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3-08
“嗬嗬,好誌氣!敢問公子,若是當真出現了一位如你所言的治世能臣,那你是否願意為其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水鏡先生先是淡淡讚了一句,然後接著問道。
“這是自然。奉孝滿懷抱負,若是能遇一明主,當為之竭盡所能,與之共謀天下之大利!”
“哦…”水鏡先生忽然拖長了聲音,“但若此人不是英雄,而是一梟雄,那郭公子又當如何?”
“這…”房間裏一時沒有了聲音,郭嘉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
“我鮮有看到主人與他人說這麽多話。”正當童英和童玲專心做隔牆之耳的時候,引他倆進到裏麵的老者忽然幽幽開了口:“想來這位郭公子乃是有能之士。”
“嗯?”童英一怔,轉頭看向老者,忽然歉意的行了一禮,“在下童英,這位是我的師妹童玲,還未請教老丈尊姓大名?”
“不必多禮,我姓許,你倆叫我老許便好。”
“許老,剛才您所言鮮有看到水鏡先生與人說這麽多話,可是他對這位郭公子所言並未表明態度…”童英低聲問道,“而對袁公子則是讚許有加,為何你言及郭公子是有才之人,卻不提袁公子呢?”
“說‘好’便是讚許麽?”老許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笑容。
童英微微一愣,正待開口,隔壁又傳來了新的聲音。
“能臣也好,梟雄也罷,若是能安定天下,讓黎民百姓安居樂業,無論是否為劉姓宗親,那我都願意為其出謀劃策,傾盡所能!”郭嘉思慮片刻,緩緩說道。
“好,好,好。”水鏡先生大笑三聲,連聲說道。
“天色不早了,我二人就先行告辭,不打擾先生了。”似乎是感覺到了水鏡先生對自己略有些冷落,袁譚迫不及待的開口告辭。
“既是如此,那老夫便不遠送了,還望二位公子見諒。”水鏡先生將袁譚和郭嘉送了出門,站在宅院中朝二人拱手道。
“多有叨擾,還請先生勿怪。”袁郭二人拱手答禮。
“對了,郭公子。”袁譚二人正要走出宅院,忽然水鏡先生對著兩人的背影開口說道。
“先生還有何事賜教?”郭嘉帶著疑惑的神情轉過身,出言道。
水鏡先生望著郭嘉,半響沒有說話,長歎一聲後緩緩地丟下一句“可惜了…”,不待郭嘉回答便轉身進到屋子內……
**********************************************************
“好了,我去稟告主人你二位在此等候,看他是否願意接見二位。”老許見袁譚二人走遠,朝童英緩緩開口道。
“如此便有勞許老了。”童英開口謝道。
“對了,童公子可否將元直給予你的信物交與老夫,好讓我家主人知道你是為何而來。”老許忽然對童英伸手道。
“哦,好。”童英聞言,趕緊從懷中取出磐龍璧遞給老許。不過老許見他遞來的是磐龍璧,顯然是微微一愣,並沒有伸手接過。
童英見他不接,俄而恍然大悟,開口道:“單福大師給我的信物便在其上,不過二者已是合二為一無法取下來。”
老許隻好接過整個磐龍璧,詳加打量了一番,這才轉身進到裏屋之中。
不多時,老許從裏麵走了出來,開口道:“主人請二位到裏麵一敘。”
兩人朝老許道了聲謝,這才緩步進到內堂之中。內堂裏一位須發花白的老者負手站在中央,其人身材清矍,臉上甚為和藹。
“童英(童玲)見過水鏡先生。”童英知道這便是名聞天下的水鏡先生,當下朝水鏡先生行了一禮,然後恭敬的束手站在一旁。
“二位來了,不必拘禮,請坐。”水鏡先生望向童英,伸手指向一旁的軟榻,微笑說道。
“多謝先生。”童英依言跪坐了下去。
水鏡先生與他相對而坐,目光柔和,微笑著望著童英。
“水鏡先生…”望著對麵端坐的老者,童英心中卻是沒來由的一陣激動,或許是從這位和藹可親的老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父親的影子,他嘴唇微微顫抖,忍不住開口欲言,卻是為水鏡先生所止。
“請恕老夫冒昧,敢問童公子此玉璧從何而來?”水鏡先生拿起案上安放的磐龍璧,卻是先開了口。
“哦,此物乃是我父親留給我的,隻是我現在也不知道父親何在。”童英沒想到水鏡先生一上來卻是問了個與單福先生同樣的問題,不過還是老實答道。
“原來如此。”水鏡先生從桌上拾起磐龍璧,抿著嘴久久沒有開口,磐龍璧中央的那顆玉珠泛著淡淡的流光,中正柔和的光芒映照在他的眼中,老者臉上的不覺閃過一絲異色。
“磐龍顯、玉使出…磐龍顯、玉使出…”水鏡先生口中喃喃念著童英都聽不懂的話,良久,他長歎一聲,輕聲道,“看來終究還是逃不過天意。”
童英聽得一頭霧水,水鏡先生慨歎良久,俄而將手中的磐龍璧遞還給童英,然後淡淡的說道:“童公子有興趣聽個故事麽?”
“故事?”童英一怔,點了點頭,說道,“在下洗耳恭聽。”
“這個故事有些長,牽涉到一個遠古的神話,元直或已與你說了少許,不過他知之不全,因此如今你大概也隻是一知半解而已。”水鏡先生閃過一抹複雜的神色,輕聲道,“或許聽完我說的這個故事,你心中關於這磐龍璧的疑惑能減少幾分。”
“先生但說無妨,在下願聞其詳。”童英見水鏡先生神色肅然,自己也屏氣凝神,聽他的下文。
“相傳上古之時,華夏大地上有兩位大神,一名伏羲、一名女媧。他倆原本是為兄妹,而後又結為了夫妻。因伏羲鱗身,女媧蛇軀,所以,其所繁衍之後代稱之為‘龍之傳人’。兩位大神一共所生有五子,分掌五行,木神曰句芒,火神曰祝融,土神曰後土,金神曰蓐收,水神曰共工。”頓了頓,水鏡先生接著說道,“伏羲乃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地位十分顯赫,而他死後,其妻女媧便被奉為皇,是為三皇五帝中的第二皇。可惜其第五子水神共工野心勃勃,一心覬覦皇位,得知女媧被奉為皇之後,竟是率領族人起兵作亂。女媧得知此事,震怒之下,派遣火神祝融率軍征討作亂的共工。結果祝融平定叛亂,而共工兵敗之後,一怒之下用頭去撞不周山…”
“用頭去撞不周山?”童英聞言,心中暗忖這共工不是在自殘吧。
“那共工為伏羲和女媧兩位大神之後,自然亦是有無上法力。而不周山被共工這麽猛然一撞,竟是山體崩裂,被攔腰折斷。”水鏡先生點點頭,接著說道。
“結果呢?”童英不禁催促的問。
“結果天地之間發生巨變,天空中的日月星辰都變了位置;大地上則是山川移動、河川變流。”水鏡先生緩緩道。
“啊!”童英顯然是沒想到一座山的倒塌竟是引起了如此嚴重的後果。
“其實這不周山乃是天地之間的支柱,亦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不周山倒塌之後,天柱便折斷了,使得係著大地的繩子也崩斷了,結果大地向東南方向塌陷,而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騰向東,流入東邊的大海裏去了。而同時天河倒灌,地麵上洪水泛濫、災禍橫生,人類深受其害。”
“然後呢?”童英顯然是被這個故事勾起了興趣,雖然關於這些那位單福大師也曾提起過,但是他說的遠不如水鏡先生所言詳盡。
“大神女媧不忍人類受到災苦,於是前往東海深處的仙山天台山,取天台山中特有的五色土煉出五色石來補天空因不周山折斷而出現的裂縫,同時折神鱉之足撐四極,並率領自己子民們平洪水殺猛獸,才漸漸使天河之水消退,人們再一次安居樂業。而造成如此滔天大禍的共工為祝融所捕,其罪本不容赦,但由於他苦苦以親情向女媧哀求表示悔過。畢竟血濃於水,女媧大神見他一再哀求,一時不忍,便赦免了共工的死罪,將其鎖在斷裂的不周山頂,位於人界和天界的交匯之處九恨天中。此時,雖然大地似乎恢複了和平,但仇恨的種子已經種下,共工一族誓言營救共工,並完成其一統江山的心願…”
“童公子,請用茶。”老許從門外進到內堂來,手中端著三盞清茶,一盞放到水鏡先生手邊的桌上,另兩盞則放到了童英及童玲的手上,才緩步退了出去。
溫熱的清茶散發著淡淡的香氣,讓童英隻覺神清氣爽,輕抿了一口,還未來得及回味口齒間的留香,耳邊再次傳來水鏡先生的聲音。
“仇恨的種子慢慢的在所有共工的後裔心中生根發芽,而共工一族緩緩的積蓄著力量,直到帝堯時期,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絕好的機會,一舉攻入九恨天,使得共工得以脫困而出。共工逃離九恨天之後再次為虐,神州大地又重新陷入汪洋之中,地上的人們也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就在這個時候,木神句芒後裔中有一位傑出之人名叫禹,禹以木神所遺的神器開山斧劈開河道治理水患,再用避水劍降服共工,經過多年的奮戰終於擊敗了共工族人,並重新將共工鎖入到九恨天之中。”
水鏡先生抿了一口清茶,潤了潤喉,接著說道:“禹帝為了避免共工再次脫困禍害天下,於是便集天下之金,鑄造了九鼎(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並分天下為九州島,此九鼎形成龐大的結界,每時每刻都在吸取共工的龍氣,防止共工恢複元氣。同時九鼎都被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借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島之主,天下從此一統。”
童英臉上閃過一絲疑惑,畢竟聽到這裏他也不知道水鏡先生說的這個故事與磐龍璧有何關聯,與自己又有何關係。
水鏡先生顯然是看出了他臉上的疑惑,接著說了下去:“大禹建立夏朝至今已有兩千餘年,天下數次大亂,而每一次亂局之中都能發現共工一族的蹤跡,他們妄圖趁亂渾水摸魚,得到大禹所鑄的九鼎,以救出共工。而為了對抗共工一族,大禹以女媧之補天石做成磐龍璧,派遣了一位使者攜帶著磐龍璧四處尋找傳說中九星玉的下落,這位使者便稱之為“玉使”,玉使將磐龍璧代代相傳,而尋找星玉的下落便成為他們家族的使命。”
“九星玉?”聞言,童英神色愕然。
“這九星玉存在於許多傳說之中,據說秦始皇之所以能統一六國跟某些星玉的強大力量有關。”水鏡先生道。
“那我這磐龍璧…?”
“沒錯,你便是今世的玉使。”水鏡先生望著錯愕的童英,一字一字的說出了這個讓童英瞠目結舌的結論來。
“嗬嗬,好誌氣!敢問公子,若是當真出現了一位如你所言的治世能臣,那你是否願意為其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水鏡先生先是淡淡讚了一句,然後接著問道。
“這是自然。奉孝滿懷抱負,若是能遇一明主,當為之竭盡所能,與之共謀天下之大利!”
“哦…”水鏡先生忽然拖長了聲音,“但若此人不是英雄,而是一梟雄,那郭公子又當如何?”
“這…”房間裏一時沒有了聲音,郭嘉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
“我鮮有看到主人與他人說這麽多話。”正當童英和童玲專心做隔牆之耳的時候,引他倆進到裏麵的老者忽然幽幽開了口:“想來這位郭公子乃是有能之士。”
“嗯?”童英一怔,轉頭看向老者,忽然歉意的行了一禮,“在下童英,這位是我的師妹童玲,還未請教老丈尊姓大名?”
“不必多禮,我姓許,你倆叫我老許便好。”
“許老,剛才您所言鮮有看到水鏡先生與人說這麽多話,可是他對這位郭公子所言並未表明態度…”童英低聲問道,“而對袁公子則是讚許有加,為何你言及郭公子是有才之人,卻不提袁公子呢?”
“說‘好’便是讚許麽?”老許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笑容。
童英微微一愣,正待開口,隔壁又傳來了新的聲音。
“能臣也好,梟雄也罷,若是能安定天下,讓黎民百姓安居樂業,無論是否為劉姓宗親,那我都願意為其出謀劃策,傾盡所能!”郭嘉思慮片刻,緩緩說道。
“好,好,好。”水鏡先生大笑三聲,連聲說道。
“天色不早了,我二人就先行告辭,不打擾先生了。”似乎是感覺到了水鏡先生對自己略有些冷落,袁譚迫不及待的開口告辭。
“既是如此,那老夫便不遠送了,還望二位公子見諒。”水鏡先生將袁譚和郭嘉送了出門,站在宅院中朝二人拱手道。
“多有叨擾,還請先生勿怪。”袁郭二人拱手答禮。
“對了,郭公子。”袁譚二人正要走出宅院,忽然水鏡先生對著兩人的背影開口說道。
“先生還有何事賜教?”郭嘉帶著疑惑的神情轉過身,出言道。
水鏡先生望著郭嘉,半響沒有說話,長歎一聲後緩緩地丟下一句“可惜了…”,不待郭嘉回答便轉身進到屋子內……
**********************************************************
“好了,我去稟告主人你二位在此等候,看他是否願意接見二位。”老許見袁譚二人走遠,朝童英緩緩開口道。
“如此便有勞許老了。”童英開口謝道。
“對了,童公子可否將元直給予你的信物交與老夫,好讓我家主人知道你是為何而來。”老許忽然對童英伸手道。
“哦,好。”童英聞言,趕緊從懷中取出磐龍璧遞給老許。不過老許見他遞來的是磐龍璧,顯然是微微一愣,並沒有伸手接過。
童英見他不接,俄而恍然大悟,開口道:“單福大師給我的信物便在其上,不過二者已是合二為一無法取下來。”
老許隻好接過整個磐龍璧,詳加打量了一番,這才轉身進到裏屋之中。
不多時,老許從裏麵走了出來,開口道:“主人請二位到裏麵一敘。”
兩人朝老許道了聲謝,這才緩步進到內堂之中。內堂裏一位須發花白的老者負手站在中央,其人身材清矍,臉上甚為和藹。
“童英(童玲)見過水鏡先生。”童英知道這便是名聞天下的水鏡先生,當下朝水鏡先生行了一禮,然後恭敬的束手站在一旁。
“二位來了,不必拘禮,請坐。”水鏡先生望向童英,伸手指向一旁的軟榻,微笑說道。
“多謝先生。”童英依言跪坐了下去。
水鏡先生與他相對而坐,目光柔和,微笑著望著童英。
“水鏡先生…”望著對麵端坐的老者,童英心中卻是沒來由的一陣激動,或許是從這位和藹可親的老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父親的影子,他嘴唇微微顫抖,忍不住開口欲言,卻是為水鏡先生所止。
“請恕老夫冒昧,敢問童公子此玉璧從何而來?”水鏡先生拿起案上安放的磐龍璧,卻是先開了口。
“哦,此物乃是我父親留給我的,隻是我現在也不知道父親何在。”童英沒想到水鏡先生一上來卻是問了個與單福先生同樣的問題,不過還是老實答道。
“原來如此。”水鏡先生從桌上拾起磐龍璧,抿著嘴久久沒有開口,磐龍璧中央的那顆玉珠泛著淡淡的流光,中正柔和的光芒映照在他的眼中,老者臉上的不覺閃過一絲異色。
“磐龍顯、玉使出…磐龍顯、玉使出…”水鏡先生口中喃喃念著童英都聽不懂的話,良久,他長歎一聲,輕聲道,“看來終究還是逃不過天意。”
童英聽得一頭霧水,水鏡先生慨歎良久,俄而將手中的磐龍璧遞還給童英,然後淡淡的說道:“童公子有興趣聽個故事麽?”
“故事?”童英一怔,點了點頭,說道,“在下洗耳恭聽。”
“這個故事有些長,牽涉到一個遠古的神話,元直或已與你說了少許,不過他知之不全,因此如今你大概也隻是一知半解而已。”水鏡先生閃過一抹複雜的神色,輕聲道,“或許聽完我說的這個故事,你心中關於這磐龍璧的疑惑能減少幾分。”
“先生但說無妨,在下願聞其詳。”童英見水鏡先生神色肅然,自己也屏氣凝神,聽他的下文。
“相傳上古之時,華夏大地上有兩位大神,一名伏羲、一名女媧。他倆原本是為兄妹,而後又結為了夫妻。因伏羲鱗身,女媧蛇軀,所以,其所繁衍之後代稱之為‘龍之傳人’。兩位大神一共所生有五子,分掌五行,木神曰句芒,火神曰祝融,土神曰後土,金神曰蓐收,水神曰共工。”頓了頓,水鏡先生接著說道,“伏羲乃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地位十分顯赫,而他死後,其妻女媧便被奉為皇,是為三皇五帝中的第二皇。可惜其第五子水神共工野心勃勃,一心覬覦皇位,得知女媧被奉為皇之後,竟是率領族人起兵作亂。女媧得知此事,震怒之下,派遣火神祝融率軍征討作亂的共工。結果祝融平定叛亂,而共工兵敗之後,一怒之下用頭去撞不周山…”
“用頭去撞不周山?”童英聞言,心中暗忖這共工不是在自殘吧。
“那共工為伏羲和女媧兩位大神之後,自然亦是有無上法力。而不周山被共工這麽猛然一撞,竟是山體崩裂,被攔腰折斷。”水鏡先生點點頭,接著說道。
“結果呢?”童英不禁催促的問。
“結果天地之間發生巨變,天空中的日月星辰都變了位置;大地上則是山川移動、河川變流。”水鏡先生緩緩道。
“啊!”童英顯然是沒想到一座山的倒塌竟是引起了如此嚴重的後果。
“其實這不周山乃是天地之間的支柱,亦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不周山倒塌之後,天柱便折斷了,使得係著大地的繩子也崩斷了,結果大地向東南方向塌陷,而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騰向東,流入東邊的大海裏去了。而同時天河倒灌,地麵上洪水泛濫、災禍橫生,人類深受其害。”
“然後呢?”童英顯然是被這個故事勾起了興趣,雖然關於這些那位單福大師也曾提起過,但是他說的遠不如水鏡先生所言詳盡。
“大神女媧不忍人類受到災苦,於是前往東海深處的仙山天台山,取天台山中特有的五色土煉出五色石來補天空因不周山折斷而出現的裂縫,同時折神鱉之足撐四極,並率領自己子民們平洪水殺猛獸,才漸漸使天河之水消退,人們再一次安居樂業。而造成如此滔天大禍的共工為祝融所捕,其罪本不容赦,但由於他苦苦以親情向女媧哀求表示悔過。畢竟血濃於水,女媧大神見他一再哀求,一時不忍,便赦免了共工的死罪,將其鎖在斷裂的不周山頂,位於人界和天界的交匯之處九恨天中。此時,雖然大地似乎恢複了和平,但仇恨的種子已經種下,共工一族誓言營救共工,並完成其一統江山的心願…”
“童公子,請用茶。”老許從門外進到內堂來,手中端著三盞清茶,一盞放到水鏡先生手邊的桌上,另兩盞則放到了童英及童玲的手上,才緩步退了出去。
溫熱的清茶散發著淡淡的香氣,讓童英隻覺神清氣爽,輕抿了一口,還未來得及回味口齒間的留香,耳邊再次傳來水鏡先生的聲音。
“仇恨的種子慢慢的在所有共工的後裔心中生根發芽,而共工一族緩緩的積蓄著力量,直到帝堯時期,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絕好的機會,一舉攻入九恨天,使得共工得以脫困而出。共工逃離九恨天之後再次為虐,神州大地又重新陷入汪洋之中,地上的人們也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就在這個時候,木神句芒後裔中有一位傑出之人名叫禹,禹以木神所遺的神器開山斧劈開河道治理水患,再用避水劍降服共工,經過多年的奮戰終於擊敗了共工族人,並重新將共工鎖入到九恨天之中。”
水鏡先生抿了一口清茶,潤了潤喉,接著說道:“禹帝為了避免共工再次脫困禍害天下,於是便集天下之金,鑄造了九鼎(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並分天下為九州島,此九鼎形成龐大的結界,每時每刻都在吸取共工的龍氣,防止共工恢複元氣。同時九鼎都被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借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島之主,天下從此一統。”
童英臉上閃過一絲疑惑,畢竟聽到這裏他也不知道水鏡先生說的這個故事與磐龍璧有何關聯,與自己又有何關係。
水鏡先生顯然是看出了他臉上的疑惑,接著說了下去:“大禹建立夏朝至今已有兩千餘年,天下數次大亂,而每一次亂局之中都能發現共工一族的蹤跡,他們妄圖趁亂渾水摸魚,得到大禹所鑄的九鼎,以救出共工。而為了對抗共工一族,大禹以女媧之補天石做成磐龍璧,派遣了一位使者攜帶著磐龍璧四處尋找傳說中九星玉的下落,這位使者便稱之為“玉使”,玉使將磐龍璧代代相傳,而尋找星玉的下落便成為他們家族的使命。”
“九星玉?”聞言,童英神色愕然。
“這九星玉存在於許多傳說之中,據說秦始皇之所以能統一六國跟某些星玉的強大力量有關。”水鏡先生道。
“那我這磐龍璧…?”
“沒錯,你便是今世的玉使。”水鏡先生望著錯愕的童英,一字一字的說出了這個讓童英瞠目結舌的結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