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已然又進到了初秋。


    太陽堪堪爬上東方遠山,瘦硬的秋風蕩起了輕塵,洛水兩岸土霧和著晨曦而起,蒼蒼茫茫籠罩了山水城池、田疇林木、行人車馬。洛陽城的四門箭樓巍巍拔起,拱衛著南北皇宮的殿宇樓閣,在沉沉暮靄中直似天上街市。


    曙光一顯,洛陽城便立即蘇醒了過來。最後一陣雞鳴尚未消散,城內大道已是車馬轔轔市人匆匆。官吏們乘車走馬,匆匆趕赴官署。日出而作的農夫百工們荷工出戶,奔向了作坊,奔向了市中,奔向了城外郊野的農田。長街兩側的官署會社作坊商鋪酒肆民宅,也業已早早打開了大門,各色人等無分主仆,都在灑掃庭除奔走鋪排,操持著種種活計,開始了新的一日。


    洛陽皇宮有二,分列南北,相距七裏,以複道將兩宮相連。南宮的正殿是德陽殿,殿高三丈,陛高一丈。殿中可以容納萬人。大殿周圍有池水環繞,玉階朱梁,壇用紋石作成,牆壁飾以彩畫,金柱鏤以美女圖形。連綿屋脊上高聳的龜麟雀蛇神獸仙禽,高高俯望著碌碌塵寰。


    劉宏靜靜立在德陽殿前,隻感到陣陣的身心疲憊。


    他做大漢朝的皇帝已經很多年,卻從來都覺得他隻是一個洛陽王宮裏的囚犯。自己想做什麽,那些大臣動不動就站出來吹鼻子瞪眼,好像他是臣子,朝臣是皇帝一般。


    今日朝會,為了一個盧植,那些朝臣們便抱成團挨個進諫,那語氣分明是在數落自己這個做天子的不對。更讓劉宏煩悶的是,連他的大舅子——大將軍何進也和那些黨人沆瀣一氣,說什麽盧植乃是“世之大儒,不可輕侮”。


    思慮及此,劉宏微微蹙起了眉,眼中閃過一絲怒意。


    “皇上,罪臣盧植已經捉拿歸案,如今正收押在天牢中,奴婢敢請皇上示下,究竟如何處置?”一個年長的內侍邁著碎步來到劉宏身邊,輕聲開口道。


    “阿父啊,你說朕的旨意是否下得太過倉促了些?這盧愛卿畢竟是四府共舉的大賢,此次更是大破了黃巾賊的老巢廣宗,還抓住了賊首張角。如此功勞不獎反懲,隻怕那些黨人士子們……”劉宏卻是歎了口氣,雙眉緊皺,“今日朝會上你也聽到了,那皇甫嵩和朱儁都上書為他求情,並說此人絕無謀反之心,你看……”


    能為當朝天子稱為“阿父”的人,整個東漢朝野也僅有一人而已,自然便是那十常侍之首——中常侍張讓。


    此刻的張讓白麵無須,臉上更是人畜無害的笑容,不答反問:“陛下以為,盧植會謀反麽?”


    “若非那左豐用性命擔保,說是盧愛卿早有不臣之心,私吞黃巾賊人囤積多年的財富以作軍資,朕說什麽也不信的。”劉宏緩緩說道。


    “陛下,奴婢這兩日私底下派人去到隨盧植出征的北軍五校查過。”張讓突然壓低了聲音。


    “是麽?”劉宏眼皮微跳,“阿父查到些什麽。”


    “盧植在廣宗的確找到了一批黃巾賊積蓄多年的財物…”


    “當真?”聞言,劉宏不禁兩眼放光,這些年他雖沉湎酒色,卻是對國庫的虧空頗為了解——無他,他花錢不夠了。前些年,他聽了張讓的建議,設立“西園賣/官所”,一時間腰包也鼓鼓囊囊了一陣。但好景不長,官員們搜刮財物總是要花個兩年三年,第一筆入賬花光之後,他又恢複了寡淡的生活。如今乍一聽到盧植在廣宗得到黃巾賊積蓄多年的贓物,不由異常關心。


    想起張讓的話,劉宏臉色不由一沉:“那盧植都將這些財物給吞了?”


    他頗為信任張讓,此刻以為盧植果真有了謀反之意,囤積物資,心中大怒。


    “陛下勿憂,奴婢還未將話說完。那盧植其實非但沒有將這些財物吞沒,反而還讓軍中司馬將所有財物一一登記造冊,上繳國庫。”張讓接著說道。


    “啊,原來如此?那朕豈不是冤枉盧愛卿了?”劉宏又是一喜。


    “不僅如此,盧植還命令北軍上下,命其不得搶掠財物,但有違令,輕者杖責,重者斬首。”張讓說到這裏,眼角有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劉宏卻是已經明白過來,撫掌長歎,“朕果真是錯怪盧愛卿了,阿父快快擬旨,朕要放盧愛卿出來!”


    “陛下且慢。盧植此人少與鄭玄師從馬融,通古今學,是為當世大儒。後州郡數辟,他皆不就。皇上初即位,仕為博士,後拜廬江太守,還拜議郎。後任侍中,遷尚書,其人的文才天下聞名…”


    張讓卻不慌不忙,隻是將盧植的履曆慢慢背了一遍。劉宏心中有些疑惑,卻也沒有打斷。張讓多年來服侍他,可謂盡心盡力,是劉宏知道的。可僅僅如此又怎能有如此權勢,皆因張讓除了察言觀色,獻媚邀寵之外,更有不少見識,能幫劉宏拿主意。


    “而後黃巾之亂起,四府共舉盧子幹。陛下拜其為北中郎將,持節,以護烏桓中郎將宗員副之,統領北軍五校士,發天下諸郡兵征之,可謂是給了他整個河北!盧植果然不負眾望,一戰於钜鹿,二戰葫蘆穀,三戰破廣宗、擒張角,河北遂定。從此以往,盧植盧子幹的軍陣武略也將傳遍天下,令人交口稱讚!


    “如今天下之人皆以為這盧植才兼文武,智達天地,並能統合人眾,使之一往無前。陛下,如今這京城中甚至有不少愚昧無知的人隻知盧植,而不知陛下…”張讓的聲音很輕,但卻一字不落的傳入了身旁劉宏的耳裏。劉宏神色一凜,雖未出言,但是眼中卻是閃過一絲莫名的神色,稍縱即逝。


    “如此臣下,必定令全天下的清議黨人,都爭先效仿,雲集影從。他沒有異心倒好,若是真的有了,陛下又當如何?”


    張讓話音方落,劉宏神色變的難看起來。


    劉宏不算聰明,也不算笨,已然明白了盧植錯在哪裏——匹夫無罪,而懷璧其罪。


    “若非阿父點醒,朕還真未想到此處!”劉宏呼出一口濁氣,沉聲道,“那阿父你的意思…”


    “奴婢看來,此時正需要打壓,先讓他在獄中清心養神,磨磨銳氣,不知陛下之意?”張讓適時的進言道。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隻是要封住悠悠之口,終究不易。”劉宏露出了少有的沉思狀。


    張讓微微一笑,已然智珠在握,“北軍將士們大破黃巾,本是該獎賞的,盧植固然有功,可功勞最大的還是前線廝殺的漢軍將士們。陛下說,是也不是?”


    “如此甚好。”劉宏滿意地點點頭,“將士們的賞賜,便由阿父全權安排罷。朕聽說有個喚作童英的少年英雄,生擒了賊首張角,朕想要見見他。”


    “喏!奴婢告退。”張讓目光一閃,緩緩離去。


    ******************************************************


    作為宦官,張讓本應該同其他人一樣,在宮中歇憩,以備隨時傳喚,但張讓此刻卻已經來到了自己的私家莊園——這是洛陽城東郊,莊園可謂富麗堂皇。


    張讓的這個莊園不但占地頗廣,更是靠山臨水,盡占地勢。有幾處閣樓的高度竟然比皇宮還高,這可是“僭越”朝製,乃是大不敬的死罪,即便劉宏如何寵信他,得知了此事,也隻怕不會善罷甘休。可笑的是張讓卻是編了一個“天子不可登高,登高必遭大禍”的理由來蒙騙劉宏。更加可笑的是劉宏竟然還相信了此等荒謬之言——漢帝昏庸若此,可見一斑。


    “大人,您回來了?”莊園的管家遠遠看見了張讓的車駕,快步出門迎接,臉上盡是諂媚。


    張讓卻不回答,兀自緩步到後院之中。


    院內有一棵粗壯的香樟樹,本是長在這裏,修建莊園時,張讓在樹下徘徊良久,最終下令這個庭院以香樟為中心,改變布局。樟樹渾身是寶,可樟樹最深刻的特征卻並非它的寶,而是它的挺。


    樟樹,高可達三十丈,胸徑三尺。可縱然如此,樟樹的樹幹還是筆挺不彎。尋常樹木樹幹縱然直挺,也絕無能直挺如樟樹者。


    不經意間,張讓挑眉向樟樹望去,目光從樹枝上掛著的一個黑色布條掠過,淡淡地道:“我在後院休息,休放人進來。”


    管家唯唯諾諾,倒退著出去,隨手掩上院門。


    張讓看著院門緊閉,轉過身走向樟樹下的竹塌,卻發現樹下已經多了一人。


    那人一身黑衣,麵罩黑紗,腰帶上紋著一條黑龍。


    “見過黑龍使大人。”張讓神色謙卑,竟比在天子劉宏麵前更恭順,“不知黑龍使大人今日大駕光臨,有何事吩咐?”


    “張大人,無需多禮。”黑龍使緩緩說道。


    “尊卑不可逆。”張讓微微搖頭。


    黑龍使眼中閃過一絲略帶嘲諷的表情:“嗯,大人讓我告訴你,張角還不能死。設法拖延些時日,也暗中告訴他,我會設法救他出來。至於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你自是知道的,無需贅言。”黑龍使語氣淡然,黑紗後的臉色卻似蒙了一層霜一樣的冰冷。


    “謹遵大人之命。不過,黑龍使大人行動,可需我派人從旁協助?”


    “不用。大人未曾下令,我也不敢用你,何況這點小事,也犯不著興師動眾。”黑龍使斷然拒絕,當即起身離開,走到張讓身邊時卻低聲道,“多做些準備吧,也許大人的計劃就要開始了。”


    話音如耳,張讓忍不住微微一震,抬頭想要再問,黑龍使已然不見了蹤影。


    “終於要開始了麽……”


    張讓斜躺在竹塌上,將身子盡數引入香樟的陰影下,目光迷蒙,手指卻在忍不住地微微顫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臥龍戰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霜明雪and羅冠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霜明雪and羅冠中並收藏臥龍戰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