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7-12


    來到宮門之處,呂布高舉董卓的頭顱,大聲喝道:“呂布呂奉先此,都給我住手!”


    呂布用全力一喝,聲如滾雷,震得交戰雙方兵卒氣血翻騰,不約而同的放緩攻勢,分開身形看著呂布,想聽聽呂布要說什麽。


    俗話說人的名、樹的影,呂布雖為士大夫所不喜,認為呂布就是一介武夫,粗鄙不堪,可士卒之,呂布可是聲名顯赫,頗有威望,虎牢關一戰是威震天下,自己力鬥夏侯惇、夏侯淵二人不落下風,勇武絕倫,簡直就是天下武人的偶像。


    隻見呂布自懷取出一張黃絹,徐徐展開,大聲讀道:“初平二年四月奎醜,大漢皇帝詔曰,董卓霍亂宮廷,顛覆朝綱,殘暴姓,禍國殃民……罪大惡極,特命奮武將軍呂布、司徒王允,除此逆賊……”


    “……現董卓以伏誅,爾等放下兵刃,可既往不咎。”說著話,呂布用力一晃手的方天畫戟,喝道:“董賊人頭此,爾等還不投降。”


    “什麽?太師死了?”五虎賁立即騷亂起來,一個個伸長脖子,想要看清董卓的人頭,有對董卓忠心之輩,已經揮刀衝向呂布,口大叫為太師報仇。


    不得不說,董卓對手下的兵卒確實不錯,至少有一大半的虎賁兵卒衝了上來,要為董卓報仇,呂布大怒,掄起方天畫戟就是一陣亂掃,刹那間呂布麵前就是一副血肉橫飛、人間地獄的景象。


    與此同時,一直黑衣黑甲的騎兵忽然出現眾人的視線裏,為一人博帶峨冠,長袖飄飄,胸前飄灑著花白的胡須,腰懸寶劍,正是聖旨裏所說的司徒王允,王允身邊的一人倒提鋼刀,卻是張遼張遠。


    張遼帶著千餘鐵騎,一眼就看到虎賁軍這圍攻呂布,怒喝一聲,帶著手下的鐵騎就殺了過去。


    呂布此時也被圍攻的有些火大,這主要是呂布不習慣步戰,殺起人來總覺得差上一點,沒有暢快淋漓的感覺。


    所以看到張遼帶兵前來,呂布立即大喝道:“遠,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張遼答應一聲,大聲喝道:“將軍有令,全部殺光,不留活口。”


    但呂布和張遼二人卻沒有現王允的臉色有些陰沉,王允心十分不悅,他自認為此次誅殺董卓,應該是以自己為,號施令的人應該是自己才對,呂布……哼哼!那就是個打手而已,竟敢越俎代庖真是……真是無禮!


    思間,張遼等人已經將五虎賁殺的血流成河,伏屍遍地,宮門前漢白玉的台階都被染成赤紅色,嚇得不少沒見過鮮血的宮廷侍衛臉色蒼白,渾身抖,王允看眼裏,眉頭一皺。


    王允此人對漢室朝廷確實忠心,也有些本領,但就是有一點不好,那就是權利**太濃,他自幼別被人稱為“王佐之才”久而久之,就覺得自己才是天下第一人物,堪比呂尚張良,總想把所有的一切都掌握自己手,這點和大多數權臣差不多,可是王允忘了,這亂世之,什麽聲望都是假的,手下有兵有將才是實力。


    不多時,張遼帶人將董卓的五虎賁軍斬殺絕,將屍抬帶外麵掩埋,王允的臉上這才露出笑容,現大功告成,自己隻等著青史留名了。


    將死屍收拾幹淨,王允、呂布進宮見駕,劉協現才十餘歲,正是崇拜英雄的年齡,見到呂布長的高大英武,心十分高興,當即進封呂布為溫侯,假節,議比三司,統領京師兵馬(也就呂布自己的幾千人)呂布大喜,急忙跪拜叩頭,高呼萬歲。


    說實話,這一刻呂布真有給漢獻帝賣命的心思了。


    《三國演義》對呂布的評價過於主觀,其實呂布這個人的野心不大,而且也並不是張飛所罵的三性家奴。呂殺丁原,殺董卓都是由皇帝的詔書的,可以說是奉命行事。


    論功行賞完畢,開始商議如何處理董卓,劉協對董卓怨念極深,當即下令,董氏一族,無論老少、男女,滿門抄斬,董卓暴屍三日。注意,對董卓的處理是暴屍三日,這主要是劉協還沒考慮靠好怎麽鞭屍,而不是暴屍三日就算受刑完畢了。


    一代梟雄董卓死後還不得安寧,實是……無法用言語表述。


    看看曆史對董卓的評價,《三國誌》描寫董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眾,睚鴺之隙必報,人不自保。


    其實有些過了,先要說一句,古代著書的都是儒生,士大夫,這些人董卓自然是十分痛恨。因為董卓執法極其嚴酷,算的上違法必究,但事實上,貧民姓敢犯法嗎?能活著就不錯了,敢無視律法的就是這些官員、士大夫,所以董卓懲罰的多是這些士大夫。


    再看都董卓功績的描寫:吳書曰:郡召卓為吏,使監領盜賊。胡嚐出鈔,多虜民人,涼州刺史成就辟卓為從事,使領兵騎討捕,大破之,斬獲千計。並州刺史段熲薦卓公府,辟為掾。


    英雄記曰:卓數討羌、胡,前後餘戰。


    可見董卓駐守西涼還是頗有功績的,當然咱也不是為了給董卓平反,事實上董卓這人確實不是好人,可本人隻是認為史書上的東西不可全信而已。


    士大夫說董卓伏誅,無論是官員還是姓都拍手稱賀,這裏僅對士大夫的言辭表示懷疑而已,就像後世某朝,主流媒體宣傳油價上漲,人民群眾表示全無壓力。


    《後漢書》是記載了東漢的民謠:千裏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簡單的懷疑一下,東漢的老姓化水平真高。


    董卓一死,屍體被扔到街道上暴曬,到了夜晚,守屍吏把點燃的撚子插入董卓的肚臍眼,點起天燈,借此照明。因為董卓肥胖脂厚,“光明達曙,如是積日”。


    接下來就是鏟除董卓的黨羽,第一個倒黴的就是李儒,李儒此人心狠手辣,毒殺少帝就是他親自動的手,朝廷的必殺名單上,李儒毫無懸念的排名第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旌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織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織蛛並收藏三國旌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