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香,五萬人。除了張山的香隻有八千多人,人數最少以外。其他兩個香都是在整個山東地界來說也是發展極好的大香了!分擁有兩萬兩千人和兩萬人的兵力,除了少數幾個因為裹挾了太多流民而顯得十分龐大的香外,單純以實力來說……這兩支香的兵力已是香主一級中的翹楚。
但在如今,無論是張山還是其他兩位香主卻都不是這支大軍的最高頭領。
真正做決定的還是那剛剛被教主徐鴻儒調遣過來作為監軍的巡察使。
白蓮教實際上分為白蓮、青蓮、紅蓮三脈。
雖然表麵上同一時期隻有一名教主,但實際上教主的位子通常由本時代的各脈勢力大小和互相間的妥協達成。
例如萬曆年間,白蓮教大規模起事時的教主便是出身紅蓮一脈。當年明朝未建時則是善於兵事的青蓮一脈在亂世中稱雄。
而如今,最善傳教的白蓮一脈已算得上是最為廣泛的脈統,其脈統繼承人徐鴻儒自然也就成了名義上的白蓮教教主。
當然,真到實際當中,各地香主能給他這個教主多少麵子還真是不得而知!
所以,徐鴻儒非常注意自己在傳教中的親力親為,多年來一直努力擴大自己在教中的影響。甚至不惜多次冒險往返在大明各州之間傳教布道!
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太過有限,於是徐鴻儒另辟蹊徑,仿照大明朝廷的“監軍製度”搭建了一個‘巡察使’係統!
顧名思義,巡察使做的其實就是在各地白蓮教區之間巡視監察,看看有無各地香主做大後試圖將自己扶上神壇,分裂白蓮教的舉動。
為了具有足夠的震懾力,徐鴻儒多次提升巡察使的位子和權力!對於那些敢於反抗巡察使的香主以雷霆之勢予以打擊!甚至不惜以暗殺手段震懾!
因此,這巡察使很快便建立了赫赫威名,張山等三人哪裏敢有與巡察使對著幹的心思?於是,這巡察使帶著諭令一來,便間接奪走了這支大軍的指揮權。
……
三名香主、十多名三個香中核心的大師兄和幾個因戰功提拔上來的高層簇擁著這名身穿書生白袍,麵冠如玉般的青年。
胯下高頭大馬,腰間千金寶劍,身後數萬雄兵……無論是什麽人都難免心懷激蕩,豪情驟升。
‘這就是大權在握的感覺嗎?真是……太好了!讓人永遠都不想放手啊!!!’英俊的青年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心中卻如同瘋癲般的狂吼著!!!
“權力!權力!!我要更多的權力!!!”熊熊的野心在青年的胸膛中狂暴的燃燒著。
任何人都有野心。
更何況像白錦堂這樣一個自小孤苦,受盡淩辱後被選入教中,一步步在血腥和黑暗中攀爬至今的人?
沒有什麽人比從底層的陰溝中爬出來的人更加渴望權勢!
白錦堂十分清楚,從去年陝西突然爆發大規模亂匪,朝廷調山東守軍十萬前去協助陝西平息匪亂而導致山東內部空虛開始……這山東實際上就已經成了一個必然到手的肥肉了!
因此,教主才將原本定於天啟二年的起事時間推遲到了如今,其實等的就是陝西那邊打的不可開交,完全無法將兵力從亂局中抽調回來的好時機!
結果,當然是如同預料。
兵力空虛之下,山東守軍除了守城之外幾乎無力圍剿各地的起義。結果也導致了許多原本應該在起義最初便會被撲滅的分支順利崛起!並且聚攏起比預想中龐大的多的軍力!而到了如今這個階段,除非大明朝廷同時調遣南北直隸、湖廣和其他數省的軍隊同時前來圍剿,否認就人數來說絕對與已經羽翼漸豐的白蓮軍無法形成優勢。
所有人的清楚,以衛所軍的狗屁德行……如果不是數倍於敵人,他們戰勝的可能性十分微弱!
在原計劃當中,他們就等著各省聯軍入山東平叛,然後白蓮軍則借助熟悉地形的優勢好好打上幾次伏擊!徹底將對方至少達到五十萬之數的大軍消滅!
隨後,全國各省的白蓮、青蓮、紅蓮各脈各香同時起事!借著各省兵力抽調空虛的大好機會,一舉將全國半數以上的州省占領!
然後便是一場失去了將近三分之一兵力和大部分地盤的大明與悄然發展,迅猛崛起的白蓮教的一場長期爭鬥!
在教中高層和謀士的推演當中,預計最多三到五年,白蓮教便能攻破京城和南京,將大明徹底毀滅!
然後,便是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建立起一個白蓮聖國!
然而……
事態的發展甚至比謀劃推演中的結果還要好!
那就是原本沒有考慮到的韃子入關的情況!
無論是教主徐鴻儒還是教眾謀士們的推演中都沒有料到關外那“茹毛飲血”的粗蠻韃子竟然抓住了這極好的戰機直接繞過防線,直接衝入了關內!
更妙的是……這些韃子竟然不是敵我不分的一通亂殺!竟然還派遣使者表達了善意!說是願意幫助白蓮教在山東……甚至南北直隸等地區拓展勢力!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白錦堂在接到教主的密令的同時,自己也接見了這支韃子部隊的使者,並且約定在今日商談此事。
很快,雙方約定的旗號揮舞起來,白錦堂在二十多名護衛的保護下策馬向著女真大軍方向跑去。
對方主帥旗幟下,一群數量相等的護衛也簇擁著一位穿著勾勒著華貴金漆龍紋紅色鎧甲的貝勒迎麵跑來。
雙方很快便各自前進了一裏不到,雙方以二十多米的距離遙遙相對而立。
為行動時,雙方的差距還不明顯。
可剛才這一陣策馬奔騰,白錦堂便立刻察覺出了雙方的許多差距來……例如,己方在策馬奔跑中隊形頗有些散亂,而對方則每一騎之間的距離極為緊湊,而且步調一致,整個隊伍看起來絲毫沒有變形。
在停下後,己方的護衛雖然也是持弓跨刀的警戒起來,但與對方整齊劃一的漆紅色棉甲的女真兵來說……裝備低了不止一個檔次。
最後,就算是身高……自己這邊騎的可都是從明軍那邊繳獲的蒙古戰馬。先天上就比對方的高頭戰馬矮了一點,再加上對方那隻露出一小塊麵部的頭盔頂部高高豎起的帶著紅色纓子的類似長槍形狀的部分……看上去要比己方高出了一大截。
作為白蓮一脈從無數批兒童中培養出來的佼佼者,白錦堂更加擅長的是白蓮一脈擅長的傳教、言語和背地裏的暗殺奇術的手段。
對於這軍事上的事情並不算十分了解。
因此,更多時候都是隻見到那些連鎧甲都湊不齊的衛所軍,所以並不知道其實這女真人頭盔的樣式也是學自明軍。
雖然有著一點樣式上的差別,但頭頂這小長槍般的東西其實與那些裝備齊全的明軍一樣是為了標明身份等級的設計。
而與之相比,隻是在胸口的補子上圖案有著一點差別的白蓮軍在這方麵做的顯然還很不到位!
但在如今,無論是張山還是其他兩位香主卻都不是這支大軍的最高頭領。
真正做決定的還是那剛剛被教主徐鴻儒調遣過來作為監軍的巡察使。
白蓮教實際上分為白蓮、青蓮、紅蓮三脈。
雖然表麵上同一時期隻有一名教主,但實際上教主的位子通常由本時代的各脈勢力大小和互相間的妥協達成。
例如萬曆年間,白蓮教大規模起事時的教主便是出身紅蓮一脈。當年明朝未建時則是善於兵事的青蓮一脈在亂世中稱雄。
而如今,最善傳教的白蓮一脈已算得上是最為廣泛的脈統,其脈統繼承人徐鴻儒自然也就成了名義上的白蓮教教主。
當然,真到實際當中,各地香主能給他這個教主多少麵子還真是不得而知!
所以,徐鴻儒非常注意自己在傳教中的親力親為,多年來一直努力擴大自己在教中的影響。甚至不惜多次冒險往返在大明各州之間傳教布道!
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太過有限,於是徐鴻儒另辟蹊徑,仿照大明朝廷的“監軍製度”搭建了一個‘巡察使’係統!
顧名思義,巡察使做的其實就是在各地白蓮教區之間巡視監察,看看有無各地香主做大後試圖將自己扶上神壇,分裂白蓮教的舉動。
為了具有足夠的震懾力,徐鴻儒多次提升巡察使的位子和權力!對於那些敢於反抗巡察使的香主以雷霆之勢予以打擊!甚至不惜以暗殺手段震懾!
因此,這巡察使很快便建立了赫赫威名,張山等三人哪裏敢有與巡察使對著幹的心思?於是,這巡察使帶著諭令一來,便間接奪走了這支大軍的指揮權。
……
三名香主、十多名三個香中核心的大師兄和幾個因戰功提拔上來的高層簇擁著這名身穿書生白袍,麵冠如玉般的青年。
胯下高頭大馬,腰間千金寶劍,身後數萬雄兵……無論是什麽人都難免心懷激蕩,豪情驟升。
‘這就是大權在握的感覺嗎?真是……太好了!讓人永遠都不想放手啊!!!’英俊的青年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心中卻如同瘋癲般的狂吼著!!!
“權力!權力!!我要更多的權力!!!”熊熊的野心在青年的胸膛中狂暴的燃燒著。
任何人都有野心。
更何況像白錦堂這樣一個自小孤苦,受盡淩辱後被選入教中,一步步在血腥和黑暗中攀爬至今的人?
沒有什麽人比從底層的陰溝中爬出來的人更加渴望權勢!
白錦堂十分清楚,從去年陝西突然爆發大規模亂匪,朝廷調山東守軍十萬前去協助陝西平息匪亂而導致山東內部空虛開始……這山東實際上就已經成了一個必然到手的肥肉了!
因此,教主才將原本定於天啟二年的起事時間推遲到了如今,其實等的就是陝西那邊打的不可開交,完全無法將兵力從亂局中抽調回來的好時機!
結果,當然是如同預料。
兵力空虛之下,山東守軍除了守城之外幾乎無力圍剿各地的起義。結果也導致了許多原本應該在起義最初便會被撲滅的分支順利崛起!並且聚攏起比預想中龐大的多的軍力!而到了如今這個階段,除非大明朝廷同時調遣南北直隸、湖廣和其他數省的軍隊同時前來圍剿,否認就人數來說絕對與已經羽翼漸豐的白蓮軍無法形成優勢。
所有人的清楚,以衛所軍的狗屁德行……如果不是數倍於敵人,他們戰勝的可能性十分微弱!
在原計劃當中,他們就等著各省聯軍入山東平叛,然後白蓮軍則借助熟悉地形的優勢好好打上幾次伏擊!徹底將對方至少達到五十萬之數的大軍消滅!
隨後,全國各省的白蓮、青蓮、紅蓮各脈各香同時起事!借著各省兵力抽調空虛的大好機會,一舉將全國半數以上的州省占領!
然後便是一場失去了將近三分之一兵力和大部分地盤的大明與悄然發展,迅猛崛起的白蓮教的一場長期爭鬥!
在教中高層和謀士的推演當中,預計最多三到五年,白蓮教便能攻破京城和南京,將大明徹底毀滅!
然後,便是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建立起一個白蓮聖國!
然而……
事態的發展甚至比謀劃推演中的結果還要好!
那就是原本沒有考慮到的韃子入關的情況!
無論是教主徐鴻儒還是教眾謀士們的推演中都沒有料到關外那“茹毛飲血”的粗蠻韃子竟然抓住了這極好的戰機直接繞過防線,直接衝入了關內!
更妙的是……這些韃子竟然不是敵我不分的一通亂殺!竟然還派遣使者表達了善意!說是願意幫助白蓮教在山東……甚至南北直隸等地區拓展勢力!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白錦堂在接到教主的密令的同時,自己也接見了這支韃子部隊的使者,並且約定在今日商談此事。
很快,雙方約定的旗號揮舞起來,白錦堂在二十多名護衛的保護下策馬向著女真大軍方向跑去。
對方主帥旗幟下,一群數量相等的護衛也簇擁著一位穿著勾勒著華貴金漆龍紋紅色鎧甲的貝勒迎麵跑來。
雙方很快便各自前進了一裏不到,雙方以二十多米的距離遙遙相對而立。
為行動時,雙方的差距還不明顯。
可剛才這一陣策馬奔騰,白錦堂便立刻察覺出了雙方的許多差距來……例如,己方在策馬奔跑中隊形頗有些散亂,而對方則每一騎之間的距離極為緊湊,而且步調一致,整個隊伍看起來絲毫沒有變形。
在停下後,己方的護衛雖然也是持弓跨刀的警戒起來,但與對方整齊劃一的漆紅色棉甲的女真兵來說……裝備低了不止一個檔次。
最後,就算是身高……自己這邊騎的可都是從明軍那邊繳獲的蒙古戰馬。先天上就比對方的高頭戰馬矮了一點,再加上對方那隻露出一小塊麵部的頭盔頂部高高豎起的帶著紅色纓子的類似長槍形狀的部分……看上去要比己方高出了一大截。
作為白蓮一脈從無數批兒童中培養出來的佼佼者,白錦堂更加擅長的是白蓮一脈擅長的傳教、言語和背地裏的暗殺奇術的手段。
對於這軍事上的事情並不算十分了解。
因此,更多時候都是隻見到那些連鎧甲都湊不齊的衛所軍,所以並不知道其實這女真人頭盔的樣式也是學自明軍。
雖然有著一點樣式上的差別,但頭頂這小長槍般的東西其實與那些裝備齊全的明軍一樣是為了標明身份等級的設計。
而與之相比,隻是在胸口的補子上圖案有著一點差別的白蓮軍在這方麵做的顯然還很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