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還有3個人,周曉麗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其中那個崗市村一洪濤昨天已經見過,他的眼珠子現在還帶著血絲,看來昨天晚上他的確是喝得很高。另外兩個人也是這次參賽的釣手,其中有一位頭發都花白了,看樣子得有5、60歲,臉上的表情非常嚴肅,一看就有那種大師的範兒,麵對洪濤這個年輕人,隻是略微點了下頭,連正眼都沒給一個。
洪濤對於這種眼神早就習慣了,不過他並不覺得很難受,釣魚這個活動和釣齡還有經驗是有很大關係的,並不是說年紀大的釣手一定就技術高明,但是釣齡長而又善於總結的釣手一定是有他獨到的技巧,這種東西靠訓練是訓練不出來了,都是釣手們在普通釣魚活動中一點一點積累下來的,有時候就是他想教給你都無從教起,屬於隻可意授不可言傳的範疇。
此次釣香魚比賽的地點離東京不近,據周曉麗介紹大概有80多公裏,是曰本本州島中部的一個叫櫪木縣的地方。這個縣是曰本關東地區最大的一個縣,整個區域裏山川很多,人口密度不大,主要是農業為主,而且西北部還被劃入了曰光國立公園,算是自然保護區了吧。
說起櫪木縣咱們中國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它有一個鄰居恐怕全世界都知道,那就是福島縣,福島核電站泄露的事故就是發生在櫪木縣的北邊。
對於釣香魚這種曰本獨有的釣魚項目,洪濤前世隻是聽說過,並沒有親眼見過,更別說親手釣過了,反正在車上待著也沒事,洪濤充分發揮了自己好學的天賦,通過周曉麗的翻譯,向坐在他前麵的村一隊長詳細的請教了一下什麽叫做曰本釣香魚。
首先說香魚,這是一種和鮭魚有著很近血緣的淡水魚類,大多生活在水質清澈,水流湍急、水溫偏低、底部有砂石、無汙染的與大海相同的河流裏。
這種魚的生活習姓非常特別,它不同於咱們見到的普通魚類,它是一年生的,也就是說它的壽命隻有一年。每年秋季9-10月份,成群的成年香魚會從河溪的上遊聚到下遊入海口鹹淡水交界的地方產卵,然後魚媽媽和魚爸爸就死掉了,魚卵經過自然孵化成小魚之後就隨著水流進入大海越冬。
翌年春天,當河溪的水溫回升到10度以上時,海裏的幼魚大概已經長到了6厘米左右大小,它們會洄遊到河溪中繼續生長,然後經過一夏天的育肥,最終長大到20厘米左右的成魚,在秋天產卵之後立刻就死去。所以香魚的體型最大也就是20裏麵左右,重不過3兩,就算是人工喂養的也頂多比自然環境中成長的魚略大一點。
別看這個魚隻能活一年,它這短暫的一生可謂是非常曲折的,首先它從小先要在大海裏生長,以海水中的各種輪蟲、橈足類動物為食;等到它成功的躲避開天敵,度過了幼年期,洄遊進入淡水之後,它的食物就改變了,開始吃淡水裏的魚蟲和藻類;當它進入成年期之後,就完全吃素了,隻吃水中的藻類和水綿。
它之所以叫香魚,原因是它的肉帶著一股類似於黃瓜味道的清香味,據說吃起來非常鮮嫩,不光是曰本人喜歡,就連歐美和中國也有吃香魚的記載,在中國古代的很多書籍上也有捕撈香魚和吃香魚的記載。
據明萬曆《溫州府誌》記載,香魚“長三四寸,味佳而無腥,生清流惟十月時有,與樂產少異”。《雁蕩山誌》又載:“凡蕩水所入處皆有之,蕩水西流永楠溪,則自楓林、檔溪、下潭、古廟潭諸處亦有之”。
在中國,香魚算是甌江八珍之一,甌江就是浙江的一條江,從溫州入海,因為古時溫州叫做甌而得名,據說在溫州楠溪江一帶,這種香魚產量很高,不過隨著工業化的腳步,很多水域都遭到了汙染,香魚這種對水質要求太高的魚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
在這方麵,曰本人應該做得更好一些,由於它的國土上很多地方都是山區,流速湍急而又直通入海的河溪比較多,而且他們對於環境的保護非常重視,很多地方都有香魚的身影。
當村一隊長從釣具包裏拿出他的釣組,像洪濤講解釣香魚的釣法時,洪濤覺得自己昨天還真的是有點托大了,因為曰本人釣香魚根本就不用餌料,他們充分利用了香魚在產卵期前的生活習姓,采用一種非常獨特的釣法來引誘香魚上鉤。
具體的做法就是用兩隻小鉤子,分別從一隻活著的香魚嘴上和背鰭上鉤入,然後把這條香魚當做誘餌放入水中,在它的身邊,還有一組小小的矛鉤在靜靜的等待著。
自然水域中的香魚有著非常強的領地意識,每條香魚都有一定的水中牧場,也就是水中的那些石頭,它們會很堅決的保護這些石頭不被其它香魚觸碰,因為它們的食物來源就是生長在那些石頭上的水藻。
所以當作為誘餌的香魚被放入水中侵犯了那些牧場主時,水中的香魚就會玩命的向這隻入侵者發動進攻,兩條魚會咬在一起,來回翻滾,然後就會不小心碰到旁邊那個有四根尖利鉤尖的矛鉤,再然後就被釣上來了,其實按照中國人的傳統,這不叫釣魚,叫矛魚。
矛鉤這個東西顧名思義,就是用3隻或者4隻魚鉤,背靠著背,用焊錫焊接到一起,成為一個類似船隻鐵錨一樣的鉤組。這個鉤組上通常並不直接掛上餌料,它的作用是潛伏在窩子裏麵,等待前來覓食的魚兒不小心碰到它或者碰到魚線,然後釣魚人就會根據漂或者線的動作來判斷是否提杆。
提杆之後,矛鉤就會有機會紮入靠近它的魚的體內,從而把魚弄上來,另外還有更豪放的玩法,就是用拋竿掛上一個很大的矛鉤,扔入水中,然後在岸上大力抽拉魚竿,帶動水下的矛鉤急速運動,如果碰巧在鉤子前進的方向有魚,那就有可能會被矛鉤刺穿,從而把魚捕獲,俗稱叫“搜底”。
不過這種玩法已經稱不上釣魚,應該算捕魚了,它對魚體的傷害非常大,而且很多魚並不能被準確的刺入身體部位,但是矛鉤的鉤尖會在它們身體上留下大大的傷痕,輕則皮開肉綻,重則骨斷筋殘,能活下來就算是幸運的了。
對於曰本人這種玩法是否符合人道主義咱就不深入評論了,人這個玩意,對自己同類都那麽狠毒,更別指望他能對動物有什麽善心了,需要的時候他能找出一大堆理由證明自己對動物有愛心,不需要的時候那些動物很快就變成了他的食物和玩物。
聽完了村一隊長的講述,洪濤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釣這些小香魚,而是慶幸昨天自己沒有去爭這個主力隊員的位置,這種不用魚餌的釣魚方式,根本就不是自己所擅長的,沒有了特效魚餌的協助,自己真的就是一個棒槌啊。
“好險,差點露餡,這要是把眼顯到國外來,那可真就成了一個大笑話了。”抹了一把冷汗,洪濤對於村一隊長和車上的其它兩位曰本釣手的看法馬上發生了轉變,人家才是憑借真本事混到這個地步來的,自己嚴格上說來就是一個作弊份子,以後還真不能有點成績就飄飄然了,高手遍地都是啊。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洪濤對於這種眼神早就習慣了,不過他並不覺得很難受,釣魚這個活動和釣齡還有經驗是有很大關係的,並不是說年紀大的釣手一定就技術高明,但是釣齡長而又善於總結的釣手一定是有他獨到的技巧,這種東西靠訓練是訓練不出來了,都是釣手們在普通釣魚活動中一點一點積累下來的,有時候就是他想教給你都無從教起,屬於隻可意授不可言傳的範疇。
此次釣香魚比賽的地點離東京不近,據周曉麗介紹大概有80多公裏,是曰本本州島中部的一個叫櫪木縣的地方。這個縣是曰本關東地區最大的一個縣,整個區域裏山川很多,人口密度不大,主要是農業為主,而且西北部還被劃入了曰光國立公園,算是自然保護區了吧。
說起櫪木縣咱們中國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它有一個鄰居恐怕全世界都知道,那就是福島縣,福島核電站泄露的事故就是發生在櫪木縣的北邊。
對於釣香魚這種曰本獨有的釣魚項目,洪濤前世隻是聽說過,並沒有親眼見過,更別說親手釣過了,反正在車上待著也沒事,洪濤充分發揮了自己好學的天賦,通過周曉麗的翻譯,向坐在他前麵的村一隊長詳細的請教了一下什麽叫做曰本釣香魚。
首先說香魚,這是一種和鮭魚有著很近血緣的淡水魚類,大多生活在水質清澈,水流湍急、水溫偏低、底部有砂石、無汙染的與大海相同的河流裏。
這種魚的生活習姓非常特別,它不同於咱們見到的普通魚類,它是一年生的,也就是說它的壽命隻有一年。每年秋季9-10月份,成群的成年香魚會從河溪的上遊聚到下遊入海口鹹淡水交界的地方產卵,然後魚媽媽和魚爸爸就死掉了,魚卵經過自然孵化成小魚之後就隨著水流進入大海越冬。
翌年春天,當河溪的水溫回升到10度以上時,海裏的幼魚大概已經長到了6厘米左右大小,它們會洄遊到河溪中繼續生長,然後經過一夏天的育肥,最終長大到20厘米左右的成魚,在秋天產卵之後立刻就死去。所以香魚的體型最大也就是20裏麵左右,重不過3兩,就算是人工喂養的也頂多比自然環境中成長的魚略大一點。
別看這個魚隻能活一年,它這短暫的一生可謂是非常曲折的,首先它從小先要在大海裏生長,以海水中的各種輪蟲、橈足類動物為食;等到它成功的躲避開天敵,度過了幼年期,洄遊進入淡水之後,它的食物就改變了,開始吃淡水裏的魚蟲和藻類;當它進入成年期之後,就完全吃素了,隻吃水中的藻類和水綿。
它之所以叫香魚,原因是它的肉帶著一股類似於黃瓜味道的清香味,據說吃起來非常鮮嫩,不光是曰本人喜歡,就連歐美和中國也有吃香魚的記載,在中國古代的很多書籍上也有捕撈香魚和吃香魚的記載。
據明萬曆《溫州府誌》記載,香魚“長三四寸,味佳而無腥,生清流惟十月時有,與樂產少異”。《雁蕩山誌》又載:“凡蕩水所入處皆有之,蕩水西流永楠溪,則自楓林、檔溪、下潭、古廟潭諸處亦有之”。
在中國,香魚算是甌江八珍之一,甌江就是浙江的一條江,從溫州入海,因為古時溫州叫做甌而得名,據說在溫州楠溪江一帶,這種香魚產量很高,不過隨著工業化的腳步,很多水域都遭到了汙染,香魚這種對水質要求太高的魚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
在這方麵,曰本人應該做得更好一些,由於它的國土上很多地方都是山區,流速湍急而又直通入海的河溪比較多,而且他們對於環境的保護非常重視,很多地方都有香魚的身影。
當村一隊長從釣具包裏拿出他的釣組,像洪濤講解釣香魚的釣法時,洪濤覺得自己昨天還真的是有點托大了,因為曰本人釣香魚根本就不用餌料,他們充分利用了香魚在產卵期前的生活習姓,采用一種非常獨特的釣法來引誘香魚上鉤。
具體的做法就是用兩隻小鉤子,分別從一隻活著的香魚嘴上和背鰭上鉤入,然後把這條香魚當做誘餌放入水中,在它的身邊,還有一組小小的矛鉤在靜靜的等待著。
自然水域中的香魚有著非常強的領地意識,每條香魚都有一定的水中牧場,也就是水中的那些石頭,它們會很堅決的保護這些石頭不被其它香魚觸碰,因為它們的食物來源就是生長在那些石頭上的水藻。
所以當作為誘餌的香魚被放入水中侵犯了那些牧場主時,水中的香魚就會玩命的向這隻入侵者發動進攻,兩條魚會咬在一起,來回翻滾,然後就會不小心碰到旁邊那個有四根尖利鉤尖的矛鉤,再然後就被釣上來了,其實按照中國人的傳統,這不叫釣魚,叫矛魚。
矛鉤這個東西顧名思義,就是用3隻或者4隻魚鉤,背靠著背,用焊錫焊接到一起,成為一個類似船隻鐵錨一樣的鉤組。這個鉤組上通常並不直接掛上餌料,它的作用是潛伏在窩子裏麵,等待前來覓食的魚兒不小心碰到它或者碰到魚線,然後釣魚人就會根據漂或者線的動作來判斷是否提杆。
提杆之後,矛鉤就會有機會紮入靠近它的魚的體內,從而把魚弄上來,另外還有更豪放的玩法,就是用拋竿掛上一個很大的矛鉤,扔入水中,然後在岸上大力抽拉魚竿,帶動水下的矛鉤急速運動,如果碰巧在鉤子前進的方向有魚,那就有可能會被矛鉤刺穿,從而把魚捕獲,俗稱叫“搜底”。
不過這種玩法已經稱不上釣魚,應該算捕魚了,它對魚體的傷害非常大,而且很多魚並不能被準確的刺入身體部位,但是矛鉤的鉤尖會在它們身體上留下大大的傷痕,輕則皮開肉綻,重則骨斷筋殘,能活下來就算是幸運的了。
對於曰本人這種玩法是否符合人道主義咱就不深入評論了,人這個玩意,對自己同類都那麽狠毒,更別指望他能對動物有什麽善心了,需要的時候他能找出一大堆理由證明自己對動物有愛心,不需要的時候那些動物很快就變成了他的食物和玩物。
聽完了村一隊長的講述,洪濤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釣這些小香魚,而是慶幸昨天自己沒有去爭這個主力隊員的位置,這種不用魚餌的釣魚方式,根本就不是自己所擅長的,沒有了特效魚餌的協助,自己真的就是一個棒槌啊。
“好險,差點露餡,這要是把眼顯到國外來,那可真就成了一個大笑話了。”抹了一把冷汗,洪濤對於村一隊長和車上的其它兩位曰本釣手的看法馬上發生了轉變,人家才是憑借真本事混到這個地步來的,自己嚴格上說來就是一個作弊份子,以後還真不能有點成績就飄飄然了,高手遍地都是啊。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