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大敗於清河縣,被白蓮教主力於一戰擊垮,此後整個戰局便是一片糜爛。
失去了主力的明軍在短期內再也沒有雨白蓮教主力決戰的本錢,而朝野上下的一片混亂和黨派間的互相攻訐也讓龐大的大明王朝反應更顯遲緩無力。
正當大明朝廷頹勢盡顯的當頭,白蓮教一方卻是迅速擴張,借著這一戰大勝的煊赫威勢大肆擴張,一路橫掃大半個北直隸,擄掠了大量糧食物資,裹挾了數十萬青壯……而也正是因為在這一戰中收獲的大量軍械物資,這也給白蓮教的大擴軍提供了充足的武器被服的基礎。
在明軍主力大敗的背景下,盡管大明的大多數地區還算穩定,但因為山東和北直隸大部地區的相繼淪陷,京師一帶還是陷入了巨大的恐慌當中……
……
在混亂的時候,平民百姓是看不到全局的――不要說這個隻能靠“傳言”的落後時代,就算是在未來大部分時候,普通人在戰爭這類整體混亂的大局中也是十分盲目的。
信息的閉塞、以訛傳訛、受到誤導誇張的傳言……還包括官府本身的冷漠與欺騙等讓民心更加動搖的舉動都讓如今整個大明北方……特別是人口最為密集,甚至相當於附近地區總和的北京城內的百姓感覺到了巨大的恐懼。
雖然因為各地衙門在街上嚴苛的管控而暫時沒有發生亂子,但這並不能阻擋人們心中的疑惑和恐懼!
這是怎麽?前些年鬧匪患,剛剿下些風頭,這邊女真韃子就打了進來!這狗韃子殺燒搶掠無惡不作,好不容易等到他們走了,這邊山東的白蓮教又造了反!結果朝廷大軍還不堪一擊!幾個月的功夫便從最初的星星之火發展成了燎原之勢!
本想著這次各地勤王大軍共同圍剿之下能夠一舉定下乾坤……讓人萬沒想到,這大軍卻是在一夕之間被對方宰了個幹幹淨淨!
這些本來被說成了妖人作亂的白蓮教卻是趁勢而起,帶著大勝官軍的煊赫之勢橫掃北直隸!
之前不還是有人說這白蓮教不過是土雞瓦狗麽?
那如今朝廷大軍被土雞瓦狗打了個稀爛――難道朝廷大軍連土雞瓦狗都不算?
而對於除了北京城外的其他縣城之內的普通人來說……朝廷大軍是不是土雞瓦狗他們不知道。
但他們可是親眼見證了這些城牆在白蓮教火炮下可真是如同泥捏的一般!
白蓮軍在繳獲了大量明軍的火炮之後,原本在高大城牆下束手無策的局麵頓時逆轉。
在這種關鍵時刻,白蓮教主徐鴻儒並沒有貪戀武力,將所有火炮歸為己有。反而是按照每個香的兵力多寡而劃分下去。
平均下來,幾乎每個香都能分上七八門火炮。
有了這些東西,加上席卷北直隸後猛增數倍的兵力,攻城略地這些在之前看來十分困難的事情頓時輕鬆了起來。
……
春風和煦的吹拂著牆頭的旗子,雖然這大明龍旗早已經髒兮兮的明顯很久未洗過了。
捕頭宋老三扶著縣城城頭的一段土黃色的女牆向城外觀望著……而在他身邊的這段城牆上還擠著許多捕快、衛所兵甚至是從城中強行抓來的青壯百姓。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城外。
因為在那裏,一支白蓮教的軍隊正打算攻城。
這支軍隊並不陌生,事實上這些人正是本地造反的一支白蓮分支,從一年多前徐鴻儒造反開始便揭竿而起,席卷了這縣城周圍的許多鄉鎮,最終滾雪球一般的發展成了如今這種人數足足上萬的規模。
不過,托這道修了兩百多年的城牆的福――這幫白蓮教的教匪雖然人多勢眾,但去年的幾次攻城卻都被擊退。
如果說圍城,派的人少了,肯定是看不住這躲進縣城之內的足足兩千兵丁。派的人多了,顯然這一年就不用做別的了。
當地這一支白蓮奈何不了縣城,長久以來這攻城自然是愈加少了起來。
最後一個冬天竟然都隻是派遣少量探馬在四周巡弋,觀察縣城的狀況,截殺信差罷了。
而如今,當城外上萬大軍重新集結,扛起雲梯竟然再次做出一番想要攻城的樣子顯然引起了縣城內的緊張。
士兵上牆,家家閉戶,甚至連城中的青壯年百姓也發動了起來,一股腦的給拉到的城頭準備迎敵。
本以為這次白蓮教還會是以稀稀拉拉的弓箭和幾發冷槍向城頭打一陣子,然後其他士兵扛著笨重的木梯往城頭上搭,靠著這種笨辦法繼續攻城。
但這次顯然與眾人想象的不同。
白蓮教在城外排列好陣型隊伍,所有長長短短的雲梯被排列在陣型前方。宋老三注意到這一次他們的陣型變的更整齊了。
話說回來上次這些教匪也沒有什麽陣型。無非是亂哄哄的聚在一起罷了。而這次,他們雖然不夠整齊,但卻也是涇渭分明的分成了三個方陣。
看到這些白蓮教匪開始嚴格起來的陣型,宋老三不禁將目光投向了一旁跟他一樣趴在城頭上傻看,毫無章法的衛所大兵……心裏不由的產生了一種荒謬的想法:如果這幫人對調了衣服,反倒是城外這些教匪更像是軍隊吧?
這邊正想著,城下的白蓮軍卻是將三輛蒙著帳篷布的大車推了出來。
每一輛車都有七八個人連推帶拉,雖然動作不慢,但也能看出這車上的東西不輕。
宋老三不禁有些疑惑,眯縫起了眼睛,想要看看車上拉的是什麽東西。
而就在這時,城外的白蓮教士兵也揭開了蒙在木車上的篷布……
嘩……
城頭頓時響起了一片不敢置信的嘩然之聲!
本就精力集中看著這三輛大車的宋老三更是在看清那事物的瞬間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三輛以粗厚結實的木料打造的看上去頗為笨重的打車上,在早已經固定好的位置中,三口黑沉沉的精鐵大炮就那般衝著城牆,比拳頭還要粗的炮口黑洞洞的看的人心慌。
“我滴個親娘咧!這可是大炮啊!這仗還怎麽打?我要下去!”青壯的人群裏傳來陣陣抗議。
麵對這黑洞洞的炮口,就算大部分人根本沒見過真正開炮的樣子……但至少也聽過一些關於火炮的威力的故事吧?
本就對守城不情願的青壯們頓時打起了退堂鼓。
失去了主力的明軍在短期內再也沒有雨白蓮教主力決戰的本錢,而朝野上下的一片混亂和黨派間的互相攻訐也讓龐大的大明王朝反應更顯遲緩無力。
正當大明朝廷頹勢盡顯的當頭,白蓮教一方卻是迅速擴張,借著這一戰大勝的煊赫威勢大肆擴張,一路橫掃大半個北直隸,擄掠了大量糧食物資,裹挾了數十萬青壯……而也正是因為在這一戰中收獲的大量軍械物資,這也給白蓮教的大擴軍提供了充足的武器被服的基礎。
在明軍主力大敗的背景下,盡管大明的大多數地區還算穩定,但因為山東和北直隸大部地區的相繼淪陷,京師一帶還是陷入了巨大的恐慌當中……
……
在混亂的時候,平民百姓是看不到全局的――不要說這個隻能靠“傳言”的落後時代,就算是在未來大部分時候,普通人在戰爭這類整體混亂的大局中也是十分盲目的。
信息的閉塞、以訛傳訛、受到誤導誇張的傳言……還包括官府本身的冷漠與欺騙等讓民心更加動搖的舉動都讓如今整個大明北方……特別是人口最為密集,甚至相當於附近地區總和的北京城內的百姓感覺到了巨大的恐懼。
雖然因為各地衙門在街上嚴苛的管控而暫時沒有發生亂子,但這並不能阻擋人們心中的疑惑和恐懼!
這是怎麽?前些年鬧匪患,剛剿下些風頭,這邊女真韃子就打了進來!這狗韃子殺燒搶掠無惡不作,好不容易等到他們走了,這邊山東的白蓮教又造了反!結果朝廷大軍還不堪一擊!幾個月的功夫便從最初的星星之火發展成了燎原之勢!
本想著這次各地勤王大軍共同圍剿之下能夠一舉定下乾坤……讓人萬沒想到,這大軍卻是在一夕之間被對方宰了個幹幹淨淨!
這些本來被說成了妖人作亂的白蓮教卻是趁勢而起,帶著大勝官軍的煊赫之勢橫掃北直隸!
之前不還是有人說這白蓮教不過是土雞瓦狗麽?
那如今朝廷大軍被土雞瓦狗打了個稀爛――難道朝廷大軍連土雞瓦狗都不算?
而對於除了北京城外的其他縣城之內的普通人來說……朝廷大軍是不是土雞瓦狗他們不知道。
但他們可是親眼見證了這些城牆在白蓮教火炮下可真是如同泥捏的一般!
白蓮軍在繳獲了大量明軍的火炮之後,原本在高大城牆下束手無策的局麵頓時逆轉。
在這種關鍵時刻,白蓮教主徐鴻儒並沒有貪戀武力,將所有火炮歸為己有。反而是按照每個香的兵力多寡而劃分下去。
平均下來,幾乎每個香都能分上七八門火炮。
有了這些東西,加上席卷北直隸後猛增數倍的兵力,攻城略地這些在之前看來十分困難的事情頓時輕鬆了起來。
……
春風和煦的吹拂著牆頭的旗子,雖然這大明龍旗早已經髒兮兮的明顯很久未洗過了。
捕頭宋老三扶著縣城城頭的一段土黃色的女牆向城外觀望著……而在他身邊的這段城牆上還擠著許多捕快、衛所兵甚至是從城中強行抓來的青壯百姓。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城外。
因為在那裏,一支白蓮教的軍隊正打算攻城。
這支軍隊並不陌生,事實上這些人正是本地造反的一支白蓮分支,從一年多前徐鴻儒造反開始便揭竿而起,席卷了這縣城周圍的許多鄉鎮,最終滾雪球一般的發展成了如今這種人數足足上萬的規模。
不過,托這道修了兩百多年的城牆的福――這幫白蓮教的教匪雖然人多勢眾,但去年的幾次攻城卻都被擊退。
如果說圍城,派的人少了,肯定是看不住這躲進縣城之內的足足兩千兵丁。派的人多了,顯然這一年就不用做別的了。
當地這一支白蓮奈何不了縣城,長久以來這攻城自然是愈加少了起來。
最後一個冬天竟然都隻是派遣少量探馬在四周巡弋,觀察縣城的狀況,截殺信差罷了。
而如今,當城外上萬大軍重新集結,扛起雲梯竟然再次做出一番想要攻城的樣子顯然引起了縣城內的緊張。
士兵上牆,家家閉戶,甚至連城中的青壯年百姓也發動了起來,一股腦的給拉到的城頭準備迎敵。
本以為這次白蓮教還會是以稀稀拉拉的弓箭和幾發冷槍向城頭打一陣子,然後其他士兵扛著笨重的木梯往城頭上搭,靠著這種笨辦法繼續攻城。
但這次顯然與眾人想象的不同。
白蓮教在城外排列好陣型隊伍,所有長長短短的雲梯被排列在陣型前方。宋老三注意到這一次他們的陣型變的更整齊了。
話說回來上次這些教匪也沒有什麽陣型。無非是亂哄哄的聚在一起罷了。而這次,他們雖然不夠整齊,但卻也是涇渭分明的分成了三個方陣。
看到這些白蓮教匪開始嚴格起來的陣型,宋老三不禁將目光投向了一旁跟他一樣趴在城頭上傻看,毫無章法的衛所大兵……心裏不由的產生了一種荒謬的想法:如果這幫人對調了衣服,反倒是城外這些教匪更像是軍隊吧?
這邊正想著,城下的白蓮軍卻是將三輛蒙著帳篷布的大車推了出來。
每一輛車都有七八個人連推帶拉,雖然動作不慢,但也能看出這車上的東西不輕。
宋老三不禁有些疑惑,眯縫起了眼睛,想要看看車上拉的是什麽東西。
而就在這時,城外的白蓮教士兵也揭開了蒙在木車上的篷布……
嘩……
城頭頓時響起了一片不敢置信的嘩然之聲!
本就精力集中看著這三輛大車的宋老三更是在看清那事物的瞬間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三輛以粗厚結實的木料打造的看上去頗為笨重的打車上,在早已經固定好的位置中,三口黑沉沉的精鐵大炮就那般衝著城牆,比拳頭還要粗的炮口黑洞洞的看的人心慌。
“我滴個親娘咧!這可是大炮啊!這仗還怎麽打?我要下去!”青壯的人群裏傳來陣陣抗議。
麵對這黑洞洞的炮口,就算大部分人根本沒見過真正開炮的樣子……但至少也聽過一些關於火炮的威力的故事吧?
本就對守城不情願的青壯們頓時打起了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