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進入成都的這些天來,有什麽事令張苞很不爽的話,那就是成都的天氣了。成都的秋季,習慣性的陰雨綿綿,雖然極少有夏季那樣的暴雨,但是終日不見陽光,卻也有種要發黴的錯覺,因而難得有個晴朗的日子,張苞便迫不及待的帶上了四個親兵溜出了張飛府邸。


    此時張苞手下的親兵已經不是原來的那一撥人了,鄧艾因為軍功的緣故,大小也算是一個將軍,如今正呆在軍營之中,自然不可能繼續給張苞當親兵。而自從張苞成為了牙門將軍之後,也有了兩千人的直屬手下,為了加強對這些人的控製,張苞便把自己的原來的絕大多數親兵編進了這支隊伍之中擔任基層軍官,隻留下一個名叫張昌的老兵呆在身邊充當親兵統領。


    而現在張苞身邊的親兵大部分都是從軍隊中另行招募的人,總數有五十多個人,都是健壯的勇士,平時當做護衛,真要是到了關鍵的時刻還可以當做尖刀使用。


    無論在哪個朝代,為了保護將領的安全,都有為將領配備親兵的傳統。在大秦王朝的時候,部曲級別的軍官的親兵數量甚至能夠達到所統轄軍隊數量的十分之一左右,隻不過更高級的軍官統轄的親兵就不可能那麽多了,比如說你讓一個統帥十萬大軍的將領養上一萬親兵,這不完全是坑爹麽!


    因而到了將軍這一級別的人物,十分之一的比例完全是不可能的。而三國時期的魏蜀兩國,由於基本沿襲了漢製,將領基本上隻有指揮權,並不需要自己養兵,因而他們的武將親兵數量並不多,隻有極少數是隻忠於武將本身算是武將的奴仆性質的死忠親兵,到了戰場上的時候,親兵雖然會增加,但是大部分都是從軍隊中挑出一定的人來保護將領的而已。


    當然了,如果某個將領一直在軍中又素得人心的話,多一些忠誠的屬下也是很正常的,但這些屬下卻不能夠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親兵。三國之中,真正允許武將擁有大量親兵的隻有吳國。吳國的製度有些類似西方的封建君主製,諸將分戍各鎮且有奉邑,這些士兵幾乎可以看做是將領的私兵,某些大家族如陸氏的軍力甚至能和孫權的中央軍相抗衡,連軍隊都近乎私有了,有大量的親兵也很正常。


    蜀漢陣營中最著名的親兵是劉備的白眊兵,這支軍隊被諸葛亮稱為“西方上兵”,由猛將陳到統領,多次救劉備於危難之間,曆史上劉備夷陵慘敗之後能夠逃脫,也多虧了這支軍隊的拚死保護,到了後來這支軍隊的殘兵又隨陳到守衛永安,陳到死後才逐漸消亡。


    而在蜀漢的將領之中,擁有親兵最多的則要數關羽與張飛了,這兩個人由於跟的劉備時間夠長,多少年下來手下積累了不少老兵,而這些老兵也一直都歸在他們兩個的手下,被他們二人帶領著,雖然未必都有親兵之名,但是都有親兵之實。不過由於關張二人的性格差異,關羽手下的親兵基本上都能夠為關羽赴死的,而張飛手下的親兵,說不定有不少人想要讓張飛死……


    在穿越之前,張苞曾經有一個偉大的夢想,那就是成為一個紈絝二世祖,帶著幾個狗腿子鮮衣怒馬縱橫鄉裏,遇到漂亮的良家婦女變去調戲一下,碰到沒什麽背景的美女就幹脆搶回家。


    隻是如今張苞終於成了二世祖,但現在卻仍舊是一個亂世,出於前途的考量張苞卻也不好做一些做一些作奸犯科的勾當,尤其是在諸葛亮這個提倡嚴刑峻法的人已經開始著手製作《蜀科》的情況下,張苞更不想去觸這個黴頭。


    不盡管不能夠明目張膽的強搶民女,但是帶著幾個親兵在到處轉轉欣賞一下這座原汁原味的古城也是不錯。


    被雨水衝刷過的成都城給人以一種幹淨而富有韻味的美感。成都城的曆史最早要追溯到周赧王四年(西元前三一一年)的時候,那個時候的秦國蜀郡郡守張儀按首都鹹陽建製修築成都城牆。之後的五百年間又多有改進修建,到了如今,不僅麵積擴大了不少,人口數也比起秦代了增加了不少,在西漢的鼎盛時期,成都的人口甚至一度達到了四十萬,隻是如今由於戰亂以及豪強隱匿人口都原因,成都的戶口數大大減少。


    不過就算人口數有了很大的減少,但是程度終歸是益州最繁華的城市,之前由於劉備圍城以及連綿的秋雨使得城內的百姓先是人心惶惶,緊接著被雨水困在了家裏,如今終於迎來了難得的晴天,憋了太久的人們總算是可以出來了,尤其是那些在家裏憋得難受的豪族子弟們更是早就耐不住寂寞,紛紛跑到了坊市酒館倡樓妓所之中尋歡作樂。


    張苞要去的地方就是城市中最熱鬧的的市場。這個時代對於城內的買賣場所還有有很大的限定的,專門劃分出一定的地方未市,任命市長管理,交易的時間都有剖未嚴格的限製。但不管在怎麽限製,購物中心永遠都是一個城市中最熱鬧的地方。和平的時代最熱鬧,因為城市的居民到來這裏買東西;戰亂的時候也很熱鬧,因為不論是亂民還是亂兵都喜歡到這裏搶東西。


    如今張苞手中的錢雖然花了不少,但是張府中還有一千多萬錢,仍舊算得上是大富豪了。在西漢的時候,國家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四十億錢,而桓帝時期的超級貪官梁冀死後被抄家也不過抄出了三十億錢,並用這筆錢財“以充王府,用減天下稅租之半”。


    雖然到了東漢末三國初的時候,由於戰亂以及劣質錢等原因,貨幣有所貶值,一千多萬錢在劉備那家夥的“直百錢”出來之前仍舊算得上是一筆巨款了,本著花的越多以後損失越小的原則,張苞恨不得能夠早日將這些剩下的錢花出去。


    而且考慮到不久之後自己的母親以及那個寶貝妹妹鼻涕蟲弟弟也要來到成都了,張苞也有必要給他們買一些禮物。


    注:1、確實有武安這個姓氏,但是不論是嘉靖本三國演義還是毛本三國演義裏,都準確無誤的表明了武安國是姓武名安國,而不是姓武安名國。


    毛本第五回:


    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


    嘉靖本第十回:


    安國提長柄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迫馬來迎,與安國戰。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


    不論是嘉靖本還是毛本都簡稱武安國為“安國”。如果他複姓武安名國的話,就應該簡稱為“國”,而不是“安國”了。所以武安國姓武,不是姓武安。


    這根本就不是複姓的問題……


    查閱了一下城牆包磚的資料,史料記載最早的是孫權在建安十三年築的(鎮江)鐵甕城。而漢代雒城遺址的城牆遺址已經有了明顯城牆包磚痕跡,因而在這個時期部分城池很可能已經包磚,但是大部分的話應該還隻是夯土城牆


    青樓一詞在漢代乃至三國時期還不是指妓院的,最早應該是指帝王居所(這個有點兒囧啊),而且這一時期的娼妓與後來的娼妓還是有所不同,並不是後世指揮做皮肉生意的妓、女,另外此時的妓、女應該是官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萌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萌蛇並收藏三國之龍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