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英一路出了張魯府,徑直回到了胡車兒的府中。
劉嫣和胡車兒正焦急的等待司馬英的消息,眼見他回來了,當即異口同聲的問道:“師君如何說?”
司馬英望著二人,微微一笑開口道:“準備一下吧,過兩日我們就可以回漢中複命了。”
“那師君是答應了?”劉嫣深知司馬英的個性,若是不達目的是決不甘休的,既然他說可以回去複命了,那想來必是已完成使命。
“嗯。”司馬英笑著說道,“雖然師君沒有明言,但其內心所想已表露無遺。若無變故,應該便會在這兩日宣佈了。”
“好。”聞言,不單劉嫣歡喜不已,胡車兒也長出了一口氣,畢竟司馬英是他引薦與張魯的,若是張魯沒有降曹之心,他難免為其所猜忌。何況張魯待他不薄,司馬英也對其有故義,他實在不希望二者再起兵禍,如今聽聞張魯願意投降,也避免了日後他與司馬英在戰場上各為其主的廝殺,對他而言,這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果不其然,翌日張魯便親自修降書一封與司馬英送曹操,同時遣長子張富代表自己隨司馬英一道回轉漢中,以示誠意。
司馬英領著張富回到漢中,覲見曹操。曹操大喜過望,當即表奏朝廷,奏請封張魯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邑萬戶,其五子以及閻圃皆封為列侯。
張魯得知曹操如此厚待,當下感激涕零,不過他亦表示希望能讓隨自己遷徒往巴中的百姓早日回歸故土。曹操自然應允,不日便派司馬英領三萬精銳打通了漢中與巴中的道路,張魯率數萬教眾沿此路北歸漢中。曹操見張魯後,嘉許其本有善意,待以客禮,並與張魯結成了兒女親家,讓自己的兒子曹宇娶了張魯的女兒。
而後,曹操再次下令遷徒漢中百姓去往中原地區,這次政令便分外通暢,漢中百姓紛紛舉家遷徒,因為不但曹操在政令中許諾了但凡由漢中前往中原者,政府發勞作工具與土地,保證耕者有其田,而且張魯也動身前往許縣覲見漢帝,然後就留在朝中任職,須知在漢中百姓中,五鬥米教教徒占了很大部分,這些人眼見於此,當然紛紛自願跟隨自家教主前往中原之地,畢竟那裏還有廣袤的土地和眾多的百姓,可以傳播五鬥米教。
一時間,由漢中遷往中原的百姓絡繹不絕,為了爭取更多時間供更多的百姓遷徒,曹操下令諸軍堅守各處通道要津,保護百姓通過。
與此同時,劉備也聽聞張魯歸降了曹操,雖然大為惱怒,但卻是也無可奈何,畢竟雖然己軍後勤保障遠勝曹軍,但兵力卻少於曹軍,固守有餘而進取不足,想要阻撓漢中百姓的遷徒,實在不大現實了。劉備心知此番即便是得了漢中,也不過是一座空城罷了,但即便是空城,他也不能退讓,漢中對於曹操而言或許隻是“雞肋”之地,但對於西川而言卻太重要了,他無論如何也不能退兵,隻能堅持到底,所以兩支大軍依舊是遙遙對峙,誰也不肯退讓一步。至於司馬英,雖然此番他又立下了一功,但曹操隻加其封邑千戶,並未有其他更加實質的封賞,雖然司馬英並不以為意,畢竟他不在乎這些東西,然而自幼在勾心鬥角的宮廷中長大的劉嫣卻敏銳的察覺到一絲不同尋常。
“大哥,此番曹孟德封賞似乎有所不公啊?”劉嫣望著司馬英,蹙眉說道。
“哦,哪裡不公了?”正在專心靜坐的司馬英睜開眼睛來,望著劉嫣開口說道。
“曹操對於歸降張魯等人大事封賞,唯獨對立下偌大功勞的大哥你許以些許小惠,這與其平日所行並不相同。”劉嫣緩緩說道。
“哦,是麼?”司馬英有些遲疑的說道。
“曹孟德平素尤擅以高官厚祿來收買人心,講究有功必賞,此番卻是對大哥你的功勞視而不見,難道不反常麼?”劉嫣開口道。
“前日我領軍作戰大敗而回,丞相他沒有處罰我,我便很感激了,如今不過是戴罪立功,丞相他這麼做無可厚非。”司馬英沉吟片刻,搖了搖頭開口道,“小妹你就不要多想了。”
“可是大哥你莫要忘了曹孟德此人生性多疑,那次傳國玉璽之事便是前車之鑒,大哥你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啊。”劉嫣疾聲說道。
“小妹你放心,這些事情我心中省得。”司馬英望著一臉急色的劉嫣,知道她是關心自己的安危,不由微微一笑,開口道,“何況我感覺到丞相他確實沒有疑我。”
司馬英並不是在說謊寬慰劉嫣,他這幾日因為張魯歸降的緣故與曹操見了數麵,也聊了很多,他能感覺到曹操並沒有對自己產生什麼戒心,有什麼軍國大事也不回避自己。
“那這是怎麼回事?”劉嫣皺眉自言自語道。
“總之你就不要多想了。”司馬英笑著揉了揉劉嫣吹彈可破的臉蛋,說道,“對了,這幾日父親來過麼?”
“伯父他來過兩次,見你不在便...”劉嫣正說著,忽然話語一頓,若有所思般開口道,“莫不是曹孟德在疑伯父?”
“什麼?你說丞相在懷疑父親?”聞言,司馬英麵色微微一變,旋即開口道。
“極有可能。”劉嫣沉吟片刻,點頭道,“我先前還在想為何此番曹孟德出征漢中竟沒有徵召伯父隨軍,還留下荀彧在許都,隻怕...”
劉嫣的話沒有說完,但內裏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司馬英默然不語,良久才出言問道:“那丞相他懷疑父親什麼呢?”
“那要看伯父他是為了什麼了?”劉嫣望著司馬英,一字一頓的緩聲問道,“大哥,其實我一直很疑惑,以伯父一身神乎其神的異術,以及學貫天人的才學,還有家族龐大的勢力,他完全可以成為一方霸主,又何必委身於曹孟德帳下甘做一謀士呢?難道當真隻為了日後封侯拜相麼?”
“這...”劉嫣的一席話問得司馬英啞然無語。
司馬懿有過嚴令關於司馬家族的事情一律不能透露給劉嫣,畢竟劉嫣也是姓劉,她流淌的也是劉邦的血脈,所以司馬家族的事情司馬懿自然不想為一劉氏族人知曉。司馬英向來遵從父親之命,所以並未與劉嫣說起過自己族內之事。但聰慧如劉嫣,隻怕通過些許蛛絲馬跡,早就猜到了一些東西。
“父親他自有自己的想法,小妹你就不要再問了。”司馬英別過頭去,對劉嫣的問題避而不談。
劉嫣臉上閃過一抹失望之色,歎了口氣,說道:“既然大哥你不願說,那我便不問了,我先去看看今日的飯食做好了麼。”
“唔。”司馬英點點頭,目送劉嫣離開,他並不想瞞劉嫣,但他又不願違逆父親之命,因此分外為難。
不過剛才劉嫣的話卻是點醒了司馬英,正如劉嫣所言,司馬懿的目標絕非僅僅是封侯拜相而已,他具備一切成為一方霸主的條件,而之所以會選擇委身曹操麾下,原因隻有一個——無非是想要隱藏實力,隱身在幕後,等待時機成熟後再坐收漁人之利。畢竟司馬懿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完成先祖未竟之願望,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步便是要成為天下至尊。
司馬英深知,為了達成目的,司馬懿可以犧牲一切東西,他會搬開所有絆腳石,若是當真曹操對他產生了懷疑,那麼...
思慮及此,司馬英不禁打了個冷戰,不敢繼續再往下想了,因為他無比迷惘的發現,若是當真遇到了這般情況,他自己根本不知該如何應對,一邊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另一邊是同自己出生入死的手足兄弟,他究竟該站在哪一邊呢?
司馬英根本無法做出抉擇,他隻能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
可是司馬英亦是知道,這一天終究會到來的,而且或許已經不遠了......
劉嫣和胡車兒正焦急的等待司馬英的消息,眼見他回來了,當即異口同聲的問道:“師君如何說?”
司馬英望著二人,微微一笑開口道:“準備一下吧,過兩日我們就可以回漢中複命了。”
“那師君是答應了?”劉嫣深知司馬英的個性,若是不達目的是決不甘休的,既然他說可以回去複命了,那想來必是已完成使命。
“嗯。”司馬英笑著說道,“雖然師君沒有明言,但其內心所想已表露無遺。若無變故,應該便會在這兩日宣佈了。”
“好。”聞言,不單劉嫣歡喜不已,胡車兒也長出了一口氣,畢竟司馬英是他引薦與張魯的,若是張魯沒有降曹之心,他難免為其所猜忌。何況張魯待他不薄,司馬英也對其有故義,他實在不希望二者再起兵禍,如今聽聞張魯願意投降,也避免了日後他與司馬英在戰場上各為其主的廝殺,對他而言,這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果不其然,翌日張魯便親自修降書一封與司馬英送曹操,同時遣長子張富代表自己隨司馬英一道回轉漢中,以示誠意。
司馬英領著張富回到漢中,覲見曹操。曹操大喜過望,當即表奏朝廷,奏請封張魯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邑萬戶,其五子以及閻圃皆封為列侯。
張魯得知曹操如此厚待,當下感激涕零,不過他亦表示希望能讓隨自己遷徒往巴中的百姓早日回歸故土。曹操自然應允,不日便派司馬英領三萬精銳打通了漢中與巴中的道路,張魯率數萬教眾沿此路北歸漢中。曹操見張魯後,嘉許其本有善意,待以客禮,並與張魯結成了兒女親家,讓自己的兒子曹宇娶了張魯的女兒。
而後,曹操再次下令遷徒漢中百姓去往中原地區,這次政令便分外通暢,漢中百姓紛紛舉家遷徒,因為不但曹操在政令中許諾了但凡由漢中前往中原者,政府發勞作工具與土地,保證耕者有其田,而且張魯也動身前往許縣覲見漢帝,然後就留在朝中任職,須知在漢中百姓中,五鬥米教教徒占了很大部分,這些人眼見於此,當然紛紛自願跟隨自家教主前往中原之地,畢竟那裏還有廣袤的土地和眾多的百姓,可以傳播五鬥米教。
一時間,由漢中遷往中原的百姓絡繹不絕,為了爭取更多時間供更多的百姓遷徒,曹操下令諸軍堅守各處通道要津,保護百姓通過。
與此同時,劉備也聽聞張魯歸降了曹操,雖然大為惱怒,但卻是也無可奈何,畢竟雖然己軍後勤保障遠勝曹軍,但兵力卻少於曹軍,固守有餘而進取不足,想要阻撓漢中百姓的遷徒,實在不大現實了。劉備心知此番即便是得了漢中,也不過是一座空城罷了,但即便是空城,他也不能退讓,漢中對於曹操而言或許隻是“雞肋”之地,但對於西川而言卻太重要了,他無論如何也不能退兵,隻能堅持到底,所以兩支大軍依舊是遙遙對峙,誰也不肯退讓一步。至於司馬英,雖然此番他又立下了一功,但曹操隻加其封邑千戶,並未有其他更加實質的封賞,雖然司馬英並不以為意,畢竟他不在乎這些東西,然而自幼在勾心鬥角的宮廷中長大的劉嫣卻敏銳的察覺到一絲不同尋常。
“大哥,此番曹孟德封賞似乎有所不公啊?”劉嫣望著司馬英,蹙眉說道。
“哦,哪裡不公了?”正在專心靜坐的司馬英睜開眼睛來,望著劉嫣開口說道。
“曹操對於歸降張魯等人大事封賞,唯獨對立下偌大功勞的大哥你許以些許小惠,這與其平日所行並不相同。”劉嫣緩緩說道。
“哦,是麼?”司馬英有些遲疑的說道。
“曹孟德平素尤擅以高官厚祿來收買人心,講究有功必賞,此番卻是對大哥你的功勞視而不見,難道不反常麼?”劉嫣開口道。
“前日我領軍作戰大敗而回,丞相他沒有處罰我,我便很感激了,如今不過是戴罪立功,丞相他這麼做無可厚非。”司馬英沉吟片刻,搖了搖頭開口道,“小妹你就不要多想了。”
“可是大哥你莫要忘了曹孟德此人生性多疑,那次傳國玉璽之事便是前車之鑒,大哥你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啊。”劉嫣疾聲說道。
“小妹你放心,這些事情我心中省得。”司馬英望著一臉急色的劉嫣,知道她是關心自己的安危,不由微微一笑,開口道,“何況我感覺到丞相他確實沒有疑我。”
司馬英並不是在說謊寬慰劉嫣,他這幾日因為張魯歸降的緣故與曹操見了數麵,也聊了很多,他能感覺到曹操並沒有對自己產生什麼戒心,有什麼軍國大事也不回避自己。
“那這是怎麼回事?”劉嫣皺眉自言自語道。
“總之你就不要多想了。”司馬英笑著揉了揉劉嫣吹彈可破的臉蛋,說道,“對了,這幾日父親來過麼?”
“伯父他來過兩次,見你不在便...”劉嫣正說著,忽然話語一頓,若有所思般開口道,“莫不是曹孟德在疑伯父?”
“什麼?你說丞相在懷疑父親?”聞言,司馬英麵色微微一變,旋即開口道。
“極有可能。”劉嫣沉吟片刻,點頭道,“我先前還在想為何此番曹孟德出征漢中竟沒有徵召伯父隨軍,還留下荀彧在許都,隻怕...”
劉嫣的話沒有說完,但內裏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司馬英默然不語,良久才出言問道:“那丞相他懷疑父親什麼呢?”
“那要看伯父他是為了什麼了?”劉嫣望著司馬英,一字一頓的緩聲問道,“大哥,其實我一直很疑惑,以伯父一身神乎其神的異術,以及學貫天人的才學,還有家族龐大的勢力,他完全可以成為一方霸主,又何必委身於曹孟德帳下甘做一謀士呢?難道當真隻為了日後封侯拜相麼?”
“這...”劉嫣的一席話問得司馬英啞然無語。
司馬懿有過嚴令關於司馬家族的事情一律不能透露給劉嫣,畢竟劉嫣也是姓劉,她流淌的也是劉邦的血脈,所以司馬家族的事情司馬懿自然不想為一劉氏族人知曉。司馬英向來遵從父親之命,所以並未與劉嫣說起過自己族內之事。但聰慧如劉嫣,隻怕通過些許蛛絲馬跡,早就猜到了一些東西。
“父親他自有自己的想法,小妹你就不要再問了。”司馬英別過頭去,對劉嫣的問題避而不談。
劉嫣臉上閃過一抹失望之色,歎了口氣,說道:“既然大哥你不願說,那我便不問了,我先去看看今日的飯食做好了麼。”
“唔。”司馬英點點頭,目送劉嫣離開,他並不想瞞劉嫣,但他又不願違逆父親之命,因此分外為難。
不過剛才劉嫣的話卻是點醒了司馬英,正如劉嫣所言,司馬懿的目標絕非僅僅是封侯拜相而已,他具備一切成為一方霸主的條件,而之所以會選擇委身曹操麾下,原因隻有一個——無非是想要隱藏實力,隱身在幕後,等待時機成熟後再坐收漁人之利。畢竟司馬懿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完成先祖未竟之願望,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步便是要成為天下至尊。
司馬英深知,為了達成目的,司馬懿可以犧牲一切東西,他會搬開所有絆腳石,若是當真曹操對他產生了懷疑,那麼...
思慮及此,司馬英不禁打了個冷戰,不敢繼續再往下想了,因為他無比迷惘的發現,若是當真遇到了這般情況,他自己根本不知該如何應對,一邊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另一邊是同自己出生入死的手足兄弟,他究竟該站在哪一邊呢?
司馬英根本無法做出抉擇,他隻能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
可是司馬英亦是知道,這一天終究會到來的,而且或許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