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看到馬鴻陵手捧鮮花,知道是來拜祭爺爺,就側過身站在家屬位置,向進來的人一一點頭示意,眾人有的脫帽,有的整衣,在車立國的主持下行了三鞠躬和默哀禮,小九也躬身九十度答謝。
拜祭完畢走出屋子,馬鴻陵把小九向汪臨海等人作了介紹,眾人對這個充滿孝心的小夥子很是看重,都給小九留了自己電話,但有事情一定出力。
馬鴻陵此來承德主要就是拜祭趙如琢,現在目的達到,留下小措三人到薑軍廠子開展調研,和劉曦顏中午前動身返回北京,汪臨海等人挽留不住,就從陵園門前分手了。小九原本訂了下午回北京的火車票,馬鴻陵就帶著小九把票退掉,同車返回。
在車上,小九又把舅舅們大鬧市政府的事簡單講了一遍,說自己當時已經開學到了北京,沒法阻止,估計即便在承德也勸不住,幾個長輩那時已經紅了眼,要不是幫閑隊伍中有個逃犯,很可能今天也鬧不完。小九心中思念爺爺,這個星期六回到甜水窪子,在老屋裏住了一宿,又把爺爺的遺物收拾一遍,天亮後搭車到市裏,想著在陵園祭奠完就回京繼續上學,不想遇上了馬鴻陵。
看著小九情緒低落,馬鴻陵開導著說:“父輩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你也管不上,好好念書,你有出息了也能改變他們。”這話也隻是個點到的心意,隨即又叉開話題:“我看了你上次拿出來的趙爺爺的劄記,不過還沒有看完,原來,我爺爺和你爺爺是結拜兄弟啊!”
小九好奇道:“真的啊?!我以為隻有電視上才有結拜,他們誰大誰小呢?”
馬鴻陵便把丹果、康爾珠、多布、馬丙篤與趙如琢五人在考察途中結拜的原因經過講了一遍,小九聽完兩眼放光東問西問,原來自己的爺爺在七十年前還曾與三個藏族人結了兄弟,這在今天都是稀罕的事情,土司千戶、藏漢軍官、考古學者這種奇怪的兄弟組合,足可以稱得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小九忽然想起什麽,從自己的背包中掏出了一個舊布包,布包外麵繡著一對浮水的鴛鴦,伸手從包裏摸出個巴掌大的皮夾,皮麵兩側鑲著不少紅珊瑚和綠鬆石,雖然殘舊,但透著華麗氣息。
馬鴻陵正在開車,掃了一眼問道:“這錢包真個性,是趙爺爺的?”
劉曦顏噗嗤笑出聲來:“這不是錢包啊,是個火鐮。”
小九也撓撓頭:“我也以為是錢包來著,不過裏麵都是棉絮。”
劉曦顏接過火鐮:“這下麵有一道彎曲的鋼條,包裏應該裝著火石,這一團也不是棉絮,叫火絨,就是曬幹的艾蒿,我在西寧時醫院裏經常有藏族牧民來看病,他們就隨身帶著這個,擦幾下就能點著,不過醫院不讓生火,我都沒收過幾個呢!這個火鐮外麵有這麽多珊瑚鬆石,肯定是過去的有錢人用的。”
馬鴻陵哈哈自嘲:“曦顏,你把沒收的火鐮也送給我一個唄,讓我也見識一下這種老式打火機!不要太珍貴的,隨便鑲些寶石珍珠的就行。”
劉曦顏也開起玩笑:“我回去都寄給你!上麵全是大鑽石!”
小九卻說:“馬大哥,這個火鐮送給你吧,看樣子也是當年考察的東西,就當做他們兩位老人兄弟情份的紀念。”
馬鴻陵嚴厲推辭:“我剛才要火鐮是玩笑,小九你不能這樣啊,這是你爺爺的遺物,你要好好保存著。”
小九到底年輕麵嫩,不知如何勸說讓馬鴻陵收下,想了一陣,小九放下火鐮,又從布包裏掏出一件比較有份量的東西,交給劉曦顏說:“馬大哥,我總共找到兩件爺爺留下的東西,火鐮我留著,這個你一定要收下!”
馬鴻陵正在專心避讓對麵的來車,沒有及時轉頭,劉曦顏卻看清了這件同樣較為熟悉的東西,雙手握住用力搖動起來,一連串悅耳的清脆聲音在耳邊響起,馬鴻陵這時才看了一眼,劉曦顏費力搖動的,是一隻稍掛銅鏽的轉經筒,經筒轉動發出聲音的場景十分熟悉,馬鴻陵皺眉回憶了片刻,又覺得自己並未真正見過,突然,馬鴻陵解開了眉頭,這分明就是上郭羅克女百戶曲貞珠瑪贈送給爺爺馬丙篤的那個轉經筒。
詢問之下,小九講出了這兩件遺物的發現過程。
上周六的晚上,小九風塵仆仆的趕回承德,由於父母剛剛鬧完丟人的抬屍醜劇,小九心中生氣沒有回家,直接到了甜水窪子爺爺的老屋。老屋中本有三舅長住,三舅自幼略帶腿疾,一直沒有成家,經常外出打牌賭錢,爺爺在世時也整天不著家,現在正好解脫,借著父屍分了些撫恤,又有政府立墓不用出錢操辦,於是跟上幾個閑漢搭夥去了赤峰,是做正經買賣還是走邪道就無人得知了。
臨走前把老屋托給了鄰居,這屋子比趙如琢還要老三十歲,殘牆破院也沒有什麽可照管的,鄰居隻是偶爾看一眼別進了牲口。小九回來看著荒涼心中難受,頂著寒風淌著淚滿院拔草,晚上鄰居老兩口強拉過去吃了飯,晚上小九不留在鄰家休息,還要睡在老屋中。
這農村老宅,隻要幾天沒有人氣,蛇鼠烏鴉就多了起來,晚上老鼠在頂棚上開起火車,咚咚咚來去作響,小九無法入睡,找根竹杆捅了幾下,結果捅破蘆席,掉下來一個布包,裏麵就是這兩件東西,若繼續藏在老屋一怕三舅拿去賣掉,二怕老鼠咬壞,就想著帶到北京再找個妥善地方保管。
馬鴻陵聽完就說:“這兩件東西我哪件都不能要,你在學校住宿舍也不好存放,放在我這裏可以,但可不是送給我的。”
小九聽完高興的說:“馬大哥,就聽你的,放你那裏吧!”
劉曦顏想著小九和趙如琢祖孫情深,不禁想起一個問題:“小九,趙爺爺不是你的外公麽?你怎麽叫爺爺?”
小九有些不好意思:“曦顏姐,你們都知道,我媽媽和我舅舅不是爺爺親生的,我也是從小被村裏的孩子們笑話,說外公是瘋子又是倒插門,我那時也總躲著外公,不肯去甜水窪子,就算見麵一直也不肯叫他,但是爺爺總是省下來錢,給我買吃買文具的。直到我七歲那年上小學,我們村沒有學校,就在甜水窪子上學,那是個冬天,我有一天感冒,下午在學校突然發燒,人都燒糊塗了,老師隻能就近到村裏找我三舅,三舅出去打牌不在,爺爺知道後馬上趕到學校,找了個人力車把我拉到鄉衛生院,二十多裏路啊,那時爺爺已經七十多快八十了,我在衛生院打完退燒針,醒來後看見爺爺正坐在我旁邊給我剝桔子,當時我居然說了一聲~~我說~~說‘老瘋子快出去’。”
說到此處,小九已經泣不成聲,劉曦顏也找了紙巾默默擦淚,馬鴻陵使勁眨眨眼睛,不讓濕潤阻礙了開車視線。
後麵的故事就非常簡單了,退了燒後,趙如琢又把小九拉回村,小九裹著被子躺在車上,看著年邁的外公雙手拉著車把,在雪地上步步打滑,瘦弱的肩上套著攀繩,拚命壓低身子向前一寸寸拱著,小九越看越不忍心,但還是因著隔閡沒有說什麽。
趙如琢生平沒有幹過農活,拉車更是第一次,到衛生院的路上心急小九的病,也沒覺得拉車怎麽艱難,這回來時精神一放鬆,年高體弱就吃不消了,硬是在風雪中咬牙堅持,好容易熬到甜水窪子碰到相熟村人,頓感力氣枯竭,馬上癱坐在地,村人趕快將趙如琢扶上車,把祖孫倆一並送回了家。在車上,趙如琢還強打精神,用滿是血泡的雙手給小九掖被子,小九這才哇的一聲哭出來,抱著趙如琢喊了聲爺爺!把個趙如琢激動的老淚縱橫,自此以後,小九便以爺爺相稱,趙如琢更是以親孫子相待,結下了這一段隔姓隔血的祖孫深情。
回到北京天不太晚,幸好是周日沒有堵車,三人在小九所上的師範大學校外找地方一起吃了飯,作別時馬鴻陵叮囑小九要經常過來,然後和劉曦顏回到已經下班無人的工作室。
進門後把小九委托保管的火鐮和轉經筒放在桌上,馬鴻陵舉起沉重的轉經筒搖動起來,轉經筒中發出的音符跳進耳廓,不過每轉一圈也伴有不小的吱呀聲,聽不出完整的旋律,看來中軸不是生鏽就是磨損,應該檢查潤滑,馬鴻陵給小九打個電話,征求完同意後從雜物間找來工具箱,在桌上鋪了塊幹淨餐布,小心拆解著這個音樂轉經筒。
劉曦顏雙手托腮坐在桌邊說:“轉經筒內都會有經書的,藏族人相信隻要每轉一圈就相當於念了一遍經文。”
馬鴻陵邊拆邊說:“這個我聽說過,估計是古代在高原上學習文字很難,為了方便老百姓信教,不知哪位前輩高人創造了這樣簡單化的方式,還有風馬旗,每飄動一次也可以當作念了一遍經文。”
拜祭完畢走出屋子,馬鴻陵把小九向汪臨海等人作了介紹,眾人對這個充滿孝心的小夥子很是看重,都給小九留了自己電話,但有事情一定出力。
馬鴻陵此來承德主要就是拜祭趙如琢,現在目的達到,留下小措三人到薑軍廠子開展調研,和劉曦顏中午前動身返回北京,汪臨海等人挽留不住,就從陵園門前分手了。小九原本訂了下午回北京的火車票,馬鴻陵就帶著小九把票退掉,同車返回。
在車上,小九又把舅舅們大鬧市政府的事簡單講了一遍,說自己當時已經開學到了北京,沒法阻止,估計即便在承德也勸不住,幾個長輩那時已經紅了眼,要不是幫閑隊伍中有個逃犯,很可能今天也鬧不完。小九心中思念爺爺,這個星期六回到甜水窪子,在老屋裏住了一宿,又把爺爺的遺物收拾一遍,天亮後搭車到市裏,想著在陵園祭奠完就回京繼續上學,不想遇上了馬鴻陵。
看著小九情緒低落,馬鴻陵開導著說:“父輩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你也管不上,好好念書,你有出息了也能改變他們。”這話也隻是個點到的心意,隨即又叉開話題:“我看了你上次拿出來的趙爺爺的劄記,不過還沒有看完,原來,我爺爺和你爺爺是結拜兄弟啊!”
小九好奇道:“真的啊?!我以為隻有電視上才有結拜,他們誰大誰小呢?”
馬鴻陵便把丹果、康爾珠、多布、馬丙篤與趙如琢五人在考察途中結拜的原因經過講了一遍,小九聽完兩眼放光東問西問,原來自己的爺爺在七十年前還曾與三個藏族人結了兄弟,這在今天都是稀罕的事情,土司千戶、藏漢軍官、考古學者這種奇怪的兄弟組合,足可以稱得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小九忽然想起什麽,從自己的背包中掏出了一個舊布包,布包外麵繡著一對浮水的鴛鴦,伸手從包裏摸出個巴掌大的皮夾,皮麵兩側鑲著不少紅珊瑚和綠鬆石,雖然殘舊,但透著華麗氣息。
馬鴻陵正在開車,掃了一眼問道:“這錢包真個性,是趙爺爺的?”
劉曦顏噗嗤笑出聲來:“這不是錢包啊,是個火鐮。”
小九也撓撓頭:“我也以為是錢包來著,不過裏麵都是棉絮。”
劉曦顏接過火鐮:“這下麵有一道彎曲的鋼條,包裏應該裝著火石,這一團也不是棉絮,叫火絨,就是曬幹的艾蒿,我在西寧時醫院裏經常有藏族牧民來看病,他們就隨身帶著這個,擦幾下就能點著,不過醫院不讓生火,我都沒收過幾個呢!這個火鐮外麵有這麽多珊瑚鬆石,肯定是過去的有錢人用的。”
馬鴻陵哈哈自嘲:“曦顏,你把沒收的火鐮也送給我一個唄,讓我也見識一下這種老式打火機!不要太珍貴的,隨便鑲些寶石珍珠的就行。”
劉曦顏也開起玩笑:“我回去都寄給你!上麵全是大鑽石!”
小九卻說:“馬大哥,這個火鐮送給你吧,看樣子也是當年考察的東西,就當做他們兩位老人兄弟情份的紀念。”
馬鴻陵嚴厲推辭:“我剛才要火鐮是玩笑,小九你不能這樣啊,這是你爺爺的遺物,你要好好保存著。”
小九到底年輕麵嫩,不知如何勸說讓馬鴻陵收下,想了一陣,小九放下火鐮,又從布包裏掏出一件比較有份量的東西,交給劉曦顏說:“馬大哥,我總共找到兩件爺爺留下的東西,火鐮我留著,這個你一定要收下!”
馬鴻陵正在專心避讓對麵的來車,沒有及時轉頭,劉曦顏卻看清了這件同樣較為熟悉的東西,雙手握住用力搖動起來,一連串悅耳的清脆聲音在耳邊響起,馬鴻陵這時才看了一眼,劉曦顏費力搖動的,是一隻稍掛銅鏽的轉經筒,經筒轉動發出聲音的場景十分熟悉,馬鴻陵皺眉回憶了片刻,又覺得自己並未真正見過,突然,馬鴻陵解開了眉頭,這分明就是上郭羅克女百戶曲貞珠瑪贈送給爺爺馬丙篤的那個轉經筒。
詢問之下,小九講出了這兩件遺物的發現過程。
上周六的晚上,小九風塵仆仆的趕回承德,由於父母剛剛鬧完丟人的抬屍醜劇,小九心中生氣沒有回家,直接到了甜水窪子爺爺的老屋。老屋中本有三舅長住,三舅自幼略帶腿疾,一直沒有成家,經常外出打牌賭錢,爺爺在世時也整天不著家,現在正好解脫,借著父屍分了些撫恤,又有政府立墓不用出錢操辦,於是跟上幾個閑漢搭夥去了赤峰,是做正經買賣還是走邪道就無人得知了。
臨走前把老屋托給了鄰居,這屋子比趙如琢還要老三十歲,殘牆破院也沒有什麽可照管的,鄰居隻是偶爾看一眼別進了牲口。小九回來看著荒涼心中難受,頂著寒風淌著淚滿院拔草,晚上鄰居老兩口強拉過去吃了飯,晚上小九不留在鄰家休息,還要睡在老屋中。
這農村老宅,隻要幾天沒有人氣,蛇鼠烏鴉就多了起來,晚上老鼠在頂棚上開起火車,咚咚咚來去作響,小九無法入睡,找根竹杆捅了幾下,結果捅破蘆席,掉下來一個布包,裏麵就是這兩件東西,若繼續藏在老屋一怕三舅拿去賣掉,二怕老鼠咬壞,就想著帶到北京再找個妥善地方保管。
馬鴻陵聽完就說:“這兩件東西我哪件都不能要,你在學校住宿舍也不好存放,放在我這裏可以,但可不是送給我的。”
小九聽完高興的說:“馬大哥,就聽你的,放你那裏吧!”
劉曦顏想著小九和趙如琢祖孫情深,不禁想起一個問題:“小九,趙爺爺不是你的外公麽?你怎麽叫爺爺?”
小九有些不好意思:“曦顏姐,你們都知道,我媽媽和我舅舅不是爺爺親生的,我也是從小被村裏的孩子們笑話,說外公是瘋子又是倒插門,我那時也總躲著外公,不肯去甜水窪子,就算見麵一直也不肯叫他,但是爺爺總是省下來錢,給我買吃買文具的。直到我七歲那年上小學,我們村沒有學校,就在甜水窪子上學,那是個冬天,我有一天感冒,下午在學校突然發燒,人都燒糊塗了,老師隻能就近到村裏找我三舅,三舅出去打牌不在,爺爺知道後馬上趕到學校,找了個人力車把我拉到鄉衛生院,二十多裏路啊,那時爺爺已經七十多快八十了,我在衛生院打完退燒針,醒來後看見爺爺正坐在我旁邊給我剝桔子,當時我居然說了一聲~~我說~~說‘老瘋子快出去’。”
說到此處,小九已經泣不成聲,劉曦顏也找了紙巾默默擦淚,馬鴻陵使勁眨眨眼睛,不讓濕潤阻礙了開車視線。
後麵的故事就非常簡單了,退了燒後,趙如琢又把小九拉回村,小九裹著被子躺在車上,看著年邁的外公雙手拉著車把,在雪地上步步打滑,瘦弱的肩上套著攀繩,拚命壓低身子向前一寸寸拱著,小九越看越不忍心,但還是因著隔閡沒有說什麽。
趙如琢生平沒有幹過農活,拉車更是第一次,到衛生院的路上心急小九的病,也沒覺得拉車怎麽艱難,這回來時精神一放鬆,年高體弱就吃不消了,硬是在風雪中咬牙堅持,好容易熬到甜水窪子碰到相熟村人,頓感力氣枯竭,馬上癱坐在地,村人趕快將趙如琢扶上車,把祖孫倆一並送回了家。在車上,趙如琢還強打精神,用滿是血泡的雙手給小九掖被子,小九這才哇的一聲哭出來,抱著趙如琢喊了聲爺爺!把個趙如琢激動的老淚縱橫,自此以後,小九便以爺爺相稱,趙如琢更是以親孫子相待,結下了這一段隔姓隔血的祖孫深情。
回到北京天不太晚,幸好是周日沒有堵車,三人在小九所上的師範大學校外找地方一起吃了飯,作別時馬鴻陵叮囑小九要經常過來,然後和劉曦顏回到已經下班無人的工作室。
進門後把小九委托保管的火鐮和轉經筒放在桌上,馬鴻陵舉起沉重的轉經筒搖動起來,轉經筒中發出的音符跳進耳廓,不過每轉一圈也伴有不小的吱呀聲,聽不出完整的旋律,看來中軸不是生鏽就是磨損,應該檢查潤滑,馬鴻陵給小九打個電話,征求完同意後從雜物間找來工具箱,在桌上鋪了塊幹淨餐布,小心拆解著這個音樂轉經筒。
劉曦顏雙手托腮坐在桌邊說:“轉經筒內都會有經書的,藏族人相信隻要每轉一圈就相當於念了一遍經文。”
馬鴻陵邊拆邊說:“這個我聽說過,估計是古代在高原上學習文字很難,為了方便老百姓信教,不知哪位前輩高人創造了這樣簡單化的方式,還有風馬旗,每飄動一次也可以當作念了一遍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