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從孫堅的軍帳裏出來的時候,卻看見鮑信的弟弟鮑忠正呆在外麵跟士兵打屁,他看見白石經過,暗暗對他的士兵說道:“一個小匹夫,也敢學大人來發布詔書,真的是不知羞恥。。。”
雖然說話的聲音很小聲,但白石還是聽見了,白石暗暗發怒,他轉過去正想要訓斥一下對方,忽然想起來,這鮑忠和鮑信兩兄弟不是為了搶功,在孫堅那個小子的前麵抄小路到了祈水關前,被華雄斬殺的嗎?
現在孫堅都快要走了,怎麽這鮑忠還在這裏跟士兵打屁呢?白石想道,不行,既然你得罪了我,我可要好好地懲罰你一下。
想著,白石裝作沒有聽到鮑忠的話,慢悠悠地走到了鮑忠的麵前,臉上露出一副唉聲歎氣的表情。
鮑忠見了,也不免得心中有疑惑,他問道:“白大人,何事如此憂愁啊?”
白石並沒有馬上講出來,而是抬起頭看了鮑忠一眼,又低下頭去道:“不說也罷,不說也罷。”
“你們退下。”鮑忠喝退了自己的手下士兵,對白石說道:“白大人,有事還是說出來,大家一起商量商量為好,憋在心裏總不是個味。”
他似乎對別人的秘密很有興趣,而且他看白石唉聲歎氣的樣子,一定有什麽不好的事情,能夠讓這個讓他早就看不順眼的白石不好的事情,一定要講出來,好好地取笑他一番。
白石看著鮑忠,說道:“我可以相信你嗎?如果我跟你說的話,你可千萬不能告訴別人啊。”他樣子十分鄭重,又很是懷疑地看了看四周。
石獸雖然有跟白石一起來到這裏,但他現在不在白石的身邊,不然他一看白石的表情,就知道馬上肯定會有人倒黴了。
“放心,鮑忠怎麽可能是那些黃口小兒,守不住一點秘密。”鮑忠連忙用手拍著自己的胸脯說道,不過心裏卻很高興,因為白石已經有想說出來的衝動了。
“是這樣的。”白石裝作很為難,但卻又很氣憤的樣子道,“那孫堅是什麽東西?竟然成為了這次討伐軍的先鋒,要知道董卓手下,可沒有厲害的武將,誰能第一個攻下關口,那可是大功一件,在各位諸侯的眼中可是大大的長臉了。”
“原來是這樣。”鮑忠不動聲色,心裏暗暗地說道。
白石見鮑忠沒有反應,他又加上了一句:“可恨我手下隻有3000兵馬,無一大將,不然的話,我早就一個人自己去了,哪裏還容孫堅這老小子搶功。”
在這裏不得不說一句,白石的表演功力真的是到家了,可在現代怎麽沒見他使過。
白石的這句話終於“提醒”鮑忠:對啊,既然董卓手下沒有什麽厲害的人物,不如就讓自己來搶上這第一個功勞吧。
他被白石引導得動了小心思,不過他表麵上還是很堂皇地說道:“白大人,你還是不要埋怨了,袁紹大人自有他的安排。”
他還不斷地勸著白石,不過他的心思早就飛到軍帳裏麵去了,可是當他看見孫堅的隊伍準備開拔的時候,他再也忍受不了白石的羅嗦,雙手一拱,說道:“白大人,在下還有事情要辦,就不奉陪了。”
說完,他立刻抽身就走,生怕被白石纏住,脫不了身,不能在孫堅之前到達祈水關,不能搶奪到這第一功。
“哎,這麽快就走啊……”白石說著拉了鮑忠一把,可沒拉住他,鮑忠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白石看著鮑忠遠去的背影偷偷得笑了一下,這下,偶也該回去準備準備了。白石要準備什麽?原來三國演義上記載這兩個家夥――鮑信和鮑忠兩兄弟是從小路抄過去,比孫堅更早到達祈水關的,所以白石想看看是哪條小路,自己也跟過去,也好在危急的時刻有條退路。或者比別人多條優勢。
等白石叫出石獸,兩個人一起出了軍營,等在外麵的時候,果然看見鮑忠和鮑信兩兄弟,偷偷地從軍營的後麵撤退,往一條小路上走了。
白石和石獸兩個人連忙跟上,周圍他可不熟,要認路,還是得跟緊了前麵兩個想搶功勞的笨蛋。他們真是自不量力,竟然認為自己可以輕易地攻下祈水關。
別說董卓的手下有個義子呂布,就是這個華雄,也不是他們可以幹掉的,三國演義上隻給了這兩個兄弟淡淡的幾筆,就寫明了他們的一生。
不過令白石沒有想到的是,在他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後,鮑信和鮑忠兩兄弟竟然是因為自己的幾句話,而去攻打祈水關,丟掉了性命。
在這裏可要多說一句,在社會上混,說話要注意,不要仗著自己年輕力壯的本錢,就隨意地譏笑別人,有時候往往一個小錯誤就能毀了你的一生、改變你的命運。
不要認為我是在說笑,生活中這樣的例子真是比比皆是,舉都舉不完。
白石和石獸跟在鮑信的軍隊後麵,小心翼翼地走著山路,這條小路是在兩座山之間,一個隱蔽的山穀中,路上長滿了雜草,看樣子似乎很久沒人走過了,怎麽鮑信和鮑忠兩兄弟是怎麽知道這條小路的。
還好,小路總比大路要多,更快到達目的地,士兵們也不用受太多的苦,很快他們就到達了祈水關前。
祈水關前倒是沒有了任何的小路,畢竟是一個關口,如果留了一條小路在那裏,這個關口不就是白白設置在那裏的嗎?
就算你僥幸找到了一條小路,那條小路必定也是非常難走,除了采藥的藥農和山澗的猿猴,應該是沒有人可以過去的。
也許說到這裏,有人有反對意見,那就算這條路人可以過去,必定也是損失慘重,士兵們沒有了任何的士氣和戰鬥力,到時候,肯定殺不過對方,那抄小路還有什麽意義呢?
祈水關雖然隻是洛陽前的一個小關,但這裏由於是首都的前哨,所以每個朝代都是派重兵把守的,董卓自然也不例外,他這次就派出了華雄,這員驍勇的大將。
雖然說話的聲音很小聲,但白石還是聽見了,白石暗暗發怒,他轉過去正想要訓斥一下對方,忽然想起來,這鮑忠和鮑信兩兄弟不是為了搶功,在孫堅那個小子的前麵抄小路到了祈水關前,被華雄斬殺的嗎?
現在孫堅都快要走了,怎麽這鮑忠還在這裏跟士兵打屁呢?白石想道,不行,既然你得罪了我,我可要好好地懲罰你一下。
想著,白石裝作沒有聽到鮑忠的話,慢悠悠地走到了鮑忠的麵前,臉上露出一副唉聲歎氣的表情。
鮑忠見了,也不免得心中有疑惑,他問道:“白大人,何事如此憂愁啊?”
白石並沒有馬上講出來,而是抬起頭看了鮑忠一眼,又低下頭去道:“不說也罷,不說也罷。”
“你們退下。”鮑忠喝退了自己的手下士兵,對白石說道:“白大人,有事還是說出來,大家一起商量商量為好,憋在心裏總不是個味。”
他似乎對別人的秘密很有興趣,而且他看白石唉聲歎氣的樣子,一定有什麽不好的事情,能夠讓這個讓他早就看不順眼的白石不好的事情,一定要講出來,好好地取笑他一番。
白石看著鮑忠,說道:“我可以相信你嗎?如果我跟你說的話,你可千萬不能告訴別人啊。”他樣子十分鄭重,又很是懷疑地看了看四周。
石獸雖然有跟白石一起來到這裏,但他現在不在白石的身邊,不然他一看白石的表情,就知道馬上肯定會有人倒黴了。
“放心,鮑忠怎麽可能是那些黃口小兒,守不住一點秘密。”鮑忠連忙用手拍著自己的胸脯說道,不過心裏卻很高興,因為白石已經有想說出來的衝動了。
“是這樣的。”白石裝作很為難,但卻又很氣憤的樣子道,“那孫堅是什麽東西?竟然成為了這次討伐軍的先鋒,要知道董卓手下,可沒有厲害的武將,誰能第一個攻下關口,那可是大功一件,在各位諸侯的眼中可是大大的長臉了。”
“原來是這樣。”鮑忠不動聲色,心裏暗暗地說道。
白石見鮑忠沒有反應,他又加上了一句:“可恨我手下隻有3000兵馬,無一大將,不然的話,我早就一個人自己去了,哪裏還容孫堅這老小子搶功。”
在這裏不得不說一句,白石的表演功力真的是到家了,可在現代怎麽沒見他使過。
白石的這句話終於“提醒”鮑忠:對啊,既然董卓手下沒有什麽厲害的人物,不如就讓自己來搶上這第一個功勞吧。
他被白石引導得動了小心思,不過他表麵上還是很堂皇地說道:“白大人,你還是不要埋怨了,袁紹大人自有他的安排。”
他還不斷地勸著白石,不過他的心思早就飛到軍帳裏麵去了,可是當他看見孫堅的隊伍準備開拔的時候,他再也忍受不了白石的羅嗦,雙手一拱,說道:“白大人,在下還有事情要辦,就不奉陪了。”
說完,他立刻抽身就走,生怕被白石纏住,脫不了身,不能在孫堅之前到達祈水關,不能搶奪到這第一功。
“哎,這麽快就走啊……”白石說著拉了鮑忠一把,可沒拉住他,鮑忠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白石看著鮑忠遠去的背影偷偷得笑了一下,這下,偶也該回去準備準備了。白石要準備什麽?原來三國演義上記載這兩個家夥――鮑信和鮑忠兩兄弟是從小路抄過去,比孫堅更早到達祈水關的,所以白石想看看是哪條小路,自己也跟過去,也好在危急的時刻有條退路。或者比別人多條優勢。
等白石叫出石獸,兩個人一起出了軍營,等在外麵的時候,果然看見鮑忠和鮑信兩兄弟,偷偷地從軍營的後麵撤退,往一條小路上走了。
白石和石獸兩個人連忙跟上,周圍他可不熟,要認路,還是得跟緊了前麵兩個想搶功勞的笨蛋。他們真是自不量力,竟然認為自己可以輕易地攻下祈水關。
別說董卓的手下有個義子呂布,就是這個華雄,也不是他們可以幹掉的,三國演義上隻給了這兩個兄弟淡淡的幾筆,就寫明了他們的一生。
不過令白石沒有想到的是,在他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後,鮑信和鮑忠兩兄弟竟然是因為自己的幾句話,而去攻打祈水關,丟掉了性命。
在這裏可要多說一句,在社會上混,說話要注意,不要仗著自己年輕力壯的本錢,就隨意地譏笑別人,有時候往往一個小錯誤就能毀了你的一生、改變你的命運。
不要認為我是在說笑,生活中這樣的例子真是比比皆是,舉都舉不完。
白石和石獸跟在鮑信的軍隊後麵,小心翼翼地走著山路,這條小路是在兩座山之間,一個隱蔽的山穀中,路上長滿了雜草,看樣子似乎很久沒人走過了,怎麽鮑信和鮑忠兩兄弟是怎麽知道這條小路的。
還好,小路總比大路要多,更快到達目的地,士兵們也不用受太多的苦,很快他們就到達了祈水關前。
祈水關前倒是沒有了任何的小路,畢竟是一個關口,如果留了一條小路在那裏,這個關口不就是白白設置在那裏的嗎?
就算你僥幸找到了一條小路,那條小路必定也是非常難走,除了采藥的藥農和山澗的猿猴,應該是沒有人可以過去的。
也許說到這裏,有人有反對意見,那就算這條路人可以過去,必定也是損失慘重,士兵們沒有了任何的士氣和戰鬥力,到時候,肯定殺不過對方,那抄小路還有什麽意義呢?
祈水關雖然隻是洛陽前的一個小關,但這裏由於是首都的前哨,所以每個朝代都是派重兵把守的,董卓自然也不例外,他這次就派出了華雄,這員驍勇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