫碧雲。《古今圖書集成》卷二八七引《武當山誌》載:孫碧雲,關西人。幼年穎悟,願學仙人,入西嶽華山追希夷之跡,岩棲穴處,服氣養神。探黃老經旨、《周易》、《參同》,與夫儒釋子史,罔不熟誦。洪武二十七年(1394),明太祖征至京師,賜衲衣,供齋供,館於朝天宮。次年賜還華山。永樂十年(1412)成祖複召至,賜詩一章,敕授道錄司右正一,命住持武當山南岩宮。(..tw無彈窗廣告)永樂十五年(1417)卒。有《碧雲集》行世。該派創始於明永樂年間,《諸真宗派總簿》錄有其傳代派字。後傳衍於武昌葛店鬥牛觀,至今仍有傳人。
西河派:雷法神霄派的支派。亦稱薩真君西河派。北宋末薩守堅,得張繼先、林靈素、王文卿雷法之傳,寓泉州,以道術名世,門下弟子從遊者數百輩,稱西河派。據《諸真宗派總薄》,其傳派次序為:守道明仁德,全真複太和,誌誠宣玉典,中正演金科。衝漢通圓滿,高宗居大羅,武當興法派,福海起洪波。
碧洞宗: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傳播於四川。創始人陳清覺(1606—1705)。據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載,陳清覺,道號賽鬆,又號煙霞,湖北武昌人。少年為進士,入庶常。後辭官入道,至武當山太子坡拜龍門道士詹太林為師,為龍門派第十代弟子。清康熙八年(1669)入川(或謂康熙二十六年入川),至青城山天師,修葺殿宇,潛心修道。康熙二十六年(1687),將教務交張清湖,去成都青羊宮養靜。臬憲趙良壁遇之,事以師禮,於青羊宮旁建二仙庵以居之。康熙四十一年(1702),皇帝賜封“碧洞真人”號,並欽賜“碧洞丹台”匾額。康熙四十四年(1705)卒。傳有弟子陳一慶、吉一法、劉一貞、孟一貴、石一含、龍一泉等。其住青城山之師弟張清湖、張清仕,住三台雲台觀之師弟張青雲等亦各傳有弟子多人。這些弟子再遞相傳授,逐漸形成一個支派,尊陳清覺為開派祖師,以其碧洞真人號之“碧洞”二字名宗,稱碧洞宗。成為清至民國間對四川道教影響很大的一個宗派。碧洞宗依龍虎派所訂派字傳代。其開祖陳清覺為第十代,依次相傳,至民國時,已至第二十三代。《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記有第十一至二十三代道士之名。第十一代有陳一慶等二十八人,第十二代有王陽炳等三十七人,第十三代有吳來輝等四十三人,第十四代有萬複證等五十五人,第十五代有萬本圓等一百人,第十六代有李合邦等一百二十八人(以下各代略)。所記是否為該派道士全部,已難知曉,僅此亦可概見其規模。碧洞宗以成都二仙庵和青城山天師洞為傳播中心,逐漸向四川其他州縣發展,上引《支譜》即記有該派道士住持之州縣宮觀名,統計宮觀所在州縣有:華陽、雙流、溫州、郫縣、漢州(今廣漢)、崇慶、灌縣、大邑、彭縣、潼川(今三台)、中江、綿竹、眉山、蒲江、邛州(今邛崍)、資陽、樂至、富順、茂州(今茂汶)、汶川、天全、雷波等。上述州縣,大都在川西地區,少數在川北、川南及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以來,四川各地道教皆屬天師正一道,碧洞宗產生後,漸有取代他派的趨勢。現代,青城山和成都青羊宮已全為龍門碧洞宗道士,正一道士隻零星散居於其他宮觀。碧洞宗在長期發展中,曾出現一些傑出道士。如第十三代王來通,號自明道人,清乾隆間住持灌縣二王廟。他除整飭廟規,勤於教務外,又關心地方水利建設,發起新修橫山長同堰,推廣都江堰治水經驗。他主持刊印的《灌江備考》、《灌江定考》、《匯集實錄》三書,是現存都江堰治水經驗總結的專書,有一定科學價值。第十四代陳複慧,號仲遠,住持溫州盤龍寺。博學能文,有《雅宜集》行世。對道教齋醮音樂頗有造詣,曾校正《廣成儀製》數十種傳世。被後世尊稱為道教音樂“廣成韻”之祖。第二十二代易心瑩(法名易理輪),是近代著名道教學者,著有《道學係統表》,輯有《女子道教叢書》等。
霍山派: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創始人張宗囗。《諸真宗派總薄》載:“雲樵真人姓張名宗囗,字耕雲。係山東登州福山縣人。由光緒甲申(1884)秋間,重赴白雲觀傳法。門下弟子等因徒眾人繁,叩請願遵‘宗’字為第一代號。”據《白雲觀誌》,張宗囗,又名圓囗,字耕雲,為龍門派第十九代律師。光緒十三年(1887)逝世。傳法給龍門派第二十代律師劉素雲。《劉素雲道行碑》雲:劉素雲,法名誠印,河北東光人。自幼好善,儒道兼優,拜十九代方丈張耕雲為師。同治十年(1871)募捐五千餘金為其師之傳戒費,受戒者三百餘人。後又募捐銀刻印經板和重勒觀內碑文。繼任龍門派第二十代律師,又為霍山派第二代傳人。光緒二十年(1894)卒。《諸真宗派總簿》載有該派“宗誠信崇緒,修善法德超,……”等四十派字。但劉誠印(素雲)之後傳給何人,不見記載。
覺雲派:全真道龍門派支派。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由龍門雲巢派分衍而來。《龍門正宗覺雲本支道統薪傳》序:“海上覺雲為浙湖雲巢分支,於有清光緒戊子(1888)開派。”其《例言》:“光緒戊子,本壇張複誠、陳本中、沈本仁等恭詣雲巢宗壇,稟準開派,是年三月春,啟建醮典,敦請宗壇王來因、程來水、姚來鑒三師啟派,本刻故尊三師曰宗師。”該派宗承雲巢開派宗師龍門第八代陶守貞(號靖庵)和第十一代閔一得(號懶雲)之傳,對他們提倡的神仙與忠臣孝子不二,出家與在家、出仕與入山各隨方便的思想,加以發揚,使龍門派更加世俗化。上引《覺雲本支道統薪傳?後跋》雲:“自閔祖啟‘方便法派’而後,半多出自俗居有誌之士,於是儒而道者日愈多,推行教法日益廣。今者雲壇竟遍布於江浙。”表現出晚期全真道已不再如他們先輩那樣強調出家離俗了。該派自光緒十四年開派以後,一直承傳不絕,《覺雲本支道統薪傳》有傳係圖加以記載。如開派人之一的程來永傳第十四代湯複弼,湯傳第十五代車本鎰等,車傳第十六代邱合度、徐合建,邱傳第十七代倪教學等,倪傳第十八代沈永家。時至民國十六年(1929)。
南五祖:道教全真道尊奉的五位宋代祖師,即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相傳張伯端於北宋熙寧二年(1069)在成都遇異人授予“金液還丹訣”,因此修煉得道,並將“金丹之道”授石泰,石泰授薛道光,薛道光授陳楠,陳楠再授白玉蟾。五祖認為儒、釋、道同源,三教一理。以修煉金丹(內丹)或謂修煉“性命”為主。其修煉理論,在道教內丹修煉理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其活動多在南方,所以後來被尊為南五祖。又稱“南宗”或“紫陽派”。
北七真:即全真道創立者王重陽的7位嫡傳弟子:馬鈺(創全真道遇仙派);譚處端(創全真道南無派);劉處玄(創全真道隨山派);邱處機(創全真道龍門派);王處一(創全真道崳山派);郝大通(創全真道華山派);孫不二(創全真道清靜派)。因其皆對全真道的傳播和發展作出過貢獻,元室對他們都贈封“真人”或“真君”之號,加之其活動於北方,故被尊為北七真。北七真雖各創一派,但其宗教思想和修煉方式卻大致相同。他們提倡三教合一,以清靜寡欲為修道之本,以煉氣養氣為修煉之要,以忍恥含垢、苦己為人為宗旨。其傳世之作,均收入《正統道藏》。
穹窿山派:正一神霄支派,由施道淵所創,以蘇州穹窿山和玄妙觀為中心。《金蓋心燈?道譜源流圖》:“施亮生,號鐵竹道人,嚐受初真戒、中極戒於王昆陽(王常月)。後精於法,改皈正一真有府,派名姑蘇穹窿山一派。”故未給他列傳。其事跡見《玄妙觀誌》和《蘇州府誌》。清顧沅《玄妙觀誌》卷四:“施道淵,字亮生,別號鐵竹道人。生吳縣橫塘鄉。童真出家為朝真觀道士,遇異人張信符授以丹訣,年十九,從龍虎山徐演真授五雷法,能驅役百神。時為人除崇魅,療疾苦,不以為利。初築室堯峰,晨夕修煉,移往穹窿山,即茅君故宮,……鼎新之。順治戊戌(1658),五十三代真人張洪任請於朝,賜額上真觀,並賜淵號‘養元抱一宣教演化法師’。由是四方征請,凡建名勝一百七十餘所,塑像八千七百二十有奇。郡中元妙觀殿宇傾圮,太傅金之俊延道淵主觀事,修複三清、雷尊諸殿,……晚遊閩越,探真訪道,尤多救濟。康熙丙辰(1676),裕親王召主醮京師。乞歸,……戊午(1678)果化於山觀。道淵著有《玉留堂語錄》。”施道淵傳弟子胡德果,號雲廬,吳郡人,盡得道淵之術。康熙四十三年(1704),吳中大旱,被官府延請祈雨,德果登壇作法,大雨如注。自後名望愈著。胡傳潘元珪,字允章,號梧庵,吳郡人,出家玄妙觀,為胡德果高弟,善五雷法。德果死後,凡吳中有大醮法事,俱延元珪主之。雍正間應召入都,值大光明殿,為禦前值季法官,遇有祈禱,皆稱旨。後南歸,仍居蘇州玄妙觀。潘傳弟子惠遠謨(1697—1771),惠傳弟子張次理(1712—1786)和施神安,遠謨和次理又同時兼承婁近垣正乙派之傳。施神安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繼張資理主玄妙觀方丈,於嘉慶間逝世。此後承傳不詳。
真大道教:原名“大道教”,金初北方出現的三大新道派之一。創始人劉德仁,號無憂子。滄州樂陵(今屬山東)人。自稱二十一歲時遇一須眉皓白之老翁,授以“《道德經》要言”(一說授以“玄妙道訣”),創教於金皇統二年(1142)。在傳教時以召神劾鬼之術為人治病,一時信者甚眾,自稱大道教。五傳至酈希成(誠)分為兩派,因元憲宗支持酈派,故改名為真大道教。是教以《道德經》為宗旨,兼汲儒、釋部分思想,所列戒條有九:一曰視物猶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於君,孝於親,誠於人,辭無綺語,口無惡聲;三曰除邪淫,守清靜;四曰遠勢力,安賤貧,力耕而食,量人為用;五曰毋事博奕,毋習盜竊;六曰毋飲酒茹葷,衣食取足,毋為驕盈;七曰虛心而弱誌,和光而同塵;八曰毋恃強梁,謙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史稱其為“以苦節危行為要,而不妄取於人,不苛侈於己”。真大道教在修煉上不講究飛升化煉之術,而注重靜默祈禱,也不奉祀諸多鬼神,為人治病不借助符籙,隻是“默禱虛空”,不化緣乞食,主張道士出家苦行,其宮觀初稱為“庵”,墓稱為“塔”,類似於佛教,流傳於河北一帶。全盛之際,其傳播地域曾西出關隴至於蜀,東望齊魯至於海濱,南極江淮之表。經十餘傳而衰。
太一教:或稱太一道,金初北方出現的三大新道派之一。金天眷中(1138—1140)蕭抱珍創立於衛州(治所在今河南汲縣)。該派所用“太一”之名,說法有二。一說該派因傳太一三元法籙,因名其教曰太一“(《元史?釋老傳》)。一說因取“元氣渾淪,太極剖判,至理純一之義”而得此稱(至元三年《重修太一廣福萬壽宮碑》)。據傳,蕭抱珍曾得仙聖授以“秘籙”,善“祈禱訶禁”之術,亦以符籙為人治病,故其門徒甚眾,朝廷聞名。金熙宗皇統八年(1148),朝廷召其入宮,為皇後治病,深受禮遇,賜其所居庵為“太一萬壽觀”。死後,元世祖追賜為“太一一悟真人”,改“太一萬壽觀”為“太一廣福萬壽宮”。二祖蕭道熙(本姓韓)、三祖蕭誌衝(本姓王)承傳其道。元世祖賜以四祖蕭輔道“太一中和仁靖真人”之號。五祖蕭居壽(本姓李)也得元世祖禮遇,至元十二年(1274),令建太一宮於兩京,命其主持宮中祠事,兼祀六丁神,並賜太一掌教宗師印,賜號“太一演化貞常真人”。六祖蕭全祐(本姓李)嗣,亦被封為“真人”。七祖蕭天祐(本姓祭)於元仁宗延祐二年(1351),以“太崇玄體素演道真人”身份和正一派玄教大宗師張留孫、全真道掌教孫德囗等,在大都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設經籙普天大醮。泰定元年(1324),七祖又於吳全節、夏文泳、劉尚平等,率法師道士數千人在大都崇真萬壽宮建金籙周天大醮。太一教盛傳二百年元未仍在活動。七祖之後,史料無載,流傳不明。太一教重符籙齋醮,與正一道相類似;其規定道士必須出家,則又與正一道有別。該派始祖規定,凡非蕭姓嗣教者,皆改蕭姓。元代深受理學影響,以忠信孝慈為行身之要。
正一道:亦稱正一教、正一派。道教後期以龍虎宗為主幹集合融匯諸符籙派而形成的符籙大派。形成時間在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以該年元成宗封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為標誌。所合道派,主要有:龍虎宗、茅山宗、閣皂宗、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天心派、淨明道、太一道等。該派形成於大德八年。從至元十四年(1277)起,張陵後嗣代代被敕封為天師,受命主管江南道教。江南各派的教務大政皆須聽命於天師(全真道之在南方者也不例外),或由天師請命於朝廷(如道士敕封等),使曆代天師逐漸成為江南各符籙派的共主,為組成正一道準備了領袖條件。另一方麵,由於曆代天師受到特別尊崇,其所領龍虎宗自然獲得良好的發展條件,特別是它的支派玄教的發展更是規模空前。這又為正一道的形成準備了組織條件。在上述基礎上,各符籙派之間逐漸加強交參與融合,對天師龍虎宗的向心力不斷加強。故以大德八年張與材受命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為標誌,正一道形成。此後,全國道教皆分屬正一,全真兩大派,明清政府也隻承認此兩派。集合諸符籙派而成的正一派,以張陵後嗣(曆代天師)為首領,以《正一經》為主要經典。以符籙齋醮、降神驅鬼為主要宗教活動。該派道士允許有家室,可以不出家,不住宮觀,清規戒律不甚嚴格。原諸符籙小派合並入正一道後,由於種種原因,有的小派逐漸與他派融合而絕傳,如閣皂宗、太一道等,有的小派卻在承認正一大宗下,保留著原有小宗的承傳。如龍虎宗、茅山宗、武當道、淨明派、清微派等。它們在明至民國間各自承傳不絕。隻是在明葉後,因不得皇室有力的支持,大都式微。
榔梅派:又稱武當本山派。創始人孫碧雲。《古今圖書集成》卷二八七引《武當山誌》載:孫碧雲,關西人。幼年穎悟,願學仙人,入西嶽華山追希夷之跡,岩棲穴處,服氣養神。探黃老經旨、《周易》、《參同》,與夫儒釋子史,罔不熟誦。洪武二十七年(1394),明太祖征至京師,賜衲衣,供齋供,館於朝天宮。次年賜還華山。永樂十年(1412)成祖複召至,賜詩一章,敕授道錄司右正一,命住持武當山南岩宮。(..tw無彈窗廣告)永樂十五年(1417)卒。有《碧雲集》行世。該派創始於明永樂年間,《諸真宗派總簿》錄有其傳代派字。後傳衍於武昌葛店鬥牛觀,至今仍有傳人。
西河派:雷法神霄派的支派。亦稱薩真君西河派。北宋末薩守堅,得張繼先、林靈素、王文卿雷法之傳,寓泉州,以道術名世,門下弟子從遊者數百輩,稱西河派。據《諸真宗派總薄》,其傳派次序為:守道明仁德,全真複太和,誌誠宣玉典,中正演金科。衝漢通圓滿,高宗居大羅,武當興法派,福海起洪波。
碧洞宗: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傳播於四川。創始人陳清覺(1606—1705)。據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載,陳清覺,道號賽鬆,又號煙霞,湖北武昌人。少年為進士,入庶常。後辭官入道,至武當山太子坡拜龍門道士詹太林為師,為龍門派第十代弟子。清康熙八年(1669)入川(或謂康熙二十六年入川),至青城山天師,修葺殿宇,潛心修道。康熙二十六年(1687),將教務交張清湖,去成都青羊宮養靜。臬憲趙良壁遇之,事以師禮,於青羊宮旁建二仙庵以居之。康熙四十一年(1702),皇帝賜封“碧洞真人”號,並欽賜“碧洞丹台”匾額。康熙四十四年(1705)卒。傳有弟子陳一慶、吉一法、劉一貞、孟一貴、石一含、龍一泉等。其住青城山之師弟張清湖、張清仕,住三台雲台觀之師弟張青雲等亦各傳有弟子多人。這些弟子再遞相傳授,逐漸形成一個支派,尊陳清覺為開派祖師,以其碧洞真人號之“碧洞”二字名宗,稱碧洞宗。成為清至民國間對四川道教影響很大的一個宗派。碧洞宗依龍虎派所訂派字傳代。其開祖陳清覺為第十代,依次相傳,至民國時,已至第二十三代。《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記有第十一至二十三代道士之名。第十一代有陳一慶等二十八人,第十二代有王陽炳等三十七人,第十三代有吳來輝等四十三人,第十四代有萬複證等五十五人,第十五代有萬本圓等一百人,第十六代有李合邦等一百二十八人(以下各代略)。所記是否為該派道士全部,已難知曉,僅此亦可概見其規模。碧洞宗以成都二仙庵和青城山天師洞為傳播中心,逐漸向四川其他州縣發展,上引《支譜》即記有該派道士住持之州縣宮觀名,統計宮觀所在州縣有:華陽、雙流、溫州、郫縣、漢州(今廣漢)、崇慶、灌縣、大邑、彭縣、潼川(今三台)、中江、綿竹、眉山、蒲江、邛州(今邛崍)、資陽、樂至、富順、茂州(今茂汶)、汶川、天全、雷波等。上述州縣,大都在川西地區,少數在川北、川南及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以來,四川各地道教皆屬天師正一道,碧洞宗產生後,漸有取代他派的趨勢。現代,青城山和成都青羊宮已全為龍門碧洞宗道士,正一道士隻零星散居於其他宮觀。碧洞宗在長期發展中,曾出現一些傑出道士。如第十三代王來通,號自明道人,清乾隆間住持灌縣二王廟。他除整飭廟規,勤於教務外,又關心地方水利建設,發起新修橫山長同堰,推廣都江堰治水經驗。他主持刊印的《灌江備考》、《灌江定考》、《匯集實錄》三書,是現存都江堰治水經驗總結的專書,有一定科學價值。第十四代陳複慧,號仲遠,住持溫州盤龍寺。博學能文,有《雅宜集》行世。對道教齋醮音樂頗有造詣,曾校正《廣成儀製》數十種傳世。被後世尊稱為道教音樂“廣成韻”之祖。第二十二代易心瑩(法名易理輪),是近代著名道教學者,著有《道學係統表》,輯有《女子道教叢書》等。
霍山派: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創始人張宗囗。《諸真宗派總薄》載:“雲樵真人姓張名宗囗,字耕雲。係山東登州福山縣人。由光緒甲申(1884)秋間,重赴白雲觀傳法。門下弟子等因徒眾人繁,叩請願遵‘宗’字為第一代號。”據《白雲觀誌》,張宗囗,又名圓囗,字耕雲,為龍門派第十九代律師。光緒十三年(1887)逝世。傳法給龍門派第二十代律師劉素雲。《劉素雲道行碑》雲:劉素雲,法名誠印,河北東光人。自幼好善,儒道兼優,拜十九代方丈張耕雲為師。同治十年(1871)募捐五千餘金為其師之傳戒費,受戒者三百餘人。後又募捐銀刻印經板和重勒觀內碑文。繼任龍門派第二十代律師,又為霍山派第二代傳人。光緒二十年(1894)卒。《諸真宗派總簿》載有該派“宗誠信崇緒,修善法德超,……”等四十派字。但劉誠印(素雲)之後傳給何人,不見記載。
覺雲派:全真道龍門派支派。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由龍門雲巢派分衍而來。《龍門正宗覺雲本支道統薪傳》序:“海上覺雲為浙湖雲巢分支,於有清光緒戊子(1888)開派。”其《例言》:“光緒戊子,本壇張複誠、陳本中、沈本仁等恭詣雲巢宗壇,稟準開派,是年三月春,啟建醮典,敦請宗壇王來因、程來水、姚來鑒三師啟派,本刻故尊三師曰宗師。”該派宗承雲巢開派宗師龍門第八代陶守貞(號靖庵)和第十一代閔一得(號懶雲)之傳,對他們提倡的神仙與忠臣孝子不二,出家與在家、出仕與入山各隨方便的思想,加以發揚,使龍門派更加世俗化。上引《覺雲本支道統薪傳?後跋》雲:“自閔祖啟‘方便法派’而後,半多出自俗居有誌之士,於是儒而道者日愈多,推行教法日益廣。今者雲壇竟遍布於江浙。”表現出晚期全真道已不再如他們先輩那樣強調出家離俗了。該派自光緒十四年開派以後,一直承傳不絕,《覺雲本支道統薪傳》有傳係圖加以記載。如開派人之一的程來永傳第十四代湯複弼,湯傳第十五代車本鎰等,車傳第十六代邱合度、徐合建,邱傳第十七代倪教學等,倪傳第十八代沈永家。時至民國十六年(1929)。
南五祖:道教全真道尊奉的五位宋代祖師,即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相傳張伯端於北宋熙寧二年(1069)在成都遇異人授予“金液還丹訣”,因此修煉得道,並將“金丹之道”授石泰,石泰授薛道光,薛道光授陳楠,陳楠再授白玉蟾。五祖認為儒、釋、道同源,三教一理。以修煉金丹(內丹)或謂修煉“性命”為主。其修煉理論,在道教內丹修煉理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其活動多在南方,所以後來被尊為南五祖。又稱“南宗”或“紫陽派”。
北七真:即全真道創立者王重陽的7位嫡傳弟子:馬鈺(創全真道遇仙派);譚處端(創全真道南無派);劉處玄(創全真道隨山派);邱處機(創全真道龍門派);王處一(創全真道崳山派);郝大通(創全真道華山派);孫不二(創全真道清靜派)。因其皆對全真道的傳播和發展作出過貢獻,元室對他們都贈封“真人”或“真君”之號,加之其活動於北方,故被尊為北七真。北七真雖各創一派,但其宗教思想和修煉方式卻大致相同。他們提倡三教合一,以清靜寡欲為修道之本,以煉氣養氣為修煉之要,以忍恥含垢、苦己為人為宗旨。其傳世之作,均收入《正統道藏》。
穹窿山派:正一神霄支派,由施道淵所創,以蘇州穹窿山和玄妙觀為中心。《金蓋心燈?道譜源流圖》:“施亮生,號鐵竹道人,嚐受初真戒、中極戒於王昆陽(王常月)。後精於法,改皈正一真有府,派名姑蘇穹窿山一派。”故未給他列傳。其事跡見《玄妙觀誌》和《蘇州府誌》。清顧沅《玄妙觀誌》卷四:“施道淵,字亮生,別號鐵竹道人。生吳縣橫塘鄉。童真出家為朝真觀道士,遇異人張信符授以丹訣,年十九,從龍虎山徐演真授五雷法,能驅役百神。時為人除崇魅,療疾苦,不以為利。初築室堯峰,晨夕修煉,移往穹窿山,即茅君故宮,……鼎新之。順治戊戌(1658),五十三代真人張洪任請於朝,賜額上真觀,並賜淵號‘養元抱一宣教演化法師’。由是四方征請,凡建名勝一百七十餘所,塑像八千七百二十有奇。郡中元妙觀殿宇傾圮,太傅金之俊延道淵主觀事,修複三清、雷尊諸殿,……晚遊閩越,探真訪道,尤多救濟。康熙丙辰(1676),裕親王召主醮京師。乞歸,……戊午(1678)果化於山觀。道淵著有《玉留堂語錄》。”施道淵傳弟子胡德果,號雲廬,吳郡人,盡得道淵之術。康熙四十三年(1704),吳中大旱,被官府延請祈雨,德果登壇作法,大雨如注。自後名望愈著。胡傳潘元珪,字允章,號梧庵,吳郡人,出家玄妙觀,為胡德果高弟,善五雷法。德果死後,凡吳中有大醮法事,俱延元珪主之。雍正間應召入都,值大光明殿,為禦前值季法官,遇有祈禱,皆稱旨。後南歸,仍居蘇州玄妙觀。潘傳弟子惠遠謨(1697—1771),惠傳弟子張次理(1712—1786)和施神安,遠謨和次理又同時兼承婁近垣正乙派之傳。施神安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繼張資理主玄妙觀方丈,於嘉慶間逝世。此後承傳不詳。
真大道教:原名“大道教”,金初北方出現的三大新道派之一。創始人劉德仁,號無憂子。滄州樂陵(今屬山東)人。自稱二十一歲時遇一須眉皓白之老翁,授以“《道德經》要言”(一說授以“玄妙道訣”),創教於金皇統二年(1142)。在傳教時以召神劾鬼之術為人治病,一時信者甚眾,自稱大道教。五傳至酈希成(誠)分為兩派,因元憲宗支持酈派,故改名為真大道教。是教以《道德經》為宗旨,兼汲儒、釋部分思想,所列戒條有九:一曰視物猶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於君,孝於親,誠於人,辭無綺語,口無惡聲;三曰除邪淫,守清靜;四曰遠勢力,安賤貧,力耕而食,量人為用;五曰毋事博奕,毋習盜竊;六曰毋飲酒茹葷,衣食取足,毋為驕盈;七曰虛心而弱誌,和光而同塵;八曰毋恃強梁,謙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史稱其為“以苦節危行為要,而不妄取於人,不苛侈於己”。真大道教在修煉上不講究飛升化煉之術,而注重靜默祈禱,也不奉祀諸多鬼神,為人治病不借助符籙,隻是“默禱虛空”,不化緣乞食,主張道士出家苦行,其宮觀初稱為“庵”,墓稱為“塔”,類似於佛教,流傳於河北一帶。全盛之際,其傳播地域曾西出關隴至於蜀,東望齊魯至於海濱,南極江淮之表。經十餘傳而衰。
太一教:或稱太一道,金初北方出現的三大新道派之一。金天眷中(1138—1140)蕭抱珍創立於衛州(治所在今河南汲縣)。該派所用“太一”之名,說法有二。一說該派因傳太一三元法籙,因名其教曰太一“(《元史?釋老傳》)。一說因取“元氣渾淪,太極剖判,至理純一之義”而得此稱(至元三年《重修太一廣福萬壽宮碑》)。據傳,蕭抱珍曾得仙聖授以“秘籙”,善“祈禱訶禁”之術,亦以符籙為人治病,故其門徒甚眾,朝廷聞名。金熙宗皇統八年(1148),朝廷召其入宮,為皇後治病,深受禮遇,賜其所居庵為“太一萬壽觀”。死後,元世祖追賜為“太一一悟真人”,改“太一萬壽觀”為“太一廣福萬壽宮”。二祖蕭道熙(本姓韓)、三祖蕭誌衝(本姓王)承傳其道。元世祖賜以四祖蕭輔道“太一中和仁靖真人”之號。五祖蕭居壽(本姓李)也得元世祖禮遇,至元十二年(1274),令建太一宮於兩京,命其主持宮中祠事,兼祀六丁神,並賜太一掌教宗師印,賜號“太一演化貞常真人”。六祖蕭全祐(本姓李)嗣,亦被封為“真人”。七祖蕭天祐(本姓祭)於元仁宗延祐二年(1351),以“太崇玄體素演道真人”身份和正一派玄教大宗師張留孫、全真道掌教孫德囗等,在大都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設經籙普天大醮。泰定元年(1324),七祖又於吳全節、夏文泳、劉尚平等,率法師道士數千人在大都崇真萬壽宮建金籙周天大醮。太一教盛傳二百年元未仍在活動。七祖之後,史料無載,流傳不明。太一教重符籙齋醮,與正一道相類似;其規定道士必須出家,則又與正一道有別。該派始祖規定,凡非蕭姓嗣教者,皆改蕭姓。元代深受理學影響,以忠信孝慈為行身之要。
正一道:亦稱正一教、正一派。道教後期以龍虎宗為主幹集合融匯諸符籙派而形成的符籙大派。形成時間在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以該年元成宗封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為標誌。所合道派,主要有:龍虎宗、茅山宗、閣皂宗、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天心派、淨明道、太一道等。該派形成於大德八年。從至元十四年(1277)起,張陵後嗣代代被敕封為天師,受命主管江南道教。江南各派的教務大政皆須聽命於天師(全真道之在南方者也不例外),或由天師請命於朝廷(如道士敕封等),使曆代天師逐漸成為江南各符籙派的共主,為組成正一道準備了領袖條件。另一方麵,由於曆代天師受到特別尊崇,其所領龍虎宗自然獲得良好的發展條件,特別是它的支派玄教的發展更是規模空前。這又為正一道的形成準備了組織條件。在上述基礎上,各符籙派之間逐漸加強交參與融合,對天師龍虎宗的向心力不斷加強。故以大德八年張與材受命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為標誌,正一道形成。此後,全國道教皆分屬正一,全真兩大派,明清政府也隻承認此兩派。集合諸符籙派而成的正一派,以張陵後嗣(曆代天師)為首領,以《正一經》為主要經典。以符籙齋醮、降神驅鬼為主要宗教活動。該派道士允許有家室,可以不出家,不住宮觀,清規戒律不甚嚴格。原諸符籙小派合並入正一道後,由於種種原因,有的小派逐漸與他派融合而絕傳,如閣皂宗、太一道等,有的小派卻在承認正一大宗下,保留著原有小宗的承傳。如龍虎宗、茅山宗、武當道、淨明派、清微派等。它們在明至民國間各自承傳不絕。隻是在明葉後,因不得皇室有力的支持,大都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