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
秋水潭泉水清澈甘甜,獨仙河如綢緞繞身,半片青山屹立於平江西側,這一帶山清水秀,孕育出無數人傑,在吳國可謂家喻戶曉,隱隱之中,這裏已經被奉為吳國第一鎮。
若追溯到百五十年前,這裏還是一個很小的村子,村民不過百來戶,總共五六百人口,那時此地還不叫平江鎮,而叫方家村,村裏所有人都是方姓。自從那位被稱作吳國軍神的方謝曉橫空出世後,這個村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展壯大,到如今已經是擁有十萬餘戶的大鎮。
平江方家,成為世間無人能忽視的世家大族。
這百來年間,嫁入平江鎮的吳國貴族女子不計其數,光是公主和郡主就有七位,其他與平江方家聯姻的高官大將更是上百位,到了今時今日,方家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世家,而是擁有左右吳國朝政能力的顯赫門第。
不過,天才這種人物總是極其稀有的,方謝曉在世時,曾經為吳國打下大片國土,七戰七捷將秦國打得偏居一隅。自從他去世後,方家再也沒有人能夠達到他的高度,反而是秦國兩代帝王勵精圖治,將當年丟失的國土盡數收回,一直打到了虎城之下才停住腳步。
所以對於方家來說,祖上的榮光已經漸漸失色,今日的局麵,更需要自家子弟擔起重任。
今日的平江鎮,比博羅府城更像一座守衛森嚴的軍營,外人入鎮,要經過十分嚴苛繁瑣的檢查,而在鎮子的外圍,則有為數眾多的天策軍暗哨,在幽暗的角落裏盯著每個靠近鎮子的外人。不過這裏的防衛是外緊內鬆,進了鎮子之後,基本不會遭遇探子的跟蹤,而且鎮裏的氣氛要平和放鬆許多。
鎮內規模最大的建築群便是方家的府邸,緊緊靠在它旁邊的就是霸刀營的營地。
方府別院中,有一塊麵積廣闊的校場,即便是縱馬奔馳也不會覺得逼仄。在校場之旁有一座涼棚,黃楊木整體雕琢的桌椅排成行,上麵擺放著無數鮮豔欲滴的水果,另有點心茶水,每樣都是極其昂貴的貢品。
這樣的規格有些逾製,但這是吳國君王親自下的旨意,以示對平江方家之恩寵。
正午的陽光有些刺眼,涼棚內坐著一男一女。男人年過而立,一臉中正嚴肅神色,長相普通平凡,卻讓人無法生出輕視之心。女子雙十年華,姿容豔殊,風韻別致,顧盼之間眉目如畫,正是女人一生中青澀褪去芳華盛放的美好年紀。
這兩人沒有交談,而是目不轉睛地看著校場上那個挺拔的身影。
灼熱的陽光照耀下,校場上一個略顯孤獨的男人,手中一把鋒利的長刀。
方家刀法以氣勢壓人,以雄霸取勝,走的是剛猛的路子。世間武藝技法無數,刀槍劍戟十八般武器各有所長,無論如何比較,長刀都是威猛力量的代表,而方家刀法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男人的步法樸實無華,很少有躍起騰挪的時候,雙腿如老樹生根一般,牢牢地釘在地麵上,或進或退,雙腳絕不會同時離地,而他手中長刀的動作更是十分簡練,或劈或削或刺,每一刀出手都是簡單之極,看似毫無霸蠻氣息。
然而隻有行家才能看出來,這個男人所使的刀法早已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他不屑於那些詭譎奇異的路子,一刀刀砍下去如大巧若拙,配合他渾身上下綻放開的威勢,隻有真正麵對他的刀,才能感覺到那股死亡氣息的濃重,才會發現自己避無可避的驚慌恐懼。
一輪刀法舞畢,已是半個時辰之後。
男人收刀而立,轉身朝涼棚這邊走來。
他穿著一身短打武服,腦後頭發束成一縷,長相英俊剛毅,臉上輪廓分明,眉眼棱角堅硬,頗有大將風采。雖是正午時分,他又練了一輪刀法,但是臉色依舊平常,連汗珠都未滴出來,顯然這點動作根本沒有令他感到疲乏。
他走到涼棚下自己的座位邊,從桌上拿起毛巾擦了擦手,然後從那美豔女子手中接過一杯茶,飲了幾口才坐了下去。
他看了一眼右邊那個麵露溫和笑意的男人,問道:“兄長來找我,不知有什麽事?”
“三郎,你這性子,哥哥拿你真沒辦法,難道我來看你,一定要有事才行?”這個做兄長的明顯是個脾氣和善的人,他雖然那般說,但是眼眸裏盡是笑意,顯然並未真的著惱。
三郎的性子則要剛硬許多,並不習慣用這種調侃的口吻,所以勉強笑了笑,並不答話。
另一邊的那女子巧笑倩兮,打趣道:“二哥,你可知道我最煩惱的是什麽事情?”
那兄長笑道:“不知弟妹有什麽煩心事?”
女子眼波橫了三郎一下,笑道:“每日看見三郎這副表情,我就在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麽事情。”
兩人對視一笑,那三郎雖然一貫嚴肅,倒不是小氣之人,更何況在座的兩人都是他的至親,他們想拿自己逗逗樂也無妨,隻得批以“胡說”二字。
能夠坐在方府內談笑風生的人,自然隻能是方家人。涼棚內的三人,都是方家年青一代裏的人物,那將過而立的男人名叫方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是嫡出長子,身份尊崇。而那女子,來曆卻是不小,敕封昌平郡主,乃是當今康王次女,而康王則是當今吳國天順帝的親弟弟。她在去年嫁入方府,是這三郎的正室夫人。
至於這練得一手好刀法的三郎,便是方家這年青一代裏的翹楚。
方赫,年僅二十有四,十年前入霸刀營,到如今已是霸刀營的掌舵人,更是十萬天策軍的副將,至於主將,自然是他的父親,承襲威國公爵位的方家當代家主方笑蠻。
方家老太君曾經不止一次說過,百年來成百上千的方家子弟中,隻有方赫得到了先祖軍神的一些真傳。而方赫本人也極為爭氣,不到二十歲就將霸刀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三年前更是率領霸刀營,突襲大江下遊,直入南方宋國境內,一路穿城過府,以三千精銳縱橫馳騁於宋國國境之內,破敵數萬,逼得宋國皇帝親自修了一封國書求和。
這一戰是百年來霸刀營最大的榮耀,風頭之勁雖然無法和當年軍神的七戰七捷相比,卻也一時無兩,此後霸刀營的名頭在世間更是響亮無比。
方赫為人板正冷硬如石,用兵卻狡詐陰險似狐,這兩種背道而馳的性格在他身上完美融合,形成一股無比強烈的個人風格,霸刀營中強手無數,然而隻要方赫一聲令下,全營上下五千將士無不拚死效命。
有這樣一個強悍的弟弟,方準從表麵上看自然壓力不小,但他對於武技軍事一道乏善可陳,相反對於政務十分熱衷,三十歲的年紀已經在吳國朝堂上牢牢站穩根基,如今官居吏部左侍郎,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外界閑人曾言,將來方家家主之爭恐怕要鬧出大事,畢竟最有可能的兄弟兩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可是誰又知道,這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兩人之間的感情如此莫逆?
“二哥,最近朝中可還安穩?”方赫沉聲問道。
方準和昌平郡主相視一笑,無奈道:“朝中能有什麽事?你呀,不要整天把心思都放在這些事情上,像今日這般好天氣,在家裏練什麽刀?帶弟妹出去轉轉不好嗎?”
方赫搖頭道:“時不我待。”
方準奇道:“此話何解?”
方赫道:“朝中風氣不好,朝臣整日沉迷爭權奪利,像二哥這般做實事的人卻太少,蠅營狗苟之人遍地都是。如此一來,我大吳境況堪憂。”
方準搖頭道:“你也不必過憂,天下事就是這樣,再說了,不光是我大吳,其他如秦國宋國周國,莫不如是。畢竟這天下太平了二三十年,人心總是會懈怠的。”
方赫道:“別人可以懈怠,但是我們不行。”
方準有些擔憂地看著他,緩緩說道:“你還在憤怒那件事?”
能讓方赫憤怒的自然不是普通事,而是霸刀營創建以來最大的恥辱,十八個刀客被秦人全部殺死,屍首扔在虎城之下,一時之間震驚整個吳國。
方赫道:“老匹夫是想激怒我,我心裏清楚。”
方準提醒道:“你可不要小瞧王安之這個人。”
方赫搖搖頭,道:“我不會那麽自大狂妄,而且他就算想謀虎城,我也不擔心。虎城有定國公段重陽坐鎮,他用兵極穩,手下十五萬虎賁將士都是善戰之輩,王安之在他手上占不了什麽便宜。隻是,根據探子回報的消息來看,方有道被殺,並非是王安之的手筆。”
方準對於霸刀營的軍務並不了解,之前還一直以為那件事是王安之做的,此時一聽才知另有其人,訝異道:“不是王安之,還能是誰?”
方赫皺眉道:“是一個名叫裴城的年輕人,很奇怪的是,他不是秦軍中人,而且我手下的探子基本打探不到他的消息,關於身世履曆這些,都是一片空白。”
方準問道:“那你打算如何做?”
方赫道:“這個仇肯定是要報的,我已經派人去秦國打探消息,不過最近這段時間,我要南下一趟。”
一直安靜坐著的昌平郡主聞言一愣,問道:“南下?你要去哪裏?”
方赫的目光深遠悠長,淡然道:“齊國。”
“齊國?”方準和昌平郡主同時問出口來。
然而方赫並未細說,一直以來,他做出的決定都隻是通知別人一聲,從來不會開口解釋,今日也是如此。
昌平郡主與他感情一直都很好,成親之後更是相敬如賓,清楚自家夫婿的性格,自己隻能在背後默默地支持著他,望著他的背影,所以此刻雖然有點擔憂,終究沒有說出來。
方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道:“你要做事,我自然不會攔你,隻是要去他國,還是多帶些護衛,安全方麵的問題不可輕視。”
方赫點點頭,沒有說話。
此去齊國,一是為了找尋他心中那個疑惑的答案,二是為下一步的動作打好基礎。雖然他與昌平郡主成婚,但他一直都能將感情和大事分得清楚明白,用自己極為冷硬的性格將其強行剝離開來。
與他同床共枕的昌平郡主心中並不知道,方赫對當今吳國皇室這麽多年的腐朽不堪早已失望透頂。
到了現在,是有必要換換血了,否則天下如何逐之?
秋水潭泉水清澈甘甜,獨仙河如綢緞繞身,半片青山屹立於平江西側,這一帶山清水秀,孕育出無數人傑,在吳國可謂家喻戶曉,隱隱之中,這裏已經被奉為吳國第一鎮。
若追溯到百五十年前,這裏還是一個很小的村子,村民不過百來戶,總共五六百人口,那時此地還不叫平江鎮,而叫方家村,村裏所有人都是方姓。自從那位被稱作吳國軍神的方謝曉橫空出世後,這個村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展壯大,到如今已經是擁有十萬餘戶的大鎮。
平江方家,成為世間無人能忽視的世家大族。
這百來年間,嫁入平江鎮的吳國貴族女子不計其數,光是公主和郡主就有七位,其他與平江方家聯姻的高官大將更是上百位,到了今時今日,方家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世家,而是擁有左右吳國朝政能力的顯赫門第。
不過,天才這種人物總是極其稀有的,方謝曉在世時,曾經為吳國打下大片國土,七戰七捷將秦國打得偏居一隅。自從他去世後,方家再也沒有人能夠達到他的高度,反而是秦國兩代帝王勵精圖治,將當年丟失的國土盡數收回,一直打到了虎城之下才停住腳步。
所以對於方家來說,祖上的榮光已經漸漸失色,今日的局麵,更需要自家子弟擔起重任。
今日的平江鎮,比博羅府城更像一座守衛森嚴的軍營,外人入鎮,要經過十分嚴苛繁瑣的檢查,而在鎮子的外圍,則有為數眾多的天策軍暗哨,在幽暗的角落裏盯著每個靠近鎮子的外人。不過這裏的防衛是外緊內鬆,進了鎮子之後,基本不會遭遇探子的跟蹤,而且鎮裏的氣氛要平和放鬆許多。
鎮內規模最大的建築群便是方家的府邸,緊緊靠在它旁邊的就是霸刀營的營地。
方府別院中,有一塊麵積廣闊的校場,即便是縱馬奔馳也不會覺得逼仄。在校場之旁有一座涼棚,黃楊木整體雕琢的桌椅排成行,上麵擺放著無數鮮豔欲滴的水果,另有點心茶水,每樣都是極其昂貴的貢品。
這樣的規格有些逾製,但這是吳國君王親自下的旨意,以示對平江方家之恩寵。
正午的陽光有些刺眼,涼棚內坐著一男一女。男人年過而立,一臉中正嚴肅神色,長相普通平凡,卻讓人無法生出輕視之心。女子雙十年華,姿容豔殊,風韻別致,顧盼之間眉目如畫,正是女人一生中青澀褪去芳華盛放的美好年紀。
這兩人沒有交談,而是目不轉睛地看著校場上那個挺拔的身影。
灼熱的陽光照耀下,校場上一個略顯孤獨的男人,手中一把鋒利的長刀。
方家刀法以氣勢壓人,以雄霸取勝,走的是剛猛的路子。世間武藝技法無數,刀槍劍戟十八般武器各有所長,無論如何比較,長刀都是威猛力量的代表,而方家刀法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男人的步法樸實無華,很少有躍起騰挪的時候,雙腿如老樹生根一般,牢牢地釘在地麵上,或進或退,雙腳絕不會同時離地,而他手中長刀的動作更是十分簡練,或劈或削或刺,每一刀出手都是簡單之極,看似毫無霸蠻氣息。
然而隻有行家才能看出來,這個男人所使的刀法早已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他不屑於那些詭譎奇異的路子,一刀刀砍下去如大巧若拙,配合他渾身上下綻放開的威勢,隻有真正麵對他的刀,才能感覺到那股死亡氣息的濃重,才會發現自己避無可避的驚慌恐懼。
一輪刀法舞畢,已是半個時辰之後。
男人收刀而立,轉身朝涼棚這邊走來。
他穿著一身短打武服,腦後頭發束成一縷,長相英俊剛毅,臉上輪廓分明,眉眼棱角堅硬,頗有大將風采。雖是正午時分,他又練了一輪刀法,但是臉色依舊平常,連汗珠都未滴出來,顯然這點動作根本沒有令他感到疲乏。
他走到涼棚下自己的座位邊,從桌上拿起毛巾擦了擦手,然後從那美豔女子手中接過一杯茶,飲了幾口才坐了下去。
他看了一眼右邊那個麵露溫和笑意的男人,問道:“兄長來找我,不知有什麽事?”
“三郎,你這性子,哥哥拿你真沒辦法,難道我來看你,一定要有事才行?”這個做兄長的明顯是個脾氣和善的人,他雖然那般說,但是眼眸裏盡是笑意,顯然並未真的著惱。
三郎的性子則要剛硬許多,並不習慣用這種調侃的口吻,所以勉強笑了笑,並不答話。
另一邊的那女子巧笑倩兮,打趣道:“二哥,你可知道我最煩惱的是什麽事情?”
那兄長笑道:“不知弟妹有什麽煩心事?”
女子眼波橫了三郎一下,笑道:“每日看見三郎這副表情,我就在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麽事情。”
兩人對視一笑,那三郎雖然一貫嚴肅,倒不是小氣之人,更何況在座的兩人都是他的至親,他們想拿自己逗逗樂也無妨,隻得批以“胡說”二字。
能夠坐在方府內談笑風生的人,自然隻能是方家人。涼棚內的三人,都是方家年青一代裏的人物,那將過而立的男人名叫方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是嫡出長子,身份尊崇。而那女子,來曆卻是不小,敕封昌平郡主,乃是當今康王次女,而康王則是當今吳國天順帝的親弟弟。她在去年嫁入方府,是這三郎的正室夫人。
至於這練得一手好刀法的三郎,便是方家這年青一代裏的翹楚。
方赫,年僅二十有四,十年前入霸刀營,到如今已是霸刀營的掌舵人,更是十萬天策軍的副將,至於主將,自然是他的父親,承襲威國公爵位的方家當代家主方笑蠻。
方家老太君曾經不止一次說過,百年來成百上千的方家子弟中,隻有方赫得到了先祖軍神的一些真傳。而方赫本人也極為爭氣,不到二十歲就將霸刀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三年前更是率領霸刀營,突襲大江下遊,直入南方宋國境內,一路穿城過府,以三千精銳縱橫馳騁於宋國國境之內,破敵數萬,逼得宋國皇帝親自修了一封國書求和。
這一戰是百年來霸刀營最大的榮耀,風頭之勁雖然無法和當年軍神的七戰七捷相比,卻也一時無兩,此後霸刀營的名頭在世間更是響亮無比。
方赫為人板正冷硬如石,用兵卻狡詐陰險似狐,這兩種背道而馳的性格在他身上完美融合,形成一股無比強烈的個人風格,霸刀營中強手無數,然而隻要方赫一聲令下,全營上下五千將士無不拚死效命。
有這樣一個強悍的弟弟,方準從表麵上看自然壓力不小,但他對於武技軍事一道乏善可陳,相反對於政務十分熱衷,三十歲的年紀已經在吳國朝堂上牢牢站穩根基,如今官居吏部左侍郎,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外界閑人曾言,將來方家家主之爭恐怕要鬧出大事,畢竟最有可能的兄弟兩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可是誰又知道,這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兩人之間的感情如此莫逆?
“二哥,最近朝中可還安穩?”方赫沉聲問道。
方準和昌平郡主相視一笑,無奈道:“朝中能有什麽事?你呀,不要整天把心思都放在這些事情上,像今日這般好天氣,在家裏練什麽刀?帶弟妹出去轉轉不好嗎?”
方赫搖頭道:“時不我待。”
方準奇道:“此話何解?”
方赫道:“朝中風氣不好,朝臣整日沉迷爭權奪利,像二哥這般做實事的人卻太少,蠅營狗苟之人遍地都是。如此一來,我大吳境況堪憂。”
方準搖頭道:“你也不必過憂,天下事就是這樣,再說了,不光是我大吳,其他如秦國宋國周國,莫不如是。畢竟這天下太平了二三十年,人心總是會懈怠的。”
方赫道:“別人可以懈怠,但是我們不行。”
方準有些擔憂地看著他,緩緩說道:“你還在憤怒那件事?”
能讓方赫憤怒的自然不是普通事,而是霸刀營創建以來最大的恥辱,十八個刀客被秦人全部殺死,屍首扔在虎城之下,一時之間震驚整個吳國。
方赫道:“老匹夫是想激怒我,我心裏清楚。”
方準提醒道:“你可不要小瞧王安之這個人。”
方赫搖搖頭,道:“我不會那麽自大狂妄,而且他就算想謀虎城,我也不擔心。虎城有定國公段重陽坐鎮,他用兵極穩,手下十五萬虎賁將士都是善戰之輩,王安之在他手上占不了什麽便宜。隻是,根據探子回報的消息來看,方有道被殺,並非是王安之的手筆。”
方準對於霸刀營的軍務並不了解,之前還一直以為那件事是王安之做的,此時一聽才知另有其人,訝異道:“不是王安之,還能是誰?”
方赫皺眉道:“是一個名叫裴城的年輕人,很奇怪的是,他不是秦軍中人,而且我手下的探子基本打探不到他的消息,關於身世履曆這些,都是一片空白。”
方準問道:“那你打算如何做?”
方赫道:“這個仇肯定是要報的,我已經派人去秦國打探消息,不過最近這段時間,我要南下一趟。”
一直安靜坐著的昌平郡主聞言一愣,問道:“南下?你要去哪裏?”
方赫的目光深遠悠長,淡然道:“齊國。”
“齊國?”方準和昌平郡主同時問出口來。
然而方赫並未細說,一直以來,他做出的決定都隻是通知別人一聲,從來不會開口解釋,今日也是如此。
昌平郡主與他感情一直都很好,成親之後更是相敬如賓,清楚自家夫婿的性格,自己隻能在背後默默地支持著他,望著他的背影,所以此刻雖然有點擔憂,終究沒有說出來。
方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道:“你要做事,我自然不會攔你,隻是要去他國,還是多帶些護衛,安全方麵的問題不可輕視。”
方赫點點頭,沒有說話。
此去齊國,一是為了找尋他心中那個疑惑的答案,二是為下一步的動作打好基礎。雖然他與昌平郡主成婚,但他一直都能將感情和大事分得清楚明白,用自己極為冷硬的性格將其強行剝離開來。
與他同床共枕的昌平郡主心中並不知道,方赫對當今吳國皇室這麽多年的腐朽不堪早已失望透頂。
到了現在,是有必要換換血了,否則天下如何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