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原來的情報組織探查對象隻限於對北方幾個重點勢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陳宇的地盤越來越大,飛鷹囊括的範圍也越來越廣,這個相當於陳宇的眼睛和耳朵的組織也不得不一再的擴編。
飛鷹組織的核心成員俱是陳宇娃娃軍的骨幹,這些忠心耿耿的陳氏嫡係人員,經過這些年的摸爬滾打都已經成長起來,飛鷹組織也日益趨向成熟。
河南方麵的情報頭子李元忠上任沒多久就上書陳宇,表示如今情報組織已經成熟,能力實力都不在話下,已經是一個結構嚴密係統,這時候再叫什麽鷹啊什麽的,實在是不雅,強烈要求陳宇更改名字。
陳宇覺得李元忠這個提議到也有些道理,動物的名字雖然形象卻真不適合國家架構組織,雖然起名字並非陳宇所長,不過要是論起盜用名字,天下間就沒人能比的過陳宇了,思索良久後,陳宇大筆一揮,氣勢磅礴的三個大字便躍然於紙上——錦衣衛。
名字剛剛定下來,蜀中的錦衣衛頭子就發來消息了,陳宇對司馬子如具體用了什麽手段並不知情,隻知道他和蜀地的“太子爺”蕭圓照打得火熱,兩人已經成為莫逆之交。
司馬子如本來就是東晉皇族後裔,雖然早已經破落,但是他平時舞文弄墨,附庸風雅很有一手,論起吃喝玩樂的花樣,天下也沒幾個人能比得過的他,總之蕭圓照現在對他已經極為信任,如不是身份有別,恐怕兩人就要結拜兄弟了!
司馬子如提出和魏國交易絲綢等物品可以獲得暴利,蕭圓照也欣然接受,有了這位世子的幫助,交易輕而易舉就成功了,陳宇購買下這些物品再將一部分倒手到西域,想不掙翻了都難。
和厭噠國使者接觸後,西域這條道路算是比較暢通。楊忠本人雖然還未回來,但是消息卻源源不斷的在向外傳送,楊大將軍和陳白袍已經和波斯人取得了聯係,一旦陳宇準備充分,便可和波斯夾擊厭噠,到時候不愁這個國家向曆史上一樣銷聲匿跡,統治整個西域的計劃已經提上了日程。
至於對吐穀渾的交流。陳宇除了文化輸出以外,輸出最多的則是和尚……。北方大量禁佛後,陳宇有意無意的將很多真有本事或者真很能忽悠的佛教大師都送到了吐穀渾,吐穀渾這個遼東慕容鮮卑的後裔,對佛教還是很虔誠的,對遠道而來的高僧也是來者不拒,不但收留還好吃好喝供起來,這樣一來北方之前教派帶來的弊端,不久就會全轉到吐穀渾身上……
西藏地區地勢頗高,外人一下子並不能適應。想進攻世界屋脊就要多準備些時日,陳宇用宗教來軟化青藏高原的民族,不隻是吐穀渾,對還未崛起的吐蕃也會起到很大作用,當然陳宇更希望能盡量少死人,文化輸出依然是陳宇的主要方針,陳宇正準備嫁一個皇室宗親過去。就像大唐嫁文成公主一樣,絕對能起到很大的影響效果!
領土之外的勢力,最重要的必然是蕭衍的大梁帝國,梁國雖然已經日薄西山,對陳宇構不成任何的威脅,哪怕蕭衍盡全國之力開展北伐。陳宇也有信心將對方輕易擊敗。
但是想在不使用火藥的情況下主動進攻,一舉拿下梁國也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情,最主要是就算能擊敗梁國,但是想盡快控製南方的各個階層卻很難,畢竟南方多年格局穩定,從未出現北方這種混亂,陳宇等人總結的結果正是。平南方易,但想在南方施行改革卻一定會比北方難得多。
至於侯景這招棋到底能不能取得重要作用還未可知,陳宇已經非是初出茅廬的小子,他不會因為心軟而放棄侯景霍亂南方的機會,就像他當初不會心軟建議爾朱榮不要屠殺朝臣一樣,陳宇相信亂極才能治的道理,南方不徹底打碎是無法重建的。
也還在籌劃中的各地局勢相比,東北方向的局勢就明朗得多了,勿吉人一往無前的對高句麗發動了猛攻,開始的時候確實很順利,打了高句麗人一個措手不及,緊接著新羅和百濟也在高句麗人後背插刀子,高句麗建國以來最大的危機貌似突然來臨了。
正如陳宇所料,在空前的危機之下,高句麗國內各個勢力終於先把矛盾放下,團結起來一致對外,這個有著接近五百年曆史的國家,其底蘊實力還是很深厚的,頂住了敵人的三板斧後,高句麗在自己的主戰場上立即開啟了絕地反擊。
勿吉人雖然勇猛,但確實缺乏好的指揮者,和軍師謀略大師,相反高句麗在這方麵經驗就多很多,戰場之上形式慢慢的已經開始扭轉了過來。
新羅和百濟充分顯示了棒子的優良傳統,順風仗使勁上,風向不對速觀望,一旦再有情況估計這兩個投機者就要繳械投降了,新羅和百濟人呢心裏有數,高句麗正在困難時期是不會太為難他們的。
在陳宇的默認之下,庫莫奚等東北諸部立即對勿吉人展開了支援,東北諸部如奚族和契丹平時和高句麗也都有摩擦,如今動手也沒什麽壓力,有陳宇的部隊做後盾,他們心裏更是有底,攻擊起來也非常犀利。
但結果卻讓眾人大跌眼鏡,高句麗竟然還是頂住了,以前經常被勿吉一個部落就欺負的高句麗,麵對東北諸部加上反複無常的新羅和百濟,竟然硬生生的挺了過來,這時候趙貴是再也看不下去了,四個新編混成旅立即接替東北諸部的位置,撲向戰場!
一個月後,建國接近五百年的高句麗亡國,趙貴的集團軍傷亡不過數百,趙貴在接見新羅和百濟國王的時候,突然將二人逮捕,隨即大軍繼續進攻,兩個月後朝鮮半島全部平靖,再無其他勢力存在。
趙貴的集團軍征戰的損失很小,但戰後卻經常遭到襲擊暗算,非戰鬥減員也不斷增加,這時候趙貴便施行了陳宇製定的絕戶計,強迫大量朝鮮半島的居民遷到魏國境內。
留下的真空地帶從東北諸部中抽調子民補充,每個部落都抽調一部分人手,絕不給任何一家做大的機會,至於這些遷徙至內地的棒子子民也是大有用處的。
從西安引進渭水修築大運河的起始點,河北山東等地的河道也需要大量人手清理,沒辦法,整個北方戰亂剛剛消弭,勞動力缺的太多,高句麗等吃苦耐勞聞名的民族,終於算是幫了陳宇大忙……(未完待續。)
p
</br>
飛鷹組織的核心成員俱是陳宇娃娃軍的骨幹,這些忠心耿耿的陳氏嫡係人員,經過這些年的摸爬滾打都已經成長起來,飛鷹組織也日益趨向成熟。
河南方麵的情報頭子李元忠上任沒多久就上書陳宇,表示如今情報組織已經成熟,能力實力都不在話下,已經是一個結構嚴密係統,這時候再叫什麽鷹啊什麽的,實在是不雅,強烈要求陳宇更改名字。
陳宇覺得李元忠這個提議到也有些道理,動物的名字雖然形象卻真不適合國家架構組織,雖然起名字並非陳宇所長,不過要是論起盜用名字,天下間就沒人能比的過陳宇了,思索良久後,陳宇大筆一揮,氣勢磅礴的三個大字便躍然於紙上——錦衣衛。
名字剛剛定下來,蜀中的錦衣衛頭子就發來消息了,陳宇對司馬子如具體用了什麽手段並不知情,隻知道他和蜀地的“太子爺”蕭圓照打得火熱,兩人已經成為莫逆之交。
司馬子如本來就是東晉皇族後裔,雖然早已經破落,但是他平時舞文弄墨,附庸風雅很有一手,論起吃喝玩樂的花樣,天下也沒幾個人能比得過的他,總之蕭圓照現在對他已經極為信任,如不是身份有別,恐怕兩人就要結拜兄弟了!
司馬子如提出和魏國交易絲綢等物品可以獲得暴利,蕭圓照也欣然接受,有了這位世子的幫助,交易輕而易舉就成功了,陳宇購買下這些物品再將一部分倒手到西域,想不掙翻了都難。
和厭噠國使者接觸後,西域這條道路算是比較暢通。楊忠本人雖然還未回來,但是消息卻源源不斷的在向外傳送,楊大將軍和陳白袍已經和波斯人取得了聯係,一旦陳宇準備充分,便可和波斯夾擊厭噠,到時候不愁這個國家向曆史上一樣銷聲匿跡,統治整個西域的計劃已經提上了日程。
至於對吐穀渾的交流。陳宇除了文化輸出以外,輸出最多的則是和尚……。北方大量禁佛後,陳宇有意無意的將很多真有本事或者真很能忽悠的佛教大師都送到了吐穀渾,吐穀渾這個遼東慕容鮮卑的後裔,對佛教還是很虔誠的,對遠道而來的高僧也是來者不拒,不但收留還好吃好喝供起來,這樣一來北方之前教派帶來的弊端,不久就會全轉到吐穀渾身上……
西藏地區地勢頗高,外人一下子並不能適應。想進攻世界屋脊就要多準備些時日,陳宇用宗教來軟化青藏高原的民族,不隻是吐穀渾,對還未崛起的吐蕃也會起到很大作用,當然陳宇更希望能盡量少死人,文化輸出依然是陳宇的主要方針,陳宇正準備嫁一個皇室宗親過去。就像大唐嫁文成公主一樣,絕對能起到很大的影響效果!
領土之外的勢力,最重要的必然是蕭衍的大梁帝國,梁國雖然已經日薄西山,對陳宇構不成任何的威脅,哪怕蕭衍盡全國之力開展北伐。陳宇也有信心將對方輕易擊敗。
但是想在不使用火藥的情況下主動進攻,一舉拿下梁國也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情,最主要是就算能擊敗梁國,但是想盡快控製南方的各個階層卻很難,畢竟南方多年格局穩定,從未出現北方這種混亂,陳宇等人總結的結果正是。平南方易,但想在南方施行改革卻一定會比北方難得多。
至於侯景這招棋到底能不能取得重要作用還未可知,陳宇已經非是初出茅廬的小子,他不會因為心軟而放棄侯景霍亂南方的機會,就像他當初不會心軟建議爾朱榮不要屠殺朝臣一樣,陳宇相信亂極才能治的道理,南方不徹底打碎是無法重建的。
也還在籌劃中的各地局勢相比,東北方向的局勢就明朗得多了,勿吉人一往無前的對高句麗發動了猛攻,開始的時候確實很順利,打了高句麗人一個措手不及,緊接著新羅和百濟也在高句麗人後背插刀子,高句麗建國以來最大的危機貌似突然來臨了。
正如陳宇所料,在空前的危機之下,高句麗國內各個勢力終於先把矛盾放下,團結起來一致對外,這個有著接近五百年曆史的國家,其底蘊實力還是很深厚的,頂住了敵人的三板斧後,高句麗在自己的主戰場上立即開啟了絕地反擊。
勿吉人雖然勇猛,但確實缺乏好的指揮者,和軍師謀略大師,相反高句麗在這方麵經驗就多很多,戰場之上形式慢慢的已經開始扭轉了過來。
新羅和百濟充分顯示了棒子的優良傳統,順風仗使勁上,風向不對速觀望,一旦再有情況估計這兩個投機者就要繳械投降了,新羅和百濟人呢心裏有數,高句麗正在困難時期是不會太為難他們的。
在陳宇的默認之下,庫莫奚等東北諸部立即對勿吉人展開了支援,東北諸部如奚族和契丹平時和高句麗也都有摩擦,如今動手也沒什麽壓力,有陳宇的部隊做後盾,他們心裏更是有底,攻擊起來也非常犀利。
但結果卻讓眾人大跌眼鏡,高句麗竟然還是頂住了,以前經常被勿吉一個部落就欺負的高句麗,麵對東北諸部加上反複無常的新羅和百濟,竟然硬生生的挺了過來,這時候趙貴是再也看不下去了,四個新編混成旅立即接替東北諸部的位置,撲向戰場!
一個月後,建國接近五百年的高句麗亡國,趙貴的集團軍傷亡不過數百,趙貴在接見新羅和百濟國王的時候,突然將二人逮捕,隨即大軍繼續進攻,兩個月後朝鮮半島全部平靖,再無其他勢力存在。
趙貴的集團軍征戰的損失很小,但戰後卻經常遭到襲擊暗算,非戰鬥減員也不斷增加,這時候趙貴便施行了陳宇製定的絕戶計,強迫大量朝鮮半島的居民遷到魏國境內。
留下的真空地帶從東北諸部中抽調子民補充,每個部落都抽調一部分人手,絕不給任何一家做大的機會,至於這些遷徙至內地的棒子子民也是大有用處的。
從西安引進渭水修築大運河的起始點,河北山東等地的河道也需要大量人手清理,沒辦法,整個北方戰亂剛剛消弭,勞動力缺的太多,高句麗等吃苦耐勞聞名的民族,終於算是幫了陳宇大忙……(未完待續。)
p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