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殿偏殿內,一份剛剛達成的談判協議正在眾臣手中傳遞,每個人都匆匆看了一遍,最後,陳叔達將這份協議呈給了天子李淵。
協議一共有四點,主要內容如下:
一、隋軍水師將在雙方協議達成後,撤出南郡,對於以後唐梁之間的戰爭,北隋軍將保持中立。
二、一旦西梁滅亡,唐軍將占領清江、南郡、澧陵郡、武陵郡、巴陵郡和交趾六郡,其餘土地唐軍將不再涉足。
三、兩軍將攜手抵抗突厥入侵,在此之前,有必要將並州中北部的民眾撤離,撤離去向由民眾各自決定。
四、雙方在協議達成後,一年之內不得侵犯對方的現有的控製領地。
........
李淵看了一遍協議,對眾人道:“大家都說說吧!還有什麽不足和不妥之處。”
這時,劉文靜走出來道:“陛下,微臣想說一句。”
“劉相國請說。”
“微臣看第二條,除了南郡等六郡外,其餘各郡唐軍將不再涉足,這個微臣理解,也就是將其他各郡讓給北隋,這樣北隋必然出兵長沙等郡,這就和第一條有點矛盾了,北隋其實並沒有保持中立。”
陳叔達道:“保持中立隻是一個說辭,實際上就是要求北隋軍不得助蕭銑。”
李淵也笑道:“陳相國說得不錯,隻要北隋不出兵,攻滅蕭銑問題不大,如果他一定要出兵,那隻能進入雙方協商好的分界內,南方各郡蠻夷眾多,我們大唐實力不足以控製,讓北隋去操這個心吧!”
“微臣明白了。”
劉文靜退了回去,李淵又問太子李建成道:“建成的意見呢?”
“兒臣沒有意見。”
“那世民呢?”李淵望向一直沉默的李世民。
李世民上前躬身道:“啟稟父皇,兒臣有些不解,為何沒有提到洛陽?”
李淵淡淡道:“我們也要對抗突厥,而且還有南方蕭銑,不可能三線出兵,所以洛陽就暫時放一放,皇兒關心的南襄道也一樣暫停。”
可謂知子莫若父,李淵太了解自己這個兒子,始終對南襄道耿耿於懷,李世民無奈,又道:“兒臣還有一個想法。”
“皇兒但說無妨!”
“父皇,皇兄,各位大臣,我認為張鉉並非沒有想到突厥會入侵,他之前就已經在做部署了,據我所知,他在從去年秋天開始就逐漸放開了和鐵勒各部的生鐵貿易,很顯然是想利用鐵勒來製衡突厥,同時北隋軍隊也能獲得大量戰馬和肉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很高明的策略,既然早有布局,那麽張鉉決定出兵並北三郡,也並非沒有想到突厥會入侵,我總覺得他是在借這次突厥入侵進行一次新的戰略部署。”
李世民這番話引起朝堂上一切竊竊私語聲,李淵也有了興趣,問道:“皇兒覺得張鉉的真實意圖是什麽呢?”
“兒臣現在還看不出來,等突厥戰事平息,看張鉉下一步的動向我們就明白了。”
李建成道:“不管怎麽說,一年之內北隋軍不會再進攻我們控製的土地,包括並州,我倒覺得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加強太原等地的戰略防禦,不僅是為了抗擊突厥,也為了以後對抗北隋軍的入侵。”
這個建議令李淵很滿意,他點點頭道:“這次並州防禦建設,朕就交給建成和裴相國,無論人財物的需要,朝廷都必須全力支援。”
李建成和裴寂一起躬身道:“遵旨!”
.........
武德殿的廷議後,李淵最終批準了這次雙方達成的妥協,雖然他為沒有收回上黨和長平二郡而耿耿於懷,但李淵也不得不麵對現實,突厥大軍入侵不僅僅是北隋之事,同時也是唐朝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可能要價太高,更何況北隋對南郡鬆口使他看到了在南方東征成功的希望。
就在唐朝批準協議三天後,在中都紫微閣議事堂內,七名相國和張鉉一起也在最後討論這份協議,隻有李淵和張鉉都在協議上簽字,這份停戰協議才算成立。
負責和長安北隋聯係的相國是韋雲起,他起身對眾人道:“這份協議的核心是瓜分蕭銑的地盤,從協議上看,唐朝拿到了比較重要的幾個郡,而我們拿到的幾個郡雖然漢人不多,民族複雜,但地域廣闊,可以將嶺南和廣南連為一體,但更重要是由唐軍出麵攻打蕭銑,這就避免了我們在道義上站不住腳,總的說來是唐朝利益占優,他們拿到了完整的荊州。”
這時,張鉉緩緩道:“考慮把荊州讓給唐朝,也是我在反複考慮後做出的決定,荊州水網密布,又有長江和漢水兩條大江,沒有強大的水軍是無法控製這裏,而水軍恰恰是唐軍的弱項,唐軍的強項是在北方作戰,所以我們需要有步驟地將唐軍的戰略重點逐漸向南傾斜,削弱他在北方的力量,這對我們將來徹底戰勝唐軍有極大的好處。”
眾人都緩緩點頭,都說齊王深謀遠慮,果然見識卓遠。
這時,陳棱起身道:“這份協議總得來說可以接受,隻是一些細節上需要再討論一下,比如允許並州民眾選擇避難地,微臣覺得既然並州民眾逃到河北,最終還是會返回家園,這樣會增加我們的財政壓力,有點得不償失,微臣覺得沒有必要。”
旁邊蘇威微微笑道:“陳相國說得確實不錯,晉人念故土,自古便是如此,要想讓他們戰後留在河北,幾乎是不可能,唐朝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故作慷慨,同意讓民眾自由選擇避難,但我們要的不是讓晉人留在河北,而是要利用這次戰爭爭取並州人心,為我們將來奪取並州打下很好的基礎。”
張鉉走出來道:“說到人心,我想再多說幾句,當初中原大旱,百萬難民攜家帶口逃到青州,耗掉了我們近一半的糧食,當時有很多官員都認為得不償失,但我們還是堅持到最後,耗費了糧食,收獲了人心,到今天,中原各郡十分穩定,家家戶戶都安居樂業,從前亂匪橫行,山賊肆虐,今天幾乎都沒有了,這就是人心的力量,人民認可朝廷,就算有人想參加造反,也會被他的家人勸阻,亂匪沒有了生存的土壤,今天的中原就前所未有的穩定了,徐州也是如此,江淮也一樣,這是一筆非常合算的買賣,我們不要舍不得一點糧食,投下的本錢越大,將來收獲也就越大。”
張鉉的話贏來了眾人的一片掌聲。
..........
官房內,張鉉提筆在協議上簽署了自己的名字,並加蓋了印章,他把協議遞給韋雲起笑道:“唐軍有行動了嗎?”
“聽說太子李建成和相國裴寂趕去了太原,太原開始築城了,但南郡那邊還沒有,不過唐軍本身在夷陵郡屯集了三萬大軍,江夏和襄陽各有兩萬大軍,隻要我們水軍撤離,攻入南郡是很容易之事,就看蕭銑的抵抗意誌了,不過我並不看好他。”
“為什麽?”張鉉不解地問道。
“蕭銑猜忌太重,手下大將皆封王,卻又不信任他們,自從年初他殺了大司馬董景珍後,西梁人人自危,兩個月前他召集眾將來江陵祭天,結果隻有宋王楊道生一人前來,其他人皆不敢來,結果蕭銑盛怒之下殺了楊道生祭天,此人殺戮之心太重,遲早會眾叛親離。”
張鉉又問旁邊的房玄齡道:“鎮守長沙之將是何人,軍師可知道?”
房玄齡行禮道:“回稟殿下,是秦王雷世猛!”
“他家人可在?”
“好像隻有一個老母,此人事母至孝,力大無窮,綽號小專諸。”
張鉉點點頭,吩咐房玄齡道:“打聽他母親愛好,再派人去送一份昂貴之禮,不用解釋什麽,就說是我的一份心意。”
房玄齡點點頭笑道:“微臣明白了。”
(未完待續。)
協議一共有四點,主要內容如下:
一、隋軍水師將在雙方協議達成後,撤出南郡,對於以後唐梁之間的戰爭,北隋軍將保持中立。
二、一旦西梁滅亡,唐軍將占領清江、南郡、澧陵郡、武陵郡、巴陵郡和交趾六郡,其餘土地唐軍將不再涉足。
三、兩軍將攜手抵抗突厥入侵,在此之前,有必要將並州中北部的民眾撤離,撤離去向由民眾各自決定。
四、雙方在協議達成後,一年之內不得侵犯對方的現有的控製領地。
........
李淵看了一遍協議,對眾人道:“大家都說說吧!還有什麽不足和不妥之處。”
這時,劉文靜走出來道:“陛下,微臣想說一句。”
“劉相國請說。”
“微臣看第二條,除了南郡等六郡外,其餘各郡唐軍將不再涉足,這個微臣理解,也就是將其他各郡讓給北隋,這樣北隋必然出兵長沙等郡,這就和第一條有點矛盾了,北隋其實並沒有保持中立。”
陳叔達道:“保持中立隻是一個說辭,實際上就是要求北隋軍不得助蕭銑。”
李淵也笑道:“陳相國說得不錯,隻要北隋不出兵,攻滅蕭銑問題不大,如果他一定要出兵,那隻能進入雙方協商好的分界內,南方各郡蠻夷眾多,我們大唐實力不足以控製,讓北隋去操這個心吧!”
“微臣明白了。”
劉文靜退了回去,李淵又問太子李建成道:“建成的意見呢?”
“兒臣沒有意見。”
“那世民呢?”李淵望向一直沉默的李世民。
李世民上前躬身道:“啟稟父皇,兒臣有些不解,為何沒有提到洛陽?”
李淵淡淡道:“我們也要對抗突厥,而且還有南方蕭銑,不可能三線出兵,所以洛陽就暫時放一放,皇兒關心的南襄道也一樣暫停。”
可謂知子莫若父,李淵太了解自己這個兒子,始終對南襄道耿耿於懷,李世民無奈,又道:“兒臣還有一個想法。”
“皇兒但說無妨!”
“父皇,皇兄,各位大臣,我認為張鉉並非沒有想到突厥會入侵,他之前就已經在做部署了,據我所知,他在從去年秋天開始就逐漸放開了和鐵勒各部的生鐵貿易,很顯然是想利用鐵勒來製衡突厥,同時北隋軍隊也能獲得大量戰馬和肉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很高明的策略,既然早有布局,那麽張鉉決定出兵並北三郡,也並非沒有想到突厥會入侵,我總覺得他是在借這次突厥入侵進行一次新的戰略部署。”
李世民這番話引起朝堂上一切竊竊私語聲,李淵也有了興趣,問道:“皇兒覺得張鉉的真實意圖是什麽呢?”
“兒臣現在還看不出來,等突厥戰事平息,看張鉉下一步的動向我們就明白了。”
李建成道:“不管怎麽說,一年之內北隋軍不會再進攻我們控製的土地,包括並州,我倒覺得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加強太原等地的戰略防禦,不僅是為了抗擊突厥,也為了以後對抗北隋軍的入侵。”
這個建議令李淵很滿意,他點點頭道:“這次並州防禦建設,朕就交給建成和裴相國,無論人財物的需要,朝廷都必須全力支援。”
李建成和裴寂一起躬身道:“遵旨!”
.........
武德殿的廷議後,李淵最終批準了這次雙方達成的妥協,雖然他為沒有收回上黨和長平二郡而耿耿於懷,但李淵也不得不麵對現實,突厥大軍入侵不僅僅是北隋之事,同時也是唐朝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可能要價太高,更何況北隋對南郡鬆口使他看到了在南方東征成功的希望。
就在唐朝批準協議三天後,在中都紫微閣議事堂內,七名相國和張鉉一起也在最後討論這份協議,隻有李淵和張鉉都在協議上簽字,這份停戰協議才算成立。
負責和長安北隋聯係的相國是韋雲起,他起身對眾人道:“這份協議的核心是瓜分蕭銑的地盤,從協議上看,唐朝拿到了比較重要的幾個郡,而我們拿到的幾個郡雖然漢人不多,民族複雜,但地域廣闊,可以將嶺南和廣南連為一體,但更重要是由唐軍出麵攻打蕭銑,這就避免了我們在道義上站不住腳,總的說來是唐朝利益占優,他們拿到了完整的荊州。”
這時,張鉉緩緩道:“考慮把荊州讓給唐朝,也是我在反複考慮後做出的決定,荊州水網密布,又有長江和漢水兩條大江,沒有強大的水軍是無法控製這裏,而水軍恰恰是唐軍的弱項,唐軍的強項是在北方作戰,所以我們需要有步驟地將唐軍的戰略重點逐漸向南傾斜,削弱他在北方的力量,這對我們將來徹底戰勝唐軍有極大的好處。”
眾人都緩緩點頭,都說齊王深謀遠慮,果然見識卓遠。
這時,陳棱起身道:“這份協議總得來說可以接受,隻是一些細節上需要再討論一下,比如允許並州民眾選擇避難地,微臣覺得既然並州民眾逃到河北,最終還是會返回家園,這樣會增加我們的財政壓力,有點得不償失,微臣覺得沒有必要。”
旁邊蘇威微微笑道:“陳相國說得確實不錯,晉人念故土,自古便是如此,要想讓他們戰後留在河北,幾乎是不可能,唐朝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故作慷慨,同意讓民眾自由選擇避難,但我們要的不是讓晉人留在河北,而是要利用這次戰爭爭取並州人心,為我們將來奪取並州打下很好的基礎。”
張鉉走出來道:“說到人心,我想再多說幾句,當初中原大旱,百萬難民攜家帶口逃到青州,耗掉了我們近一半的糧食,當時有很多官員都認為得不償失,但我們還是堅持到最後,耗費了糧食,收獲了人心,到今天,中原各郡十分穩定,家家戶戶都安居樂業,從前亂匪橫行,山賊肆虐,今天幾乎都沒有了,這就是人心的力量,人民認可朝廷,就算有人想參加造反,也會被他的家人勸阻,亂匪沒有了生存的土壤,今天的中原就前所未有的穩定了,徐州也是如此,江淮也一樣,這是一筆非常合算的買賣,我們不要舍不得一點糧食,投下的本錢越大,將來收獲也就越大。”
張鉉的話贏來了眾人的一片掌聲。
..........
官房內,張鉉提筆在協議上簽署了自己的名字,並加蓋了印章,他把協議遞給韋雲起笑道:“唐軍有行動了嗎?”
“聽說太子李建成和相國裴寂趕去了太原,太原開始築城了,但南郡那邊還沒有,不過唐軍本身在夷陵郡屯集了三萬大軍,江夏和襄陽各有兩萬大軍,隻要我們水軍撤離,攻入南郡是很容易之事,就看蕭銑的抵抗意誌了,不過我並不看好他。”
“為什麽?”張鉉不解地問道。
“蕭銑猜忌太重,手下大將皆封王,卻又不信任他們,自從年初他殺了大司馬董景珍後,西梁人人自危,兩個月前他召集眾將來江陵祭天,結果隻有宋王楊道生一人前來,其他人皆不敢來,結果蕭銑盛怒之下殺了楊道生祭天,此人殺戮之心太重,遲早會眾叛親離。”
張鉉又問旁邊的房玄齡道:“鎮守長沙之將是何人,軍師可知道?”
房玄齡行禮道:“回稟殿下,是秦王雷世猛!”
“他家人可在?”
“好像隻有一個老母,此人事母至孝,力大無窮,綽號小專諸。”
張鉉點點頭,吩咐房玄齡道:“打聽他母親愛好,再派人去送一份昂貴之禮,不用解釋什麽,就說是我的一份心意。”
房玄齡點點頭笑道:“微臣明白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