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夏天的一個夜晚。
一鉤彎月懸掛在嶺南道潘州府浮雲緩流的天際,在彎月之外,天空還疏疏落落的點綴著幾顆星宿。城南邊二更天的梆子聲敲碎了滿街的靜寂但卻敲不碎白天的暑熱,一股不易覺察的熱浪依然從地麵而起,悄悄地飄浮在小城鱗次櫛比的青瓦屋麵上。
“夫人,今天你的腿腫得更厲害了。”在安榮巷刺史府內一間不算華麗但十分雅致的房中,刺史馮君衡一邊替夫人打扇,一邊說。馮夫人姓麥名采彤,是隋朝大將軍麥鐵杖的孫女兒,隋文帝開皇年間,馮君衡的祖父馮盎以戰功卓著被封為漢陰太守,麥鐵杖曾跟隨馮盎共守漢陰。後隋煬帝進攻遼東,遷馮盎為左武衛大將軍,馮盎請任麥鐵杖為大將軍跟隨左右。隋亡後,馮盎自領嶺南二十餘州,號為總管,於唐武德五年率二十州降唐。貞觀初年,奉皇命馮盎率麥鐵杖等平定了嶺南叛亂,被朝廷任命為高州總管,封越國公。在幾十年的征戰中,馮鐵二人情同手足,麥鐵杖對馮盎的為人及謀略極為欽佩,馮盎也因麥鐵杖的忠厚與憨直而將其引為知己。每每斛酒,都深為未做成兒女親家而痛悔。麥鐵杖有了孫女采彤後,便將她許配了馮盎的孫子君衡。這采彤不但人長得乖巧可人、聰明伶俐,且飽讀《列女傳)《女誡》、《孝女經》、《女論語》等書,入嶺南馮家成了君衡之婦後,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無一不為人之典範,平素以琴棋書畫為娛,又把“立春鞭牛”、“寒食秋千”、“七夕停針”等漢風帶入嶺南俚人之中,讓漢風和俚俗相互結合融化;對丈夫君衡更是百般依從,每日裏相夫教子,賢德有加,與親朋鄰裏皆和睦一氣,從不曾讓丈夫為家中瑣事煩心。那君衡雖係嶺南馮係貴族,卻未曾像其他貴族子弟一般括三妻四妾於**,眼裏心中隻有采彤一人。故而,兩人成婚二十餘載,竟然連臉都未紅過。
馮夫人撫摸著自己隆起的肚子,右手撐著房中的圓桌站了起來:“腫倒沒有什麽,隻是這熱是沒法抵禦的。”說著,她溫柔的看了看丈夫,從懷裏掏出一方絹帕,拭了拭丈夫頭上滲出的汗珠:“別總顧著給我打扇,瞧你熱成什麽樣子了!再說,總這樣,叫下人們看見了也有失你刺史老爺的身份啊!”
“什麽身份不身份的!再高的身份,也不如我夫妻一生相濡以沫來得可貴。”馮君衡從夫人手中接過絹帕,放在桌上。
馮夫人聽丈夫如此一說,笑了笑說:“還能有‘再高的身份’?就你啊!胸無大誌!成天隻知道圍著妻兒老小轉,你看你哥他們……”
“唉,人各有誌啊!”君衡是獨子,馮夫人所說的他哥是他大伯智玳的兒子馮子遊和馮子華。子華承父職雖名為高州刺史,但卻時常與高州豪族子弟鬥雞博鳥,幾乎從來不管衙門的事;子遊的性格豪爽,大有俠客欲拯救天下大難之誌。馮盎去世後,為了平衡馮氏兄弟子侄的關係,朝廷將過去的高州平分為高、恩、潘三州,朝廷令父親智戣任高州刺史,還在長安入侍的大伯智玳為恩州刺史,子遊為潘州刺史。朝廷之舉,雖說是為了平衡馮氏兄弟子侄的關係,但實際上卻削弱了馮氏一族在嶺南的勢力,不過幾年,馮氏便從原來的高、恩、潘三州退縮到潘恩二州。去年君衡之父智戣病故時,朝廷將子遊遷為恩州刺史,君衡則接替其職,授為潘州刺史。不過馮氏一族因受老莊思想影響,並不以權力地盤為意。那子遊無論身處何地,都不改他那豪爽之氣,因此,那些被朝廷貶官流放至此的流人大多願與其交往,其中還有不少引子遊為摯友。本來與人交往也不是壞事,可你道那些流人為誰?皆是唐室的宗室子弟,身體裏流淌的是皇族的血,無論以什麽罪名流放至此,朝廷都拿一隻眼盯著,但凡有聚眾之舉,定會招謀反之嫌的啊!君衡時常為此憂慮,聽馮夫人提起子遊,他不免歎息了一聲。
一陣山風掃過,一股涼意從窗欞邊滲入房中。馮夫人將丈夫手中的扇子取來放在桌上,疼愛的說了聲:“你啊!”
馮君衡笑了笑,把馮夫人扶到床榻前,幫助她上了床前的榻凳。兩人在床沿邊坐下,夫人一手扶著丈夫,一手托著腰間,隆起的大肚子已經從上腹墜至下腹。
馮君衡伸手摸了摸馮夫人的肚子:“快生了吧?”
“據郎中推測,產期就在這一兩天,今天早上,肚子就有點隱隱作痛,估計快了吧。”馮夫人雖然三十有五,但容貌嬌好如故,也許因為有孕的緣故,兩腮上起了一片淡褐色的孕斑。
“咱們已經有璡兒和珪兒,媛兒連外孫都給咱們添了,原是沒有必要再受妊娠之苦的,可你偏偏執意去忍受這份辛苦!”馮君衡心疼地說。媛兒是他們的女兒,剛及笄時便嫁給了潘州商戶吳家的二兒子,不到一年,就給他們添了小外孫——承林。
“兒子再多,也是咱們的兒子啊!送子觀音在成千上萬的人群中選中了咱們,巴巴兒地把他送了來,這是多大的喜慶啊!”麥氏撫摸著肚子,臉上泛起慈愛的笑容。她抬頭朝丈夫望著。
馮君衡彎下腰來將夫人的一雙腳抬起來放在床上。
夫人問:“媛兒那邊有人過來嗎?”
“怎麽沒有呢?今天上午還派下人過來問你該是什麽時候生產,穩婆請好了沒有。”馮君衡幫助夫人躺了下去,自己站在床前也開始寬衣。
“你是怎麽回答的?”
“我說穩婆請的是巷口的張穩婆——就是替承林接生的那個張媽,”馮君衡說:“張媽年紀大些,有經驗。”
“哦……”馮夫人還要說什麽,卻被院子裏的一片驚叫聲打斷,她猛然坐了起來。這一坐,她的肚子劇烈地疼痛起來,但她手撫著肚子強忍著沒有叫出來。
馮君衡聽到外麵的驚叫聲,略略怔了一下,朝夫人看了一眼。見夫人輕咬著嘴唇,忙問:“又痛了?”
“沒什麽,”似乎這一陣疼痛已經過去,馮夫人說:“相公,你去看看外麵他們因何驚詫。”
“那夫人先請安歇,我去看看就回來。”馮君衡說完,扶夫人躺下,將已解開腰帶的布衫重新紮好,打開門走了出去。
院子裏,站著君衡的隨身侍仆馮壽和幾個男女仆人,他們同時抬頭望著天空,聽到開門的“吱嘎”聲,忙回頭來看,見馮君衡從屋裏走出來,爭相指著天際對他說:“老爺……你看天上!”
馮君衡走下有簷台階,來到院中,回首朝天上望去,向北的天空上有一尾星孛(“星孛”是古代人們對彗星的稱呼),隻見它帶著一條長約兩丈的扇形穗尾,由北而入,緩慢地穿過北鬥七星。馮君衡心中驚訝,他記得兒時聽先生說過,春秋時魯文公十四年七月,魯國曾發生星孛入於北鬥的奇異之景,那一年,魯國以弱製強,在長勺之戰中大敗齊軍,當年出現的奇異星勃被魯國人認為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祥瑞。今天出現的這星孛入鬥,意味著什麽呢?是否仍是象征著祥瑞?他朝隨侍的馮壽問:“馮壽,今天是什麽日子?”
“回老爺,今天是七月二十二。”馮壽恭敬地回答道。
“哦,怎麽連時間都不差多少呢?”君衡再朝星孛望去,那長長的扇尾發出明如白晝的光亮,星孛還在北鬥七星中緩行,既像是爬坡,又像是沿著一條崎嶇而坎坷的軌跡在天際間逆行。不知不覺中,他自言自語地嘀咕著:如果這星孛預示著祥瑞,那祥瑞預示的是什麽呢?
“老爺說什麽呢?”馮壽沒有聽清老爺嘀咕的話,問道。
“沒什麽,都回房去歇著吧!”
話音未落,屋裏夫人發出一聲淒冽的叫聲,君衡忙朝屋裏奔去,幾個奴仆跟在他的身後,也跑進了夫人的屋子。
屋子裏,夫人雙手捧著肚子,額上皺出兩道深深的痛紋。見丈夫來了,她吃力地對丈夫說:“快,快,快去請張媽來,破水了,孩子可能要出來了!”
“不是還有兩天嗎?”繼而又恍然道:“一定是剛才被外麵的喧嘩聲驚嚇了!”
馮君衡嘴裏如此說,臉已經轉望著馮壽。
“我馬上去請!”馮壽轉而對幾個女仆說:“你們也都去準備準備吧。”
女仆們也忙碌起來,搬桶盆器具的搬桶盆器具,熬參藥、紅糖、生薑的急忙到廚房去點燃柴火,準備草紙的忙著把草紙送至夫人的房中,鋪在夫人的床上……
馮夫人時高時低的呻吟著,頭上、身上、手上都滲出了密密的細汗。馮君衡一隻手緊緊地握著夫人的手,一隻手掏出手絹,替夫人拭著額上的汗珠。經曆了三個孩子的生產,他知道自己的女人此時是在鬼門關上,生死隻在一線之間啊!
馮夫人緊緊地抓著馮君衡的手,又淒冽地慘叫了一聲:“痛啊!痛死了!”
“張媽呢,怎麽還沒有來?”君衡對夫人的疼痛感同身受,他急問道。自從有了媛兒璡兒,他就不想再讓夫人受這樣的罪了。但夫人一心想讓君衡兒女成群,故而又生了珪兒,現在又……。君衡扭不過她,也隻得聽其所願。
一鉤彎月懸掛在嶺南道潘州府浮雲緩流的天際,在彎月之外,天空還疏疏落落的點綴著幾顆星宿。城南邊二更天的梆子聲敲碎了滿街的靜寂但卻敲不碎白天的暑熱,一股不易覺察的熱浪依然從地麵而起,悄悄地飄浮在小城鱗次櫛比的青瓦屋麵上。
“夫人,今天你的腿腫得更厲害了。”在安榮巷刺史府內一間不算華麗但十分雅致的房中,刺史馮君衡一邊替夫人打扇,一邊說。馮夫人姓麥名采彤,是隋朝大將軍麥鐵杖的孫女兒,隋文帝開皇年間,馮君衡的祖父馮盎以戰功卓著被封為漢陰太守,麥鐵杖曾跟隨馮盎共守漢陰。後隋煬帝進攻遼東,遷馮盎為左武衛大將軍,馮盎請任麥鐵杖為大將軍跟隨左右。隋亡後,馮盎自領嶺南二十餘州,號為總管,於唐武德五年率二十州降唐。貞觀初年,奉皇命馮盎率麥鐵杖等平定了嶺南叛亂,被朝廷任命為高州總管,封越國公。在幾十年的征戰中,馮鐵二人情同手足,麥鐵杖對馮盎的為人及謀略極為欽佩,馮盎也因麥鐵杖的忠厚與憨直而將其引為知己。每每斛酒,都深為未做成兒女親家而痛悔。麥鐵杖有了孫女采彤後,便將她許配了馮盎的孫子君衡。這采彤不但人長得乖巧可人、聰明伶俐,且飽讀《列女傳)《女誡》、《孝女經》、《女論語》等書,入嶺南馮家成了君衡之婦後,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無一不為人之典範,平素以琴棋書畫為娛,又把“立春鞭牛”、“寒食秋千”、“七夕停針”等漢風帶入嶺南俚人之中,讓漢風和俚俗相互結合融化;對丈夫君衡更是百般依從,每日裏相夫教子,賢德有加,與親朋鄰裏皆和睦一氣,從不曾讓丈夫為家中瑣事煩心。那君衡雖係嶺南馮係貴族,卻未曾像其他貴族子弟一般括三妻四妾於**,眼裏心中隻有采彤一人。故而,兩人成婚二十餘載,竟然連臉都未紅過。
馮夫人撫摸著自己隆起的肚子,右手撐著房中的圓桌站了起來:“腫倒沒有什麽,隻是這熱是沒法抵禦的。”說著,她溫柔的看了看丈夫,從懷裏掏出一方絹帕,拭了拭丈夫頭上滲出的汗珠:“別總顧著給我打扇,瞧你熱成什麽樣子了!再說,總這樣,叫下人們看見了也有失你刺史老爺的身份啊!”
“什麽身份不身份的!再高的身份,也不如我夫妻一生相濡以沫來得可貴。”馮君衡從夫人手中接過絹帕,放在桌上。
馮夫人聽丈夫如此一說,笑了笑說:“還能有‘再高的身份’?就你啊!胸無大誌!成天隻知道圍著妻兒老小轉,你看你哥他們……”
“唉,人各有誌啊!”君衡是獨子,馮夫人所說的他哥是他大伯智玳的兒子馮子遊和馮子華。子華承父職雖名為高州刺史,但卻時常與高州豪族子弟鬥雞博鳥,幾乎從來不管衙門的事;子遊的性格豪爽,大有俠客欲拯救天下大難之誌。馮盎去世後,為了平衡馮氏兄弟子侄的關係,朝廷將過去的高州平分為高、恩、潘三州,朝廷令父親智戣任高州刺史,還在長安入侍的大伯智玳為恩州刺史,子遊為潘州刺史。朝廷之舉,雖說是為了平衡馮氏兄弟子侄的關係,但實際上卻削弱了馮氏一族在嶺南的勢力,不過幾年,馮氏便從原來的高、恩、潘三州退縮到潘恩二州。去年君衡之父智戣病故時,朝廷將子遊遷為恩州刺史,君衡則接替其職,授為潘州刺史。不過馮氏一族因受老莊思想影響,並不以權力地盤為意。那子遊無論身處何地,都不改他那豪爽之氣,因此,那些被朝廷貶官流放至此的流人大多願與其交往,其中還有不少引子遊為摯友。本來與人交往也不是壞事,可你道那些流人為誰?皆是唐室的宗室子弟,身體裏流淌的是皇族的血,無論以什麽罪名流放至此,朝廷都拿一隻眼盯著,但凡有聚眾之舉,定會招謀反之嫌的啊!君衡時常為此憂慮,聽馮夫人提起子遊,他不免歎息了一聲。
一陣山風掃過,一股涼意從窗欞邊滲入房中。馮夫人將丈夫手中的扇子取來放在桌上,疼愛的說了聲:“你啊!”
馮君衡笑了笑,把馮夫人扶到床榻前,幫助她上了床前的榻凳。兩人在床沿邊坐下,夫人一手扶著丈夫,一手托著腰間,隆起的大肚子已經從上腹墜至下腹。
馮君衡伸手摸了摸馮夫人的肚子:“快生了吧?”
“據郎中推測,產期就在這一兩天,今天早上,肚子就有點隱隱作痛,估計快了吧。”馮夫人雖然三十有五,但容貌嬌好如故,也許因為有孕的緣故,兩腮上起了一片淡褐色的孕斑。
“咱們已經有璡兒和珪兒,媛兒連外孫都給咱們添了,原是沒有必要再受妊娠之苦的,可你偏偏執意去忍受這份辛苦!”馮君衡心疼地說。媛兒是他們的女兒,剛及笄時便嫁給了潘州商戶吳家的二兒子,不到一年,就給他們添了小外孫——承林。
“兒子再多,也是咱們的兒子啊!送子觀音在成千上萬的人群中選中了咱們,巴巴兒地把他送了來,這是多大的喜慶啊!”麥氏撫摸著肚子,臉上泛起慈愛的笑容。她抬頭朝丈夫望著。
馮君衡彎下腰來將夫人的一雙腳抬起來放在床上。
夫人問:“媛兒那邊有人過來嗎?”
“怎麽沒有呢?今天上午還派下人過來問你該是什麽時候生產,穩婆請好了沒有。”馮君衡幫助夫人躺了下去,自己站在床前也開始寬衣。
“你是怎麽回答的?”
“我說穩婆請的是巷口的張穩婆——就是替承林接生的那個張媽,”馮君衡說:“張媽年紀大些,有經驗。”
“哦……”馮夫人還要說什麽,卻被院子裏的一片驚叫聲打斷,她猛然坐了起來。這一坐,她的肚子劇烈地疼痛起來,但她手撫著肚子強忍著沒有叫出來。
馮君衡聽到外麵的驚叫聲,略略怔了一下,朝夫人看了一眼。見夫人輕咬著嘴唇,忙問:“又痛了?”
“沒什麽,”似乎這一陣疼痛已經過去,馮夫人說:“相公,你去看看外麵他們因何驚詫。”
“那夫人先請安歇,我去看看就回來。”馮君衡說完,扶夫人躺下,將已解開腰帶的布衫重新紮好,打開門走了出去。
院子裏,站著君衡的隨身侍仆馮壽和幾個男女仆人,他們同時抬頭望著天空,聽到開門的“吱嘎”聲,忙回頭來看,見馮君衡從屋裏走出來,爭相指著天際對他說:“老爺……你看天上!”
馮君衡走下有簷台階,來到院中,回首朝天上望去,向北的天空上有一尾星孛(“星孛”是古代人們對彗星的稱呼),隻見它帶著一條長約兩丈的扇形穗尾,由北而入,緩慢地穿過北鬥七星。馮君衡心中驚訝,他記得兒時聽先生說過,春秋時魯文公十四年七月,魯國曾發生星孛入於北鬥的奇異之景,那一年,魯國以弱製強,在長勺之戰中大敗齊軍,當年出現的奇異星勃被魯國人認為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祥瑞。今天出現的這星孛入鬥,意味著什麽呢?是否仍是象征著祥瑞?他朝隨侍的馮壽問:“馮壽,今天是什麽日子?”
“回老爺,今天是七月二十二。”馮壽恭敬地回答道。
“哦,怎麽連時間都不差多少呢?”君衡再朝星孛望去,那長長的扇尾發出明如白晝的光亮,星孛還在北鬥七星中緩行,既像是爬坡,又像是沿著一條崎嶇而坎坷的軌跡在天際間逆行。不知不覺中,他自言自語地嘀咕著:如果這星孛預示著祥瑞,那祥瑞預示的是什麽呢?
“老爺說什麽呢?”馮壽沒有聽清老爺嘀咕的話,問道。
“沒什麽,都回房去歇著吧!”
話音未落,屋裏夫人發出一聲淒冽的叫聲,君衡忙朝屋裏奔去,幾個奴仆跟在他的身後,也跑進了夫人的屋子。
屋子裏,夫人雙手捧著肚子,額上皺出兩道深深的痛紋。見丈夫來了,她吃力地對丈夫說:“快,快,快去請張媽來,破水了,孩子可能要出來了!”
“不是還有兩天嗎?”繼而又恍然道:“一定是剛才被外麵的喧嘩聲驚嚇了!”
馮君衡嘴裏如此說,臉已經轉望著馮壽。
“我馬上去請!”馮壽轉而對幾個女仆說:“你們也都去準備準備吧。”
女仆們也忙碌起來,搬桶盆器具的搬桶盆器具,熬參藥、紅糖、生薑的急忙到廚房去點燃柴火,準備草紙的忙著把草紙送至夫人的房中,鋪在夫人的床上……
馮夫人時高時低的呻吟著,頭上、身上、手上都滲出了密密的細汗。馮君衡一隻手緊緊地握著夫人的手,一隻手掏出手絹,替夫人拭著額上的汗珠。經曆了三個孩子的生產,他知道自己的女人此時是在鬼門關上,生死隻在一線之間啊!
馮夫人緊緊地抓著馮君衡的手,又淒冽地慘叫了一聲:“痛啊!痛死了!”
“張媽呢,怎麽還沒有來?”君衡對夫人的疼痛感同身受,他急問道。自從有了媛兒璡兒,他就不想再讓夫人受這樣的罪了。但夫人一心想讓君衡兒女成群,故而又生了珪兒,現在又……。君衡扭不過她,也隻得聽其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