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117)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
結果,鬧騰了好一陣子,還是沒有結果。倒是哥舒翰的確回去長安養病去了,可是還兼任著隴右節度使的職務,因為老皇帝從禦醫那裏了解到,哥舒翰是真的生病,而不是賭氣,心裏的芥蒂放下來了,又想著哥舒翰的好,就舍不得撤換他了。老皇帝畢竟是七十歲的人了,處理事情已經遠遠沒有年輕的時候果斷,優柔寡斷這四個字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有關最後的朔方軍節度使人選,依然爭執不下。安思順依然是朔方軍節度使,但是隨時可能被撤換。郭子儀有希望接替安思順成為朔方軍節度使,可是安思順一天不走,他這個位置都非常的尷尬。兵馬使和節度使本來就是權力相衝的,兵馬使專門管軍隊,可是,哪個節度使不是牢牢的將軍隊控製在自己的手中呢?這樣一來,架空兵馬使是必然的,除非兵馬使對節度使言聽計從,毫無主見。
安思順明白自己呆的時間不長,所以什麽事情都懶得管,全部扔給郭子儀。可是郭子儀還真的不敢完全撇開安思順自作主張,誰知道,這是不是安思順在故意考驗他呢?現在的朝政如此的混亂,天知道安思順會不會在朔方常駐。萬一他在朔方常駐,郭子儀肯定糟糕。在這樣的情況下,郭玉郎帶兵來到大草原,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是爹爹專門托我送給你的。”
“這是什麽?”
“空白告身文書,你填上自己的名字和籍貫,我帶回去靈武,即可生效。”
“中郎將?”
“沒錯,中郎將!”
“看來令尊對我還是滿看重的嘛!”
“我爹爹了,這份告身文書,在適當的時候才能給你。”
“什麽叫做適當的時候?”
“你和安祿山鬧翻的時候。”
“那你為什麽現在給我?”
“因為我不想帶著它,這種東西,給得越早,價值越大,我的眼光要比爹爹厲害多了。”
“你這算不算是自賣自誇?”
“哈哈!隨便你怎麽!好了,我走了!記住,我沒有給過你任何東西!”
罷,郭玉郎掉轉馬頭,瀟灑的離開了。
劉展將空白告身文書展開,果然是一份貨真價實的中郎將告身文書。本來大唐官職的任命是非常繁瑣的,需要吏部認真核實,同時還有專門的印綬,但是自從有了節度使這個製度以後,一切手續都簡化了,直接在節度使衙門備案即可。於是,這些告身文書,就顯得非常不值錢了,好像中郎將之類的萬金油官銜,真的是滿天飛。
比如,安祿山麾下,有至少三千個中郎將,安傑洛當初就,安祿山一下子就從老皇帝那裏搞到了上千份的空白告身文書,其中巨大部分的官職就是中郎將。可見,這種可以隨意批的官銜,實在是已經淪落到按斤賣的程度,就差每個軍官人手一份了。好像顏季明,肯定也有中郎將甚至是更高的官銜。
不過,這份告身文書到了劉展的手上,作用顯然就不是大路貨了。事在人為,他有信心將中郎將的權力揮到極致。大唐帝國的官職,原本等級是非常嚴格的,但是在武則天死後的幾年間,因為朝政混亂的緣故,這些嚴格的官職被完全破壞殆盡。掌握權力的人可以隨意封官,完全將吏部拋開,甚至連科舉都一度癱瘓。
好像當時的太平公主,就曾經大肆封官,她所封的官員,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做“斜封官”,因為這種敕書是斜封著交給中書省的。在她專橫的那幾年,斜封官的數量,比吏部任命的官員多得多。直到後來李隆基動政變,殺死太平公主,登基為帝,才廢除了這個荒唐的規定。但是,從那以後,就開始有了職差和使差的區別。
所謂的職差,就是你的官職。所謂的使差,就是安排你去做什麽事。大家都是同樣的官職,因為負責不同的工作,掌握的權力,可能相差千萬裏。舉個現代的例子大家很快就明白,大家同樣是正處,市招商辦的正處、縣委書記的正處、市黨史辦公室的正處、市教育局的正處,權力相差可遠了。
回到中郎將,最強有力的中郎將,無疑是獷騎又或者是龍武軍裏麵的中郎將,他們掌握的乃是禁軍,最多的可能掌握近萬人,因為按照官職品級來,在中郎將的上麵,隻有將軍和大將軍兩級而已。但是在某些偏遠地區,一個中郎將,掌握的士兵,可能隻有幾百人。好像安祿山麾下,那麽多的中郎將,攤分下來,每個人指揮的士兵,可能五十人都不到。
劉展回到李月蒙的身邊,將空白告身文書遞給她。
李月蒙有些詫異的道:“郭玉郎給你的?”
劉展頭。
李月蒙有些擔憂的道:“不知道為什麽,我總是有擔心,這次草原之行……”
劉展頭,緩緩的道:“郭玉郎身上的空白告身文書,肯定不止這麽一份,路上隻要遇到有價值的人,他馬上就會掏出一份來,但是表麵上卻跟你得天花亂墜,好像這份告身文書就是專門為你準備的一樣,你一不心,就會熱血沸騰,跟著朔方軍賣命去了。”
李月蒙的心思倒也敏捷,思索著道:“你的意思是,朔方軍在千方百計的拉攏任何可以拉攏的力量?”
劉展緩緩的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的。”
李月蒙下意識的道:“郭玉郎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呢?”
劉展慢慢的道:“想必是安祿山。”
李月蒙半信半疑的道:“你懷疑此事和安思順擔任朔方軍節度使有聯係?”
劉展輕輕的頭。
如果郭子儀真的對安思順有所保留的話,朔方軍是肯定無法指望了,安思順畢竟是節度使,有足夠的權力製約郭子儀。所以,郭子儀隻能從外麵招收更多的附屬力量。到時候,如果安思順真的跟隨安祿山一起造反,郭子儀也能依靠這些和安思順完全沒有關係的力量進行抵抗。什麽叫做深謀遠慮?什麽叫未雨綢繆?這就是!
李月蒙皺眉道:“看來朔方軍對這次草原之行也不太看好,事態是越來越嚴重了。我們要不要繼續前行?要不,我們另外找一個地方觀察一段時間?”
劉展轉頭看著遙遠的北方,斷然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咱們繼續前往呼和淖爾!”
【進來看書的朋友,記得留下你們的推薦票哦~~~謝謝~~~~】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
結果,鬧騰了好一陣子,還是沒有結果。倒是哥舒翰的確回去長安養病去了,可是還兼任著隴右節度使的職務,因為老皇帝從禦醫那裏了解到,哥舒翰是真的生病,而不是賭氣,心裏的芥蒂放下來了,又想著哥舒翰的好,就舍不得撤換他了。老皇帝畢竟是七十歲的人了,處理事情已經遠遠沒有年輕的時候果斷,優柔寡斷這四個字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有關最後的朔方軍節度使人選,依然爭執不下。安思順依然是朔方軍節度使,但是隨時可能被撤換。郭子儀有希望接替安思順成為朔方軍節度使,可是安思順一天不走,他這個位置都非常的尷尬。兵馬使和節度使本來就是權力相衝的,兵馬使專門管軍隊,可是,哪個節度使不是牢牢的將軍隊控製在自己的手中呢?這樣一來,架空兵馬使是必然的,除非兵馬使對節度使言聽計從,毫無主見。
安思順明白自己呆的時間不長,所以什麽事情都懶得管,全部扔給郭子儀。可是郭子儀還真的不敢完全撇開安思順自作主張,誰知道,這是不是安思順在故意考驗他呢?現在的朝政如此的混亂,天知道安思順會不會在朔方常駐。萬一他在朔方常駐,郭子儀肯定糟糕。在這樣的情況下,郭玉郎帶兵來到大草原,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是爹爹專門托我送給你的。”
“這是什麽?”
“空白告身文書,你填上自己的名字和籍貫,我帶回去靈武,即可生效。”
“中郎將?”
“沒錯,中郎將!”
“看來令尊對我還是滿看重的嘛!”
“我爹爹了,這份告身文書,在適當的時候才能給你。”
“什麽叫做適當的時候?”
“你和安祿山鬧翻的時候。”
“那你為什麽現在給我?”
“因為我不想帶著它,這種東西,給得越早,價值越大,我的眼光要比爹爹厲害多了。”
“你這算不算是自賣自誇?”
“哈哈!隨便你怎麽!好了,我走了!記住,我沒有給過你任何東西!”
罷,郭玉郎掉轉馬頭,瀟灑的離開了。
劉展將空白告身文書展開,果然是一份貨真價實的中郎將告身文書。本來大唐官職的任命是非常繁瑣的,需要吏部認真核實,同時還有專門的印綬,但是自從有了節度使這個製度以後,一切手續都簡化了,直接在節度使衙門備案即可。於是,這些告身文書,就顯得非常不值錢了,好像中郎將之類的萬金油官銜,真的是滿天飛。
比如,安祿山麾下,有至少三千個中郎將,安傑洛當初就,安祿山一下子就從老皇帝那裏搞到了上千份的空白告身文書,其中巨大部分的官職就是中郎將。可見,這種可以隨意批的官銜,實在是已經淪落到按斤賣的程度,就差每個軍官人手一份了。好像顏季明,肯定也有中郎將甚至是更高的官銜。
不過,這份告身文書到了劉展的手上,作用顯然就不是大路貨了。事在人為,他有信心將中郎將的權力揮到極致。大唐帝國的官職,原本等級是非常嚴格的,但是在武則天死後的幾年間,因為朝政混亂的緣故,這些嚴格的官職被完全破壞殆盡。掌握權力的人可以隨意封官,完全將吏部拋開,甚至連科舉都一度癱瘓。
好像當時的太平公主,就曾經大肆封官,她所封的官員,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做“斜封官”,因為這種敕書是斜封著交給中書省的。在她專橫的那幾年,斜封官的數量,比吏部任命的官員多得多。直到後來李隆基動政變,殺死太平公主,登基為帝,才廢除了這個荒唐的規定。但是,從那以後,就開始有了職差和使差的區別。
所謂的職差,就是你的官職。所謂的使差,就是安排你去做什麽事。大家都是同樣的官職,因為負責不同的工作,掌握的權力,可能相差千萬裏。舉個現代的例子大家很快就明白,大家同樣是正處,市招商辦的正處、縣委書記的正處、市黨史辦公室的正處、市教育局的正處,權力相差可遠了。
回到中郎將,最強有力的中郎將,無疑是獷騎又或者是龍武軍裏麵的中郎將,他們掌握的乃是禁軍,最多的可能掌握近萬人,因為按照官職品級來,在中郎將的上麵,隻有將軍和大將軍兩級而已。但是在某些偏遠地區,一個中郎將,掌握的士兵,可能隻有幾百人。好像安祿山麾下,那麽多的中郎將,攤分下來,每個人指揮的士兵,可能五十人都不到。
劉展回到李月蒙的身邊,將空白告身文書遞給她。
李月蒙有些詫異的道:“郭玉郎給你的?”
劉展頭。
李月蒙有些擔憂的道:“不知道為什麽,我總是有擔心,這次草原之行……”
劉展頭,緩緩的道:“郭玉郎身上的空白告身文書,肯定不止這麽一份,路上隻要遇到有價值的人,他馬上就會掏出一份來,但是表麵上卻跟你得天花亂墜,好像這份告身文書就是專門為你準備的一樣,你一不心,就會熱血沸騰,跟著朔方軍賣命去了。”
李月蒙的心思倒也敏捷,思索著道:“你的意思是,朔方軍在千方百計的拉攏任何可以拉攏的力量?”
劉展緩緩的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的。”
李月蒙下意識的道:“郭玉郎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呢?”
劉展慢慢的道:“想必是安祿山。”
李月蒙半信半疑的道:“你懷疑此事和安思順擔任朔方軍節度使有聯係?”
劉展輕輕的頭。
如果郭子儀真的對安思順有所保留的話,朔方軍是肯定無法指望了,安思順畢竟是節度使,有足夠的權力製約郭子儀。所以,郭子儀隻能從外麵招收更多的附屬力量。到時候,如果安思順真的跟隨安祿山一起造反,郭子儀也能依靠這些和安思順完全沒有關係的力量進行抵抗。什麽叫做深謀遠慮?什麽叫未雨綢繆?這就是!
李月蒙皺眉道:“看來朔方軍對這次草原之行也不太看好,事態是越來越嚴重了。我們要不要繼續前行?要不,我們另外找一個地方觀察一段時間?”
劉展轉頭看著遙遠的北方,斷然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咱們繼續前往呼和淖爾!”
【進來看書的朋友,記得留下你們的推薦票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