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大錘答應暫在軍中效命後,施大勇也不疑他,仍讓其統帶手下弟兄,這個安排令彭大錘與一眾響馬盜心中都安。....
三十九名響馬盜中,有數人受了傷,但都是皮肉傷,最重的倒還是彭大錘,左臂留有不少銃子,若不及時清出,傷口便會感染化膿,此時天寒地凍,要是處理不及時,隻怕他這左臂就保不住,嚴重起來,甚至會因此喪命。
軍中未帶有隨軍郎中,施大勇見彭大錘傷勢重,便要命人往鎮子裏請郎中來替他療傷,卻被彭大錘謝絕,隻叫侄兒四海取了把尖刃,就著火把烤得熱了,然後指著傷口要他直接把銃子挖出來。
挖銃子時,血兀自流得不停,尖刃入肉,那銃子又是碎粒,分布極廣,不是一顆兩顆就能挑出。整個過程持續了半柱香時間,旁人看得都是難受,彭大錘卻像無事人般,扭過臉去不叫不喊。
此情此景倒令施大勇想到關雲長刮骨療毒,暗讚這響馬盜果然是條硬漢,不枉自己苦口婆心招攬於他。
銃子清出後,因失血過多,彭大錘的臉色極白,身子十分虛弱,搖搖欲墜。
往傷口上灑上止血金創藥後,彭四海便替叔叔將傷口重新包紮,爾後將放在地上用於接盛叔叔臂上流血的陶碗端起,取出酒囊倒了些烈酒進去。
彭大錘接過和著自己血的烈酒一飲而盡,將嘴一抹,便示意四海扶自己上馬。
施大勇見他過於虛弱,恐其難以在馬上坐穩,便好言要從鎮子找輛馬車他這幾天用。
彭大錘卻道:“大丈夫受些傷,流些血算得什麽,又不是的公子哥,沒得這麽嬌氣。”
見他執意騎馬,施大勇便由他便了。傳令下去,收攏好響馬盜的軍馬,將那些京營兵遺棄的兵器物資一塊收拾好也帶回去。
........
彭大錘他們老家在保定府雄縣,縣內半數人家為朝廷職業馬戶,可謂替大明養了兩年戰馬。因此,對於軍馬,一眾響馬盜可謂都是行家。....別的不說,僅他們所騎的軍馬而言,就都能與上等蒙古戰馬媲美。
此番他們南下河南,共人馬一八十三,除十一匹軍馬在與京營的戰鬥及狼騎兵的戰鬥中被誤射而死,另有四匹軍馬隨二當家齊老二逃脫外,餘下一六十八匹軍馬悉數被歸攏。
另外,搜尋的士兵還在樹林和麥地裏找到二十六匹京營的戰馬,對於這些“有主戰馬”,施大勇本想歸還京營,但朝鎮子裏看了看後,發現那些京營兵仍躲在裏麵不敢出來,他立時改變了主意,要將這二十多匹京營的戰馬與京營遺棄的物資一起帶走。
死去的十一匹馬如何處理是個難題,曹變蛟建議直接埋了,施大勇原也是想這麽辦,但看到那些軍馬膘肥體壯,不禁又改變了主意,他準備將馬肉帶回食用。
馬肉並不好吃,在煮時會有泡沫產生,且會發出惡臭味,因此除了塞外,中原很少有人喜歡食用馬肉,幾乎聞到馬肉的味道就敬而遠之。
但不好吃不代表不能吃,馬肉畢竟也是肉,尤其對於南下以來隻靠征調沿途府縣糧草為食的錦州軍而言,這十一匹死馬顯然能夠將士們足夠的營養。
地方官府便是再如何配合,總不會太多的豬羊肉,而錦州軍長途跋涉,體力損耗太大,能多點肉補充體力自然是好的。
抱著有總比沒有好的念頭,施大勇叫曹變蛟帶人把死馬解剖,拋掉內髒,卸成幾大塊,用袋子裝了駝回去。
若說世上有誰對馬的感情最厚,恐怕除了騎兵就是養馬人。在分解馬肉時,狼騎兵和響馬盜們不約而同的都有悲傷感。
尤其是宰殺一匹尚未斷氣的軍馬時,幾乎怕有人都側過臉去,不忍看那軍馬痛苦的眼睛。
肢解完馬肉後,施大勇便要準備率部返回。鎮子裏,京營的人卻來了――他們是大局已定,姍姍來遲。
..............
“多謝將軍救援之恩!”
裴少寬是硬著頭皮來謝的,因為他實在是不想和這個“瘟神”打交道,但人家連夜趕來救援,他這被救者不來表示感謝,肯定說不過去。很是客氣的向著施大勇行了一禮,心裏卻在想便是你們不來,老子也能守到這些響馬盜知難而退的。
“本將隻是做該做的事情,裴大人不必謝我。不過裴大人千號人馬,竟然被區區十名馬盜包圍,裴大人和京營將士的本事倒真讓本將刮目相看了。”施大勇冷嘲熱諷,一點情麵都沒有給裴少寬留。
裴少寬聽了,頓時是羞得無地自容,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一臉尷尬的站在那裏,不知道說什麽好。與他同來的兩個千戶也是一臉訕訕,左顧右盼,十分的不好意思。
在香河城,施大勇就知道京營這幫兵油子什麽德性了,更知道這裴少寬也是個無能之輩,混吃等死之輩,與這等人物又有什麽好說的。
現在不是裴少寬和京營將遼軍與施大勇當“瘟神”看,而是施大勇將他們當“瘟神”看了,恨不得離他們遠遠的。要不是行軍在外,怕早就一紙上表到天子禦前,把這所謂的禦林軍趕得越遠越好。真是一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
“馬賊已經伏誅,本將還要東去登州,就不在此地多耽擱了,天亮以後,裴大人自己收拾下殘局吧。”
施大勇特意將“殘局”二說得很重,聽得裴少寬臉又紅了一下,小心道:“這個自然,下官知道怎麽辦。”
“那好,既然裴大人知道怎麽辦,本將也不多說什麽了。就此告辭!”施大勇懶得再說什麽“後會有期”,拉過座騎便要上馬。
不想裴少寬見施大勇這就要走,卻不迭上前攔下他,滿臉堆笑道:“下官還不知將軍打算如何向朝廷上報這剿匪之功?”
“剿匪之功?”施大勇愣了一下,莫名的望著裴少寬。
裴少寬被他看得有些難以啟齒,但想到這功勞,還是硬著頭皮道:“將軍率部全殲肆虐地方的馬賊,理當向朝廷報功...下官雖未盡力,但對馬賊也有牽製之功,所以...”
後麵的話,裴少寬實在是說不出來,施大勇卻聽得出來,無奈的苦笑一聲,對這裴少寬實在是失望透頂,想不到這膽小鬼這個時候還不忘替自己臉上貼金。
他裴大人的兵哪裏是對馬賊有牽製之功了,明明就是馬賊把他牽製得死死的,否則何以自己這邊都把響馬盜給盡數解決了,他京營還是沒有一兵一卒敢從鎮子裏出來的。
“裴大人言之有理,嗯,這剿賊之功就算裴大人的吧。”施大勇不冷不淡說了句,想看看裴少寬臉皮到底有多厚。
裴少寬還沒那麽不堪,聞聽功勞要全歸自己,忙搖頭道:“這如何使得,馬賊明明是被將軍的人消滅的,下官隻是率部牽製,如何敢奪將軍的功勞。”
施大勇笑了笑,放下馬韁,道:“這功勞也不是給裴大人的,本將這也是有條件的。”
“有條件?”裴少寬沒有驚訝,而是歡喜起來,世上沒難事,隻要有條件,什麽都好說。
施大勇朝和響馬盜軍馬牽在一起的京營戰馬一指:“那些馬本將帶走了,裴大人不會有意見吧?”
裴少寬順著他的手勢看去,見果然有二十來匹自己軍中的戰馬,微愣一下,很是爽快道:“好說,好說,下官沒意見,絕對沒意見。”他當然沒意見,反正隻要把平賊的功勞往上一報,他就是把全部軍馬都給遼軍,上麵也會替他補充。
裴少寬識趣,省得日後再和京營打官司,施大勇自然樂得投桃報李,當下也笑著道:“那本將就前恭賀裴指揮剿賊有功了!”
“客氣,客氣。”裴少寬現在隻覺這“瘟神”倒也沒那麽可惡,看著順眼許多了。
客氣間,身後千總李國亨看到一眾和遼兵並騎行來的騎士卻神色一變,悄悄的在後拉了他一把。
“做什麽?”裴少寬正與施大勇談得高興,冷不丁被部下拽了一下,不由有些不快。
當著施大勇的麵,李國亨不好直言,隻好拿眼朝那幫騎士撇,示意裴少寬自己看。
他娘的,搞什麽東西。
裴少寬沒好氣的朝那看了一眼,想知道李國亨到底要自己看什麽,這一看,卻是立時驚住了:馬賊?!
馬上的彭大錘和一眾響馬盜見到一幫京營的家夥盯著自己看,神情大驚小怪的,不禁怒色相對,若不是施大勇在那,隻怕當場就會惡語相向。
“施將軍,這些馬賊怎麽?”裴少寬心中狐疑:莫非這幫馬賊和遼軍有勾結?
“這些馬賊經本將勸服,現已受本將招安,以後隨在本將帳下,本將意欲給他們一個機會,好讓他們以後能夠替朝廷效命,不再做這打家劫舍的事。”施大勇不鹹不炎的解釋了下。
“原來他們已經洗心革麵,替朝廷效命了,好事,好事!”裴少寬心口不一,暗罵施大勇不地道,竟然把一幫馬賊給招進官軍,這馬賊是迫於形勢,不得已受招安,哪個會真心效命朝廷,要是以後出起亂子來,說不得還會連累他。但他又不敢說出自己的擔心,隻能口不對心的應付兩句。遼軍強勢,他便是不同意又能做什麽。
施大勇不願再在秋水鎮耽擱,也懶得和裴少寬再說些什麽廢話,便朝曹變蛟揮了揮手:“小曹,我們走!”
裴少寬忙拱手道:“下官恭送將軍!祝將軍東征馬到成功!”
施大勇早就上馬走了,頭也沒回一下,把個裴少寬摞在那,窩火不已。
錦州軍從他們麵前一一而過,看到那些軍馬,裴少寬倒沒怎麽肉疼,但看到遼軍把他們的武器裝備也給帶走,頓時急了,丟了二十多匹馬,他好解釋,可哪裏有打了勝仗,卻把兵器都給弄沒的。
可是施大勇已經跑得遠了,他便是想要追討也不可能了,那些高高在上的遼兵如何會理會他。真要上前攔住,說把東西留下,隻怕是自討沒趣。
就這麽著眼睜睜的看著遼軍遠去,裴少寬是有苦難言,最後還是實在是冷,才動了動腳指頭回去。路上尋思著如何把今日剿滅馬賊的事情向上報得漂亮些,再如何加油添醋向高公公稟報遼軍搶他京營兵器裝備的事。
三十九名響馬盜中,有數人受了傷,但都是皮肉傷,最重的倒還是彭大錘,左臂留有不少銃子,若不及時清出,傷口便會感染化膿,此時天寒地凍,要是處理不及時,隻怕他這左臂就保不住,嚴重起來,甚至會因此喪命。
軍中未帶有隨軍郎中,施大勇見彭大錘傷勢重,便要命人往鎮子裏請郎中來替他療傷,卻被彭大錘謝絕,隻叫侄兒四海取了把尖刃,就著火把烤得熱了,然後指著傷口要他直接把銃子挖出來。
挖銃子時,血兀自流得不停,尖刃入肉,那銃子又是碎粒,分布極廣,不是一顆兩顆就能挑出。整個過程持續了半柱香時間,旁人看得都是難受,彭大錘卻像無事人般,扭過臉去不叫不喊。
此情此景倒令施大勇想到關雲長刮骨療毒,暗讚這響馬盜果然是條硬漢,不枉自己苦口婆心招攬於他。
銃子清出後,因失血過多,彭大錘的臉色極白,身子十分虛弱,搖搖欲墜。
往傷口上灑上止血金創藥後,彭四海便替叔叔將傷口重新包紮,爾後將放在地上用於接盛叔叔臂上流血的陶碗端起,取出酒囊倒了些烈酒進去。
彭大錘接過和著自己血的烈酒一飲而盡,將嘴一抹,便示意四海扶自己上馬。
施大勇見他過於虛弱,恐其難以在馬上坐穩,便好言要從鎮子找輛馬車他這幾天用。
彭大錘卻道:“大丈夫受些傷,流些血算得什麽,又不是的公子哥,沒得這麽嬌氣。”
見他執意騎馬,施大勇便由他便了。傳令下去,收攏好響馬盜的軍馬,將那些京營兵遺棄的兵器物資一塊收拾好也帶回去。
........
彭大錘他們老家在保定府雄縣,縣內半數人家為朝廷職業馬戶,可謂替大明養了兩年戰馬。因此,對於軍馬,一眾響馬盜可謂都是行家。....別的不說,僅他們所騎的軍馬而言,就都能與上等蒙古戰馬媲美。
此番他們南下河南,共人馬一八十三,除十一匹軍馬在與京營的戰鬥及狼騎兵的戰鬥中被誤射而死,另有四匹軍馬隨二當家齊老二逃脫外,餘下一六十八匹軍馬悉數被歸攏。
另外,搜尋的士兵還在樹林和麥地裏找到二十六匹京營的戰馬,對於這些“有主戰馬”,施大勇本想歸還京營,但朝鎮子裏看了看後,發現那些京營兵仍躲在裏麵不敢出來,他立時改變了主意,要將這二十多匹京營的戰馬與京營遺棄的物資一起帶走。
死去的十一匹馬如何處理是個難題,曹變蛟建議直接埋了,施大勇原也是想這麽辦,但看到那些軍馬膘肥體壯,不禁又改變了主意,他準備將馬肉帶回食用。
馬肉並不好吃,在煮時會有泡沫產生,且會發出惡臭味,因此除了塞外,中原很少有人喜歡食用馬肉,幾乎聞到馬肉的味道就敬而遠之。
但不好吃不代表不能吃,馬肉畢竟也是肉,尤其對於南下以來隻靠征調沿途府縣糧草為食的錦州軍而言,這十一匹死馬顯然能夠將士們足夠的營養。
地方官府便是再如何配合,總不會太多的豬羊肉,而錦州軍長途跋涉,體力損耗太大,能多點肉補充體力自然是好的。
抱著有總比沒有好的念頭,施大勇叫曹變蛟帶人把死馬解剖,拋掉內髒,卸成幾大塊,用袋子裝了駝回去。
若說世上有誰對馬的感情最厚,恐怕除了騎兵就是養馬人。在分解馬肉時,狼騎兵和響馬盜們不約而同的都有悲傷感。
尤其是宰殺一匹尚未斷氣的軍馬時,幾乎怕有人都側過臉去,不忍看那軍馬痛苦的眼睛。
肢解完馬肉後,施大勇便要準備率部返回。鎮子裏,京營的人卻來了――他們是大局已定,姍姍來遲。
..............
“多謝將軍救援之恩!”
裴少寬是硬著頭皮來謝的,因為他實在是不想和這個“瘟神”打交道,但人家連夜趕來救援,他這被救者不來表示感謝,肯定說不過去。很是客氣的向著施大勇行了一禮,心裏卻在想便是你們不來,老子也能守到這些響馬盜知難而退的。
“本將隻是做該做的事情,裴大人不必謝我。不過裴大人千號人馬,竟然被區區十名馬盜包圍,裴大人和京營將士的本事倒真讓本將刮目相看了。”施大勇冷嘲熱諷,一點情麵都沒有給裴少寬留。
裴少寬聽了,頓時是羞得無地自容,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一臉尷尬的站在那裏,不知道說什麽好。與他同來的兩個千戶也是一臉訕訕,左顧右盼,十分的不好意思。
在香河城,施大勇就知道京營這幫兵油子什麽德性了,更知道這裴少寬也是個無能之輩,混吃等死之輩,與這等人物又有什麽好說的。
現在不是裴少寬和京營將遼軍與施大勇當“瘟神”看,而是施大勇將他們當“瘟神”看了,恨不得離他們遠遠的。要不是行軍在外,怕早就一紙上表到天子禦前,把這所謂的禦林軍趕得越遠越好。真是一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
“馬賊已經伏誅,本將還要東去登州,就不在此地多耽擱了,天亮以後,裴大人自己收拾下殘局吧。”
施大勇特意將“殘局”二說得很重,聽得裴少寬臉又紅了一下,小心道:“這個自然,下官知道怎麽辦。”
“那好,既然裴大人知道怎麽辦,本將也不多說什麽了。就此告辭!”施大勇懶得再說什麽“後會有期”,拉過座騎便要上馬。
不想裴少寬見施大勇這就要走,卻不迭上前攔下他,滿臉堆笑道:“下官還不知將軍打算如何向朝廷上報這剿匪之功?”
“剿匪之功?”施大勇愣了一下,莫名的望著裴少寬。
裴少寬被他看得有些難以啟齒,但想到這功勞,還是硬著頭皮道:“將軍率部全殲肆虐地方的馬賊,理當向朝廷報功...下官雖未盡力,但對馬賊也有牽製之功,所以...”
後麵的話,裴少寬實在是說不出來,施大勇卻聽得出來,無奈的苦笑一聲,對這裴少寬實在是失望透頂,想不到這膽小鬼這個時候還不忘替自己臉上貼金。
他裴大人的兵哪裏是對馬賊有牽製之功了,明明就是馬賊把他牽製得死死的,否則何以自己這邊都把響馬盜給盡數解決了,他京營還是沒有一兵一卒敢從鎮子裏出來的。
“裴大人言之有理,嗯,這剿賊之功就算裴大人的吧。”施大勇不冷不淡說了句,想看看裴少寬臉皮到底有多厚。
裴少寬還沒那麽不堪,聞聽功勞要全歸自己,忙搖頭道:“這如何使得,馬賊明明是被將軍的人消滅的,下官隻是率部牽製,如何敢奪將軍的功勞。”
施大勇笑了笑,放下馬韁,道:“這功勞也不是給裴大人的,本將這也是有條件的。”
“有條件?”裴少寬沒有驚訝,而是歡喜起來,世上沒難事,隻要有條件,什麽都好說。
施大勇朝和響馬盜軍馬牽在一起的京營戰馬一指:“那些馬本將帶走了,裴大人不會有意見吧?”
裴少寬順著他的手勢看去,見果然有二十來匹自己軍中的戰馬,微愣一下,很是爽快道:“好說,好說,下官沒意見,絕對沒意見。”他當然沒意見,反正隻要把平賊的功勞往上一報,他就是把全部軍馬都給遼軍,上麵也會替他補充。
裴少寬識趣,省得日後再和京營打官司,施大勇自然樂得投桃報李,當下也笑著道:“那本將就前恭賀裴指揮剿賊有功了!”
“客氣,客氣。”裴少寬現在隻覺這“瘟神”倒也沒那麽可惡,看著順眼許多了。
客氣間,身後千總李國亨看到一眾和遼兵並騎行來的騎士卻神色一變,悄悄的在後拉了他一把。
“做什麽?”裴少寬正與施大勇談得高興,冷不丁被部下拽了一下,不由有些不快。
當著施大勇的麵,李國亨不好直言,隻好拿眼朝那幫騎士撇,示意裴少寬自己看。
他娘的,搞什麽東西。
裴少寬沒好氣的朝那看了一眼,想知道李國亨到底要自己看什麽,這一看,卻是立時驚住了:馬賊?!
馬上的彭大錘和一眾響馬盜見到一幫京營的家夥盯著自己看,神情大驚小怪的,不禁怒色相對,若不是施大勇在那,隻怕當場就會惡語相向。
“施將軍,這些馬賊怎麽?”裴少寬心中狐疑:莫非這幫馬賊和遼軍有勾結?
“這些馬賊經本將勸服,現已受本將招安,以後隨在本將帳下,本將意欲給他們一個機會,好讓他們以後能夠替朝廷效命,不再做這打家劫舍的事。”施大勇不鹹不炎的解釋了下。
“原來他們已經洗心革麵,替朝廷效命了,好事,好事!”裴少寬心口不一,暗罵施大勇不地道,竟然把一幫馬賊給招進官軍,這馬賊是迫於形勢,不得已受招安,哪個會真心效命朝廷,要是以後出起亂子來,說不得還會連累他。但他又不敢說出自己的擔心,隻能口不對心的應付兩句。遼軍強勢,他便是不同意又能做什麽。
施大勇不願再在秋水鎮耽擱,也懶得和裴少寬再說些什麽廢話,便朝曹變蛟揮了揮手:“小曹,我們走!”
裴少寬忙拱手道:“下官恭送將軍!祝將軍東征馬到成功!”
施大勇早就上馬走了,頭也沒回一下,把個裴少寬摞在那,窩火不已。
錦州軍從他們麵前一一而過,看到那些軍馬,裴少寬倒沒怎麽肉疼,但看到遼軍把他們的武器裝備也給帶走,頓時急了,丟了二十多匹馬,他好解釋,可哪裏有打了勝仗,卻把兵器都給弄沒的。
可是施大勇已經跑得遠了,他便是想要追討也不可能了,那些高高在上的遼兵如何會理會他。真要上前攔住,說把東西留下,隻怕是自討沒趣。
就這麽著眼睜睜的看著遼軍遠去,裴少寬是有苦難言,最後還是實在是冷,才動了動腳指頭回去。路上尋思著如何把今日剿滅馬賊的事情向上報得漂亮些,再如何加油添醋向高公公稟報遼軍搶他京營兵器裝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