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城外,星光點點。
城郊十裏迎春亭,在這個時間本應該極其空寂,此刻卻顯得人頭攢動,黑壓壓一片足有上千人,不過這些人屏息凝神,場間十分安靜,沒有一絲不該有的聲音響起。
亭中兩人相對而坐,左側老者年過五十,精神依舊矍鑠,滿臉威嚴氣勢不怒自威。右側男人年近四十,正是男人一生中最成熟穩重的時期,他生就一張古板國字臉,雙眉濃厚如大劍。
“國公爺,那裏暫時沒有異動。”國字臉男人開口說道。
老者正是楚國公王安之,他前段時間秘密來到霸州,卻不是孤身而來,除去他日常攜帶的親兵營,還有兩衛上萬人馬,更為驚人的這兩衛竟有大半都是騎兵,隻有少部分步兵,機動性之強在秦軍中堪稱翹楚。
此刻坐在王安之對麵的國字臉男人,便是帶領這兩衛軍馬一路護送王安之秘密南下的主將,也是王安之最為信任的大將之一,博羅城北大營主帥,從二品定國將軍阮國邦,手下掌管三衛軍馬,而與之對應的南大營則駐紮著兩衛軍馬。
這次阮國邦隨王安之南下,北大營中隻留下一衛軍馬守護,可以說是冒了不小的風險。
王安之沉吟道:“這次做了如此多的準備,自然是要畢其功於一役。冷雨的北城衛已經入山,相信有他和裴城相互配合,應該能將那些山賊清繳幹淨。霸州這邊,既然霸州衛暫時沒有異動,那你也保持原狀,隻是要盯緊一點,雖然我也不相信霸州衛會出來鬧事,可總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阮國邦點點頭,道:“我已經安排下了多路探馬,隻要他們一有動作,我這邊就可以立刻出兵解決他們。對了,國公爺,我也早就聽說藏鋒營,什麽時候讓我和那個裴城見見?”
王安之哈哈一笑,道:“怎麽,你對他有興趣?”
阮國邦有些好奇地說道:“倒是在很多地方聽說過他的名字,想來是個很有趣的年輕人,這樣的人有機會自然是要見見的。”
王安之道:“不光是個有趣的年輕人,還是個很難纏的小家夥。”
阮國邦微笑不語,他跟著王安之已經二十多年,對這位老上司的心思一貫很清楚,既然他能給裴城這般評價,那就說明那個年輕人確實有點能耐,而非沽名釣譽之輩。
“國邦啊,你跟了我多久了?”
“二十三年。”
王安之露出一個安詳的笑容,似乎在追憶往事,好半晌才緩緩說道:“那會你才多大?十五六歲的小娃娃,非要拽著我的馬韁繩說從軍,這麽多年走過來,你也不容易,跟著我吃了很多苦,現在呢,勉強算是功成名就,手底下也有兩萬人馬,不比當年。你是知道我的,這輩子總有一些心結解不開,西京城裏的老哥哥是一個,還有一個就是吳國。先帝東征的時候我年紀還小,沒怎麽見識過那般波瀾壯闊的大場麵。等我自己到了邊疆,時局就不一樣了,想打仗也因為這樣那樣的掣肘,總是沒辦法痛痛快快地一償心願。到如今,我也老了,沒多少時間了,可是人活著不就是因為一份念想?這幾天我總在想,如果我們這些老家夥走了,咱們秦國又會變成什麽樣子呢?”
阮國邦聽到這番話,心中驀然生出一絲恐慌,王安之這番說辭聽起來有點不詳的味道,他不清楚最近發生了什麽事情,讓一貫氣勢煊赫的老公爺如此沮喪,隻得勉強笑道:“公爺這是什麽話?您現在是老當益壯,正需要重振旗鼓,吳國之險,在於虎城,隻要咱們能拿下虎城,自可長驅直入,到時候末將將那吳國皇帝從雁回城裏拎出來,交給您老處置。”
王安之喟歎道:“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誌,我現在愈發感覺力不從心了。有些事你不知道,比如那西京城裏,幾個龍子沒一個是省油的燈,陛下又身染重病,若不是藥師在那裏撐著,現在指不定亂成什麽樣了。先帝打下的大好河山,如今看似一片祥和,可實際上早就出了問題,吳國之患在秦國,而秦國之患,在於咱們自身啊。”
“若是能早日立下儲君,也不至於到如今這般進退維穀的境地。”
阮國邦這句話很大膽,但是王安之不以為意,點點頭道:“現在已經遲了。不是每一個掌權的都像你一樣恪盡職守,現在很多人都在急著站隊找門路,比如霸州知州段河,早幾年就搭上了大皇子的船,本來我不願過早挑起朝爭,所以一直睜隻眼閉隻眼,可這些人膽子太大,竟然為了斂財什麽事情都敢做。”
阮國邦雙眉一沉,冷聲道:“公爺,難道這個姓段的和山賊有勾結?”
王安之冷笑道:“裴城走之前給我提醒過這件事,然後我派人去查,發現他每個月從山賊那裏收十萬兩銀子,給那些山賊提供便利和情報,我說之前幾次剿匪都沒有丁點效果,原來問題出在咱們內部。”
阮國邦道:“公爺打算怎麽做?”
方才有些低沉的王安之花眉一揚,冷冷道:“大皇子的麵子算什麽?我不想去招惹他,隻不過是不想給陛下添堵,可如今他的手也未免伸得太長了!真以為我是一隻垂死的病貓?我倒要讓他看看,這東三府究竟是誰的地界!”
阮國邦心中一振,起身道:“公爺放心,我現在就點兵入城,把那個姓段的提到您麵前來。”
王安之擺擺手,起身說道:“你幫我看住霸州衛就可以,段河我自己去解決。”
阮國邦略微遲疑,王安之便笑罵道:“莫非你也以為我老了?!”
阮國邦心中一想,霸州城裏不過數千州軍,而且他們總不敢跟著段河欺上造反,再加上老公爺的親兵營那是精銳中的精銳,個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自己這般心思確實過於小心了。
想到這裏,他便拱手說道:“末將多事了。”
王安之走出亭時,忽地低聲說了一句:“國邦啊,你也該找個人替你抗下北大營了,今年年狩之後,來東三府總製衙門幫我做事。”
阮國邦沉聲應是,雙眸精光微露。
他目送王安之率領千五百親兵營朝霸州城方向疾馳而去,自己則翻身上馬,領著十來個親兵打馬朝相反的方向行去。
黑夜中千匹駿馬奔騰的聲音如戰鼓擂響,劃破這漆黑的夜色,直達霸州城下。
城內守軍早就被驚動,城門樓上燃起一排火炬,守城將官望著下麵黝黑一片,耳中聽著那雷鳴一般的馬蹄聲,心中大為震駭。霸州是內陸州城,基本沒有可能被敵人偷襲到這裏,如果是國內調軍,那總會有提前書令抵達,而不至於這樣深夜奔襲。
待王安之的親兵營抵達城下,守城將官一邊命令手下軍士張弓搭箭,對準下方黑壓壓一片騎兵,一邊高聲大喊道:“本人霸州守將吳亦凡,請下麵的隊伍立刻勒馬停步,否則弓箭無情!請報上你們的名號!”
隻見下方一騎如風卷殘雲般飛奔到護城河附近,也不說話,反手拿起一張大弓,隨即一支長箭猛地射出,擦著守將的脖子牢牢釘在城門樓上,驚出他一身冷汗。
他回頭一看,見長箭末端係著一封帛書,拿下來一看,頓時臉色無比緊張,連忙朝城下喊道:“快開城門!放下吊橋!楚國公駕到!”
厚重的城門緩緩打開,王安之領著親兵營長驅直入,壓根沒有理會站在路邊神情恭敬的守將。
親兵營在他的率領下直接趕往霸州知州衙門,一路上風馳電掣,馬蹄踏在深夜的長街上嘚嘚作響,將不少人從美夢中驚醒。
趕到州衙時,已經察覺到動靜的段河正好來到大門外,身後跟著兩個三十多歲幕僚打扮的書生,至於其他官員,因為不是住在州衙之內,所以此刻還未趕來。
段河自然認識王安之,且不說每年都要去博羅府城述職,當年在西京城裏,這位國公爺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名氣之響亮隻有那位整日待在太史台閣的安藥師能相提並論。他整肅一番匆匆穿就的官府,臉上現出恰到好處的恭敬笑容,上前一步扶住王安之的馬韁道:“不知國公爺深夜來此,下官有失遠迎,還祈恕罪。”
王安之安然坐在馬上,沒有下馬的打算,就這般居高臨下地看著年紀比他小不了多少的霸州知州,半晌方說道:“段大人,不知你有什麽罪?”
段河恭敬的笑臉有些僵硬,他剛才那句話不過是官場上必要的客套,可王安之卻當真發問,而且看這位楚國公的神色與氣勢,倒真的有點像興師問罪的樣子,他不由得心中一緊,麵上勉力保持鎮靜笑道:“國公爺說笑了,外麵夜深露重,寒氣侵體,還請公爺先入州衙。”
王安之不置可否地點點頭,然後下馬獨自前行,身後上百親兵徑直入了州衙,瞬間就控製住整個衙門內的安全,其他親兵則站在州衙之外,沒有一絲一毫行動的打算。
段河跟在王安之身後,小心應對。他的兩個幕僚則拖在後麵,兩人互視一眼,心中不由感歎,這位楚國公今夜顯然是來者不善。
進了州衙大堂,王安之坐在上首,段河則在下方恭敬作陪,他的兩個幕僚站在後麵。在王安之身側,十多個魁梧剽悍的親兵一字排開,個個眼神冷漠。
“公爺,您這次來霸州,怎麽沒提前說一聲?好讓下官有個準備。”段河笑嗬嗬地說道。
王安之沒有答話,大堂裏的氣氛陡然有些冰冷,他看著遠方,片刻後冷笑道:“段河,你來霸州數年,我待你如何?”
這話裏麵的意思可堪琢磨,段河心中緊張,連忙起身回道:“公爺對下官關懷備至,下官感激不盡。”
王安之不耐煩地說道:“場麵話就不多說了,你是誰的人,我清楚你也清楚,但是我並未刻意為難過你,你以為我是看在老大的麵上?哼,老夫要不是看陛下的麵子,怕他心裏不舒服,早就叫你從哪來滾哪去!敢在老夫的地界上搞三搞四,你真以為老大能保住你這條命?!”
話說到最後,已是聲色俱厲,段河背上冷汗陣陣,瞬間染濕了內裏的單衣。他不敢抬頭,愈發低頭顫聲道:“不知下官做錯了什麽,還請公爺明示!”
王安之不屑地望著他,冷冷道:“我倒想問問,究竟是誰給你潑天的膽子,居然和山賊內外勾結,荼毒民商!”
段河心中咯噔一下,頓時知道自己完蛋了,雖然他早就投靠了大皇子,可這裏是什麽地方?大皇子即便實力雄厚,那也是鞭長莫及,說句難聽的話,在東三府的地界上,王安之的話比聖旨還要管用!
“噗通”一聲,段河猛地跪了下去,磕頭不止道:“公爺,下官知錯,可那些銀子並非下官貪墨,而是大皇子逼下官斂收的啊!”
王安之站起身來,上前數步,命段河抬起頭來,然後一個大耳瓜子扇過去,怒喝道:“死到臨頭還要攀咬大皇子,你這個狗東西!”
段河被他一巴掌扇得倒在地上,神色萎頓,雙手不停顫抖,再也沒有一絲往日文人的風骨。
王安之此時不再是一個火爆老者,而是真正恢複到他權勢無雙的身份。或許他已經沉寂了許多年,所以很多人都忘記當年他初來東三府時,那一身煊赫霸道氣勢,還有死在他屠刀之下的無數貪官,那一年,整個東三府被處死的貪官和武將接近三百人,博羅城北門口血跡染紅了土地,那股懾人的凶惡氣息經久不散。
他淡淡地看了一眼段河,對身邊的親兵吩咐道:“剝了他的官服,斬立決。”
親兵應聲而動,將抖如篩糠的段河拖出大堂。
就在這時,眾人隻見一泓秋水般的劍光閃亮大堂,隨之一聲長喝響起。
“段大人,大皇子命你殺此老賊,豈可懦弱至此!”
動手的是段河的一個幕僚,三十多歲的陰柔男人,他在王安之轉身的那一刹,猛地抽出腰間軟劍,然後身形一躍,軟劍便彈向王安之的脖頸!
正在哀求中的段河看見這一幕,頓時驚嚇得連魂魄都飛走了,他隻不過受命斂財而已,可從未對王安之起過殺心,否則今夜也不會這般束手就擒。貪墨,也隻是他一人受死,可是刺殺楚國公,那可是要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啊!
眾親兵同時上前,奮不顧身地想要替王安之擋住這一劍。
然而幕僚以有心算無心,身形比他們更快,在他們動身的那一刻,軟劍已經接近王安之的身體。
“豎子敢爾!”
王安之一身暴喝,當此危局毫不慌亂,身子猛地前傾倒下,然後右腳向後踢出!
幕僚人在半空輕巧地一個轉身,手中軟劍一個回旋,從側後方再度刺向王安之的腰眼。
王安之人在半空中無處借力,隻能雙目圓瞪地看著軟劍刺過來。
誰知幕僚身子一抖,不知是否在這一刻力竭,手中軟劍雖然刺中了王安之的身體,卻因為身體帶動改變了方向,刺入了王安之的大腿。
幕僚剛一落地,就被蜂擁而至的親兵拳腳相加,這些親兵中有多人是武道高手,放在草野之中那就是足以開宗立派的猛人,此刻楚國公被刺更是激發出他們心中熊熊燃燒的怒火,手下毫不留情,三五息之間,已經將這個幕僚打得奄奄一息。
“住手!”被親兵扶起來坐回上首的王安之沉聲喝道,然後目光轉向另外一個站在那裏瑟瑟發抖的幕僚。
“將他們全部帶下去,段河暫時留他一條性命,將這件事給我查清楚!”
眾親兵應下,門外發現異常的親兵瞬間湧進來上百人,將整個大堂團團包圍住,隨軍行動的醫官立刻被召喚進來,幫助王安之包紮傷口。
所幸那一劍力道已弱,傷口不算太深。
這一夜,霸州所有官員被召集到州衙大堂,當他們聽到楚國公深夜來霸州的消息,一個個都震驚不語,緊接著一個更恐怖的消息傳開,知州段河不知吃了什麽迷藥,竟然指使手下幕僚刺殺楚國公!
這些官員們心中宛若天地震裂一般,有幾個膽小的當場就昏了過去。
今夜注定無眠。
城郊十裏迎春亭,在這個時間本應該極其空寂,此刻卻顯得人頭攢動,黑壓壓一片足有上千人,不過這些人屏息凝神,場間十分安靜,沒有一絲不該有的聲音響起。
亭中兩人相對而坐,左側老者年過五十,精神依舊矍鑠,滿臉威嚴氣勢不怒自威。右側男人年近四十,正是男人一生中最成熟穩重的時期,他生就一張古板國字臉,雙眉濃厚如大劍。
“國公爺,那裏暫時沒有異動。”國字臉男人開口說道。
老者正是楚國公王安之,他前段時間秘密來到霸州,卻不是孤身而來,除去他日常攜帶的親兵營,還有兩衛上萬人馬,更為驚人的這兩衛竟有大半都是騎兵,隻有少部分步兵,機動性之強在秦軍中堪稱翹楚。
此刻坐在王安之對麵的國字臉男人,便是帶領這兩衛軍馬一路護送王安之秘密南下的主將,也是王安之最為信任的大將之一,博羅城北大營主帥,從二品定國將軍阮國邦,手下掌管三衛軍馬,而與之對應的南大營則駐紮著兩衛軍馬。
這次阮國邦隨王安之南下,北大營中隻留下一衛軍馬守護,可以說是冒了不小的風險。
王安之沉吟道:“這次做了如此多的準備,自然是要畢其功於一役。冷雨的北城衛已經入山,相信有他和裴城相互配合,應該能將那些山賊清繳幹淨。霸州這邊,既然霸州衛暫時沒有異動,那你也保持原狀,隻是要盯緊一點,雖然我也不相信霸州衛會出來鬧事,可總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阮國邦點點頭,道:“我已經安排下了多路探馬,隻要他們一有動作,我這邊就可以立刻出兵解決他們。對了,國公爺,我也早就聽說藏鋒營,什麽時候讓我和那個裴城見見?”
王安之哈哈一笑,道:“怎麽,你對他有興趣?”
阮國邦有些好奇地說道:“倒是在很多地方聽說過他的名字,想來是個很有趣的年輕人,這樣的人有機會自然是要見見的。”
王安之道:“不光是個有趣的年輕人,還是個很難纏的小家夥。”
阮國邦微笑不語,他跟著王安之已經二十多年,對這位老上司的心思一貫很清楚,既然他能給裴城這般評價,那就說明那個年輕人確實有點能耐,而非沽名釣譽之輩。
“國邦啊,你跟了我多久了?”
“二十三年。”
王安之露出一個安詳的笑容,似乎在追憶往事,好半晌才緩緩說道:“那會你才多大?十五六歲的小娃娃,非要拽著我的馬韁繩說從軍,這麽多年走過來,你也不容易,跟著我吃了很多苦,現在呢,勉強算是功成名就,手底下也有兩萬人馬,不比當年。你是知道我的,這輩子總有一些心結解不開,西京城裏的老哥哥是一個,還有一個就是吳國。先帝東征的時候我年紀還小,沒怎麽見識過那般波瀾壯闊的大場麵。等我自己到了邊疆,時局就不一樣了,想打仗也因為這樣那樣的掣肘,總是沒辦法痛痛快快地一償心願。到如今,我也老了,沒多少時間了,可是人活著不就是因為一份念想?這幾天我總在想,如果我們這些老家夥走了,咱們秦國又會變成什麽樣子呢?”
阮國邦聽到這番話,心中驀然生出一絲恐慌,王安之這番說辭聽起來有點不詳的味道,他不清楚最近發生了什麽事情,讓一貫氣勢煊赫的老公爺如此沮喪,隻得勉強笑道:“公爺這是什麽話?您現在是老當益壯,正需要重振旗鼓,吳國之險,在於虎城,隻要咱們能拿下虎城,自可長驅直入,到時候末將將那吳國皇帝從雁回城裏拎出來,交給您老處置。”
王安之喟歎道:“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誌,我現在愈發感覺力不從心了。有些事你不知道,比如那西京城裏,幾個龍子沒一個是省油的燈,陛下又身染重病,若不是藥師在那裏撐著,現在指不定亂成什麽樣了。先帝打下的大好河山,如今看似一片祥和,可實際上早就出了問題,吳國之患在秦國,而秦國之患,在於咱們自身啊。”
“若是能早日立下儲君,也不至於到如今這般進退維穀的境地。”
阮國邦這句話很大膽,但是王安之不以為意,點點頭道:“現在已經遲了。不是每一個掌權的都像你一樣恪盡職守,現在很多人都在急著站隊找門路,比如霸州知州段河,早幾年就搭上了大皇子的船,本來我不願過早挑起朝爭,所以一直睜隻眼閉隻眼,可這些人膽子太大,竟然為了斂財什麽事情都敢做。”
阮國邦雙眉一沉,冷聲道:“公爺,難道這個姓段的和山賊有勾結?”
王安之冷笑道:“裴城走之前給我提醒過這件事,然後我派人去查,發現他每個月從山賊那裏收十萬兩銀子,給那些山賊提供便利和情報,我說之前幾次剿匪都沒有丁點效果,原來問題出在咱們內部。”
阮國邦道:“公爺打算怎麽做?”
方才有些低沉的王安之花眉一揚,冷冷道:“大皇子的麵子算什麽?我不想去招惹他,隻不過是不想給陛下添堵,可如今他的手也未免伸得太長了!真以為我是一隻垂死的病貓?我倒要讓他看看,這東三府究竟是誰的地界!”
阮國邦心中一振,起身道:“公爺放心,我現在就點兵入城,把那個姓段的提到您麵前來。”
王安之擺擺手,起身說道:“你幫我看住霸州衛就可以,段河我自己去解決。”
阮國邦略微遲疑,王安之便笑罵道:“莫非你也以為我老了?!”
阮國邦心中一想,霸州城裏不過數千州軍,而且他們總不敢跟著段河欺上造反,再加上老公爺的親兵營那是精銳中的精銳,個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自己這般心思確實過於小心了。
想到這裏,他便拱手說道:“末將多事了。”
王安之走出亭時,忽地低聲說了一句:“國邦啊,你也該找個人替你抗下北大營了,今年年狩之後,來東三府總製衙門幫我做事。”
阮國邦沉聲應是,雙眸精光微露。
他目送王安之率領千五百親兵營朝霸州城方向疾馳而去,自己則翻身上馬,領著十來個親兵打馬朝相反的方向行去。
黑夜中千匹駿馬奔騰的聲音如戰鼓擂響,劃破這漆黑的夜色,直達霸州城下。
城內守軍早就被驚動,城門樓上燃起一排火炬,守城將官望著下麵黝黑一片,耳中聽著那雷鳴一般的馬蹄聲,心中大為震駭。霸州是內陸州城,基本沒有可能被敵人偷襲到這裏,如果是國內調軍,那總會有提前書令抵達,而不至於這樣深夜奔襲。
待王安之的親兵營抵達城下,守城將官一邊命令手下軍士張弓搭箭,對準下方黑壓壓一片騎兵,一邊高聲大喊道:“本人霸州守將吳亦凡,請下麵的隊伍立刻勒馬停步,否則弓箭無情!請報上你們的名號!”
隻見下方一騎如風卷殘雲般飛奔到護城河附近,也不說話,反手拿起一張大弓,隨即一支長箭猛地射出,擦著守將的脖子牢牢釘在城門樓上,驚出他一身冷汗。
他回頭一看,見長箭末端係著一封帛書,拿下來一看,頓時臉色無比緊張,連忙朝城下喊道:“快開城門!放下吊橋!楚國公駕到!”
厚重的城門緩緩打開,王安之領著親兵營長驅直入,壓根沒有理會站在路邊神情恭敬的守將。
親兵營在他的率領下直接趕往霸州知州衙門,一路上風馳電掣,馬蹄踏在深夜的長街上嘚嘚作響,將不少人從美夢中驚醒。
趕到州衙時,已經察覺到動靜的段河正好來到大門外,身後跟著兩個三十多歲幕僚打扮的書生,至於其他官員,因為不是住在州衙之內,所以此刻還未趕來。
段河自然認識王安之,且不說每年都要去博羅府城述職,當年在西京城裏,這位國公爺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名氣之響亮隻有那位整日待在太史台閣的安藥師能相提並論。他整肅一番匆匆穿就的官府,臉上現出恰到好處的恭敬笑容,上前一步扶住王安之的馬韁道:“不知國公爺深夜來此,下官有失遠迎,還祈恕罪。”
王安之安然坐在馬上,沒有下馬的打算,就這般居高臨下地看著年紀比他小不了多少的霸州知州,半晌方說道:“段大人,不知你有什麽罪?”
段河恭敬的笑臉有些僵硬,他剛才那句話不過是官場上必要的客套,可王安之卻當真發問,而且看這位楚國公的神色與氣勢,倒真的有點像興師問罪的樣子,他不由得心中一緊,麵上勉力保持鎮靜笑道:“國公爺說笑了,外麵夜深露重,寒氣侵體,還請公爺先入州衙。”
王安之不置可否地點點頭,然後下馬獨自前行,身後上百親兵徑直入了州衙,瞬間就控製住整個衙門內的安全,其他親兵則站在州衙之外,沒有一絲一毫行動的打算。
段河跟在王安之身後,小心應對。他的兩個幕僚則拖在後麵,兩人互視一眼,心中不由感歎,這位楚國公今夜顯然是來者不善。
進了州衙大堂,王安之坐在上首,段河則在下方恭敬作陪,他的兩個幕僚站在後麵。在王安之身側,十多個魁梧剽悍的親兵一字排開,個個眼神冷漠。
“公爺,您這次來霸州,怎麽沒提前說一聲?好讓下官有個準備。”段河笑嗬嗬地說道。
王安之沒有答話,大堂裏的氣氛陡然有些冰冷,他看著遠方,片刻後冷笑道:“段河,你來霸州數年,我待你如何?”
這話裏麵的意思可堪琢磨,段河心中緊張,連忙起身回道:“公爺對下官關懷備至,下官感激不盡。”
王安之不耐煩地說道:“場麵話就不多說了,你是誰的人,我清楚你也清楚,但是我並未刻意為難過你,你以為我是看在老大的麵上?哼,老夫要不是看陛下的麵子,怕他心裏不舒服,早就叫你從哪來滾哪去!敢在老夫的地界上搞三搞四,你真以為老大能保住你這條命?!”
話說到最後,已是聲色俱厲,段河背上冷汗陣陣,瞬間染濕了內裏的單衣。他不敢抬頭,愈發低頭顫聲道:“不知下官做錯了什麽,還請公爺明示!”
王安之不屑地望著他,冷冷道:“我倒想問問,究竟是誰給你潑天的膽子,居然和山賊內外勾結,荼毒民商!”
段河心中咯噔一下,頓時知道自己完蛋了,雖然他早就投靠了大皇子,可這裏是什麽地方?大皇子即便實力雄厚,那也是鞭長莫及,說句難聽的話,在東三府的地界上,王安之的話比聖旨還要管用!
“噗通”一聲,段河猛地跪了下去,磕頭不止道:“公爺,下官知錯,可那些銀子並非下官貪墨,而是大皇子逼下官斂收的啊!”
王安之站起身來,上前數步,命段河抬起頭來,然後一個大耳瓜子扇過去,怒喝道:“死到臨頭還要攀咬大皇子,你這個狗東西!”
段河被他一巴掌扇得倒在地上,神色萎頓,雙手不停顫抖,再也沒有一絲往日文人的風骨。
王安之此時不再是一個火爆老者,而是真正恢複到他權勢無雙的身份。或許他已經沉寂了許多年,所以很多人都忘記當年他初來東三府時,那一身煊赫霸道氣勢,還有死在他屠刀之下的無數貪官,那一年,整個東三府被處死的貪官和武將接近三百人,博羅城北門口血跡染紅了土地,那股懾人的凶惡氣息經久不散。
他淡淡地看了一眼段河,對身邊的親兵吩咐道:“剝了他的官服,斬立決。”
親兵應聲而動,將抖如篩糠的段河拖出大堂。
就在這時,眾人隻見一泓秋水般的劍光閃亮大堂,隨之一聲長喝響起。
“段大人,大皇子命你殺此老賊,豈可懦弱至此!”
動手的是段河的一個幕僚,三十多歲的陰柔男人,他在王安之轉身的那一刹,猛地抽出腰間軟劍,然後身形一躍,軟劍便彈向王安之的脖頸!
正在哀求中的段河看見這一幕,頓時驚嚇得連魂魄都飛走了,他隻不過受命斂財而已,可從未對王安之起過殺心,否則今夜也不會這般束手就擒。貪墨,也隻是他一人受死,可是刺殺楚國公,那可是要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啊!
眾親兵同時上前,奮不顧身地想要替王安之擋住這一劍。
然而幕僚以有心算無心,身形比他們更快,在他們動身的那一刻,軟劍已經接近王安之的身體。
“豎子敢爾!”
王安之一身暴喝,當此危局毫不慌亂,身子猛地前傾倒下,然後右腳向後踢出!
幕僚人在半空輕巧地一個轉身,手中軟劍一個回旋,從側後方再度刺向王安之的腰眼。
王安之人在半空中無處借力,隻能雙目圓瞪地看著軟劍刺過來。
誰知幕僚身子一抖,不知是否在這一刻力竭,手中軟劍雖然刺中了王安之的身體,卻因為身體帶動改變了方向,刺入了王安之的大腿。
幕僚剛一落地,就被蜂擁而至的親兵拳腳相加,這些親兵中有多人是武道高手,放在草野之中那就是足以開宗立派的猛人,此刻楚國公被刺更是激發出他們心中熊熊燃燒的怒火,手下毫不留情,三五息之間,已經將這個幕僚打得奄奄一息。
“住手!”被親兵扶起來坐回上首的王安之沉聲喝道,然後目光轉向另外一個站在那裏瑟瑟發抖的幕僚。
“將他們全部帶下去,段河暫時留他一條性命,將這件事給我查清楚!”
眾親兵應下,門外發現異常的親兵瞬間湧進來上百人,將整個大堂團團包圍住,隨軍行動的醫官立刻被召喚進來,幫助王安之包紮傷口。
所幸那一劍力道已弱,傷口不算太深。
這一夜,霸州所有官員被召集到州衙大堂,當他們聽到楚國公深夜來霸州的消息,一個個都震驚不語,緊接著一個更恐怖的消息傳開,知州段河不知吃了什麽迷藥,竟然指使手下幕僚刺殺楚國公!
這些官員們心中宛若天地震裂一般,有幾個膽小的當場就昏了過去。
今夜注定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