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戍故作氣憤,道:“那四人殺了人,還強霸女子,這還了得?路上被我撞見,便抓回來發落!怎麽顧大人,你認識他們?!”。
顧縣尉表情一怔,連忙擺手道:“我哪認識那些家夥,嗯,是該從重處理,不過他們好像是往家的人,屬下認為,目前我理縣人丁稀少,需要人來耕種納糧,打他們幾大板算懲戒一下就行了”。
徐戍聽的這話,心裏頗為不快,沒等自己開口,縣丞便先發話,“顧縣尉此話恐怕不妥,這四人犯下人命,又有奸汙之罪,豈是寥寥幾大板就能處理的?如此一來,置我大漢律法於何地?”。
徐戍心裏一陣欣慰,笑道:“縣丞說的有理,刑不明則人難治,既然犯了罪行,依律法辦才是”。
顧縣尉看徐戍似乎鐵了心,趕忙道:“大人,這往家羌族有名望的大戶,當年先帝平定兩川,他們羌族積極響應,也是立過功的,況且時下國家正需要糧草,還得依仗他們,萬望大人三思,而後行啊”。
徐戍強壓著心頭的怒火,笑道:“我正要查看他們往家納糧賬目,馬縣丞你整理一下,今晚交給我,此事就這麽定了,來,大家一同留下,吃個便飯把”。
眾人欣喜赴宴,酒席之上,徐戍開懷暢飲,可始終保持清醒,他要察言觀色,好好觀察手底下的這些人物,一頓飯下來,隻有顧縣尉頗為不快,吃飯喝酒,似是全無滋味。
散席之後,徐戍立刻召來兩名親衛,讓他前往羅成家,將羅成、燕子和他三叔的屍首一同帶回來看護,徐戍心裏如同明鏡,這往家仗著幾分力量和聲望,成了一方豪強,欺壓百姓,禍端橫生,自己當了個縣令本就不痛快,如今正好治治一個豪強,傾瀉憤懣。
晚上,縣丞將賬目交給自己,又匯報了理縣的整體情況,這理縣共計一千餘戶人家,人丁總共四千多人,真是少的可憐,而且光往家的仆人就有一百多個,還不包括那些打手,這些仆人沒有田,明顯降低了農田耕作的勞力,真是大大的弊端。而衙門裏可供差遣的衙役隻有二十人,還有三十幾人都顧縣尉那裏當差,這些人的戰鬥素養,比起虎射營的親衛而言,簡直一天一地,差距太大。
看完賬目,徐戍覺得蹊蹺,理縣今年雖然幹旱,但不至於隻上交那麽點糧食,這往家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是自己初來乍到,立足未穩,還是先等一等,集證據再說。
晚些時候,羅成等人被接了過來,徐戍將他們安排縣衙旁邊的驛站歇息,推開門,燕子依偎羅成懷中,見了徐戍,羅成拉著燕子雙膝跪地,道:“徐大人!請您為我妹子做主!羅成願以死謝恩!”。
徐戍微笑不語,走到燕子身邊,道:“心情好些沒?”。
燕子還流淚,嗚咽著答道:“奴婢已是汙身,與死無異,還請大人為我爹爹做主啊!”。
徐戍笑道:“事情我會依律法辦,你大可放心,另外,我看你嫁與羅成吧,以後他也能照應你一番,羅成你可願意?!”。
其實羅成早就喜歡燕子,見徐戍這麽說,加感激,當下磕頭謝恩,徐戍接著說:“至於羅成你,以後就跟著我吧,給我當護衛好了”。
兩人聽完大喜,不停的磕頭拜謝,徐戍看不得這樣悲喜的場景,擺擺手離開了,眼下重要的解決幹旱的問題,糧食這個年代,是軍隊征戰的命脈所,馬虎不得。
自己早已安排手下親衛暗中探訪,各路消息綜合分析,這往家的確有欺壓百姓,私自囤糧的不法行為,徐戍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打一打往家這隻老虎。
終於開堂審理,那四個犯人的殺人、奸汙證據確鑿,無可辯駁,對於罪首,徐戍下令斬首,其餘三人各一百大板,監禁一個月,期間顧縣尉協同參事等一些官員來勸阻,徐戍都義正嚴詞的予以駁斥。
刑場,徐戍和羅成親眼見那死囚人頭落地,打這一刻起,徐戍清楚,自己與往家的梁子,算是結下了,這件事情很快傳遍了理縣,百姓們為之一震,對徐戍的期許也日益高漲起來。
緊跟著,徐戍給了羅成一些安葬費,放他兩天假,讓他處理三叔的喪事,這羅成又是一陣感激。
精兵強武,是徐戍一直貫徹的理念,一邊打理事務的同時,又安排羅成協同三個虎射營親衛訓練衙役,其中也包括顧縣尉手下衙役,一來提升戰鬥力,而來震懾一下顧縣尉,讓他老實一點。
半月過去了,徐戍理縣也穩定了下來,隨即試行三個政令,第一,明正典刑,犯罪之人依律加以嚴厲判處,第二,兵、民一體,差役閑暇之時也需要耕田,第三,官紳納糧,削減家奴。
這三條讓理縣上下頗為震動,尤其是官宦、地主人家,對此十分不滿,因為自古以來豪強與官員自己是不用耕種的,不用向朝廷上交糧食,對此,包括縣尉內的多數官員,以及豪強大戶都表示反對,有上門送禮的,有直接勸阻的,動輒找到汶川郡府的人來向徐戍施壓。
可徐戍非但不吃這一套,卻以國庫缺糧為由強製執行,並且直接上書征求汶山郡太守意見,太守知道這徐戍是李嚴心腹,雖然李嚴不得誌,但名望依然強大,也顧不得許多,直接上報朝廷。
徐戍開始想過會有困難,沒想到自己頒布的條令竟然受到丞相府長史蔣琬的認可,並且下令理縣試行,還讓地方官員加以支持配合,徐戍得知後心情大好,拉著羅成等人暢飲一番,喝的酩酊大醉。
是夜,親衛來報說有人求見,徐戍迷迷噔噔的走出臥室,卻見客廳中站著一個人,二十幾歲模樣,正是那天遇到的往向岩,見他正衝著自己微笑,徐戍道:“找我什麽事?”。
往向岩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樣,伸手端出一個盒子,緩緩打開,笑道:“徐大人請看,嘿嘿,我父親得知大人處理政務辛苦,命我一定讓大人收下這個”。
;
顧縣尉表情一怔,連忙擺手道:“我哪認識那些家夥,嗯,是該從重處理,不過他們好像是往家的人,屬下認為,目前我理縣人丁稀少,需要人來耕種納糧,打他們幾大板算懲戒一下就行了”。
徐戍聽的這話,心裏頗為不快,沒等自己開口,縣丞便先發話,“顧縣尉此話恐怕不妥,這四人犯下人命,又有奸汙之罪,豈是寥寥幾大板就能處理的?如此一來,置我大漢律法於何地?”。
徐戍心裏一陣欣慰,笑道:“縣丞說的有理,刑不明則人難治,既然犯了罪行,依律法辦才是”。
顧縣尉看徐戍似乎鐵了心,趕忙道:“大人,這往家羌族有名望的大戶,當年先帝平定兩川,他們羌族積極響應,也是立過功的,況且時下國家正需要糧草,還得依仗他們,萬望大人三思,而後行啊”。
徐戍強壓著心頭的怒火,笑道:“我正要查看他們往家納糧賬目,馬縣丞你整理一下,今晚交給我,此事就這麽定了,來,大家一同留下,吃個便飯把”。
眾人欣喜赴宴,酒席之上,徐戍開懷暢飲,可始終保持清醒,他要察言觀色,好好觀察手底下的這些人物,一頓飯下來,隻有顧縣尉頗為不快,吃飯喝酒,似是全無滋味。
散席之後,徐戍立刻召來兩名親衛,讓他前往羅成家,將羅成、燕子和他三叔的屍首一同帶回來看護,徐戍心裏如同明鏡,這往家仗著幾分力量和聲望,成了一方豪強,欺壓百姓,禍端橫生,自己當了個縣令本就不痛快,如今正好治治一個豪強,傾瀉憤懣。
晚上,縣丞將賬目交給自己,又匯報了理縣的整體情況,這理縣共計一千餘戶人家,人丁總共四千多人,真是少的可憐,而且光往家的仆人就有一百多個,還不包括那些打手,這些仆人沒有田,明顯降低了農田耕作的勞力,真是大大的弊端。而衙門裏可供差遣的衙役隻有二十人,還有三十幾人都顧縣尉那裏當差,這些人的戰鬥素養,比起虎射營的親衛而言,簡直一天一地,差距太大。
看完賬目,徐戍覺得蹊蹺,理縣今年雖然幹旱,但不至於隻上交那麽點糧食,這往家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是自己初來乍到,立足未穩,還是先等一等,集證據再說。
晚些時候,羅成等人被接了過來,徐戍將他們安排縣衙旁邊的驛站歇息,推開門,燕子依偎羅成懷中,見了徐戍,羅成拉著燕子雙膝跪地,道:“徐大人!請您為我妹子做主!羅成願以死謝恩!”。
徐戍微笑不語,走到燕子身邊,道:“心情好些沒?”。
燕子還流淚,嗚咽著答道:“奴婢已是汙身,與死無異,還請大人為我爹爹做主啊!”。
徐戍笑道:“事情我會依律法辦,你大可放心,另外,我看你嫁與羅成吧,以後他也能照應你一番,羅成你可願意?!”。
其實羅成早就喜歡燕子,見徐戍這麽說,加感激,當下磕頭謝恩,徐戍接著說:“至於羅成你,以後就跟著我吧,給我當護衛好了”。
兩人聽完大喜,不停的磕頭拜謝,徐戍看不得這樣悲喜的場景,擺擺手離開了,眼下重要的解決幹旱的問題,糧食這個年代,是軍隊征戰的命脈所,馬虎不得。
自己早已安排手下親衛暗中探訪,各路消息綜合分析,這往家的確有欺壓百姓,私自囤糧的不法行為,徐戍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打一打往家這隻老虎。
終於開堂審理,那四個犯人的殺人、奸汙證據確鑿,無可辯駁,對於罪首,徐戍下令斬首,其餘三人各一百大板,監禁一個月,期間顧縣尉協同參事等一些官員來勸阻,徐戍都義正嚴詞的予以駁斥。
刑場,徐戍和羅成親眼見那死囚人頭落地,打這一刻起,徐戍清楚,自己與往家的梁子,算是結下了,這件事情很快傳遍了理縣,百姓們為之一震,對徐戍的期許也日益高漲起來。
緊跟著,徐戍給了羅成一些安葬費,放他兩天假,讓他處理三叔的喪事,這羅成又是一陣感激。
精兵強武,是徐戍一直貫徹的理念,一邊打理事務的同時,又安排羅成協同三個虎射營親衛訓練衙役,其中也包括顧縣尉手下衙役,一來提升戰鬥力,而來震懾一下顧縣尉,讓他老實一點。
半月過去了,徐戍理縣也穩定了下來,隨即試行三個政令,第一,明正典刑,犯罪之人依律加以嚴厲判處,第二,兵、民一體,差役閑暇之時也需要耕田,第三,官紳納糧,削減家奴。
這三條讓理縣上下頗為震動,尤其是官宦、地主人家,對此十分不滿,因為自古以來豪強與官員自己是不用耕種的,不用向朝廷上交糧食,對此,包括縣尉內的多數官員,以及豪強大戶都表示反對,有上門送禮的,有直接勸阻的,動輒找到汶川郡府的人來向徐戍施壓。
可徐戍非但不吃這一套,卻以國庫缺糧為由強製執行,並且直接上書征求汶山郡太守意見,太守知道這徐戍是李嚴心腹,雖然李嚴不得誌,但名望依然強大,也顧不得許多,直接上報朝廷。
徐戍開始想過會有困難,沒想到自己頒布的條令竟然受到丞相府長史蔣琬的認可,並且下令理縣試行,還讓地方官員加以支持配合,徐戍得知後心情大好,拉著羅成等人暢飲一番,喝的酩酊大醉。
是夜,親衛來報說有人求見,徐戍迷迷噔噔的走出臥室,卻見客廳中站著一個人,二十幾歲模樣,正是那天遇到的往向岩,見他正衝著自己微笑,徐戍道:“找我什麽事?”。
往向岩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樣,伸手端出一個盒子,緩緩打開,笑道:“徐大人請看,嘿嘿,我父親得知大人處理政務辛苦,命我一定讓大人收下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