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陸遜有何妙計,且說關羽自諸葛鬆走後,雖然惱怒,心也有些不安,攻打樊城更是比之前更緊了幾分。[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tw]無奈因有龐德在外圍牽製,圍城的兵力較城內的優勢並不很大,一時也難破城。
數日後探馬回報,江陵、公安兩地俱已為呂蒙所得,關羽終於大驚,回想諸葛鬆所言,悔有何用。此時再攻樊已徒勞無益,聞聽呂蒙偷襲江陵之兵不過三萬,關羽便有意先收軍回襄陽,再圖收複江陵。
好在諸葛鬆之前的進言使得關羽在派出探馬後先於曹操得知東吳已經偷襲江陵得手,關羽命人持秘令給關平,命其緩緩從團山鎮撤回與自己匯合。
對於關平的突然撤軍,龐德雖不知為何,卻也曾試圖追擊,但被文聘製止,隻能派出遊騎跟蹤查看。待到關羽又將大軍從樊城撤離回到襄陽,過了幾日,已與曹仁合兵一處的龐德才得到東吳已經偷襲江陵成功的消息,不免對文聘很是埋怨,怪其妨他立功,文聘自不會與龐德計較,回想起曹操臨行前的囑托,隻想著終於卸下身上的重責,幫曹仁守住了樊城便算成功,依然勸龐德不要再過江追擊關羽。
龐德不聽,自帶三千人追過江去。文聘怕龐德有失,一邊急修書報與曹操,一麵帶其餘人馬在江北守護準備接應敗兵。
哪想龐德此番的運氣實在是好的不行,當龐德追到襄陽城下時,此時的關羽已不在樊城,隻留馬良領三千人守襄陽,大軍居然已向江陵進發,試圖奪回南郡。[..tw超多好看小說]
龐德隻有三千人馬,圍城根本不夠,隻好一麵引軍在襄陽城北駐紮,一麵命人向曹操報信,請求多發人馬前來以便攻下襄陽。
原來陸遜在臨去進攻宜都之前,便建議呂蒙一麵大肆在城中宣揚要與關羽談判,一麵收取城內關羽軍將領和士兵家屬的信件,並派使者連同關羽家屬的書信一並送往襄陽。
關羽剛撤軍到襄陽,便見到了呂蒙派來的使者,使者呈上呂蒙寫給關羽的書信,信中的意思大概是說因為劉備久借荊州不還,如今隻能自取,還指明了關羽現在已經陷入困境,要關羽自己從襄陽通過上庸撤回蜀地去,免傷兩家和氣。
關羽因為家人都失陷在呂蒙的手中,即使再憤怒也不敢斬殺使者,隻能修書一封給呂蒙指責他背盟,要其盡快從江陵撤軍,否則定要與其決一死戰。
哪知使者回到驛館後並沒有立即回江陵,而是來者不拒的接待前來探聽消息的關羽軍將領,將江陵城中收來的書信一並散發出去,並開始散播關羽要帶著所有人經過上庸撤往蜀地的消息。
關羽的部下都是荊州軍,手下的主要將領還好說,其他人聽到這個傳言,聯想到當前的形勢,一傳十、十傳百,軍心十分不穩,待到關羽聞訊命人前去抓拿那使者時,呂蒙的使者早已離開逃之夭夭了。
就這樣,惱怒不已的關羽為了平息人心浮動所造成的惡果,隻好召集軍士立下收複江陵的誓言,很快便隻留下三千人與馬良守襄陽,一麵派人從上庸向漢中請求援軍,一麵自統大軍向江陵進發,誓要砍下呂蒙的人頭為自己雪恨。
於是士氣又高漲了起來,關羽剛剛大勝於禁的時間還沒過多久,很多軍士都相信憑呂蒙絕不是關羽的對手,將士們收複江陵的願望所萌發的戰意總算讓關羽對收複江陵增加了一些信心。
可是在到達江陵城下後,呂蒙卻閉城不出。無論關羽怎麽叫人辱罵,呂蒙也僅是閉門自守。這種看似示弱的行為雖然讓關羽軍的士氣再次高漲起來,但當十幾日過去,關羽依然在江陵城下一籌莫展。
昔日城堅牆厚的自家城池如今卻成了吳軍防守的重要憑仗,關羽當初以優勢兵力包圍樊城時尚且短時間內難以破城,更別說江陵城要遠比樊城高大堅固很多。數次攻城失敗後,探馬來報曹操已自統大軍十萬出許昌,先鋒徐晃領兩萬人馬已先到達襄陽城下與龐德合兵圍住了襄陽,關羽營中的軍心又開始劇烈的浮動起來。
因為關羽的兵力不足以完全封鎖江陵,很快城中的呂蒙也已得到曹操兵圍襄陽的消息。雖然呂蒙也很想拿下襄陽,作為北抗曹操的據點,但此時的形勢還是要以讓關羽的荊州軍全滅為優先,曹操雖然敗於漢中,但從軍力上講,此時無疑還是在荊州地區占有較大優勢,所以呂蒙在得到曹操出兵的消息後,依然還是延續著自己穩守不出的策略。呂蒙知道,關羽為奪江陵,留在襄陽的兵力肯定不多,一旦襄陽城破,關羽的荊州軍必定軍心渙散,到時候便隻有西逃一個選擇。
想到西逃,呂蒙不禁想起了不久前領命前去奪取夷陵地區的陸遜。
陸遜走前曾預言夷陵地區雖然戰略位置險要,但因為劉備曾擁有南郡的關係,所以並不會太被重視。而陸遜所帶的五千人馬皆為身體健壯武器精良的精銳吳軍,他甚至為求迅速,根本都沒帶攻城所需的大型器械。
陸遜臨行前是這樣對呂蒙說的:“南郡被我軍所得,劉備大軍又俱在漢中,宜都雖設一郡,然兵少城小,守將見我大軍急至,定會倉皇無措,逃入蜀中,到時遜以此五千人據住川口,短時間內非十倍之兵難以動搖。待劉備集齊人馬,羽軍早破,將軍再增兵來助,則劉備終此生必難再出川也!”
呂蒙當時聽陸遜此言,也深感讚同,這才同意陸遜輕裝出兵。可是時已半月,夷陵那邊依然沒有回來報捷的信使,呂蒙觀陸遜言談,結合其之前在山區剿匪的戰功,實在難以置信陸遜這麽久還沒有攻下宜都一個小城。況且宜都附近根本也沒有劉備的大城,最近的白帝城也要離宜都有數百裏之遙,而且也無重兵,但要說陸遜失敗,這麽久了卻也不見一名敗兵回來報信。
呂蒙之前沒有派信使前去詢問是表示對陸遜信任的意思,此時既然已經知道曹軍以兵圍襄陽,在關羽隨時都可能西退入蜀的前提下,呂蒙實在是不願意就這麽放關羽退走。畢竟關羽這次吃了大虧,見到劉備肯定是要力主報仇的,若放這三萬荊州軍入川,將來就很可能是一支士氣最高昂的複仇先鋒軍。而呂蒙和陸遜之前一直商量的計劃就是讓關羽的大軍盡皆覆滅在荊州,這樣就算將來劉備企圖報複,在漢中不得不留兵防曹的前提下,出川來攻的軍隊也定會變得有限。
所以呂蒙想到這裏便立刻提筆寫上一封書信命人在關羽不攻城的時候快馬從西門奔宜都去見陸遜,對於呂蒙來說,他真的希望陸遜能如其自己說的那樣盡快的封住川口,使東吳的這次背盟行動能徹底的獲得之前想得到的一切。
數日後探馬回報,江陵、公安兩地俱已為呂蒙所得,關羽終於大驚,回想諸葛鬆所言,悔有何用。此時再攻樊已徒勞無益,聞聽呂蒙偷襲江陵之兵不過三萬,關羽便有意先收軍回襄陽,再圖收複江陵。
好在諸葛鬆之前的進言使得關羽在派出探馬後先於曹操得知東吳已經偷襲江陵得手,關羽命人持秘令給關平,命其緩緩從團山鎮撤回與自己匯合。
對於關平的突然撤軍,龐德雖不知為何,卻也曾試圖追擊,但被文聘製止,隻能派出遊騎跟蹤查看。待到關羽又將大軍從樊城撤離回到襄陽,過了幾日,已與曹仁合兵一處的龐德才得到東吳已經偷襲江陵成功的消息,不免對文聘很是埋怨,怪其妨他立功,文聘自不會與龐德計較,回想起曹操臨行前的囑托,隻想著終於卸下身上的重責,幫曹仁守住了樊城便算成功,依然勸龐德不要再過江追擊關羽。
龐德不聽,自帶三千人追過江去。文聘怕龐德有失,一邊急修書報與曹操,一麵帶其餘人馬在江北守護準備接應敗兵。
哪想龐德此番的運氣實在是好的不行,當龐德追到襄陽城下時,此時的關羽已不在樊城,隻留馬良領三千人守襄陽,大軍居然已向江陵進發,試圖奪回南郡。[..tw超多好看小說]
龐德隻有三千人馬,圍城根本不夠,隻好一麵引軍在襄陽城北駐紮,一麵命人向曹操報信,請求多發人馬前來以便攻下襄陽。
原來陸遜在臨去進攻宜都之前,便建議呂蒙一麵大肆在城中宣揚要與關羽談判,一麵收取城內關羽軍將領和士兵家屬的信件,並派使者連同關羽家屬的書信一並送往襄陽。
關羽剛撤軍到襄陽,便見到了呂蒙派來的使者,使者呈上呂蒙寫給關羽的書信,信中的意思大概是說因為劉備久借荊州不還,如今隻能自取,還指明了關羽現在已經陷入困境,要關羽自己從襄陽通過上庸撤回蜀地去,免傷兩家和氣。
關羽因為家人都失陷在呂蒙的手中,即使再憤怒也不敢斬殺使者,隻能修書一封給呂蒙指責他背盟,要其盡快從江陵撤軍,否則定要與其決一死戰。
哪知使者回到驛館後並沒有立即回江陵,而是來者不拒的接待前來探聽消息的關羽軍將領,將江陵城中收來的書信一並散發出去,並開始散播關羽要帶著所有人經過上庸撤往蜀地的消息。
關羽的部下都是荊州軍,手下的主要將領還好說,其他人聽到這個傳言,聯想到當前的形勢,一傳十、十傳百,軍心十分不穩,待到關羽聞訊命人前去抓拿那使者時,呂蒙的使者早已離開逃之夭夭了。
就這樣,惱怒不已的關羽為了平息人心浮動所造成的惡果,隻好召集軍士立下收複江陵的誓言,很快便隻留下三千人與馬良守襄陽,一麵派人從上庸向漢中請求援軍,一麵自統大軍向江陵進發,誓要砍下呂蒙的人頭為自己雪恨。
於是士氣又高漲了起來,關羽剛剛大勝於禁的時間還沒過多久,很多軍士都相信憑呂蒙絕不是關羽的對手,將士們收複江陵的願望所萌發的戰意總算讓關羽對收複江陵增加了一些信心。
可是在到達江陵城下後,呂蒙卻閉城不出。無論關羽怎麽叫人辱罵,呂蒙也僅是閉門自守。這種看似示弱的行為雖然讓關羽軍的士氣再次高漲起來,但當十幾日過去,關羽依然在江陵城下一籌莫展。
昔日城堅牆厚的自家城池如今卻成了吳軍防守的重要憑仗,關羽當初以優勢兵力包圍樊城時尚且短時間內難以破城,更別說江陵城要遠比樊城高大堅固很多。數次攻城失敗後,探馬來報曹操已自統大軍十萬出許昌,先鋒徐晃領兩萬人馬已先到達襄陽城下與龐德合兵圍住了襄陽,關羽營中的軍心又開始劇烈的浮動起來。
因為關羽的兵力不足以完全封鎖江陵,很快城中的呂蒙也已得到曹操兵圍襄陽的消息。雖然呂蒙也很想拿下襄陽,作為北抗曹操的據點,但此時的形勢還是要以讓關羽的荊州軍全滅為優先,曹操雖然敗於漢中,但從軍力上講,此時無疑還是在荊州地區占有較大優勢,所以呂蒙在得到曹操出兵的消息後,依然還是延續著自己穩守不出的策略。呂蒙知道,關羽為奪江陵,留在襄陽的兵力肯定不多,一旦襄陽城破,關羽的荊州軍必定軍心渙散,到時候便隻有西逃一個選擇。
想到西逃,呂蒙不禁想起了不久前領命前去奪取夷陵地區的陸遜。
陸遜走前曾預言夷陵地區雖然戰略位置險要,但因為劉備曾擁有南郡的關係,所以並不會太被重視。而陸遜所帶的五千人馬皆為身體健壯武器精良的精銳吳軍,他甚至為求迅速,根本都沒帶攻城所需的大型器械。
陸遜臨行前是這樣對呂蒙說的:“南郡被我軍所得,劉備大軍又俱在漢中,宜都雖設一郡,然兵少城小,守將見我大軍急至,定會倉皇無措,逃入蜀中,到時遜以此五千人據住川口,短時間內非十倍之兵難以動搖。待劉備集齊人馬,羽軍早破,將軍再增兵來助,則劉備終此生必難再出川也!”
呂蒙當時聽陸遜此言,也深感讚同,這才同意陸遜輕裝出兵。可是時已半月,夷陵那邊依然沒有回來報捷的信使,呂蒙觀陸遜言談,結合其之前在山區剿匪的戰功,實在難以置信陸遜這麽久還沒有攻下宜都一個小城。況且宜都附近根本也沒有劉備的大城,最近的白帝城也要離宜都有數百裏之遙,而且也無重兵,但要說陸遜失敗,這麽久了卻也不見一名敗兵回來報信。
呂蒙之前沒有派信使前去詢問是表示對陸遜信任的意思,此時既然已經知道曹軍以兵圍襄陽,在關羽隨時都可能西退入蜀的前提下,呂蒙實在是不願意就這麽放關羽退走。畢竟關羽這次吃了大虧,見到劉備肯定是要力主報仇的,若放這三萬荊州軍入川,將來就很可能是一支士氣最高昂的複仇先鋒軍。而呂蒙和陸遜之前一直商量的計劃就是讓關羽的大軍盡皆覆滅在荊州,這樣就算將來劉備企圖報複,在漢中不得不留兵防曹的前提下,出川來攻的軍隊也定會變得有限。
所以呂蒙想到這裏便立刻提筆寫上一封書信命人在關羽不攻城的時候快馬從西門奔宜都去見陸遜,對於呂蒙來說,他真的希望陸遜能如其自己說的那樣盡快的封住川口,使東吳的這次背盟行動能徹底的獲得之前想得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