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祖大壽看著那個抬頭望著他的人:“你有什麽要說的,這裏都是兄弟,有什麽意見真說無妨,再說這一次事關重大,有不同的意見也是應該的。”
“大人,其實要說起來,那個洪大人對我們一直排斥異己,想當初他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如今卻爬到了我們上麵去了,更可氣的是,更是一味的安插他自己的親信,把大人你當初一手建立起來的關寧鐵騎給拆散了,要我說,既然他們不仁,大人也應當為我們這些兄弟的以後多想想,這位唐大人既然親自來此,卑將認為已經表達了足夠的誠意了,卑將說句不好聽和話,以這位唐大人手中的實力,與一國之王有何差別,以他這樣尊貴的身份親自前來,是對大人極為看重了,而且大人,這唐大人與我等屬漢人,便是投了他也沒什麽不可以的。”
那人也是祖大壽家族中的子弟,而且一直很得祖大壽的看重,這一次事關重大,為了家族的利益,他也認為當投靠了唐同為好,另外還有一點原因,那就是他一直以來很喜歡看唐同出版的《呐喊報》,深受《呐喊報》宣傳的影響。
如今的《呐喊報》在大明的影響極大,不但年青的讀書人喜歡,便是一些識字水多的人也喜歡看,甚至於一些年紀較大的讀書人也把《呐喊報》當成必讀之物,至於那些大明的商人,更是把《呐喊報》當成聖典來看,因為《呐喊報》不但鼓吹工業發展,也同樣鼓吹商業的重要性,讓那些商人在不知不覺中把《呐喊報》中的一些理論當成自己思想上的指導。
祖大壽對於那人的話不置可否,眼睛又掃了其他人一眼,這些人中,也有不願意投靠唐同的,當然不是為了為大明的忠心,而是擔心自己以後的利益會不會真有保證。
“大人,依卑將看,這位唐大人雖然很有誠意,但他終究沒立名份,我等投靠他是不是有些名不下言不順的?”一人見祖大壽許久沒有說話,便以為祖大壽可能不太想投靠那位唐大人,便試探著說出自己的意思。
“其實,大人,名份這種事不是什麽大事情,最重要是有實力,以那位唐大人手中的實力,幾年前就打的建奴還不了手,如今更是實力強大了無數倍,莫說現在已經三分的建奴不是他的對手,說句不好聽的話,便是大明也遠不是他的對手,諸位,別忘記了以前我們在山海關有著幾十萬大軍,卻總是大敗於建奴手下,而那時的建奴卻大敗於那位唐大人的手下,到現在,依卑將看,那位唐大人取天下隻是時間的遲早問題而已。”
另一人是屬於願意投靠唐同的,此時自然是誇耀唐同手中的實力,祖大壽在這時點了下頭道:“當年的那些戰鬥,大家也都是參加過,那時建奴確實是厲害,縱是袁督師當年也拿那些建奴人沒法,那時的寧遠大捷,我們實際上是雖勝猶敗,而那唐大人在我們大淩河城下一戰,大家也目共睹的,殺起建奴人來就象收割莊稼一樣,要說起來,那火槍就是厲害,這麽多年過去了,我也聽說那唐大人手下更是有了威力巨大的火炮,想來實力更是強橫無比,這般說起來,我們除了投他之外,並沒其他的出路,我唯一擔心的就是投他之後,我們這些兄弟就會被分散了,以後不能在一起共事了。”
這一點正是祖大壽最擔心的,自古以來過河拆橋的事多的是,兔死狗烹的事也數不勝數,祖大壽怕自己一旦投靠了唐同後,唐同把他手下的人馬拆散,那時自己可就沒有一點兒自保能力了,祖大壽的那個堂侄道:“大人,要不你先與那位唐大人談一下條件,要是那唐大人保證不把我們這些人拆散了,那就沒什麽好擔心的。”
“也隻能這樣了。”祖大壽歎息了一聲,在自己的心裏做出了一個決定。
第二天,祖大壽派出人與唐同談條件,當唐同聽到說不能把他們這支駐紮在大淩河城的軍隊拆散了時,眉毛微微挑動了一下,便答應了對方的要求,對於唐同來說,是不希望手下有那種擁兵自重的人存在的,不過這個時候要想祖大壽投靠,也隻能先答應了再說。
反正在祖大壽投靠後,要怎麽對待這支軍隊有的是方法,用不了多久,這祖大壽就會變成光杆司令,所以唐同雖然不高興,卻想也沒有想的便答應了,祖大壽見自己提出的條件唐同都答應了後,便也率手下向唐同歸降。
唐同看到自縛而來的祖大壽,心中有些好笑,心想古人就是喜歡玩這一套,當下滿麵春風的迎了上去,把跪下的祖大壽扶了起來:“哎,祖將軍,你這是何苦呢,祖將軍能夠來幫助唐某,是唐某的榮幸,還請祖將軍快快起來。”
“唐大人,卑將先前慢怠之罪,還請唐大人責罰。”祖大壽嘴上這般說著,卻順著唐同的手站了起來,他本是一個桀驁不馴之人,雖然迫於形勢不得不投靠唐同,但在心中卻並不是很瞧得起唐同,在祖大壽看來,唐同能有這般勢力,實是手中有了火槍之般的利器,才能成就今天的成就,若是他祖大壽當初手中能有這種火槍,他祖大壽定能比唐同做的更好。
今天的唐同已經不是從前那個無權無勢的唐同了,久居上位的他對於人性的了解也比以前強多了,看祖大壽的神情與動作,也知這祖大壽在想什麽,做為一個上位者的氣度,唐同是不會與祖大壽計較那麽多的,麵帶微笑的道:“能得祖將軍,如劉備得關羽,乃唐某之大幸,何來怠慢之說,今日與祖將軍把臂言歡,當不醉不歸。”
一眾人進了大淩河城,祖大壽吩咐擺下酒宴,唐同與祖大壽一同入座,那一千唐同帶來的士兵則迅速的把前院給控製了起來,這一點雖然讓祖大壽心中不高興,不過唐同卻覺得無所謂,收買人心的重要性唐同當然是知道的,不過在唐同想來,要收買人心的方法多的很,沒必要采用那種危險的方法,以前有個叫宗澤的人隻身到叛軍中招降,結果是成功了,後來有個元朝的將軍也用宗澤的辦法隻身到投降的叛軍中安慰叛軍,結果被砍成了肉醬,不是萬不得以,用這種危險的方法收買人心的,在唐同看來都是蠢貨。
第二天,祖大壽整頓手下人馬,隨著唐同出發了,而大淩河城交給了祖大壽的一名手下看管,祖大壽這一次出動的有一萬來人,都是關寧鐵騎,不過唐同並不需要他們打下麵的戰場,而是把搔擾敵人的任務交給了祖大壽,唐同手下三路大軍一路上勢如破竹,幾天後便在建奴的盛京城下會師,這個時候,豪格僅僅隻當了三個月的後金皇帝。
接到唐同手下大軍進攻的消息,多爾滾愣了好一會兒,這多爾滾是一個不輸於皇太極的人物,雖然有很大的野心,但一方麵被皇太極壓著,一方麵又被唐同扶植的阿敏,莽古爾泰牽製著,始終沒有太大的發展,在皇太極死後,多爾滾也曾想過重新統一建奴,但沒有想到,一直沒什麽大動作的唐家軍隊會在這個時候發動對整個建奴控製區的進攻。
“你是說,那個大連新城的唐家軍已經包圍了豪格的盛京?”多爾滾緩緩的坐了下來,盡量讓自己顯得平靜,雖然多爾滾脾氣極為暴虐,但遇到大事,多爾滾卻是極冷靜的。
“是的,主子,奴才接到的情報上就是這麽說的,那位唐家的家主唐驚這一次新自帶的軍隊,兵分三路,一路上是勢如破竹,僅用三天功夫就把盛京包圍了。”為多爾滾負責情報的人是一個麵相陰沉的人,但在多爾滾麵前卻顯得小心翼翼。
“這是想要滅我大金啊。”多爾滾歎息了一聲,正當壯年的他此時顯得有些老態,雖然多爾滾與唐同的軍隊沒有較量過,但心中也知道這唐家軍的厲害,他雖然野心勃勃,可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手下的近三萬騎兵在正麵戰場上不是唐家軍的對手。
騎兵的機動速度雖然很快,但唐同這次用的是大兵團作戰,把盛京城的外圍掃蕩了一遍,根本就不給建奴騎偷襲的機會,唐同本身也有六千的女真協從軍是騎兵,一萬蒙古雇傭軍,再加上一萬關寧鐵騎,豪格手下的三萬建奴騎兵並沒有什麽優勢,多爾滾看著手中的情報,知道就算自己不計前嫌的去幫助豪格,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那個多爾滾的手下對於多爾滾的話雖然心中讚同,卻不敢有任何的表示,低著頭等著多爾滾的指示,過了許久之後,多爾滾才道:“下去,有什麽新的情況,趕快給給我報上來。”
在那人退下後,多爾滾的眉頭皺的更緊了,多爾滾清楚的知道,統一後金國的夢想離的自己更遠了,不但如此,對於整個的建奴來說,更是麵臨著滅族的可能,多爾滾才不會相信,那個唐家軍的主帥會仁慈的放他們建奴一條生路。
就算是唐同會仁慈的放他們一條生路,也不是多爾滾願意的,對於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來說,沒有什麽比權勢更吸引他們的了,沒有了權勢,在多爾滾看來,那是生不如死。
現在自己該怎麽做,這正是多爾滾難以取決的事情,去幫助豪格的話,不說自己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很可能把自己手中的軍隊也拚光了,如果帶著手下遠遁蒙古大漠,以後能不能有所發展根本就是一個未知的數,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是,對於那一片廣漠的地方,唐家軍絕對是鞭長莫及的,那裏是騎兵的天下,比在這個白山黑水之間更有利於騎兵的生存。
外麵滴答的雨不知是什麽時候落下來的,天陰鬱的讓人覺得氣悶,正如多爾滾的心情,這個時候的多爾滾也終於有了一種麵對著蒼天大地的無力感,而此時的盛京城內,豪格的心情比多爾滾更差更陰鬱,以往的意氣風發早已經不見蹤影了。
啪的一聲響,豪格將一個瓷瓶摔碎在地上,此時的地上是一片狼藉,被豪格摔碎的東西到處都是,幾名太監宮女躲在較遠處,渾身顫抖著,仿佛麵臨著世界的末日。
“蠢貨,蠢貨,都是一群蠢貨,他們是怎樣打有這個仗,二萬精銳的騎兵竟然被人家輕輕鬆鬆的幹掉了不說,竟然連人家的毛都沒有損傷一根,朕怎麽就養了你們這樣一群蠢貨……”豪格大聲咆哮著,兩眼通紅,神情猙獰的象是要擇人而噬的野獸。
“還有你們,你們這些沒(卵)子的蠢東西,竟然躲的那遠,朕有那麽可怕嗎……啊……看你們一個個的象什麽,朕養著你們有什麽用……”豪格抬頭看著那幾個躲的遠遠的太監宮女,又是一陣怒氣湧上來,衝了過去,抓住其中一人揮拳便打,一拳二拳……那人由大聲慘叫漸漸變成了悶哼,到最後終於沒了聲息,竟然是被豪格硬生生的用拳頭打死了。
其他的太監宮女雖然嚇得全身顫抖的厲害,卻無一人敢逃走,一個個跪在地上,等待著噩運的降臨,豪格在用拳頭打死一人後,似乎還不解氣,又抓起一名宮女,把她的衣服撕了,拿起一支燃燒的巨燭去燒那名宮女嬌嫩的皮膚。
這種折磨比那拳頭打人來的痛的多,在那名宮女的慘嘶聲中,豪格放聲的大笑起來:“哈哈……朕是九五之尊,誰也別想奪走朕的一切,你們這些蠢貨,朕要讓你們明白,誰才是這個天下的九五之尊,你們誰敢不服,朕就讓他不得好死。”
大殿之外跪了一大群的人,聽到殿內那慘嘶之聲,一個個聽的心驚肉跳,聽到豪格那瘋狂的笑聲,誰都不會懷疑,這個後金國的皇帝,被城外那些包圍的大軍嚇瘋掉了。
一名老將模樣的人歎息了一聲,從跪著的人群中站了起來,向著外麵走去,那名老將的行為,引起了人群的一陣騷動,這名老將姓佟,原本是漢人,但整個佟家投靠了建奴幾十年,早已經與那些建奴沒有多大的區別了。
那名老將來到大街之上後,仰望著天空沉重的歎息了一聲,世事無常啊,當年佟家為了榮華富貴投靠了努爾哈赤,為建奴做了幾十年的奴才,沒想到最終榮華富貴沒有得到,如今的佟家又要麵臨著滅頂之災,為了這個佟家,自己又不得不再做一次其他人的奴才了。
現在誰都知道,這個盛京城是支持不了幾天的了,那些唐家的軍隊,有著威力強大之極的火炮,現在隻是在逼著城內的投降,一旦他們進攻起來,幾要幾輪火炮的轟擊下,這個盛京的城牆便會化為廢墟,而這滿城的人,隻怕也要血流成河了。
沒有人不怕死,除了那些精神有問題的人,那些為了大義而赴死的人,不是他們不怕死,而是那種種大義在他們心中更甚於生命,但現在這個時候,麵臨著生死的問題,更多的人願意選擇自己生存的權利,如同那位佟姓老將想法的人是大有人在,聽到殿內那豪格瘋狂的笑聲,還能堅持著忠心於豪格,忠心於這個後金國的人並不多。
就象曆史上大明亡國後那些漢人的地主武裝一樣,大多數選擇了投降建奴,而現在,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同樣有很多人選擇了向城外的唐家軍投降。
唐同站在離城牆一千來米的地方,此時手下已經擁有十幾萬大軍,科爾沁族的人在聽到唐同準備攻打建奴人時,在第一時間向唐同表示了臣服,因為大玉兒與海蘭珠的原因,科爾沁人對於投靠唐同並沒有猶豫什麽,雖然唐同沒有稱號立國,大玉兒與海蘭珠隻是唐同的小妾,但在科爾沁人看來,他們的大玉兒與海蘭珠就是唐家的王妃,有這樣兩個女估唐同的身邊,對於他們科爾沁人來說,投靠唐同絕對是一件很有利的事。
隨後又有幾個蒙古部落向唐同表示了臣服,各自積極的派出了手下勇士來幫助唐同,這些部落的人能夠這麽快的向唐同臣服,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那支在唐同手下的蒙古雇傭軍,這些人跟著唐同得到了不少的好處,也讓他們的親人過上了較為富裕的生活,這使得不少的蒙古人在心裏開始向往著到唐同的手下做事,現在唐同在占據建奴的地方,這些人不念舊惡個都是在心裏讚同的,對於草原上的人來說,地盤是強者得之的,唐家軍比建奴強,那麽這塊地方是唐家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而且投靠強者也是草原上的風氣,所以那些蒙古部落的人沒有一點兒背叛建奴的羞愧,在科爾沁族投靠了唐同後,那些原本投靠了建奴的人蒙古部落也跟著投靠了唐同,這樣一來,唐同手下包圍盛京的人迅速增長到十幾萬人。
看著這種場麵,那祖大壽心中都有一種古怪的感覺,他沒少與這些建奴和蒙古人打過仗,前幾天還是敵人來著,現在就變成一起戰鬥的夥伴了,看著那近十萬的蒙古騎兵,看著那些蒙古部落的首領一個個對唐同的恭敬,聽著那些蒙古人用很蹩腳的漢語對唐同叫著“大汗”,祖大壽有一種身在夢中的感覺。
一個漢人做了草原上的大汗,這在祖大壽以前想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看到唐同手下如今聚集了如此多的蒙古騎兵,祖大壽以前以為自己有一萬關寧鐵騎在唐同手下是很不得了的優越感已經沒有了,而且這些天跟著唐同,了解了更多唐家軍的情況,知道了唐同手下有著五萬的正規軍,十幾萬的倭人協從軍,還有其他幾萬的協從軍,在南洋等地,另外有十來萬性質如同捕快的隊伍,還有近二十萬所謂預備役軍,這樣強大的實力,稱王立國是沒有一點問題的,見識到唐家軍的強大,祖大壽也收瀲了一些桀驁不馴的行為。
唐同帶著大軍並沒有立即攻城,他希望能得到一個相對沒多少破壞的盛京,所以以包圍後向城內的人進行招降,對城內的人放出風聲,若是三天後再不投降者,必定殺無赦,同時對著盛京的城牆放了一輪大炮,把城牆給轟開了一個小缺口。
豪格手下的三萬建奴騎兵已經有二萬多覆滅了,盛京城內現在還剩下的不到一萬人,對於這點兒人,唐同到不是很擔心,也更不擔心那豪格會突圍而去,唐同早在沒有多少人防守的地方挖下了大量的陷馬坑,同時把那些來投的蒙古騎兵駐紮在離城二十來裏的地方,讓他們防備那些要突圍的建奴軍隊。
夜裏的時候,唐同把一眾手下安排了防守值勤的時間,正要休息時,有一個手下來報告說有人想見他,唐同微一思索,便已經明白是什麽人了,對那名來報告的士官道:“這麽地吧,你把那人帶到中軍大帳,我在哪裏見他。”
為了安全,唐同睡覺時並不在自己的那個中軍大帳中休息,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吩咐,唐同重新穿戴整齊,往那中軍大帳前去,一路上尋思著,這個半夜來此的人,不知在建奴人中是什麽樣的地位,沒想到在第一夜就有人要來投石問路了。
唐同掀開中軍大帳的簾子,走了進去,隻見營帳中立有八名士兵,這八名士兵分為兩邊,隱隱將一個身穿青衫的年青人包圍在中間,那人聽到腳步聲,轉過頭,唐同一看,也不由的暗讚此人長的好生英俊,若是到後世做那偶像明星的話,不知道要迷倒多少的女孩子。
那人看到唐同後,微微的一怔,隨後向著唐同施了一禮,聲音很是清亮的問道:“敢問這位將軍,可是南洋的唐大人?”(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祖大壽看著那個抬頭望著他的人:“你有什麽要說的,這裏都是兄弟,有什麽意見真說無妨,再說這一次事關重大,有不同的意見也是應該的。”
“大人,其實要說起來,那個洪大人對我們一直排斥異己,想當初他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如今卻爬到了我們上麵去了,更可氣的是,更是一味的安插他自己的親信,把大人你當初一手建立起來的關寧鐵騎給拆散了,要我說,既然他們不仁,大人也應當為我們這些兄弟的以後多想想,這位唐大人既然親自來此,卑將認為已經表達了足夠的誠意了,卑將說句不好聽和話,以這位唐大人手中的實力,與一國之王有何差別,以他這樣尊貴的身份親自前來,是對大人極為看重了,而且大人,這唐大人與我等屬漢人,便是投了他也沒什麽不可以的。”
那人也是祖大壽家族中的子弟,而且一直很得祖大壽的看重,這一次事關重大,為了家族的利益,他也認為當投靠了唐同為好,另外還有一點原因,那就是他一直以來很喜歡看唐同出版的《呐喊報》,深受《呐喊報》宣傳的影響。
如今的《呐喊報》在大明的影響極大,不但年青的讀書人喜歡,便是一些識字水多的人也喜歡看,甚至於一些年紀較大的讀書人也把《呐喊報》當成必讀之物,至於那些大明的商人,更是把《呐喊報》當成聖典來看,因為《呐喊報》不但鼓吹工業發展,也同樣鼓吹商業的重要性,讓那些商人在不知不覺中把《呐喊報》中的一些理論當成自己思想上的指導。
祖大壽對於那人的話不置可否,眼睛又掃了其他人一眼,這些人中,也有不願意投靠唐同的,當然不是為了為大明的忠心,而是擔心自己以後的利益會不會真有保證。
“大人,依卑將看,這位唐大人雖然很有誠意,但他終究沒立名份,我等投靠他是不是有些名不下言不順的?”一人見祖大壽許久沒有說話,便以為祖大壽可能不太想投靠那位唐大人,便試探著說出自己的意思。
“其實,大人,名份這種事不是什麽大事情,最重要是有實力,以那位唐大人手中的實力,幾年前就打的建奴還不了手,如今更是實力強大了無數倍,莫說現在已經三分的建奴不是他的對手,說句不好聽的話,便是大明也遠不是他的對手,諸位,別忘記了以前我們在山海關有著幾十萬大軍,卻總是大敗於建奴手下,而那時的建奴卻大敗於那位唐大人的手下,到現在,依卑將看,那位唐大人取天下隻是時間的遲早問題而已。”
另一人是屬於願意投靠唐同的,此時自然是誇耀唐同手中的實力,祖大壽在這時點了下頭道:“當年的那些戰鬥,大家也都是參加過,那時建奴確實是厲害,縱是袁督師當年也拿那些建奴人沒法,那時的寧遠大捷,我們實際上是雖勝猶敗,而那唐大人在我們大淩河城下一戰,大家也目共睹的,殺起建奴人來就象收割莊稼一樣,要說起來,那火槍就是厲害,這麽多年過去了,我也聽說那唐大人手下更是有了威力巨大的火炮,想來實力更是強橫無比,這般說起來,我們除了投他之外,並沒其他的出路,我唯一擔心的就是投他之後,我們這些兄弟就會被分散了,以後不能在一起共事了。”
這一點正是祖大壽最擔心的,自古以來過河拆橋的事多的是,兔死狗烹的事也數不勝數,祖大壽怕自己一旦投靠了唐同後,唐同把他手下的人馬拆散,那時自己可就沒有一點兒自保能力了,祖大壽的那個堂侄道:“大人,要不你先與那位唐大人談一下條件,要是那唐大人保證不把我們這些人拆散了,那就沒什麽好擔心的。”
“也隻能這樣了。”祖大壽歎息了一聲,在自己的心裏做出了一個決定。
第二天,祖大壽派出人與唐同談條件,當唐同聽到說不能把他們這支駐紮在大淩河城的軍隊拆散了時,眉毛微微挑動了一下,便答應了對方的要求,對於唐同來說,是不希望手下有那種擁兵自重的人存在的,不過這個時候要想祖大壽投靠,也隻能先答應了再說。
反正在祖大壽投靠後,要怎麽對待這支軍隊有的是方法,用不了多久,這祖大壽就會變成光杆司令,所以唐同雖然不高興,卻想也沒有想的便答應了,祖大壽見自己提出的條件唐同都答應了後,便也率手下向唐同歸降。
唐同看到自縛而來的祖大壽,心中有些好笑,心想古人就是喜歡玩這一套,當下滿麵春風的迎了上去,把跪下的祖大壽扶了起來:“哎,祖將軍,你這是何苦呢,祖將軍能夠來幫助唐某,是唐某的榮幸,還請祖將軍快快起來。”
“唐大人,卑將先前慢怠之罪,還請唐大人責罰。”祖大壽嘴上這般說著,卻順著唐同的手站了起來,他本是一個桀驁不馴之人,雖然迫於形勢不得不投靠唐同,但在心中卻並不是很瞧得起唐同,在祖大壽看來,唐同能有這般勢力,實是手中有了火槍之般的利器,才能成就今天的成就,若是他祖大壽當初手中能有這種火槍,他祖大壽定能比唐同做的更好。
今天的唐同已經不是從前那個無權無勢的唐同了,久居上位的他對於人性的了解也比以前強多了,看祖大壽的神情與動作,也知這祖大壽在想什麽,做為一個上位者的氣度,唐同是不會與祖大壽計較那麽多的,麵帶微笑的道:“能得祖將軍,如劉備得關羽,乃唐某之大幸,何來怠慢之說,今日與祖將軍把臂言歡,當不醉不歸。”
一眾人進了大淩河城,祖大壽吩咐擺下酒宴,唐同與祖大壽一同入座,那一千唐同帶來的士兵則迅速的把前院給控製了起來,這一點雖然讓祖大壽心中不高興,不過唐同卻覺得無所謂,收買人心的重要性唐同當然是知道的,不過在唐同想來,要收買人心的方法多的很,沒必要采用那種危險的方法,以前有個叫宗澤的人隻身到叛軍中招降,結果是成功了,後來有個元朝的將軍也用宗澤的辦法隻身到投降的叛軍中安慰叛軍,結果被砍成了肉醬,不是萬不得以,用這種危險的方法收買人心的,在唐同看來都是蠢貨。
第二天,祖大壽整頓手下人馬,隨著唐同出發了,而大淩河城交給了祖大壽的一名手下看管,祖大壽這一次出動的有一萬來人,都是關寧鐵騎,不過唐同並不需要他們打下麵的戰場,而是把搔擾敵人的任務交給了祖大壽,唐同手下三路大軍一路上勢如破竹,幾天後便在建奴的盛京城下會師,這個時候,豪格僅僅隻當了三個月的後金皇帝。
接到唐同手下大軍進攻的消息,多爾滾愣了好一會兒,這多爾滾是一個不輸於皇太極的人物,雖然有很大的野心,但一方麵被皇太極壓著,一方麵又被唐同扶植的阿敏,莽古爾泰牽製著,始終沒有太大的發展,在皇太極死後,多爾滾也曾想過重新統一建奴,但沒有想到,一直沒什麽大動作的唐家軍隊會在這個時候發動對整個建奴控製區的進攻。
“你是說,那個大連新城的唐家軍已經包圍了豪格的盛京?”多爾滾緩緩的坐了下來,盡量讓自己顯得平靜,雖然多爾滾脾氣極為暴虐,但遇到大事,多爾滾卻是極冷靜的。
“是的,主子,奴才接到的情報上就是這麽說的,那位唐家的家主唐驚這一次新自帶的軍隊,兵分三路,一路上是勢如破竹,僅用三天功夫就把盛京包圍了。”為多爾滾負責情報的人是一個麵相陰沉的人,但在多爾滾麵前卻顯得小心翼翼。
“這是想要滅我大金啊。”多爾滾歎息了一聲,正當壯年的他此時顯得有些老態,雖然多爾滾與唐同的軍隊沒有較量過,但心中也知道這唐家軍的厲害,他雖然野心勃勃,可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手下的近三萬騎兵在正麵戰場上不是唐家軍的對手。
騎兵的機動速度雖然很快,但唐同這次用的是大兵團作戰,把盛京城的外圍掃蕩了一遍,根本就不給建奴騎偷襲的機會,唐同本身也有六千的女真協從軍是騎兵,一萬蒙古雇傭軍,再加上一萬關寧鐵騎,豪格手下的三萬建奴騎兵並沒有什麽優勢,多爾滾看著手中的情報,知道就算自己不計前嫌的去幫助豪格,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那個多爾滾的手下對於多爾滾的話雖然心中讚同,卻不敢有任何的表示,低著頭等著多爾滾的指示,過了許久之後,多爾滾才道:“下去,有什麽新的情況,趕快給給我報上來。”
在那人退下後,多爾滾的眉頭皺的更緊了,多爾滾清楚的知道,統一後金國的夢想離的自己更遠了,不但如此,對於整個的建奴來說,更是麵臨著滅族的可能,多爾滾才不會相信,那個唐家軍的主帥會仁慈的放他們建奴一條生路。
就算是唐同會仁慈的放他們一條生路,也不是多爾滾願意的,對於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來說,沒有什麽比權勢更吸引他們的了,沒有了權勢,在多爾滾看來,那是生不如死。
現在自己該怎麽做,這正是多爾滾難以取決的事情,去幫助豪格的話,不說自己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很可能把自己手中的軍隊也拚光了,如果帶著手下遠遁蒙古大漠,以後能不能有所發展根本就是一個未知的數,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是,對於那一片廣漠的地方,唐家軍絕對是鞭長莫及的,那裏是騎兵的天下,比在這個白山黑水之間更有利於騎兵的生存。
外麵滴答的雨不知是什麽時候落下來的,天陰鬱的讓人覺得氣悶,正如多爾滾的心情,這個時候的多爾滾也終於有了一種麵對著蒼天大地的無力感,而此時的盛京城內,豪格的心情比多爾滾更差更陰鬱,以往的意氣風發早已經不見蹤影了。
啪的一聲響,豪格將一個瓷瓶摔碎在地上,此時的地上是一片狼藉,被豪格摔碎的東西到處都是,幾名太監宮女躲在較遠處,渾身顫抖著,仿佛麵臨著世界的末日。
“蠢貨,蠢貨,都是一群蠢貨,他們是怎樣打有這個仗,二萬精銳的騎兵竟然被人家輕輕鬆鬆的幹掉了不說,竟然連人家的毛都沒有損傷一根,朕怎麽就養了你們這樣一群蠢貨……”豪格大聲咆哮著,兩眼通紅,神情猙獰的象是要擇人而噬的野獸。
“還有你們,你們這些沒(卵)子的蠢東西,竟然躲的那遠,朕有那麽可怕嗎……啊……看你們一個個的象什麽,朕養著你們有什麽用……”豪格抬頭看著那幾個躲的遠遠的太監宮女,又是一陣怒氣湧上來,衝了過去,抓住其中一人揮拳便打,一拳二拳……那人由大聲慘叫漸漸變成了悶哼,到最後終於沒了聲息,竟然是被豪格硬生生的用拳頭打死了。
其他的太監宮女雖然嚇得全身顫抖的厲害,卻無一人敢逃走,一個個跪在地上,等待著噩運的降臨,豪格在用拳頭打死一人後,似乎還不解氣,又抓起一名宮女,把她的衣服撕了,拿起一支燃燒的巨燭去燒那名宮女嬌嫩的皮膚。
這種折磨比那拳頭打人來的痛的多,在那名宮女的慘嘶聲中,豪格放聲的大笑起來:“哈哈……朕是九五之尊,誰也別想奪走朕的一切,你們這些蠢貨,朕要讓你們明白,誰才是這個天下的九五之尊,你們誰敢不服,朕就讓他不得好死。”
大殿之外跪了一大群的人,聽到殿內那慘嘶之聲,一個個聽的心驚肉跳,聽到豪格那瘋狂的笑聲,誰都不會懷疑,這個後金國的皇帝,被城外那些包圍的大軍嚇瘋掉了。
一名老將模樣的人歎息了一聲,從跪著的人群中站了起來,向著外麵走去,那名老將的行為,引起了人群的一陣騷動,這名老將姓佟,原本是漢人,但整個佟家投靠了建奴幾十年,早已經與那些建奴沒有多大的區別了。
那名老將來到大街之上後,仰望著天空沉重的歎息了一聲,世事無常啊,當年佟家為了榮華富貴投靠了努爾哈赤,為建奴做了幾十年的奴才,沒想到最終榮華富貴沒有得到,如今的佟家又要麵臨著滅頂之災,為了這個佟家,自己又不得不再做一次其他人的奴才了。
現在誰都知道,這個盛京城是支持不了幾天的了,那些唐家的軍隊,有著威力強大之極的火炮,現在隻是在逼著城內的投降,一旦他們進攻起來,幾要幾輪火炮的轟擊下,這個盛京的城牆便會化為廢墟,而這滿城的人,隻怕也要血流成河了。
沒有人不怕死,除了那些精神有問題的人,那些為了大義而赴死的人,不是他們不怕死,而是那種種大義在他們心中更甚於生命,但現在這個時候,麵臨著生死的問題,更多的人願意選擇自己生存的權利,如同那位佟姓老將想法的人是大有人在,聽到殿內那豪格瘋狂的笑聲,還能堅持著忠心於豪格,忠心於這個後金國的人並不多。
就象曆史上大明亡國後那些漢人的地主武裝一樣,大多數選擇了投降建奴,而現在,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同樣有很多人選擇了向城外的唐家軍投降。
唐同站在離城牆一千來米的地方,此時手下已經擁有十幾萬大軍,科爾沁族的人在聽到唐同準備攻打建奴人時,在第一時間向唐同表示了臣服,因為大玉兒與海蘭珠的原因,科爾沁人對於投靠唐同並沒有猶豫什麽,雖然唐同沒有稱號立國,大玉兒與海蘭珠隻是唐同的小妾,但在科爾沁人看來,他們的大玉兒與海蘭珠就是唐家的王妃,有這樣兩個女估唐同的身邊,對於他們科爾沁人來說,投靠唐同絕對是一件很有利的事。
隨後又有幾個蒙古部落向唐同表示了臣服,各自積極的派出了手下勇士來幫助唐同,這些部落的人能夠這麽快的向唐同臣服,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那支在唐同手下的蒙古雇傭軍,這些人跟著唐同得到了不少的好處,也讓他們的親人過上了較為富裕的生活,這使得不少的蒙古人在心裏開始向往著到唐同的手下做事,現在唐同在占據建奴的地方,這些人不念舊惡個都是在心裏讚同的,對於草原上的人來說,地盤是強者得之的,唐家軍比建奴強,那麽這塊地方是唐家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而且投靠強者也是草原上的風氣,所以那些蒙古部落的人沒有一點兒背叛建奴的羞愧,在科爾沁族投靠了唐同後,那些原本投靠了建奴的人蒙古部落也跟著投靠了唐同,這樣一來,唐同手下包圍盛京的人迅速增長到十幾萬人。
看著這種場麵,那祖大壽心中都有一種古怪的感覺,他沒少與這些建奴和蒙古人打過仗,前幾天還是敵人來著,現在就變成一起戰鬥的夥伴了,看著那近十萬的蒙古騎兵,看著那些蒙古部落的首領一個個對唐同的恭敬,聽著那些蒙古人用很蹩腳的漢語對唐同叫著“大汗”,祖大壽有一種身在夢中的感覺。
一個漢人做了草原上的大汗,這在祖大壽以前想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看到唐同手下如今聚集了如此多的蒙古騎兵,祖大壽以前以為自己有一萬關寧鐵騎在唐同手下是很不得了的優越感已經沒有了,而且這些天跟著唐同,了解了更多唐家軍的情況,知道了唐同手下有著五萬的正規軍,十幾萬的倭人協從軍,還有其他幾萬的協從軍,在南洋等地,另外有十來萬性質如同捕快的隊伍,還有近二十萬所謂預備役軍,這樣強大的實力,稱王立國是沒有一點問題的,見識到唐家軍的強大,祖大壽也收瀲了一些桀驁不馴的行為。
唐同帶著大軍並沒有立即攻城,他希望能得到一個相對沒多少破壞的盛京,所以以包圍後向城內的人進行招降,對城內的人放出風聲,若是三天後再不投降者,必定殺無赦,同時對著盛京的城牆放了一輪大炮,把城牆給轟開了一個小缺口。
豪格手下的三萬建奴騎兵已經有二萬多覆滅了,盛京城內現在還剩下的不到一萬人,對於這點兒人,唐同到不是很擔心,也更不擔心那豪格會突圍而去,唐同早在沒有多少人防守的地方挖下了大量的陷馬坑,同時把那些來投的蒙古騎兵駐紮在離城二十來裏的地方,讓他們防備那些要突圍的建奴軍隊。
夜裏的時候,唐同把一眾手下安排了防守值勤的時間,正要休息時,有一個手下來報告說有人想見他,唐同微一思索,便已經明白是什麽人了,對那名來報告的士官道:“這麽地吧,你把那人帶到中軍大帳,我在哪裏見他。”
為了安全,唐同睡覺時並不在自己的那個中軍大帳中休息,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吩咐,唐同重新穿戴整齊,往那中軍大帳前去,一路上尋思著,這個半夜來此的人,不知在建奴人中是什麽樣的地位,沒想到在第一夜就有人要來投石問路了。
唐同掀開中軍大帳的簾子,走了進去,隻見營帳中立有八名士兵,這八名士兵分為兩邊,隱隱將一個身穿青衫的年青人包圍在中間,那人聽到腳步聲,轉過頭,唐同一看,也不由的暗讚此人長的好生英俊,若是到後世做那偶像明星的話,不知道要迷倒多少的女孩子。
那人看到唐同後,微微的一怔,隨後向著唐同施了一禮,聲音很是清亮的問道:“敢問這位將軍,可是南洋的唐大人?”(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