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尚疑惑道:“足球場上的防守反擊?徐兄弟,恕我司馬尚書讀的不多,我可沒聽過這種戰術。”


    聽聞司馬尚這話,徐伊格額的一聲。自己這嘴還是沒把住門啊,他剛想著怎麽解釋,一旁的王楚建卻終於找到插嘴的機會連忙說道:“司馬將軍,我大哥懂的東西可多了,就是有時候我們聽不懂。還有,我大哥還會看天象呢。”


    “哦?原來徐兄弟還是一位能人。”司馬尚再次拱手道,“那我就更要聽聽徐兄弟剛剛說的足球場上的防守反擊到底是什麽戰術了。”


    徐伊格現在不僅想扇自己嘴巴,也想連帶把王楚建扇了。這貨不說話則以,一說話就坑爹啊。這年代蹴鞠雖然已經出現了,但是和現代足球還是兩種概念,就算說出來他們也不可能理解。看著司馬尚那認真的眼神,徐伊格那個急啊。不過幸虧那貨可不是一般的嘴皮子,思索片刻後,徐伊格道:“所謂足球場上的防守反擊,怎麽說呢,其實就像雙方各派十一支隊伍進行模擬對決。作為守方,他們將大部分兵力集中在自己的區域內,卻留一到兩支快速輕便的部隊在對方後方。等到攻方大舉進攻後防空虛之時,這一兩支輕便快速的部隊就可以在對方區域橫行無阻。一般來說,攻方肯定要比守方動用更多的兵力,所以攻方無論如何也不能做到大舉進攻的同時還能保證後防徹底的安全。一旦對方被這一兩支輕便快速的部隊連續打擊幾次之後,那攻方必然老實了,不敢輕易再次大軍進犯。這樣一來,雙方就可以進入相持階段。”


    徐伊格一邊說,一邊觀察司馬尚的神色。他發現司馬尚聽得有些入神之後,於是他忽悠下去的信心也就更足了:“李牧將軍和匈奴作戰多年,深知匈奴後備不足。如果在此刻李牧將軍安插一兩支輕便快速的部隊長期的在匈奴後方秘密駐守。一旦匈奴來犯,這支部隊就可以先掃蕩匈奴後方。匈奴後方被掃,前方必然混亂,此刻李牧將軍大舉殺出,必將獲勝。一來二去,匈奴後方連連受到打擊之後,他們必然不敢輕易大舉進犯了。”


    司馬尚聽完徐伊格所言,不禁連連點頭:“徐兄弟此計的確是好計,但是再下卻不敢苟同。原因有三,其一,如果長期安插一兩支輕便部隊在匈奴後防,我軍如何和這支部隊保持聯係。其二,這支部隊的供給如何提供。其三,這支部隊長期在匈奴敵後,一旦被匈奴發現造成全殲,卻是我軍的一大損失。”


    徐伊格現在真想一頭撞上前麵的大樹,他也就是隨口胡編亂造一下,卻沒想到司馬尚真的把他的戰術好好分析了一二,這古代的人是不是腦子都一根筋啊!當然事到如今,徐伊格也自然不能在嘴上服輸。幸虧足球場上的戰術名詞還有很多,徐伊格靈光一動後道:“司馬將軍所說三點的確是大問題。但是卻並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而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兩個字,輪換!”


    “輪換?”


    徐伊格嗯的點頭道:“不錯,當一隻主力部隊過於疲勞之後,可以用其他部隊代替他上去衝鋒一兩次。司馬將軍設想一下,我們完全可以將安插在匈奴後方的部隊編成三支。我先且將這三支部隊稱為一隊,二隊和三隊。假如現在一隊帶足一月的軍餉和所要執行的任務遊走在匈奴後方,半月之後這支部隊返回。而在他們折回的同時,二隊已經開始上路,他們也同樣帶著一個月的軍餉和他們所要執行的任務。以此類推,三隊更迭,每次每隊出去都是帶足軍餉和任務命令。三支隊伍相隔半月,這半月之中聯係完全可以保障。至於司馬將軍所說的一旦被匈奴發現造成全殲,我以為這其實需要權衡利弊。如果能以小代價而換來長期的騷擾匈奴後方,從而造成匈奴不敢輕易大舉來犯。這樣算來,一些必要的損失也是戰鬥中需要存在的。”


    司馬尚細細品味徐伊格的防守反擊和輪換之策,感覺這兩計的確是對陣匈奴長期騷擾的一個辦法。他拍手道:“徐兄弟果真是能人。等我們回到雁門關之後,我一定為李將軍引薦徐兄弟。徐兄弟為我抗擊匈奴一定要不吝賜教啊!”


    司馬尚說罷哈哈一笑,衝著徐伊格豎起大拇指。徐伊格也算口幹舌燥,額頭上的汗珠都快流下來了,聽聞司馬尚的誇獎,他的心這才稍稍平靜了一下。而又聽見司馬尚說要引薦自己見李牧,他就再次激動起來。牛叉的運氣啊,就用了足球場上的兩個術語就能忽悠了李牧副將,那以後豈不是可以把足球和籃球的術語全部拿出來忽悠了。不過徐伊格再細細一想,在戰國時期,兵法之書其實不算多。出名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乃至《尉繚子》等等其實也隻是說了一些大概的戰略思想。一些決定性的打法和具體操作書中都沒有細細說明,真正的兵法策略也是到了後世才慢慢完善起來的。簡單來說這些書隻是告訴你一個思想,但是到底好不好用,卻需要有人去實踐完善的。所以說徐伊格現在所說的計策雖然在現代人看來是相當扯淡,但是在當時的確算是一門高端的戰術謀略思想了。


    有司馬尚同行,徐伊格和王楚建前往雁門關的速度自然快了很多。雁門關經過李牧的長期發展,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


    在趙丹也就是趙孝成王時期,李牧常年駐守代郡、雁門郡邊境地區防禦匈奴。根據當時邯鄲的指令,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設置官吏,收取的租稅全部送到他的府署,作為養兵的經費。所以說李牧在邊關完全就是獨立的老大,他有自己的賦稅來源,也有自己的官吏設置。當然,李牧也不是傻子。這樣一個幾乎獨立的王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所以說李牧也是經常會派遣自己的部將回到邯鄲向趙王匯報邊關事物,同時也會將自己的一些花銷向趙王闡述,表明自己這些錢都花到什麽地方去了。


    當徐伊格一行人達到雁門的時候,這裏官民和諧的場麵倒是讓徐伊格很感觸。通過自己的手機搜索,徐伊格已經了解到李牧對於邊關兵民一向善待。李牧自己喜好吃牛肉,而他也經常宰殺幾頭牛供大家一起食用。不管是士兵還是百姓在李牧的治下還都能做到溫飽有足,所以大家對李牧一向都是愛戴有加。


    徐伊格看著這些巡視的官兵井然有序,而四周的百姓也是嬉笑平和,他心中更加期待能見到李牧,也不得不感歎道:“難怪常說戰國末年四大名將中,李牧算得上是一個完人了。”


    司馬尚在馬上和一些人打著招呼,大家一看副將歸來都很開心。這個哥們嗓門大,一看見熟人就哈哈大笑,同時還不忘把身邊的兩個新朋友介紹給大家。


    徐伊格也隻好不停的和大家打著招呼,直到司馬尚要去向李牧匯報工作之後,這哥們才說道:“徐兄弟,王兄弟。你們先找個地方歇歇腳,等我向李將軍匯報邯鄲之行之後再來找你們喝兩杯,我也好做一下地主之誼。”


    徐伊格連忙哎一聲,雙手抱拳道:“司馬將軍客氣了,公事要緊,你還是先去找李將軍吧。”


    司馬尚嗯的一聲後就調轉馬頭奔向兵營。一看司馬尚一走,一直憋在那裏的王楚建終於說道:“大哥,我們現在已經到了雁門,是不是馬上從雁門迂回進入燕國。”


    “不急!”徐伊格舉著馬鞭嗬嗬笑道,“好不容易來了雁門,怎麽也要見見千古名將李牧的風采。再說雁門這裏不比中原,趙煖部將也不會出現在這裏。沒人認識你,你自然很安全。我們在雁門逗留幾日再出關也不遲。”


    王楚建嗯的點頭:“全聽大哥的。”


    (阿彌托福,施主,你的收藏和票票不要忘記給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鬥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黑假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黑假麵並收藏鬥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