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趙坤元心中想到蜀山世界眾多截教飛升門人遺存法寶,心中大喜,眼下這茅山福地便有三茅真君洞府所在。西漢景帝時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江北興化北茅山修道,後來他們受請往江南句曲山,駐錫華陽洞,祛除瘟疫,施藥救人,後人因此將句曲山改名為茅山以誌紀念。茅氏三仙實則與封神之期的練氣士相距較遠,論資曆功行便是與截教三代弟子也有較大差距,然修習的乃正宗上清道法,實屬截教一脈,坤元此番前去取寶,自然禮敬有加,呼為師兄實屬高看。畢竟他是聖人親傳,身份非比尋常,隻是現今法力低微,還是低調行事更為明智。


    閑話休提,看罷玉簡所載的茅氏三仙的譜錄,坤元心中大定,三茅真君成道之後將其法寶丹藥擇其精華封存於華陽洞內,原本留作茅山派日後之用,可惜茅山派後繼乏人,日漸式微,仙家法寶通靈無比,亦擇主而侍,未遇有緣明主,自然隱而不發,千百年來未有散失,今日便都便宜了趙坤元。暫停了內視觀想,放出青萍劍意,一道清光,隻向華陽洞而來,轉瞬即至。來到洞前,打眼觀瞧,這華陽洞也是人間有名洞府,仙家修真所在,前世混元祖師茅山練劍之時也曾來此瞻仰,因是前輩成道之所不敢怠慢,另外換了大茅峰下的金牛洞作為練劍之地,未加詳查,不曾看出洞中機關。其實三茅真君畢竟修道經年,布下的封印機關,以混元祖師當年的道行也難看出端倪。但今時不同往日,坤元所習不是混元祖師那樣龐雜,乃上清正宗至高道法,且有玉簡譜錄詳細指明,很快在洞內發現關鍵所在。這華陽洞雖然是成道聖地,四時香火不斷,但畢竟僻居群峰一隅,人跡少至,恰好又是天色微明時分,洞中無有人在。坤元來至洞中左側石壁之下,心中默禱,口誦玉簡所載真言,雙手捏了一個五品蓮花印,往壁上照去,石壁頓現金光,微微閃耀,片刻光景,於中間裂開縫隙,往外噴射數道光柱,似利劍一般剖開石壁,便顯露出一個洞穴,內裏雲氣蒸騰,寶光四射。坤元也不遲疑,舉步入內,身後石壁複又合攏如初,毫無異狀。


    入得洞來,雲氣漸消,方可視物,這洞方圓十餘丈,極為寬大,內裏石壁鏨刻三清祖師名諱,下有一青石供桌,上麵隻擺放著一個玉匣,一個黃皮葫蘆,石桌下三個蒲團,應該是茅氏兄弟打坐之用,蒲團前各有一個劍匣,俱用符咒密封,除此而外便無餘物。坤元首先來至供桌前大禮參拜三清,又向蒲團施禮如儀,所謂禮多人不怪,又道是拿人手短,今日收取茅氏寶物,這個禮三兄弟完全當得。接著坤元先去看那玉匣,打開之後是三卷帛書,以朱砂寫於天孫錦上,其上所書乃三茅真君所習《玄真寶經》、《太霄隱書》、《丹景道精》三天書,俱可修到天仙位業,不過坤元所習《九轉真元決》更加高深,非此三書可比,自然隻能作雞肋之棄,且先收還匣內,日後遇著有緣再行賜下。那黃皮葫蘆收納了三茅真君所煉仙丹,坤元通讀過玉簡所記載外丹圖譜,於各色金丹都可辨識,葫蘆中所藏丹藥妙用各有不同,都是需要三味真火小心祭練,而且諸般煉丹的原料都是天材地寶,十分難得,這一葫蘆金丹不知道耗費了三真君多少心血,也將其先收入囊中。


    接著便往三個劍匣觀去,這三劍匣以符咒封印,看不穿內裏,坤元隨手先去了中間大茅君茅盈的劍匣,依舊以上清秘法祭練,劍匣立開,內中果是一把寶劍,正觀瞧之間忽化一道金光往上掠去,差點刺到坤元麵門,驚出一身冷汗,不禁恚怒,放出青萍劍意,將其圈住,那金光又是一陣激射,與四維青萍劍意所化清光攪到一處,坤元差點把持不住,忙依劍訣行法,令青萍劍意向那金光攻去。青萍劍光似被金光激怒,又得主人嚴令,居然隱隱發出清嘯,光幕暴漲,往內裏壓縮,金光苦苦掙紮,可惜無濟於事,一會居然被清光吞噬,渺然無蹤。青萍劍光好似得勝將軍,趾高氣揚,在坤元麵前翻飛跳躍,清光也愈加凝練,已初有劍體實形。自上次王將軍廟,遭遇先天鐵精,坤元便知道,這虛空劍意可以吞噬實體金精,化為自己的劍胎,未曾想到,居然連仙家飛劍也照吃不誤,想到日後與峨眉鬥劍,隻需放出這劍意,便無往不利,讓敵人空手而回,不禁大樂,笑道:“峨眉仙劍都成了肉包子了,你這小狗,還不回來?”


    當下又將青萍劍意收入識海溫養打磨。餘下那兩個劍匣應該就是剩下的二位真君仙劍,也以玄功打開,想仔細觀瞧,哪知這茅氏三仙所練仙劍本是九天之外一塊混沌隕鐵,修煉之時又是同時煉化,再加兄弟三人本就心血相連,神意想通,出匣之時頓感失去大茅君寶劍的關聯,感應到坤元識海中青萍劍意便是仇家,未諳天道之物也不懼聖人劍意,一起化為猛烈劍光卻向坤元攻來。坤元大呼晦氣,心道這他人之物還真不好隨便拿,動則得咎,招惹殺禍,既然如此便成全你們三位寶劍兄弟的生死之情,也煉化於青萍劍意之中吧!於是放出劍意,化為丈餘清光以一敵二,和另外二位茅君寶劍鬥到一處。坤元隻小心以玄功操控,愈加熟稔青萍劍操控竅門,越發得心應手。鬥了半晌,二真君的劍光慢慢不敵,被青萍劍降伏,吞噬如故。


    坤元也將劍意喚回識海,再做端詳。開始隻吞食大茅君的寶劍,劍意已然明顯壯大凝練,這回連吞三劍,居然崢嶸顯現,成就玄體劍胎,已可出離識海。坤元將其外放出來,置於手中觀瞧,這寶劍如一汪春水,照得人須發皆碧,略一舞動,便有數十丈的清光,映得滿室耀眼爭輝,隨手放出又似青龍翱翔,上下翻飛,由心而動,意之所指,劍乃立至,十分得心應手。一番把玩之後,複又握於手中,心道:“這劍本是通天教主所賜劍意,再加吞噬了幾把仙家名劍,不宜僭用青萍名號,惹人物議,我需另外賜名。”便在劍身兩麵,鏨了四個大篆陰文,一麵是“太平”,一麵是“清寧”,這劍以後便叫“太平清寧”劍,既寓意坤元濟世太平之宏願,又暗含青萍劍之舊名。這劍端的神妙無比,既可放在劍匣內保存,也可回到識海溫養,助人修煉,防止心魔作祟。便將其放於識海。


    又四處觀望搜尋一番,確定沒有他物,便隻帶了玉匣和放置丹藥的黃皮葫蘆出洞,仍舊施法破開石壁,舉步出了華陽洞。被天光一照,忽覺遍體熾熱,如被火焚,不禁大驚。原來坤元修習九轉真元決在築基二階逡巡多年,始終未能突破晉升化形三階,今日太平清寧劍初成,法力大漲,心境也更加精進穩固,天道感應之下,便降下天劫。這天劫已不是先前所遇雷劫,而是火劫,這火不是九天陽火,亦不是三味真火,而是喚做九幽陰火,最是悄無聲息,陰毒狠辣。一自本身湧泉穴由下燒起,泥丸宮自上便有呼應,一起焚練,五髒成灰,四肢皆朽,肉身難保,元神便須離竅投胎,否則一體消亡,即使有千年苦行,也都化為虛幻。不過九轉真元決中也有應對良策,坤元又有寶劍防身,隻是疏於防範,吃了悶虧。


    明白了此中緣由,坤元放出清寧劍,化為光幕包裹住全身,怕為凡人撞見,先飛入洞後山穀隱蔽之處,盤膝端坐,先施太極印,穩住心神,調和陰陽,又施


    慈尊印,加持九轉真元決,按照所載錄的渡劫方法,默作觀想,以本命元氣,化為真水心火,那真水往下丹田而去,鎮住足底湧泉穴,使得陰火無法上行,慢慢褪去,又將心火往上丹田撞去衝開泥丸宮中所起陰火,靈台複又清明,再將太平清寧劍招回識海,鞏固紫府,把殘餘陰火都用劍意消去。幾番真氣運轉如意,方安然躲過這無形火劫,也一舉正式進入化形三階,達到地仙修為。


    今晚飯局多喝了兩杯,回家後三個小時拖拖拉拉都沒寫到三千字,抱歉,多謝點閱的各位書友,特別是哪位路人甲朋友!明天上午還有文債,爭取下午和晚上爆發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蜀山混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井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井城並收藏重生之蜀山混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