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京?還是投身於大秦鐵騎?
安寧和裴城相處了這段時間,早已清楚這個人極有主見,所以這一路上屢屢想要提起,卻因為害怕他會直接拒絕,所以遲遲沒有開口。如今王安之直接挑明了這兩條路,她望向裴城的眼眸裏有些不安與期待。
說來也怪,當初裴城自己還說過,像安寧這樣身份的人,要找人替她做事應該是很簡單的事情。世間人誰不愛名利?誰不愛權勢?如果有那麽一條捷徑可以少奮鬥二十年,恐怕誰都會欣然答應。但安寧知道裴城不是這種人,他過於淡然甚至有些淡漠,仿佛回到那個小村子做個獵人才是他最喜歡的生活。
如果她使些手段,或許可以逼迫裴城就範,隻可惜,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這個女孩果決謀斷的外表之下,其實隱藏著一顆善良而又柔韌的心。
相較於安寧,王安之則顯得從容許多。他對裴城有著不假辭色的欣賞,但也僅此而已,心裏並沒有太多複雜的想法。東三府麵積廣闊,他手底下不乏謀臣虎將,裴城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固然強悍,倒也不至於讓這個權勢熏天的老頭子食不知味。
書房裏的沉默延續很久,裴城眉頭微皺,擰成一個川字,在燭光中透出一貫的沉穩態度。他在思考,並非是思考去哪裏,而是在想怎麽拒絕這兩人的邀請。
不錯,就是拒絕。
去西京太過遙遠,他暫時沒有那個打算。至於從軍這事,他散漫慣了,也自由慣了,暫時並沒有什麽理由,讓他能放棄原本很自在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他對這個世界沒有歸屬感,雖然從書中了解許多知識與局勢,但因為他隻是一個不速之客,陡然就降落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王圖霸業也好,倚馬千言也罷,在他於北鄉村生活的這一年多期間,壓根沒有在他心裏產生一些特殊的興趣。
不過,出於他對安寧的觀感很不錯,他的語氣裏不免有了些尷尬和歉意:“承蒙你們看得起我,但是,我習慣了做個閑雲野鶴,真的不想放棄我之前的生活。這次出手相助,一是因為當初應承了安寧,二是朋友之間理該拔刀相助,並無它意,還請二位諒解。”
安寧在聽到他說出但是二字時,心裏便驀然一涼,有些空空落落的感覺。她輕咬著嘴唇,勉強笑道:“人各有誌,我不會勉強你的。”
裴城凝望著她,歎道:“多謝。”
“不必如此,應該是我謝你,否則冰狐怎麽拿的回來。”安寧搖頭道。
“好啦!”看他們兩個謝來謝去沒個完結,王安之輕拍桌麵道:“你們兩個小家夥,怎麽比我這老頭還要暮氣沉沉?裴城有他自己的想法是好事,安丫頭更不必難過,你們以後又不是做不成朋友見不了麵,再不要做這種小兒女姿態,看得我頭痛。”
兩人被老頭這麽一說,似乎觸到了某些隱秘的心事,彼此之間的目光也變得尷尬起來,同時轉過頭去,狀若無事地打量著書房裏的兵器。
裴城心緒不寧,便找了個話題道:“安小姐……”
安寧立刻打斷他道:“既然做了朋友,幹嘛這麽客氣?以後還是叫我的名字吧。”
顯然,這位一貫冷靜從容的姑娘此時火氣不太小。
裴城苦笑一聲,重新說道:“安寧,一路上問了你很多次,每次你都含糊過去,現在能不能告訴我,你究竟是做什麽的?”
安寧麵無表情道:“你聽說過太史台閣嗎?”
裴城知道她在不高興,原因當然是自己回絕了她的邀請。不過女人就是這樣,在這種時候爭論或者較真是極其不明智的舉動,等過段時間她自己想明白了自然一切歸於風平浪靜。所以裴城沒有計較什麽,點頭道:“略有耳聞。”
王安之看著這對小家夥此時暗戰,心思卻飄到了遠方,無它,老頭子觸景生情,回憶起自己當年的青蔥歲月了。
安寧表情雖冷漠,卻也沒拿腔作勢,一板一眼地說道:“既然你知道太史台閣,那我便告訴你,我父親便是太史台閣左令鬥,掌閣中一切事務。他需要坐鎮西京,所以有些事情需要出京的話,便交給我來辦,譬如這次去雪原尋找冰狐。”
裴城訝道:“你父親便是安藥師?”
安寧問道:“你聽說過?”
裴城苦笑道:“當然,安藥師的名字我自然知道,原來你是他的女兒,其實我早該猜到了,真可謂是一葉障目而不知大山。”
見他始終一副笑臉,並不習慣冷漠待人的安寧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臉色也變得柔和了些,輕聲道:“倒不是不想告訴你,隻是我知道我父親在外的名聲不太好,所以不想嚇到你。”
裴城納悶道:“這又是為何?”
一直神遊物外的王安之適時插了句嘴:“你既然知道安藥師,難道你沒聽說過一句話?西京城裏但凡是做官的,十個裏麵有九個恨他不早點去死,剩下一個正在給他準備後事。”
“王伯伯,哪有你說得那麽難聽!”安寧瞪了他一眼。
王安之哈哈大笑,擺手道:“大意如此,裴城你領會精神即可。”
他們雖然沒細說,但是裴城已經明白過來,這太史台閣必然是極招人厭的,而身為左令鬥的安藥師,恐怕早就成朝臣的眼中釘肉中刺了。
他沒有繼續追問下去,而是陪著安寧說笑一陣,見這姑娘終於放下不快,才安下心來。
王安之再次拿起書桌上的那把霸刀,在燭光下觀賞著刀身,看見上麵刻著的“方有道”三字,忍不住歎道:“方有道這個人我也聽說過,是個用刀的高手,他這把刀也殺了不少咱們大秦子弟,想不到如今死在你的手上,也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
裴城察其顏色,道:“既然公爺喜歡這把刀,不如就將其掛在書房牆上。”
王安之正色道:“這把刀是你的戰利品,我一個行將就木的老朽,豈能奪人之功?”
裴城笑道:“晚輩初次來此地,沒有準備什麽禮物,如果公爺不嫌棄,那就讓我借花獻佛如何?”
王安之此時倒不好再拒絕,另外他也確實喜愛這把刀,便笑道:“裴城如此說,那老頭子就腆著臉收下了。但是你畢竟是晚輩,沒有讓你空手而歸的道理,我這裏有個小玩意,你不妨拿回去,閑時把玩也不錯。”
他起身走到書櫃前,從一個抽屜裏麵尋出一個巴掌大的東西,然後遞到裴城麵前道:“不是什麽值錢的物件,你將就收下吧。”
借著明亮的燭光,裴城定睛一看,心中一驚,連忙雙手虛推道:“公爺這禮物太過貴重,晚輩萬萬不能收的。”
安寧也湊過來一看,不禁低呼一聲,原來那是一塊手掌大的令牌,四周紋著祥雲飛龍,正中間則是一個鍍金的“王”字,底部還有一行小字,隔著遠些看不清楚。
安寧有點驚詫,心想王伯伯不會高興昏了頭,把調兵的虎符送給裴城吧?她雖然沒見過虎符,但這塊令牌實在有些相似。而且老頭子經常幹這種不著調的事情,她不得不往這方麵想。
王安之見兩個小家夥臉色都變了,仔細一琢磨也回過神來,大笑道:“你們兩個小家夥,莫非以為我要把虎符送給裴城?老頭子還沒糊塗到那種程度,再說了,即便是我敢送,裴城他也不敢接呀,我怎麽會做這種無聊的事情?裴城,你不要瞎猜了,這隻是我私人的象征,絕對調動不了軍隊,哈哈,放心收下便是。”
裴城堅定地搖頭道:“即便如此,這禮物也太貴重了,我不能收。”
他當然明白這令牌的含義,見令如見人,有了這玩意,至少在東三府的地麵上,誰敢對自己不敬?然而換句話說,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自己接下這令牌,不就意味成了王安之的人?他再要安排什麽事情,自己也不好過於堅決的拒絕了。
這片刻間他心念電轉,然而王安之世間打滾數十年,心思絕非外表那樣粗魯不堪,他讚許地望著裴城,絲毫沒有詭計被看穿的尷尬,有些惋惜地說道:“老頭子不會做那種拐彎抹角的事情,你收下吧,這次你幫安寧找回冰狐,又替我大秦男兒狠狠地教訓了霸刀營那幫孫子,這點小禮物算什麽?再不收下老頭子可要發飆哦。”
話說到這個份上,裴城無法再拒絕了,隻得起身恭敬接過,放好之後再道謝。
“一代新人換舊人。”王安之輕聲一歎,看著書房內的兩個年輕人,道:“以後這秦國就得看你們的了。丫頭,多年不見,來了也不要著急回京,我帶你們在這一帶好好轉轉。至於你那些壯烈的手下,我已經派人過去處理,過幾天就會有消息。”
安寧垂首謝過,看了裴城一眼,心下諸般感慨匯聚。
這一夜一老二少在書房聊到很晚,半夜時家仆送了溫熱的夜宵過來,還按照王安之的吩咐燙了幾壺好酒。老頭跟裴城把酒言歡,越談越投機,若不是裴城拚命拒絕,恐怕第二天一覺醒來,兩人就成了燒黃紙喝雞血的把兄弟。
安寧在一旁瞧得樂不可支,後來也跟裴城拚酒談笑起來。
燭光搖,人影對,一番愁緒隨風去,萬般豪情入酒中。
安寧和裴城相處了這段時間,早已清楚這個人極有主見,所以這一路上屢屢想要提起,卻因為害怕他會直接拒絕,所以遲遲沒有開口。如今王安之直接挑明了這兩條路,她望向裴城的眼眸裏有些不安與期待。
說來也怪,當初裴城自己還說過,像安寧這樣身份的人,要找人替她做事應該是很簡單的事情。世間人誰不愛名利?誰不愛權勢?如果有那麽一條捷徑可以少奮鬥二十年,恐怕誰都會欣然答應。但安寧知道裴城不是這種人,他過於淡然甚至有些淡漠,仿佛回到那個小村子做個獵人才是他最喜歡的生活。
如果她使些手段,或許可以逼迫裴城就範,隻可惜,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這個女孩果決謀斷的外表之下,其實隱藏著一顆善良而又柔韌的心。
相較於安寧,王安之則顯得從容許多。他對裴城有著不假辭色的欣賞,但也僅此而已,心裏並沒有太多複雜的想法。東三府麵積廣闊,他手底下不乏謀臣虎將,裴城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固然強悍,倒也不至於讓這個權勢熏天的老頭子食不知味。
書房裏的沉默延續很久,裴城眉頭微皺,擰成一個川字,在燭光中透出一貫的沉穩態度。他在思考,並非是思考去哪裏,而是在想怎麽拒絕這兩人的邀請。
不錯,就是拒絕。
去西京太過遙遠,他暫時沒有那個打算。至於從軍這事,他散漫慣了,也自由慣了,暫時並沒有什麽理由,讓他能放棄原本很自在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他對這個世界沒有歸屬感,雖然從書中了解許多知識與局勢,但因為他隻是一個不速之客,陡然就降落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王圖霸業也好,倚馬千言也罷,在他於北鄉村生活的這一年多期間,壓根沒有在他心裏產生一些特殊的興趣。
不過,出於他對安寧的觀感很不錯,他的語氣裏不免有了些尷尬和歉意:“承蒙你們看得起我,但是,我習慣了做個閑雲野鶴,真的不想放棄我之前的生活。這次出手相助,一是因為當初應承了安寧,二是朋友之間理該拔刀相助,並無它意,還請二位諒解。”
安寧在聽到他說出但是二字時,心裏便驀然一涼,有些空空落落的感覺。她輕咬著嘴唇,勉強笑道:“人各有誌,我不會勉強你的。”
裴城凝望著她,歎道:“多謝。”
“不必如此,應該是我謝你,否則冰狐怎麽拿的回來。”安寧搖頭道。
“好啦!”看他們兩個謝來謝去沒個完結,王安之輕拍桌麵道:“你們兩個小家夥,怎麽比我這老頭還要暮氣沉沉?裴城有他自己的想法是好事,安丫頭更不必難過,你們以後又不是做不成朋友見不了麵,再不要做這種小兒女姿態,看得我頭痛。”
兩人被老頭這麽一說,似乎觸到了某些隱秘的心事,彼此之間的目光也變得尷尬起來,同時轉過頭去,狀若無事地打量著書房裏的兵器。
裴城心緒不寧,便找了個話題道:“安小姐……”
安寧立刻打斷他道:“既然做了朋友,幹嘛這麽客氣?以後還是叫我的名字吧。”
顯然,這位一貫冷靜從容的姑娘此時火氣不太小。
裴城苦笑一聲,重新說道:“安寧,一路上問了你很多次,每次你都含糊過去,現在能不能告訴我,你究竟是做什麽的?”
安寧麵無表情道:“你聽說過太史台閣嗎?”
裴城知道她在不高興,原因當然是自己回絕了她的邀請。不過女人就是這樣,在這種時候爭論或者較真是極其不明智的舉動,等過段時間她自己想明白了自然一切歸於風平浪靜。所以裴城沒有計較什麽,點頭道:“略有耳聞。”
王安之看著這對小家夥此時暗戰,心思卻飄到了遠方,無它,老頭子觸景生情,回憶起自己當年的青蔥歲月了。
安寧表情雖冷漠,卻也沒拿腔作勢,一板一眼地說道:“既然你知道太史台閣,那我便告訴你,我父親便是太史台閣左令鬥,掌閣中一切事務。他需要坐鎮西京,所以有些事情需要出京的話,便交給我來辦,譬如這次去雪原尋找冰狐。”
裴城訝道:“你父親便是安藥師?”
安寧問道:“你聽說過?”
裴城苦笑道:“當然,安藥師的名字我自然知道,原來你是他的女兒,其實我早該猜到了,真可謂是一葉障目而不知大山。”
見他始終一副笑臉,並不習慣冷漠待人的安寧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臉色也變得柔和了些,輕聲道:“倒不是不想告訴你,隻是我知道我父親在外的名聲不太好,所以不想嚇到你。”
裴城納悶道:“這又是為何?”
一直神遊物外的王安之適時插了句嘴:“你既然知道安藥師,難道你沒聽說過一句話?西京城裏但凡是做官的,十個裏麵有九個恨他不早點去死,剩下一個正在給他準備後事。”
“王伯伯,哪有你說得那麽難聽!”安寧瞪了他一眼。
王安之哈哈大笑,擺手道:“大意如此,裴城你領會精神即可。”
他們雖然沒細說,但是裴城已經明白過來,這太史台閣必然是極招人厭的,而身為左令鬥的安藥師,恐怕早就成朝臣的眼中釘肉中刺了。
他沒有繼續追問下去,而是陪著安寧說笑一陣,見這姑娘終於放下不快,才安下心來。
王安之再次拿起書桌上的那把霸刀,在燭光下觀賞著刀身,看見上麵刻著的“方有道”三字,忍不住歎道:“方有道這個人我也聽說過,是個用刀的高手,他這把刀也殺了不少咱們大秦子弟,想不到如今死在你的手上,也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
裴城察其顏色,道:“既然公爺喜歡這把刀,不如就將其掛在書房牆上。”
王安之正色道:“這把刀是你的戰利品,我一個行將就木的老朽,豈能奪人之功?”
裴城笑道:“晚輩初次來此地,沒有準備什麽禮物,如果公爺不嫌棄,那就讓我借花獻佛如何?”
王安之此時倒不好再拒絕,另外他也確實喜愛這把刀,便笑道:“裴城如此說,那老頭子就腆著臉收下了。但是你畢竟是晚輩,沒有讓你空手而歸的道理,我這裏有個小玩意,你不妨拿回去,閑時把玩也不錯。”
他起身走到書櫃前,從一個抽屜裏麵尋出一個巴掌大的東西,然後遞到裴城麵前道:“不是什麽值錢的物件,你將就收下吧。”
借著明亮的燭光,裴城定睛一看,心中一驚,連忙雙手虛推道:“公爺這禮物太過貴重,晚輩萬萬不能收的。”
安寧也湊過來一看,不禁低呼一聲,原來那是一塊手掌大的令牌,四周紋著祥雲飛龍,正中間則是一個鍍金的“王”字,底部還有一行小字,隔著遠些看不清楚。
安寧有點驚詫,心想王伯伯不會高興昏了頭,把調兵的虎符送給裴城吧?她雖然沒見過虎符,但這塊令牌實在有些相似。而且老頭子經常幹這種不著調的事情,她不得不往這方麵想。
王安之見兩個小家夥臉色都變了,仔細一琢磨也回過神來,大笑道:“你們兩個小家夥,莫非以為我要把虎符送給裴城?老頭子還沒糊塗到那種程度,再說了,即便是我敢送,裴城他也不敢接呀,我怎麽會做這種無聊的事情?裴城,你不要瞎猜了,這隻是我私人的象征,絕對調動不了軍隊,哈哈,放心收下便是。”
裴城堅定地搖頭道:“即便如此,這禮物也太貴重了,我不能收。”
他當然明白這令牌的含義,見令如見人,有了這玩意,至少在東三府的地麵上,誰敢對自己不敬?然而換句話說,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自己接下這令牌,不就意味成了王安之的人?他再要安排什麽事情,自己也不好過於堅決的拒絕了。
這片刻間他心念電轉,然而王安之世間打滾數十年,心思絕非外表那樣粗魯不堪,他讚許地望著裴城,絲毫沒有詭計被看穿的尷尬,有些惋惜地說道:“老頭子不會做那種拐彎抹角的事情,你收下吧,這次你幫安寧找回冰狐,又替我大秦男兒狠狠地教訓了霸刀營那幫孫子,這點小禮物算什麽?再不收下老頭子可要發飆哦。”
話說到這個份上,裴城無法再拒絕了,隻得起身恭敬接過,放好之後再道謝。
“一代新人換舊人。”王安之輕聲一歎,看著書房內的兩個年輕人,道:“以後這秦國就得看你們的了。丫頭,多年不見,來了也不要著急回京,我帶你們在這一帶好好轉轉。至於你那些壯烈的手下,我已經派人過去處理,過幾天就會有消息。”
安寧垂首謝過,看了裴城一眼,心下諸般感慨匯聚。
這一夜一老二少在書房聊到很晚,半夜時家仆送了溫熱的夜宵過來,還按照王安之的吩咐燙了幾壺好酒。老頭跟裴城把酒言歡,越談越投機,若不是裴城拚命拒絕,恐怕第二天一覺醒來,兩人就成了燒黃紙喝雞血的把兄弟。
安寧在一旁瞧得樂不可支,後來也跟裴城拚酒談笑起來。
燭光搖,人影對,一番愁緒隨風去,萬般豪情入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