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三年,冬。


    入冬之後,天氣日漸寒冷起來。在異國境內輾轉作戰的女真人顯然不想在麵對四麵八方源源不斷出現的明軍的同時,還要麵對另外一個更為可怕的敵人――寒冬。


    於是,隨著女真各路大軍最後幾次大規模的劫掠行動的結束,女真各旗迅速脫離戰場,迅速匯集成一路押送著無數金銀物資、奴隸牛羊的巨大隊伍向著關外緩緩退去……


    麵對這種大好時機,明軍卻顯示出了一個暮氣沉沉的帝國的僵硬與遲鈍。不但沒有全力以赴尋求戰機,甚至連攔截騷擾的部隊也不曾派去一支!


    似乎所有明軍都在高興的等待這些**擄掠夠了的敵人在吃飽喝足後退回老家!


    在這種情況下,女真人安然押送著無數物資、牛羊和奴隸大搖大擺的撤出了大明境內,穿過根本沒有出擊意思的山海關和寧遠,輕輕鬆鬆的上演了一把完美的大勝利!


    而另一方麵。


    大明的亂局卻沒有因**哈赤的撤退而發生太多的好轉――走上曆史岔路的白蓮教趁著女真人牽製大部分明軍主力的天賜良機,早已經趁機發展成了一個能正麵與大明朝廷對抗的龐然大物!


    白蓮教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壯大,在原本曆史中,白蓮教因為遭人舉報而在天啟二年在打量骨幹被抓被殺的情況下倉促起義。從而導致力量嚴重不足,許多精銳甚至連召集教徒的時間都沒有就被早有準備的明軍剿滅。


    因此,徐鴻儒也僅僅是掀起了數十萬人規模的起義,最終也因準備不足、人員武器嚴重缺乏,沒能在初期打下一片穩定的後方而最終被淹沒在了明廷從各省調集來的大軍當中……


    而天下各省白蓮教徒看到教主徐鴻儒起義失敗的慘狀後,顯然受到了震懾驚嚇。加上內部群龍無首,互相間爭鬥不休……這才沉寂下去。


    最終竟是一直到二三十年後明朝滅亡也再未有什麽大的動作。


    而當清軍入關時,這本應是白蓮教這等始終意圖造反的一個大好良機。但在清軍祭出的屠刀和無數漢奸競相賣國的大潮中,顯然白蓮教的主體已經沒有了敢於和清軍一爭的心思和膽量。


    於是,直到明朝覆滅,這白蓮教在徐鴻儒敗亡後韃子、明軍、流民闖王們的亂戰中也再未有什麽大的作為。


    但在如今……這可以說早已經走上曆史岔路時代中,可能隻是最初一點小小的變化……白蓮教並未遭到出賣,或者說出賣者在出賣之前露了馬腳被內部“清理”掉了。


    總之,這小小的變化卻導致了如今整個局勢天翻地覆般的變化!


    本應在天啟二年倉促而行的起義推遲到了天啟三年。


    小小的時間變化背後卻意味著白蓮教參與起義的高層及各地骨幹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起義用的武器刀槍、人員物資……甚至詳細到約定的時間與明軍、衙門中的內應全部準備就緒。


    這與倉促而行,邊跑邊打的套路可是完全不同!


    本就腐朽僵化的大明官方在這種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遭到全方位的打擊,顯然一下便亂了陣腳!


    許多驛站、分駐各處的明軍哨所紛紛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覆滅。


    一些武備庫、糧倉被白蓮教徒攻破奪取,大量的武器糧食乃至金銀攻勢下……許多良民也被裹挾、鼓動、或者幹脆收買進了隊伍。


    不管怎麽說吧……


    等這些“良民”殺了明軍士兵,或者隨便某個朝廷小吏、官員。這人便徹底戴上了“反賊”的帽子。


    而無論在哪個時代……造反也就意味著失敗後的慘死和整個家族、甚至朋友都要受到巨大的牽連!


    在這種大背景下,宗族、家庭、親朋鄰裏觀念本就十分強大的古代社會中……大量注定被牽連著殺頭甚至淩遲的親朋好友、族人鄰裏也不得不加入了造反大軍!試圖靠著打敗明軍的方式獲得安全!


    再加上準備充分、且骨幹俱在的白蓮教的大量收買人心、開壇做法、或者講經布道的舉動,大量文化水平根本就是文盲!見識也因為明代嚴格的製度而隻限定在家鄉十幾裏範圍之內的農民大量迅速被洗腦,狂熱的加入了白蓮教!


    這些因素都給白蓮教提供了強大的後援底蘊!


    其實如果此時明軍全力以赴的剿滅白蓮,那麽雖然有了大量教徒和財力的白蓮教其實還是會因為沒有大量經過正規訓練的士兵而導致軍事上的敗亡,最終所有教民要麽戰敗被殺,要麽投降後被斬頭淩遲……


    但此時另一個曆史變數卻又讓大明的局勢向著曆史岔路上更進了一步!


    那就是女真!


    在原曆史中,這個時候的**哈赤的野心應該已經隨著發七大恨造反成功,女真人縱橫關外而有些自滿懈怠了。


    直到幾年後才會想要一舉解決明軍在關外的勢力――錦州、覺華島等地。但他也幾乎沒有想過真正重創或者推翻大明朝廷。


    畢竟,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大明實在是太龐大了!


    人口萬萬,這豈能是一個人口隻有兩三百萬,且還是拚湊起來的山野小族能夠比擬的?


    科技文化上的輝煌也讓底蘊不足的女真人根本有這個想法。


    盡管在崛起之戰的薩爾滸大戰中消滅了明軍的主力,也間接導致了失去了傳承的明軍後期的越發疲軟腐敗。


    但作為同時代,而非未來人的**哈赤同樣也看到了自己在老天幫助下才打敗的明軍很快又成批成批的出現在了遼東!


    隻是靠聽說或者在書上見過描述明國有多麽大的女真人怎麽可能會因為一次勝利就認為旁邊這個人口萬萬,底蘊巨大的帝國會被輕易征服?


    在這些剛剛從山林中走出來還沒有幾十年的女真人看來,大明大麽大……就算是明人多苟且軟弱之輩。


    但一個村子裏出一位好漢可也是夠他們打上一大仗了!


    真要是征戰不休的打下去,別說一個女真!就是十個女真也要被生生耗盡最後一滴血啊!


    因而,無論是**哈赤還是其他女真人都不敢想去征服大明。


    對於他們來說,趁著這些反應遲鈍的明軍內鬥扯皮的時候衝進關去,搶掠一番豈不是最妙?


    在原本的曆史上,也是直到**哈赤一次攻明中被明軍城頭的大炮巧合擊中,重傷後愣是靠野獸般的體魄硬抗了幾天後才死。


    皇太極這個隱藏已久,心機深沉的兒子則趁機朝自己的兄弟發難,聯合其他王親大臣逼死了多爾袞和多鐸的親媽,這才登上了皇位。


    進而為了樹立威信,再次征明。


    接下來,這個胖子正是在戰爭中逐漸看到了十幾年後更為腐朽的大明,從而產生了入主中原的想法。


    最終,他大規模任用漢人,廣布漢奸細作……最終看準時機,在李自成剛剛攻破北京,崇禎自縊的時候。


    在明麵上的漢奸吳三桂,背地裏卻是整個腐朽的明朝官員、士紳們的集體賣國中輕而易舉的征服了整個大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帝國與文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懸空望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懸空望雨並收藏明末之帝國與文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