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壽郡王便是武攸暨的爵位。
武則天的侄子,盡皆封王,唯獨武攸暨,卻一直是個郡王,不是武攸暨不受武則天的待見,恰恰相反,武則天很是喜歡武攸暨,原本就是封爵定王,食封三百戶,被武攸暨推辭了,封了安定郡王。
和太平公主成婚之後,複又封為定王,食封一千戶,武攸暨還是不肯受,又改封樂壽郡王,兩次“讓王”,不但沒能讓武則天不高興,反而是讓武則天更是對他喜愛有加,而武家其他堂兄姊妹,也因為武攸為人敦厚謙讓,盡皆和他交好。
是以武承嗣聽說他來了之後,連忙說道:“如何不見,寡人親自去迎!”
在武攸暨踏進魏王府的時候,來俊臣也到家了。
來俊臣的妻子王氏,一位世家小姐,乃是太原王氏之後,世族門閥之女,本是段簡發妻,被來俊臣看上,強娶豪奪了過來。
來俊臣連鬼見了都得躲,武三思如此得意,在來俊臣麵前,也得禮待有加,太原王氏雖然是世族門閥,卻早已不複當年。
雖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是太原王氏,卻也不敢輕易招惹來俊臣這個“鬼見愁”,再說了,一個女子,在這些世家眼中,本就是聯姻的工具,王氏被來俊臣搶了,太原王氏宗族不怒反喜,卻是舔著臉,派族人給來俊臣送婚禮來了。
今日來俊臣心情本就不錯,一到家中,見王氏族人盡皆出迎,讓來俊臣更是喜上加喜,寒暄完畢,便招呼著“妻舅”一起進了內堂進宴。
酒過三巡,來俊臣正要發表講話,卻被下人打斷了,稟報說:“衛禦史來了!”
來俊臣眉頭一皺,掃了一眼堂中兩側的王氏族人,略微一猶豫之後,道:“去告訴他,就說本官不在,讓他明日再來!”
衛遂忠是來俊臣的下屬,平時臭味相投,加上為人機智,能說會道,幫來俊臣“羅織”了不少案子,很得來俊臣的賞識,但是卻是無賴出身,在這種“世家聚會”的酒宴上,衛遂忠這種人出現,讓來俊臣覺得很是難堪。
來俊臣以“告密”之風乘勢而起,以冤案為媒,以白骨鋪路,人頭壘座,以施暴為勇,以殺人為樂,以作惡為榮,終是獲得“中國十大奸臣”的“榮譽稱號”。
被他定罪冤殺的有一千多家,按當時一人治罪,株連幾十人或上百人的情況來推算,被他冤殺的有幾萬到十幾萬人,為此,他甚至還著書立說,根據自己的“辦案經驗”,寫成了一本臭名昭著的《羅織經》,為屬下提供理論指導。
這樣一個人物,卻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將“來氏”列入世家之中,而太原王氏的到訪,卻正好給他提供了這麽一個契機,來俊臣正要向“妻舅”提起此事的時候,衛遂忠來找他喝酒,自是會要吃一個閉門羹的!
《淮南子·原道訓》有訓:“夫善遊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
來俊臣雖然“著作”過《羅織經》,但正經書卻是沒看過一本,也不以為意,哈哈一笑,舉杯對王氏族人道:“都是一家人,大家不必拘禮,勝飲此杯!”
卻說那衛遂忠,經常來來俊臣府上,平時也未曾通報過,聽得下人傳達後,衛遂忠眉頭一挑,加上又喝了一些酒,自是氣不打一處來,大罵那下人,道:“你是什麽東西,竟敢假傳中丞的命令,小心某讓你舉族盡沒!”
那下人不敢得罪於他,小心央求道:“娘子娘家來人了,某家阿郎在作陪,衛禦史今日就先回去吧!”
“娘子?哪裏的娘子?莫不是段簡家的那個破貨?”
衛遂忠是個機靈人,轉念一想,很快便猜出了來俊臣的用意,但是越是機靈人,便越容易鑽牛角尖,衛遂忠平時風光慣了,何時丟過這種麵子?
酒意上湧,一腳將來家的下人踹開,提起一壺酒,一包狗肉,便往裏麵闖。
未進內堂,便聽見內堂絲竹悅耳,一派觥籌交錯之景,衛遂忠見來俊臣非但不宴請自己,自己來了,卻還要把自己支使出去,想起平日裏兩人的交情,衛遂忠卻是越想生氣,快步的走進了庭院,邊走便喊道:“俊哥俊哥,兄弟帶酒帶肉來啦!”
聽著衛遂忠喊的粗鄙,來俊臣僵屍臉漲的一片紫紅,王氏見了,連忙起身,道:“相公安坐,奴家去看看!”
王氏剛出門,還未說話,便聽衛遂忠破口大罵道:“你算什麽東西,不過是我俊哥搶來的一個破落貨而已,也輪的你來在我麵前說話,滾一邊去!”
王氏本是名門千金,知書達理,被來俊臣強娶,本就憋著滿腔的怨氣,為了家族考慮,百般忍耐,此時聽衛遂忠罵的難聽,眼眶一紅,不禁氣的大哭起來。
衛遂忠還不解氣,又指著王氏族人罵道:“爾等不過是貪圖我俊哥的權勢,未曾幫過俊哥立過寸功,焉有臉麵坐在此處,識趣的快快滾,惹惱了我,我讓你們九族覆滅!”
王氏族人本就心存巴結之意,但是這些人又好麵子,卻是一個個被衛遂忠一個粗鄙之人,罵的臉色慘白,一個年老的王氏叔長一口氣沒緩過來,白眼一番,卻是被氣暈了過去,頓時間,原本氣氛高雅的廳堂,一片雞飛狗跳。
來俊臣氣的不善,猛地一拍桌子,隨手抄起一個盛肉的銀盤,直接砸向了衛遂忠,卻是正中衛遂忠額頭,衛遂忠被砸的一呆,還未說話,便聽來俊臣厲聲喝道:“來人,將這無賴給老子轟出去!”
衛遂忠隻覺得自己腳不點地的飛了起來,直到被人從大門口丟到了大街上,這麽一摔,卻是把他給摔了醒來,腦子被涼風一吹,衛遂忠酒意也瞬間醒了,想起之前自己所行所言,一雙腿,便禁不住打起了擺子。
來俊臣平時有個習慣,在立案之時,都要將朝中官員姓名隨便抓鬮,選出十名,然後名人做是個“案靶”,然後以石子投擲,選出那個立案之人,今日這準頭,卻是好的出奇,正中衛遂忠額頭,想到這,衛遂忠身子猛地一顫,終於還是打消了再次登門道歉的心思。
喃喃念叨著:“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
這是《羅織經》卷七【保身】開篇之語,意為“這世間,我自己不會害自己,而是別人害我,在別人心底,不會寬恕我,我必須自己想辦法寬恕自己!”
“人皆有敵也。敵者,利害相衝,死生弗容;未察之無以辨友,非製之無以成業。此大害也,必絕之。”
衛遂忠熟讀《羅織經》,自語到此,衛遂忠雙目一寒,心中已經有了主意,狠狠的衝著來俊臣府上方向啐了一口,寒聲道:“來俊臣,你不仁,莫怪我不義,我衛遂忠不會做周興的!”
周興來俊臣、衛遂忠本是同僚,卻因和來俊臣爭權,被來俊臣遣人誣告與左金吾大將軍丘神勣、來子珣謀反,來俊臣以周興自己提出的“請君入甕”的酷刑,讓其認罪,被武則天流放嶺南,最後還是被來俊臣斬殺於道上,連武承嗣出麵求情都沒能保住周興一命。
想起周興,衛遂忠忽的眼睛一亮,拍手道:“周興啊周興,這次蒙你提醒,若我逃的一命,定為你立個神主牌!”
···
···
“郡王叔這是唱的哪一出?”
送走武攸暨,武延秀卻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了,道:“這個時候來這裏,難道就是提醒父親要多穿衣服不成?”
“你以為你郡王叔真是一個不作為之人?”
武承嗣瞪了武延秀一眼,沒好氣的說道:“若不是娶了李令月,武家這個家主之位,為父也是不會受的!”
“他不爭權,不爭名,不爭利,並不意味著他無能,相反,他比我們其他兄弟都要聰明!”
武承嗣歎息一聲,道:“我們武家如今看似風光無限,但是卻是踩著刀口在往前走,如今已經走上了這條路,就沒有回頭路了,隻能一條道走到黑,否則,陛下百年之後,便是我武家滅頂之時!”
“太子之位···嗬嗬···”
武承嗣不知所謂的笑了一聲,道:“你郡王叔是一個厚道之人,他對梁王的作為不滿,卻不好說,怕離間兄弟和睦,是以提醒為父,“初春亦寒,莫要被一個兩個太陽天,就誘的脫了襖子!”,說的是讓我注意,莫要以為自己現在春風得意,而自大自滿,小心謹慎,注意那些寒風!”
武延秀一驚,道:“那我們該如何?”
“我估摸著李令月早就掌握了你郡王叔的行蹤和念想,卻拿我那兄弟做槍使!”
武承嗣冷笑一聲,道:“我武家內部之事,如何輪得到她來比劃,她想讓本王出手,本王偏要按兵不動,國子監的事我們不管了!”
“可是梁王叔那邊···父親總要表個態的,否則,過些時日,梁王叔眼中可不一定還有您這個家主啊!”
“梁王是有些過了···”
武承嗣眼睛微微一眯,道:“你去準備一下,明日晚上,開一個族會!”
;
武則天的侄子,盡皆封王,唯獨武攸暨,卻一直是個郡王,不是武攸暨不受武則天的待見,恰恰相反,武則天很是喜歡武攸暨,原本就是封爵定王,食封三百戶,被武攸暨推辭了,封了安定郡王。
和太平公主成婚之後,複又封為定王,食封一千戶,武攸暨還是不肯受,又改封樂壽郡王,兩次“讓王”,不但沒能讓武則天不高興,反而是讓武則天更是對他喜愛有加,而武家其他堂兄姊妹,也因為武攸為人敦厚謙讓,盡皆和他交好。
是以武承嗣聽說他來了之後,連忙說道:“如何不見,寡人親自去迎!”
在武攸暨踏進魏王府的時候,來俊臣也到家了。
來俊臣的妻子王氏,一位世家小姐,乃是太原王氏之後,世族門閥之女,本是段簡發妻,被來俊臣看上,強娶豪奪了過來。
來俊臣連鬼見了都得躲,武三思如此得意,在來俊臣麵前,也得禮待有加,太原王氏雖然是世族門閥,卻早已不複當年。
雖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是太原王氏,卻也不敢輕易招惹來俊臣這個“鬼見愁”,再說了,一個女子,在這些世家眼中,本就是聯姻的工具,王氏被來俊臣搶了,太原王氏宗族不怒反喜,卻是舔著臉,派族人給來俊臣送婚禮來了。
今日來俊臣心情本就不錯,一到家中,見王氏族人盡皆出迎,讓來俊臣更是喜上加喜,寒暄完畢,便招呼著“妻舅”一起進了內堂進宴。
酒過三巡,來俊臣正要發表講話,卻被下人打斷了,稟報說:“衛禦史來了!”
來俊臣眉頭一皺,掃了一眼堂中兩側的王氏族人,略微一猶豫之後,道:“去告訴他,就說本官不在,讓他明日再來!”
衛遂忠是來俊臣的下屬,平時臭味相投,加上為人機智,能說會道,幫來俊臣“羅織”了不少案子,很得來俊臣的賞識,但是卻是無賴出身,在這種“世家聚會”的酒宴上,衛遂忠這種人出現,讓來俊臣覺得很是難堪。
來俊臣以“告密”之風乘勢而起,以冤案為媒,以白骨鋪路,人頭壘座,以施暴為勇,以殺人為樂,以作惡為榮,終是獲得“中國十大奸臣”的“榮譽稱號”。
被他定罪冤殺的有一千多家,按當時一人治罪,株連幾十人或上百人的情況來推算,被他冤殺的有幾萬到十幾萬人,為此,他甚至還著書立說,根據自己的“辦案經驗”,寫成了一本臭名昭著的《羅織經》,為屬下提供理論指導。
這樣一個人物,卻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將“來氏”列入世家之中,而太原王氏的到訪,卻正好給他提供了這麽一個契機,來俊臣正要向“妻舅”提起此事的時候,衛遂忠來找他喝酒,自是會要吃一個閉門羹的!
《淮南子·原道訓》有訓:“夫善遊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
來俊臣雖然“著作”過《羅織經》,但正經書卻是沒看過一本,也不以為意,哈哈一笑,舉杯對王氏族人道:“都是一家人,大家不必拘禮,勝飲此杯!”
卻說那衛遂忠,經常來來俊臣府上,平時也未曾通報過,聽得下人傳達後,衛遂忠眉頭一挑,加上又喝了一些酒,自是氣不打一處來,大罵那下人,道:“你是什麽東西,竟敢假傳中丞的命令,小心某讓你舉族盡沒!”
那下人不敢得罪於他,小心央求道:“娘子娘家來人了,某家阿郎在作陪,衛禦史今日就先回去吧!”
“娘子?哪裏的娘子?莫不是段簡家的那個破貨?”
衛遂忠是個機靈人,轉念一想,很快便猜出了來俊臣的用意,但是越是機靈人,便越容易鑽牛角尖,衛遂忠平時風光慣了,何時丟過這種麵子?
酒意上湧,一腳將來家的下人踹開,提起一壺酒,一包狗肉,便往裏麵闖。
未進內堂,便聽見內堂絲竹悅耳,一派觥籌交錯之景,衛遂忠見來俊臣非但不宴請自己,自己來了,卻還要把自己支使出去,想起平日裏兩人的交情,衛遂忠卻是越想生氣,快步的走進了庭院,邊走便喊道:“俊哥俊哥,兄弟帶酒帶肉來啦!”
聽著衛遂忠喊的粗鄙,來俊臣僵屍臉漲的一片紫紅,王氏見了,連忙起身,道:“相公安坐,奴家去看看!”
王氏剛出門,還未說話,便聽衛遂忠破口大罵道:“你算什麽東西,不過是我俊哥搶來的一個破落貨而已,也輪的你來在我麵前說話,滾一邊去!”
王氏本是名門千金,知書達理,被來俊臣強娶,本就憋著滿腔的怨氣,為了家族考慮,百般忍耐,此時聽衛遂忠罵的難聽,眼眶一紅,不禁氣的大哭起來。
衛遂忠還不解氣,又指著王氏族人罵道:“爾等不過是貪圖我俊哥的權勢,未曾幫過俊哥立過寸功,焉有臉麵坐在此處,識趣的快快滾,惹惱了我,我讓你們九族覆滅!”
王氏族人本就心存巴結之意,但是這些人又好麵子,卻是一個個被衛遂忠一個粗鄙之人,罵的臉色慘白,一個年老的王氏叔長一口氣沒緩過來,白眼一番,卻是被氣暈了過去,頓時間,原本氣氛高雅的廳堂,一片雞飛狗跳。
來俊臣氣的不善,猛地一拍桌子,隨手抄起一個盛肉的銀盤,直接砸向了衛遂忠,卻是正中衛遂忠額頭,衛遂忠被砸的一呆,還未說話,便聽來俊臣厲聲喝道:“來人,將這無賴給老子轟出去!”
衛遂忠隻覺得自己腳不點地的飛了起來,直到被人從大門口丟到了大街上,這麽一摔,卻是把他給摔了醒來,腦子被涼風一吹,衛遂忠酒意也瞬間醒了,想起之前自己所行所言,一雙腿,便禁不住打起了擺子。
來俊臣平時有個習慣,在立案之時,都要將朝中官員姓名隨便抓鬮,選出十名,然後名人做是個“案靶”,然後以石子投擲,選出那個立案之人,今日這準頭,卻是好的出奇,正中衛遂忠額頭,想到這,衛遂忠身子猛地一顫,終於還是打消了再次登門道歉的心思。
喃喃念叨著:“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
這是《羅織經》卷七【保身】開篇之語,意為“這世間,我自己不會害自己,而是別人害我,在別人心底,不會寬恕我,我必須自己想辦法寬恕自己!”
“人皆有敵也。敵者,利害相衝,死生弗容;未察之無以辨友,非製之無以成業。此大害也,必絕之。”
衛遂忠熟讀《羅織經》,自語到此,衛遂忠雙目一寒,心中已經有了主意,狠狠的衝著來俊臣府上方向啐了一口,寒聲道:“來俊臣,你不仁,莫怪我不義,我衛遂忠不會做周興的!”
周興來俊臣、衛遂忠本是同僚,卻因和來俊臣爭權,被來俊臣遣人誣告與左金吾大將軍丘神勣、來子珣謀反,來俊臣以周興自己提出的“請君入甕”的酷刑,讓其認罪,被武則天流放嶺南,最後還是被來俊臣斬殺於道上,連武承嗣出麵求情都沒能保住周興一命。
想起周興,衛遂忠忽的眼睛一亮,拍手道:“周興啊周興,這次蒙你提醒,若我逃的一命,定為你立個神主牌!”
···
···
“郡王叔這是唱的哪一出?”
送走武攸暨,武延秀卻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了,道:“這個時候來這裏,難道就是提醒父親要多穿衣服不成?”
“你以為你郡王叔真是一個不作為之人?”
武承嗣瞪了武延秀一眼,沒好氣的說道:“若不是娶了李令月,武家這個家主之位,為父也是不會受的!”
“他不爭權,不爭名,不爭利,並不意味著他無能,相反,他比我們其他兄弟都要聰明!”
武承嗣歎息一聲,道:“我們武家如今看似風光無限,但是卻是踩著刀口在往前走,如今已經走上了這條路,就沒有回頭路了,隻能一條道走到黑,否則,陛下百年之後,便是我武家滅頂之時!”
“太子之位···嗬嗬···”
武承嗣不知所謂的笑了一聲,道:“你郡王叔是一個厚道之人,他對梁王的作為不滿,卻不好說,怕離間兄弟和睦,是以提醒為父,“初春亦寒,莫要被一個兩個太陽天,就誘的脫了襖子!”,說的是讓我注意,莫要以為自己現在春風得意,而自大自滿,小心謹慎,注意那些寒風!”
武延秀一驚,道:“那我們該如何?”
“我估摸著李令月早就掌握了你郡王叔的行蹤和念想,卻拿我那兄弟做槍使!”
武承嗣冷笑一聲,道:“我武家內部之事,如何輪得到她來比劃,她想讓本王出手,本王偏要按兵不動,國子監的事我們不管了!”
“可是梁王叔那邊···父親總要表個態的,否則,過些時日,梁王叔眼中可不一定還有您這個家主啊!”
“梁王是有些過了···”
武承嗣眼睛微微一眯,道:“你去準備一下,明日晚上,開一個族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