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唐同決定建立一個大型的卷煙廠,不過這個時代沒有機器,但這難不到唐同,中華自古就不缺少能工巧匠,而唐同手下現在多的是的工匠,在唐同的指點下,數百名工匠製造了一批卷煙用的輔助工具,雖然卷煙廠的工作還是手工的,但比純手工的在速度上來的快多了,卷煙的質量也基本上能符合要求。
唐同的這些生產出來的卷煙中都摻有少量的鴉片的,銷售的對象也是那些西洋人,特別是托馬斯的英國,是唐同重點銷售的對象。
與托馬斯的東印度公司進行了幾次交易後,唐同得到了七百來門西洋火炮,裝備了三十艘戰艦,加上原有的戰艦,唐同手下已經擁有了四十來艘戰艦,實力龐大到讓鄭芝龍再也不敢與唐同作對了,這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個月,第一批卷煙也生產出來了。
唐同並沒有立即展開對歐洲的貿易,而是回頭來清理還在馬尼拉的荷蘭人,當唐同的這支龐大的艦隊出現在馬尼拉時,雷約茲放棄了抵抗,向唐同投降了。
唐同繳獲了荷蘭人剩下的那幾艘戰艦,沒有為難雷約茲,反而與雷約茲簽訂了一個貿易協定,其中一條是,大明的艦隊可以在荷蘭人控製的殖民地內進行補給和修養。
這一條很重要,這時代在海上航行,沒有補給的地方,航行就很難到達遠方,雷約茲對於這一點,也不能不同意,他知道這位大明的唐大人手下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利害的陸軍隊伍,現在海上的實力也不可小視,更何況這位唐大人後麵有著一個龐大的帝國——大明,這位唐大人是大明正兒八經的官員,比那個招安的鄭芝龍可名正言順的多,這一點,雷約茲也是很清楚的,在南洋與中國海,現在就是這位唐大人的天下。
要想與大明進行貿易,那麽就必須得與這位唐大人交好,另外,為了自己的性命,雷約茲也必須得退讓,雙方簽訂了海上互不侵犯的條約,這個條約對荷蘭人來說也同樣重要,別看荷蘭有著龐大的海上力量,但荷蘭要管的地方也同樣太大了,還有歐洲的戰亂,讓荷蘭人不可能傾力來對付大明。
也許荷蘭人還有能力組織一二百艘的戰艦來與唐同開戰,但結果將是得不償失,因為荷蘭人的人口與地盤太小了,一場這樣的大海戰,贏了,並不能立即就給荷蘭人帶來財富,反而因為龐大的軍費開支,削弱荷蘭人在歐洲的實力,從而損失荷蘭人在歐洲的利益,輸了,那就不用說,荷蘭從此會一厥不振,再一次淪為別國的附庸。
最後有一點讓荷蘭人不得不與唐同簽訂這種協定的,就是為了荷蘭人在斯裏蘭卡和印度的利益,唐同與英國簽訂的秘密條約,荷蘭人多少也是知道的,荷蘭人這時與英國有著太多的利益矛盾,為了減少唐同這樣一個強大起來的敵人,荷蘭人也希望與唐同能夠和平相處。
荷蘭人離開了南洋,有兩方的勢力觸動很大,一是與唐同有著盟約的西班牙人,一個就是與荷蘭人結盟的鄭家,西班牙人對於唐同與荷蘭簽訂和平協定,自然是很有意見的,不過現在西班牙陷在歐洲的三十年戰爭中,根本就沒有力量在南洋說什麽,唐同他們占據了馬尼拉,西班牙人也隻能默認了,誰叫唐同現在有大型戰艦四十多艘呢。
實力決定了一切,當唐同派手下與鄭家和談時,鄭芝龍以熱情的態度迎接了唐同派去的人,由於唐同並沒有提出什麽苛刻的條件,雙方到是很快達成了合作的協定,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鄭家加入了唐同準備對歐洲的貿易隊伍。
為了加強合作,唐同收下了鄭芝龍的兒子鄭森(鄭成功)為弟子,實際上來說也就是人質,鄭芝龍在協定簽約後,帶著兒子鄭森來到了馬來西亞拜訪唐同。
唐同與鄭芝龍見麵後,鄭森便行了拜師禮,唐同直接把他的名字改成了鄭成功,這時候的鄭成功還隻有八歲多點,由於在倭國長大,生活習慣與大明人有所不同,很崇拜唐同在倭國留下的赫赫威名,見自己能拜這位唐大人為師,心中那個高興就不用說了。
對歐洲的第一次貿易船隊由三十艘戰艦,一百來艘沒有火炮的戰艦組成,其中鄭家一方出動了十艘戰艦,二十艘大船,鄭家一方由鄭芝豹帶領,唐同這一方由唐朝三帶領,唐同這一方出動的還有一千士兵,二千倭人協從軍,二千訓練好的專業炮手。
鄭家有從唐同這兒購買的一千支前裝火繩槍裝備起來的火槍營一千人,雙方加在一起的龐大船隊,根本就不是那些海盜能夠打主意的,而這次的貿易物品主要是卷煙和奴隸,不管西洋人願不願意買這些奴隸,唐同都打算把這些南洋猴子送到歐洲去,讓他們去給西洋人添點亂子也好。
唐同的下一步目標就是把西班牙人排擠出南洋去,不過這個目標並不是很急,唐同在把自己師門的安雷,胡吹楊兩人招到了南洋,接替了大玉兒和柳如是的工作後,唐同帶著四女等一行人回到了大明,準備安心發展在大明的勢力。
這前前後後的一年時間就過去了,大連城做為一個軍事基地,也初具規模,而且在這裏主持事物的張一橫組建了一支新的協從軍隊伍,這支隊伍的人員是女真野人和建奴的披甲奴,這些人在建奴中的地位不高,對建奴的忠誠也不是很高。
皇太極雖然建立了後金國,但在深山老林中還有少量的女真小部落沒有歸服皇太極,這些人的生活狀態處於很原始的社會,張一橫幹脆就叫他們為女真野人,另外在建奴中更有大量的披甲奴存在,這些人的馬上技術不如建奴,但步戰的能力卻很強。
這些女真野人相當的難抓捕,三千來人的女真協從軍中這些女真野人隻有二百多人,其他的都是抓來的披甲奴,在這一年裏,張一橫為了達到練兵的目的,派了不少次手下裝成強盜在皇太極的地盤內搶掠,幾十個不大的建奴人群落被這些人給滅了,得到的財物主要就是馬匹和女人,一年下來的近二萬匹馬,由於沒有草場,現在到成了一個很重負擔。
訓練一個騎兵的價格遠高於訓練一個火槍兵,那更高的價格的就是訓練一個帶著火槍的騎兵,由於馬匹的開支實在是太大,張一橫在請示了唐同後,組建了一支二千人的騎兵隊伍,不過在唐同回來之前,不堪重負的張一橫把這支騎兵隊伍移交給了張牛角。
張牛角管理著朝鮮的租界,這個租界發展的遠不如小倉城,不過那朝鮮王很聽話,於是張牛角向朝鮮租借了一塊大草場,來養這支騎兵隊伍,平時這支隊伍就算是在朝鮮的保衛力量,當有較大的戰鬥時,這支騎兵隊伍就會加入戰鬥序列。
話說回來,那女真協從軍在忠心上沒有倭人協從軍來的好,雖說在個人的戰鬥力上比倭人來的強,但因為太野蠻,張一橫沒敢把他們訓練成火槍兵。
唐同回大明後,先到了大連城看了一下,見這裏的安全措施基本上算是完善了,也就放下了心來,對於唐同來說,現在還不是滅了皇太極的時候,安心的發展自己的實力才是最重要的,對張一橫交代了一番之後,唐同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在大明的家。
現在唐同已經是東江總兵,按理來說,他現在是得撤出在常州的衛鎮所的,這裏的軍戶該交給另外一個朝庭派來的人管理才對,隻不過唐同現在手中有錢,在錢的作用下,唐同手下的一個旗總升成了常州衛鎮所的千戶,那位跟著唐同的手下,自然是不會把唐同一家子趕出這個地方的,甚至現在衛鎮所裏那滿員的軍戶人數,根本就是一群在唐同的工廠中做事的工人湊成的,上麵來檢查時,這些人就出操訓練,至於要打仗,上麵的人收了唐同的好處,也不會把這支工人隊伍派到戰場上去。
現在唐同的家早已經翻蓋成了一個大莊園,雖然比不得那些有名的園林,但也在江南一帶小有名氣了,看著這個一新的家門,唐同也不由的有些感慨。
一個小姑娘跑了出來,愣愣的看著唐同,眼中滿是淚水。(未完待續)
唐同決定建立一個大型的卷煙廠,不過這個時代沒有機器,但這難不到唐同,中華自古就不缺少能工巧匠,而唐同手下現在多的是的工匠,在唐同的指點下,數百名工匠製造了一批卷煙用的輔助工具,雖然卷煙廠的工作還是手工的,但比純手工的在速度上來的快多了,卷煙的質量也基本上能符合要求。
唐同的這些生產出來的卷煙中都摻有少量的鴉片的,銷售的對象也是那些西洋人,特別是托馬斯的英國,是唐同重點銷售的對象。
與托馬斯的東印度公司進行了幾次交易後,唐同得到了七百來門西洋火炮,裝備了三十艘戰艦,加上原有的戰艦,唐同手下已經擁有了四十來艘戰艦,實力龐大到讓鄭芝龍再也不敢與唐同作對了,這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個月,第一批卷煙也生產出來了。
唐同並沒有立即展開對歐洲的貿易,而是回頭來清理還在馬尼拉的荷蘭人,當唐同的這支龐大的艦隊出現在馬尼拉時,雷約茲放棄了抵抗,向唐同投降了。
唐同繳獲了荷蘭人剩下的那幾艘戰艦,沒有為難雷約茲,反而與雷約茲簽訂了一個貿易協定,其中一條是,大明的艦隊可以在荷蘭人控製的殖民地內進行補給和修養。
這一條很重要,這時代在海上航行,沒有補給的地方,航行就很難到達遠方,雷約茲對於這一點,也不能不同意,他知道這位大明的唐大人手下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利害的陸軍隊伍,現在海上的實力也不可小視,更何況這位唐大人後麵有著一個龐大的帝國——大明,這位唐大人是大明正兒八經的官員,比那個招安的鄭芝龍可名正言順的多,這一點,雷約茲也是很清楚的,在南洋與中國海,現在就是這位唐大人的天下。
要想與大明進行貿易,那麽就必須得與這位唐大人交好,另外,為了自己的性命,雷約茲也必須得退讓,雙方簽訂了海上互不侵犯的條約,這個條約對荷蘭人來說也同樣重要,別看荷蘭有著龐大的海上力量,但荷蘭要管的地方也同樣太大了,還有歐洲的戰亂,讓荷蘭人不可能傾力來對付大明。
也許荷蘭人還有能力組織一二百艘的戰艦來與唐同開戰,但結果將是得不償失,因為荷蘭人的人口與地盤太小了,一場這樣的大海戰,贏了,並不能立即就給荷蘭人帶來財富,反而因為龐大的軍費開支,削弱荷蘭人在歐洲的實力,從而損失荷蘭人在歐洲的利益,輸了,那就不用說,荷蘭從此會一厥不振,再一次淪為別國的附庸。
最後有一點讓荷蘭人不得不與唐同簽訂這種協定的,就是為了荷蘭人在斯裏蘭卡和印度的利益,唐同與英國簽訂的秘密條約,荷蘭人多少也是知道的,荷蘭人這時與英國有著太多的利益矛盾,為了減少唐同這樣一個強大起來的敵人,荷蘭人也希望與唐同能夠和平相處。
荷蘭人離開了南洋,有兩方的勢力觸動很大,一是與唐同有著盟約的西班牙人,一個就是與荷蘭人結盟的鄭家,西班牙人對於唐同與荷蘭簽訂和平協定,自然是很有意見的,不過現在西班牙陷在歐洲的三十年戰爭中,根本就沒有力量在南洋說什麽,唐同他們占據了馬尼拉,西班牙人也隻能默認了,誰叫唐同現在有大型戰艦四十多艘呢。
實力決定了一切,當唐同派手下與鄭家和談時,鄭芝龍以熱情的態度迎接了唐同派去的人,由於唐同並沒有提出什麽苛刻的條件,雙方到是很快達成了合作的協定,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鄭家加入了唐同準備對歐洲的貿易隊伍。
為了加強合作,唐同收下了鄭芝龍的兒子鄭森(鄭成功)為弟子,實際上來說也就是人質,鄭芝龍在協定簽約後,帶著兒子鄭森來到了馬來西亞拜訪唐同。
唐同與鄭芝龍見麵後,鄭森便行了拜師禮,唐同直接把他的名字改成了鄭成功,這時候的鄭成功還隻有八歲多點,由於在倭國長大,生活習慣與大明人有所不同,很崇拜唐同在倭國留下的赫赫威名,見自己能拜這位唐大人為師,心中那個高興就不用說了。
對歐洲的第一次貿易船隊由三十艘戰艦,一百來艘沒有火炮的戰艦組成,其中鄭家一方出動了十艘戰艦,二十艘大船,鄭家一方由鄭芝豹帶領,唐同這一方由唐朝三帶領,唐同這一方出動的還有一千士兵,二千倭人協從軍,二千訓練好的專業炮手。
鄭家有從唐同這兒購買的一千支前裝火繩槍裝備起來的火槍營一千人,雙方加在一起的龐大船隊,根本就不是那些海盜能夠打主意的,而這次的貿易物品主要是卷煙和奴隸,不管西洋人願不願意買這些奴隸,唐同都打算把這些南洋猴子送到歐洲去,讓他們去給西洋人添點亂子也好。
唐同的下一步目標就是把西班牙人排擠出南洋去,不過這個目標並不是很急,唐同在把自己師門的安雷,胡吹楊兩人招到了南洋,接替了大玉兒和柳如是的工作後,唐同帶著四女等一行人回到了大明,準備安心發展在大明的勢力。
這前前後後的一年時間就過去了,大連城做為一個軍事基地,也初具規模,而且在這裏主持事物的張一橫組建了一支新的協從軍隊伍,這支隊伍的人員是女真野人和建奴的披甲奴,這些人在建奴中的地位不高,對建奴的忠誠也不是很高。
皇太極雖然建立了後金國,但在深山老林中還有少量的女真小部落沒有歸服皇太極,這些人的生活狀態處於很原始的社會,張一橫幹脆就叫他們為女真野人,另外在建奴中更有大量的披甲奴存在,這些人的馬上技術不如建奴,但步戰的能力卻很強。
這些女真野人相當的難抓捕,三千來人的女真協從軍中這些女真野人隻有二百多人,其他的都是抓來的披甲奴,在這一年裏,張一橫為了達到練兵的目的,派了不少次手下裝成強盜在皇太極的地盤內搶掠,幾十個不大的建奴人群落被這些人給滅了,得到的財物主要就是馬匹和女人,一年下來的近二萬匹馬,由於沒有草場,現在到成了一個很重負擔。
訓練一個騎兵的價格遠高於訓練一個火槍兵,那更高的價格的就是訓練一個帶著火槍的騎兵,由於馬匹的開支實在是太大,張一橫在請示了唐同後,組建了一支二千人的騎兵隊伍,不過在唐同回來之前,不堪重負的張一橫把這支騎兵隊伍移交給了張牛角。
張牛角管理著朝鮮的租界,這個租界發展的遠不如小倉城,不過那朝鮮王很聽話,於是張牛角向朝鮮租借了一塊大草場,來養這支騎兵隊伍,平時這支隊伍就算是在朝鮮的保衛力量,當有較大的戰鬥時,這支騎兵隊伍就會加入戰鬥序列。
話說回來,那女真協從軍在忠心上沒有倭人協從軍來的好,雖說在個人的戰鬥力上比倭人來的強,但因為太野蠻,張一橫沒敢把他們訓練成火槍兵。
唐同回大明後,先到了大連城看了一下,見這裏的安全措施基本上算是完善了,也就放下了心來,對於唐同來說,現在還不是滅了皇太極的時候,安心的發展自己的實力才是最重要的,對張一橫交代了一番之後,唐同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在大明的家。
現在唐同已經是東江總兵,按理來說,他現在是得撤出在常州的衛鎮所的,這裏的軍戶該交給另外一個朝庭派來的人管理才對,隻不過唐同現在手中有錢,在錢的作用下,唐同手下的一個旗總升成了常州衛鎮所的千戶,那位跟著唐同的手下,自然是不會把唐同一家子趕出這個地方的,甚至現在衛鎮所裏那滿員的軍戶人數,根本就是一群在唐同的工廠中做事的工人湊成的,上麵來檢查時,這些人就出操訓練,至於要打仗,上麵的人收了唐同的好處,也不會把這支工人隊伍派到戰場上去。
現在唐同的家早已經翻蓋成了一個大莊園,雖然比不得那些有名的園林,但也在江南一帶小有名氣了,看著這個一新的家門,唐同也不由的有些感慨。
一個小姑娘跑了出來,愣愣的看著唐同,眼中滿是淚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