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經,冀州的糧草,是魏郡的先到,還是巨鹿的先到?”李翊問道。
“說不準。”單經苦笑道,“這裏到處都是黃巾軍的人,聯絡非常不方便。說實話,我懷疑他們按時趕到的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不能肯定冀州的補給明天到,我們就不能到清淵去。”田楷嚴肅地說道,“如果因為補給的事,導致大軍遭遇不測,士兵受到損失,那就是我的責任。”
李翊笑道:“如果我來承擔這個責任呢?”
田楷瞪大了眼睛望著他,顯得非常惱火,悶聲悶氣的說道:“李將軍,如果你一定要到清淵去,也要找幾個當地人帶路,免得走錯了方向,被黃巾軍伏擊了。我們對這裏的地形不熟,但黃巾軍熟悉,他們都是這裏土生土長的人,閉著眼睛都能找到路。”
李翊一拍手,大聲說道:“法式兄說的有道理。單經,到清淵方向的斥候什麽時候能回來?”
在心裏麵默默計算了一下,單經回答道:“還要一個多時辰。”
李翊就說道:“那就先去找幾個當地的百姓,問他們願不願意給我們帶路?”
“隻要給點糧食,沒有人不願意。”單經一邊飛身上馬,一邊笑著說道。
突然,後軍方向傳來急促而淒厲的報警號角聲。號角聲驚動了所有的士兵,大家紛紛上馬,以最快的速度排成了戰鬥隊列。
李翊望著田楷,覺得他簡直神了。
趙雲和張飛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李翊大笑起來,他對田楷說道:“法式兄,如果真是黃巾軍來襲,你就是未卜先知了。”
田楷摸著自己的小胡子,洋洋得意地說道:“將軍,田某跟隨我家主公都打了十來年的戰,派兵布陣不如將軍你,但這打仗經驗肯定比你足。”
一個斥候匆匆打馬而來。
“怎麽回事?”單經怒氣衝天地問道,“怎麽又出了這事?二十裏以外的斥候呢?”
那名斥候看到單經發火了,嚇了一跳。
“單經,有話好好問。”李翊瞪了單經一眼,然後又扭頭問那斥候道,“說說現在是什麽情況?”
“稟報主公,是魏郡的張頜將軍,押運糧草過來的。”斥候慌忙回道。
李翊頓時鬆了一口氣,同時也感覺很有趣,看來,張頜這家夥跟運糧官很有緣分啊。從鄴城出發的時候,自己就讓他當大軍的運糧官。在葛亭之戰結束後,李翊本來已經讓他跟著公孫瓚一起回鄴城了,卻沒想到這次魏郡那邊又派了他送糧草過來。
不過,對於李翊來說,看樣子這趟運氣不錯,想什麽,它就來什麽。
這時,遠處傳來解除警報的鼓角聲。
………………
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的豔陽天終於不見了,天空變得陰沉沉的,雲層又厚又低,強烈的大風在空曠的平原上盡情地呼嘯著。
清淵城高大的城牆雄偉挺拔,它就像一個飽經風霜的戰士,靜靜地坐在大河故瀆北邊,默默地望著這一望無垠的原野。
李翊帶著大軍在途中歇了一夜,第二天上午趕到了清淵城下。
“李將軍,我們什麽時候開始進攻?”張郃輕輕問道。
因為大軍嚴重缺乏人手,李翊這次沒有再把張頜給打發走,而是讓他率領運糧的隊伍跟著大軍一起行動。
李翊抬頭望望天,突然笑了起來,沒頭沒腦的說了句:“要是下雨就好了。”
………………
杜長站在城牆上,粗壯的身軀緩緩退了兩步。
“將軍,幽州軍會攻城嗎?”他的一員部將隨口問道。
杜長冷冷一笑,狠狠地瞪著城外的大軍,低聲說道:“他沒有攻城的機會了。大軍都撤出去了嗎?”
那部下回答道:“回將軍,就剩下誘敵的五千兵馬了。”
“百姓呢?有多少百姓和我們一起走?”杜長接著問道。
部將遲疑了一下,小聲說道:“大約六七千人。他們許多人不願意離城,隻有那些逃難的鄉人願意和我們一起走。”
“立即趕他們離城。不願意走的,立即處死。”杜長厲聲叫道。
部將大吃一驚,詫異的說道:“你不要腦袋了。這要是讓褚帥知道,那還了得。”
杜長滿不在乎的說道:“怕什麽?天大的事我頂著。李翊來的太快了,我們根本沒有時間準備。五千人隻要一出城,立即就會被他的騎兵追殺一空。現在隻有和百姓們混在一起後撤了。如果李翊顧忌百姓的死活,就不會趕盡殺絕,我們就有機會把他誘到大河故瀆邊。”
那部將有些遲疑的說道:“聽說他殘忍嗜殺,恐怕不會輕易放過我們?”
“不會的。在曲周的時候,他能放回來三千黃巾軍兄弟,說明他還有一點人性,不會屠殺百姓的。”杜長很肯定地說道。
“但願這次褚帥伏擊成功。”部將望著城下黑壓壓的騎兵大軍,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氣,“天要下雨了。”
………………
風越刮越大,到了後來甚至有一種飛沙走石的架勢。
九千幽州鐵騎靜靜地列陣於城下,等待李翊的攻擊號令。幾百麵顏色各異的戰旗隨風飄揚,抖動的聲音匯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聲響回蕩在空曠的原野上。
斥候們像走馬燈一樣穿梭往來,高聲稟報著曲周城四周的軍情。
李翊很吃驚。黃巾軍竟然夾雜在百姓中間撤退,這顯然是想逃避追殺,遲滯自己的追擊速度。
“單經,貝丘方向可有消息?”李翊轉頭問道。
“貝丘城從昨天開始就四門緊閉,禁止進出了。”單經回道,“我們應該一鼓作氣,一直追下去,一直追到貝丘。”
李翊抬頭望天。他盼望能夠下一場雨,自己就有借口不再進攻了。
作為後世的穿越者,李翊非常清楚,作為幾乎全是騎兵的己方大軍,講究的是奔襲千裏,一擊而中,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根本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他不喜歡這種攻城奪寨的打法。這根本就不是騎兵做的事,這應該是步兵的事。
但現在大軍裏沒有步兵,就不應該這麽打。
李翊想掌握戰場的主導權,不想這樣被動的去攻城。騎兵應該用騎兵的辦法戰勝敵人。
李翊想停下來,等待後續大軍趕到,重新擬訂擊敗黃巾軍的方法。
黃巾軍已經放棄了館陶,又放棄了清淵,和甘陵的聯係已經打通。出兵的目的已經達到,為什麽還要繼續攻打貝丘?
皇甫嵩和劉虞等人的聯軍現在完全被壓製在甘陵城中,而曹操那小子如今還在魏郡的魏縣境內,磨磨蹭蹭的就是不往甘陵戰場趕,自己一軍貿然前進,缺少策應,一旦出現意外,就是自討苦吃了。
但掩襲黃巾軍,攻打貝丘的機會這麽好,又有點舍不得放棄。如果攻占了貝丘或者殲滅了眼前這一群敵人,就可以直接威脅甘陵城外的黃巾軍了。
李翊舉起手來,用力劈下。衝鋒的鼓角聲衝天而起。
距離清淵三十裏的南方就是曾經的大河故瀆。
黃河從來都是一條不安靜的河流,在曆史上曾經多次改道,因此在這冀州平原上,有著好幾條大河故瀆,清淵、館陶這一條線上的大河故瀆,不過是其中一條罷了。
作為曾經的大河流經的地方,這一帶地勢平緩,地形開闊,樹木林立,是非常利於伏擊作戰的地方。
“說不準。”單經苦笑道,“這裏到處都是黃巾軍的人,聯絡非常不方便。說實話,我懷疑他們按時趕到的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不能肯定冀州的補給明天到,我們就不能到清淵去。”田楷嚴肅地說道,“如果因為補給的事,導致大軍遭遇不測,士兵受到損失,那就是我的責任。”
李翊笑道:“如果我來承擔這個責任呢?”
田楷瞪大了眼睛望著他,顯得非常惱火,悶聲悶氣的說道:“李將軍,如果你一定要到清淵去,也要找幾個當地人帶路,免得走錯了方向,被黃巾軍伏擊了。我們對這裏的地形不熟,但黃巾軍熟悉,他們都是這裏土生土長的人,閉著眼睛都能找到路。”
李翊一拍手,大聲說道:“法式兄說的有道理。單經,到清淵方向的斥候什麽時候能回來?”
在心裏麵默默計算了一下,單經回答道:“還要一個多時辰。”
李翊就說道:“那就先去找幾個當地的百姓,問他們願不願意給我們帶路?”
“隻要給點糧食,沒有人不願意。”單經一邊飛身上馬,一邊笑著說道。
突然,後軍方向傳來急促而淒厲的報警號角聲。號角聲驚動了所有的士兵,大家紛紛上馬,以最快的速度排成了戰鬥隊列。
李翊望著田楷,覺得他簡直神了。
趙雲和張飛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李翊大笑起來,他對田楷說道:“法式兄,如果真是黃巾軍來襲,你就是未卜先知了。”
田楷摸著自己的小胡子,洋洋得意地說道:“將軍,田某跟隨我家主公都打了十來年的戰,派兵布陣不如將軍你,但這打仗經驗肯定比你足。”
一個斥候匆匆打馬而來。
“怎麽回事?”單經怒氣衝天地問道,“怎麽又出了這事?二十裏以外的斥候呢?”
那名斥候看到單經發火了,嚇了一跳。
“單經,有話好好問。”李翊瞪了單經一眼,然後又扭頭問那斥候道,“說說現在是什麽情況?”
“稟報主公,是魏郡的張頜將軍,押運糧草過來的。”斥候慌忙回道。
李翊頓時鬆了一口氣,同時也感覺很有趣,看來,張頜這家夥跟運糧官很有緣分啊。從鄴城出發的時候,自己就讓他當大軍的運糧官。在葛亭之戰結束後,李翊本來已經讓他跟著公孫瓚一起回鄴城了,卻沒想到這次魏郡那邊又派了他送糧草過來。
不過,對於李翊來說,看樣子這趟運氣不錯,想什麽,它就來什麽。
這時,遠處傳來解除警報的鼓角聲。
………………
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的豔陽天終於不見了,天空變得陰沉沉的,雲層又厚又低,強烈的大風在空曠的平原上盡情地呼嘯著。
清淵城高大的城牆雄偉挺拔,它就像一個飽經風霜的戰士,靜靜地坐在大河故瀆北邊,默默地望著這一望無垠的原野。
李翊帶著大軍在途中歇了一夜,第二天上午趕到了清淵城下。
“李將軍,我們什麽時候開始進攻?”張郃輕輕問道。
因為大軍嚴重缺乏人手,李翊這次沒有再把張頜給打發走,而是讓他率領運糧的隊伍跟著大軍一起行動。
李翊抬頭望望天,突然笑了起來,沒頭沒腦的說了句:“要是下雨就好了。”
………………
杜長站在城牆上,粗壯的身軀緩緩退了兩步。
“將軍,幽州軍會攻城嗎?”他的一員部將隨口問道。
杜長冷冷一笑,狠狠地瞪著城外的大軍,低聲說道:“他沒有攻城的機會了。大軍都撤出去了嗎?”
那部下回答道:“回將軍,就剩下誘敵的五千兵馬了。”
“百姓呢?有多少百姓和我們一起走?”杜長接著問道。
部將遲疑了一下,小聲說道:“大約六七千人。他們許多人不願意離城,隻有那些逃難的鄉人願意和我們一起走。”
“立即趕他們離城。不願意走的,立即處死。”杜長厲聲叫道。
部將大吃一驚,詫異的說道:“你不要腦袋了。這要是讓褚帥知道,那還了得。”
杜長滿不在乎的說道:“怕什麽?天大的事我頂著。李翊來的太快了,我們根本沒有時間準備。五千人隻要一出城,立即就會被他的騎兵追殺一空。現在隻有和百姓們混在一起後撤了。如果李翊顧忌百姓的死活,就不會趕盡殺絕,我們就有機會把他誘到大河故瀆邊。”
那部將有些遲疑的說道:“聽說他殘忍嗜殺,恐怕不會輕易放過我們?”
“不會的。在曲周的時候,他能放回來三千黃巾軍兄弟,說明他還有一點人性,不會屠殺百姓的。”杜長很肯定地說道。
“但願這次褚帥伏擊成功。”部將望著城下黑壓壓的騎兵大軍,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氣,“天要下雨了。”
………………
風越刮越大,到了後來甚至有一種飛沙走石的架勢。
九千幽州鐵騎靜靜地列陣於城下,等待李翊的攻擊號令。幾百麵顏色各異的戰旗隨風飄揚,抖動的聲音匯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聲響回蕩在空曠的原野上。
斥候們像走馬燈一樣穿梭往來,高聲稟報著曲周城四周的軍情。
李翊很吃驚。黃巾軍竟然夾雜在百姓中間撤退,這顯然是想逃避追殺,遲滯自己的追擊速度。
“單經,貝丘方向可有消息?”李翊轉頭問道。
“貝丘城從昨天開始就四門緊閉,禁止進出了。”單經回道,“我們應該一鼓作氣,一直追下去,一直追到貝丘。”
李翊抬頭望天。他盼望能夠下一場雨,自己就有借口不再進攻了。
作為後世的穿越者,李翊非常清楚,作為幾乎全是騎兵的己方大軍,講究的是奔襲千裏,一擊而中,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根本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他不喜歡這種攻城奪寨的打法。這根本就不是騎兵做的事,這應該是步兵的事。
但現在大軍裏沒有步兵,就不應該這麽打。
李翊想掌握戰場的主導權,不想這樣被動的去攻城。騎兵應該用騎兵的辦法戰勝敵人。
李翊想停下來,等待後續大軍趕到,重新擬訂擊敗黃巾軍的方法。
黃巾軍已經放棄了館陶,又放棄了清淵,和甘陵的聯係已經打通。出兵的目的已經達到,為什麽還要繼續攻打貝丘?
皇甫嵩和劉虞等人的聯軍現在完全被壓製在甘陵城中,而曹操那小子如今還在魏郡的魏縣境內,磨磨蹭蹭的就是不往甘陵戰場趕,自己一軍貿然前進,缺少策應,一旦出現意外,就是自討苦吃了。
但掩襲黃巾軍,攻打貝丘的機會這麽好,又有點舍不得放棄。如果攻占了貝丘或者殲滅了眼前這一群敵人,就可以直接威脅甘陵城外的黃巾軍了。
李翊舉起手來,用力劈下。衝鋒的鼓角聲衝天而起。
距離清淵三十裏的南方就是曾經的大河故瀆。
黃河從來都是一條不安靜的河流,在曆史上曾經多次改道,因此在這冀州平原上,有著好幾條大河故瀆,清淵、館陶這一條線上的大河故瀆,不過是其中一條罷了。
作為曾經的大河流經的地方,這一帶地勢平緩,地形開闊,樹木林立,是非常利於伏擊作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