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們當然也要去……等等,現在曹操還在逃亡的路程中,不如就由我們來發布這個討伐董卓的詔書好了。。。”白石在突然之間想出了一個特別的想法,這個想法很刺激,他從來沒有想過幹預三國的事,隻不過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情的。
“我算算。”白石不顧太守王睿在自己旁邊著急的樣子,開始算起了日子,如果現在發布詔書的話,送到曹操的時候,那小子應該還在陳留招兵。
白石確定了日期之後,他對王睿說道:“大人,我覺得應該由我們來發布詔書,董賊已經引起了天下所有諸侯的憤怒,到時候,隻要我們先聯係北方的袁紹,還有曹操,那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加入這個隊伍。”
白石不禁為自己的才智而感到得意,本來還以為自己這方很有可能因為勢力太小,入不了各方諸侯的法眼,不過現在詔書一由自己這方來發布,別的諸侯想忽略我們也不行了。
太守王睿想了半天,還是想不明白白石是怎麽知道這一切,他最後手一攤,對白石說道:“既然你有意過去,那我這次就派你去吧,我就不去,你到軍營裏挑上3000士兵帶走吧。”
這小子竟然打了退堂鼓,連這麽重要的諸侯集會都不去,讓白石去,可見這人真的不是爭霸天下的料子。
這樣最好,省得你對我礙手礙叫的,白石心裏想著,臉上卻裝出很恭敬的樣子道:“大人真的不去嗎?這可是天下諸侯雲集的時候,很熱鬧的。”
很熱鬧的?他把討伐董卓當成了什麽了,一年一度的集市嗎?太守王睿聽了白石的話,也再心裏小小地鄙視了一下白石道:“嗬嗬,那個我最近身體有點不舒服,大夫說了,不能勞累,更不能遠途跋涉。”
王睿的樣子很認真,就好像真的有這種事情發生一樣,白石偷偷笑了一下,說道:“既然這樣,那就由我帶隊吧,希望大人多注意身體啊。”
他的樣子看上去仿佛真的是很關心太守王睿,其實他的心裏都已經笑得抽筋了,哈哈,三國曆史的舞台,我要上來露一小臉啦。
經過了幾天的準備,白石將詔書發了出去,內容跟三國演義上的一樣,這樣天下的諸侯就都被白石這個穿越者給召集了起來。
比較大的人馬一共有十七路,他們分別是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當然最後,還加上白石這一路的人馬,由於詔書是白石這支人馬發布的,所以白石也被派上了名字,白石跟這些諸侯倒混了個臉熟,讓人隻知道襄陽有白石,而不知道襄陽有王睿。
曆史上同樣的一墓出現在白石的眼前了,眾位諸侯駐紮好軍營後,開始推舉盟主,本來這個時候,應該是曹操推薦袁紹為盟主的,可是這小子不知道是因為發詔書這個使命被白石給搶去了,還是怎麽地,坐在位子上一動不動,根本就沒有發話的餘地。
既然這樣,就由我來發揮吧。白石說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將之裔,可為盟主。”他這下可是按照曆史來的,跟曹操講的一模一樣,沒有任何的差別哦。
曹操聽見這話,心裏也是一驚,眼睛裏冒出一陣的精光,然後又重新恢複平靜,不過他這樣早已被暗中觀察他的白石察覺了。
曹操可是一個強大的對手,他可不比劉備,他在曆史上可是被人評為奸雄,沒有幾分奸詐的本事,怎麽配得上這個稱呼呢?
袁紹聽見白石這樣說,連忙擺著手,說道:“不敢不敢,本初豈敢占據如此功勞。”他說著不敢,可眼睛裏滿是得意的神色,想遮擋都遮擋不住啊。
這時,袁紹看到坐在一旁沒有說話的曹操道:“不如請曹操做盟主吧?他可是足智多謀,很有本事的。”他雖然說得這麽客氣,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隻是試探一下曹操。
想不到內部不團結的跡象這麽早就出現了,白石在心中咋呼。曹操見袁紹說到他了,連忙站起來,說道:“哪裏哪裏,還是本初來當比較合適,白石兄講得非常有道理,還是你來當吧。”
曹操這個奸雄怎麽會不知道,現在誰做盟主,誰就是出頭鳥,他怎麽會犯這個險呢?他很聰明地選擇了退讓。
而袁紹這個自大的家夥就沒有那麽多的心思了,他在白石和曹操兩個人的推薦下,當上了討伐董卓的盟主。
袁紹當上了盟主之後,第二天立刻召集諸侯,在軍帳外麵築起三層高台,插上代表所有諸侯的各個旗幟,高台上麵放著兵符和將印,讓袁紹上去。
袁紹十分得意,他昂然走上高台,焚香拜祭天地,乞求上天的保佑,然後宣讀盟約: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剪覆四海,紹等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隕首喪元,必無二誌。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不少的士兵聽了袁紹的盟約之後,都流出了眼淚,他們心中充滿了想要保衛好朝廷的渴望,士氣在這一瞬間達到了頂點。
不過那些諸侯們倒是沒有一個有表情的,大多數都站在那裏,靜靜地等待著袁紹宣讀盟約。宣讀盟約之後,要做的事情就是歃血為盟。
所有的諸侯都一個個輪流走到高台上,拿起尖刀,在自己的手腕上割上一刀,將鮮血流入酒壇中,這酒是要用來喝的,給大家喝的,每一個諸侯都要喝。
“我算算。”白石不顧太守王睿在自己旁邊著急的樣子,開始算起了日子,如果現在發布詔書的話,送到曹操的時候,那小子應該還在陳留招兵。
白石確定了日期之後,他對王睿說道:“大人,我覺得應該由我們來發布詔書,董賊已經引起了天下所有諸侯的憤怒,到時候,隻要我們先聯係北方的袁紹,還有曹操,那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加入這個隊伍。”
白石不禁為自己的才智而感到得意,本來還以為自己這方很有可能因為勢力太小,入不了各方諸侯的法眼,不過現在詔書一由自己這方來發布,別的諸侯想忽略我們也不行了。
太守王睿想了半天,還是想不明白白石是怎麽知道這一切,他最後手一攤,對白石說道:“既然你有意過去,那我這次就派你去吧,我就不去,你到軍營裏挑上3000士兵帶走吧。”
這小子竟然打了退堂鼓,連這麽重要的諸侯集會都不去,讓白石去,可見這人真的不是爭霸天下的料子。
這樣最好,省得你對我礙手礙叫的,白石心裏想著,臉上卻裝出很恭敬的樣子道:“大人真的不去嗎?這可是天下諸侯雲集的時候,很熱鬧的。”
很熱鬧的?他把討伐董卓當成了什麽了,一年一度的集市嗎?太守王睿聽了白石的話,也再心裏小小地鄙視了一下白石道:“嗬嗬,那個我最近身體有點不舒服,大夫說了,不能勞累,更不能遠途跋涉。”
王睿的樣子很認真,就好像真的有這種事情發生一樣,白石偷偷笑了一下,說道:“既然這樣,那就由我帶隊吧,希望大人多注意身體啊。”
他的樣子看上去仿佛真的是很關心太守王睿,其實他的心裏都已經笑得抽筋了,哈哈,三國曆史的舞台,我要上來露一小臉啦。
經過了幾天的準備,白石將詔書發了出去,內容跟三國演義上的一樣,這樣天下的諸侯就都被白石這個穿越者給召集了起來。
比較大的人馬一共有十七路,他們分別是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當然最後,還加上白石這一路的人馬,由於詔書是白石這支人馬發布的,所以白石也被派上了名字,白石跟這些諸侯倒混了個臉熟,讓人隻知道襄陽有白石,而不知道襄陽有王睿。
曆史上同樣的一墓出現在白石的眼前了,眾位諸侯駐紮好軍營後,開始推舉盟主,本來這個時候,應該是曹操推薦袁紹為盟主的,可是這小子不知道是因為發詔書這個使命被白石給搶去了,還是怎麽地,坐在位子上一動不動,根本就沒有發話的餘地。
既然這樣,就由我來發揮吧。白石說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將之裔,可為盟主。”他這下可是按照曆史來的,跟曹操講的一模一樣,沒有任何的差別哦。
曹操聽見這話,心裏也是一驚,眼睛裏冒出一陣的精光,然後又重新恢複平靜,不過他這樣早已被暗中觀察他的白石察覺了。
曹操可是一個強大的對手,他可不比劉備,他在曆史上可是被人評為奸雄,沒有幾分奸詐的本事,怎麽配得上這個稱呼呢?
袁紹聽見白石這樣說,連忙擺著手,說道:“不敢不敢,本初豈敢占據如此功勞。”他說著不敢,可眼睛裏滿是得意的神色,想遮擋都遮擋不住啊。
這時,袁紹看到坐在一旁沒有說話的曹操道:“不如請曹操做盟主吧?他可是足智多謀,很有本事的。”他雖然說得這麽客氣,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隻是試探一下曹操。
想不到內部不團結的跡象這麽早就出現了,白石在心中咋呼。曹操見袁紹說到他了,連忙站起來,說道:“哪裏哪裏,還是本初來當比較合適,白石兄講得非常有道理,還是你來當吧。”
曹操這個奸雄怎麽會不知道,現在誰做盟主,誰就是出頭鳥,他怎麽會犯這個險呢?他很聰明地選擇了退讓。
而袁紹這個自大的家夥就沒有那麽多的心思了,他在白石和曹操兩個人的推薦下,當上了討伐董卓的盟主。
袁紹當上了盟主之後,第二天立刻召集諸侯,在軍帳外麵築起三層高台,插上代表所有諸侯的各個旗幟,高台上麵放著兵符和將印,讓袁紹上去。
袁紹十分得意,他昂然走上高台,焚香拜祭天地,乞求上天的保佑,然後宣讀盟約: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剪覆四海,紹等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隕首喪元,必無二誌。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不少的士兵聽了袁紹的盟約之後,都流出了眼淚,他們心中充滿了想要保衛好朝廷的渴望,士氣在這一瞬間達到了頂點。
不過那些諸侯們倒是沒有一個有表情的,大多數都站在那裏,靜靜地等待著袁紹宣讀盟約。宣讀盟約之後,要做的事情就是歃血為盟。
所有的諸侯都一個個輪流走到高台上,拿起尖刀,在自己的手腕上割上一刀,將鮮血流入酒壇中,這酒是要用來喝的,給大家喝的,每一個諸侯都要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