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辦案人員遭襲,所有刑部人員半夜被叫醒,留守刑部的暗衛悍然出動,雖然動作十分迅速,但是卻依然晚了一步,案發現場已經被打掃幹淨。刑部都官司,包括兩名仵作在內,三十一人被劫殺,連屍首都未找到,唯有監察禦史李劍淩和書令史白蘇兩人殺出重圍!“白令史身中數十刀,依然處於昏迷之中,生死未卜!”李劍淩一身血跡斑斑,雖然被賜座,但是身子依然是不住輕顫,說起話來,也是哆嗦的厲害。背著三個人奔襲回到洛陽城,在李萬田的帶領下,又進宮麵聖,都未來得及休息片刻。“啪――”一方上好的白玉鎮紙被武則天摔在了青石地板上麵,粉身碎骨。從劉方嘯之案,到九鼎祭天以及國宴被取消,再到查案人員遭劫殺――武則天再也受不起這種毫不留情的打臉了。武則天心中的隱怒,被此事徹底點燃,卻讓她無處發泄。便在這時,上官婉兒款步進來,輕聲道:“陛下,早朝是否需要延遲?”“不用了!”武則天緩緩平息了怒氣,但是聲音依舊還是寒的厲害,看著李劍淩道:“案子的事情容後再說,你先回去好生休息!”刑部辦案人員遭襲之事,被嚴格控製在了朝廷內部少數人之間,武則天嚴令,嚴禁外傳,但是武則天心中的怒火,雖然被壓製,卻沒有消去。所以,當她聽到來俊臣以他那慣有的腔調彈劾自己的兒女聯合自己的侄子,在北衙禁軍的配合下謀反的時候,一股頹然疲憊的挫敗之感,便再也沒有任何阻擋的流瀉出來。隻覺得來俊臣口中那一個個的名字,就像是一記記響亮的耳光扇在她臉上,啪啪作響!
來俊臣不時的抬眼觀察武則天的反應,見武則天的臉色越發的難看,來俊臣卻是越來越篤定,越來越欣喜。此次所彈劾之人,都是位高權重的人,根本沒有可能將他們事先下獄問審,隻能敲旁側擊,能夠在武則天心中烙上一個印記,來俊臣便已經心滿意足了。所以,他也根本沒有想過,一次就能將所有人都拿下,但是看此時情形,卻是大有希望。來俊臣不知道刑部的事情,此時看到武則天這個模樣,來俊臣決定鋌而走險一次,若是能一次盡全功,那便再好也不過了。想到這,來俊臣拿出了一份案宗,高舉過頂,大聲道:“陛下,諸王謀反,乃是犯官李昭德所招供,這是他的親手畫押的口供,請陛下過目!”
馮元一快步的走下朝堂,以玉盤接著一卷案宗,又快步上堂,呈給了武則天。武則天拿起案宗,卻沒有打開,而是狠狠的抓著,緊的她指關發白,殺意絲毫不加掩飾的喝道:“李昭德那老匹夫,究竟安的是什麽心,他是唯恐天下不亂嗎!”來俊臣一聽,頓時激動了起來,立刻附和道:“陛下英明,李昭德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諸王謀反是實!”來俊臣這聲附和不禁令武則天一愣,雙目瞬間寒了下來。今日讓她動怒之事太多,否則武則天根本不會當朝怒罵李昭德。李昭德是什麽人,她武則天最清楚;李昭德“謀反下獄”之事,她更是心知肚明。之所以罵李昭德,乃是恨他無事生非,並非認為他真的謀反。此時聽來俊臣附和的言之鑿鑿,武則天頓時反應過來,便忍不住冷笑一聲,道:“李昭德的口供?來俊臣,你好本事啊!”
武則天一聲冷笑,不禁笑的來俊心中一顫,頓時感覺到了詭異之處。但是他卻根本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之前武則天明明對李昭德聯合李武兩家謀反之事心生怒意,怎麽轉眼之間,便轉了“風向”?
“難不成是因為李昭德?”
來俊臣瞬間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不對???不對,陛下明明惡他已久,剛才更是生出了殺意,怎會瞬間改變主意,為他而遷怒自己?“不對,定然是有其他原因的!”見風起,而轉向。這是來俊臣所擅長之事,但是此時卻是“平地起風”,可謂是古怪之極,他轉也不知道如何轉,朝哪個向轉。然而,朝會之上,哪裏有時間給來俊臣思考,還沒有把握風向的來俊臣,在武三思的目光掃中後,不由硬著頭皮,道:“臣不敢居功,乃是李昭德懼於陛下天威,這才承其謀反之實,臣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你還以為朕是在誇讚你?”武則天怒極,聲音陡然一厲,一把抓起禦案上麵一疊奏章甩下了朝堂,怒斥道:“你自己看看吧,死不足惜的東西!”
折子如雪片一般的飛進了大臣的隊列之中,根本沒有砸到來俊臣麵前,但是給來俊臣造成的震懾,卻若同全部砸在他的心頭一般,頓時讓他心跳如鼓,身子裏麵的力氣,像是瞬間被抽空了,令他禁不住軟在了地上。來俊臣也顧不得起身,卻是手足並用,爬了上來。撿起兩封奏折,雙手俱顫翻開了折子,隻掃了一眼,來俊臣的臉色便白了,頓時伏在了地上,惶然悲呼道:“陛下,臣冤枉啊!”
“哼,你還冤枉?”武則天冷哼一聲,道:“滿朝文武,十之有八上疏彈劾於你,你還有什麽好說!”
一聽武則天這話,李旦雙目微微一眯,心中一驚,不禁有些動怒――難道還沒有下定決心除掉這條瘋狗,竟然還給來俊臣自辯的機會!“定然不能讓來俊臣出言自辯!”李旦雙目一凝,目光輕輕的掃到了另外一邊的武承嗣身上。似有所感,武承嗣也朝他看了過來。隻不過,武承嗣目中的複雜,卻是難以以一言而敘,猶豫,警惕,無奈,悲涼,令他雙目更顯無神。數日之間,他像是蒼老了十多歲,頭發都花白了許多,臉色的皺紋,更是快要趕上武則天了。這些天,他也當真不好過,狄仁傑即將回朝,這件事對武承嗣的打擊太大了,令他終日惶惶,患得患失,總覺得生無所盼,死無所戀――當然,並不是他沒有盼,也不是他沒有戀,隻是世事無常,聖心難測罷了。
更讓武承嗣心力交瘁的是,都這個時候了,武三思還給他下絆子,劫殺了魏遂忠,今日之局,完全是武三思推波助瀾而起的――“難道他就真的甘願為了武家家主之位,而放棄武家的社稷江山嗎?”
武承嗣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武三思,然而武三思卻是如入定老僧一般,根本未曾抬眼正看他一眼。見到武三思這個模樣,武承嗣眼中猶豫頓斂。來俊臣磕頭如搗蒜,一口咬定道:“陛下,臣所說句句屬實啊!”武承嗣抓住這個時機,立即舉笏出列,澀聲道:“陛下,臣本當避嫌,不過,為了以正朝綱,不讓陛下以親壞法,臣甘願下獄,接受三司會審!”
來俊臣不時的抬眼觀察武則天的反應,見武則天的臉色越發的難看,來俊臣卻是越來越篤定,越來越欣喜。此次所彈劾之人,都是位高權重的人,根本沒有可能將他們事先下獄問審,隻能敲旁側擊,能夠在武則天心中烙上一個印記,來俊臣便已經心滿意足了。所以,他也根本沒有想過,一次就能將所有人都拿下,但是看此時情形,卻是大有希望。來俊臣不知道刑部的事情,此時看到武則天這個模樣,來俊臣決定鋌而走險一次,若是能一次盡全功,那便再好也不過了。想到這,來俊臣拿出了一份案宗,高舉過頂,大聲道:“陛下,諸王謀反,乃是犯官李昭德所招供,這是他的親手畫押的口供,請陛下過目!”
馮元一快步的走下朝堂,以玉盤接著一卷案宗,又快步上堂,呈給了武則天。武則天拿起案宗,卻沒有打開,而是狠狠的抓著,緊的她指關發白,殺意絲毫不加掩飾的喝道:“李昭德那老匹夫,究竟安的是什麽心,他是唯恐天下不亂嗎!”來俊臣一聽,頓時激動了起來,立刻附和道:“陛下英明,李昭德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諸王謀反是實!”來俊臣這聲附和不禁令武則天一愣,雙目瞬間寒了下來。今日讓她動怒之事太多,否則武則天根本不會當朝怒罵李昭德。李昭德是什麽人,她武則天最清楚;李昭德“謀反下獄”之事,她更是心知肚明。之所以罵李昭德,乃是恨他無事生非,並非認為他真的謀反。此時聽來俊臣附和的言之鑿鑿,武則天頓時反應過來,便忍不住冷笑一聲,道:“李昭德的口供?來俊臣,你好本事啊!”
武則天一聲冷笑,不禁笑的來俊心中一顫,頓時感覺到了詭異之處。但是他卻根本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之前武則天明明對李昭德聯合李武兩家謀反之事心生怒意,怎麽轉眼之間,便轉了“風向”?
“難不成是因為李昭德?”
來俊臣瞬間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不對???不對,陛下明明惡他已久,剛才更是生出了殺意,怎會瞬間改變主意,為他而遷怒自己?“不對,定然是有其他原因的!”見風起,而轉向。這是來俊臣所擅長之事,但是此時卻是“平地起風”,可謂是古怪之極,他轉也不知道如何轉,朝哪個向轉。然而,朝會之上,哪裏有時間給來俊臣思考,還沒有把握風向的來俊臣,在武三思的目光掃中後,不由硬著頭皮,道:“臣不敢居功,乃是李昭德懼於陛下天威,這才承其謀反之實,臣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你還以為朕是在誇讚你?”武則天怒極,聲音陡然一厲,一把抓起禦案上麵一疊奏章甩下了朝堂,怒斥道:“你自己看看吧,死不足惜的東西!”
折子如雪片一般的飛進了大臣的隊列之中,根本沒有砸到來俊臣麵前,但是給來俊臣造成的震懾,卻若同全部砸在他的心頭一般,頓時讓他心跳如鼓,身子裏麵的力氣,像是瞬間被抽空了,令他禁不住軟在了地上。來俊臣也顧不得起身,卻是手足並用,爬了上來。撿起兩封奏折,雙手俱顫翻開了折子,隻掃了一眼,來俊臣的臉色便白了,頓時伏在了地上,惶然悲呼道:“陛下,臣冤枉啊!”
“哼,你還冤枉?”武則天冷哼一聲,道:“滿朝文武,十之有八上疏彈劾於你,你還有什麽好說!”
一聽武則天這話,李旦雙目微微一眯,心中一驚,不禁有些動怒――難道還沒有下定決心除掉這條瘋狗,竟然還給來俊臣自辯的機會!“定然不能讓來俊臣出言自辯!”李旦雙目一凝,目光輕輕的掃到了另外一邊的武承嗣身上。似有所感,武承嗣也朝他看了過來。隻不過,武承嗣目中的複雜,卻是難以以一言而敘,猶豫,警惕,無奈,悲涼,令他雙目更顯無神。數日之間,他像是蒼老了十多歲,頭發都花白了許多,臉色的皺紋,更是快要趕上武則天了。這些天,他也當真不好過,狄仁傑即將回朝,這件事對武承嗣的打擊太大了,令他終日惶惶,患得患失,總覺得生無所盼,死無所戀――當然,並不是他沒有盼,也不是他沒有戀,隻是世事無常,聖心難測罷了。
更讓武承嗣心力交瘁的是,都這個時候了,武三思還給他下絆子,劫殺了魏遂忠,今日之局,完全是武三思推波助瀾而起的――“難道他就真的甘願為了武家家主之位,而放棄武家的社稷江山嗎?”
武承嗣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武三思,然而武三思卻是如入定老僧一般,根本未曾抬眼正看他一眼。見到武三思這個模樣,武承嗣眼中猶豫頓斂。來俊臣磕頭如搗蒜,一口咬定道:“陛下,臣所說句句屬實啊!”武承嗣抓住這個時機,立即舉笏出列,澀聲道:“陛下,臣本當避嫌,不過,為了以正朝綱,不讓陛下以親壞法,臣甘願下獄,接受三司會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