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羝根像風一般卷進了大帳,神色慌張,焦急的大聲道:“大帥,幽州軍消失了。”
張燕駭然失色,所有的黃巾軍首領都大吃一驚,麵顯憂色。
張燕大聲問道:“消息準確?”
“絕對準確,我們的人夜裏摸進了他們的大營。大營裏除了傷兵,什麽都沒有。”於羝根喘著粗氣,大聲說道。
楊鳳望著張燕,焦急地說道:“三天,今天是第三天。如果李翊在大戰之後的第二天離開高唐實施新的突襲行動,他們距離目標就非常近了。”
張燕的麵色一連數變。
“李翊最可能突襲的地方就是信都。他假如用奇襲的方法奪取了信都,就等於斷去了我們的退路。”楊鳳說道,“假如我們立即回頭,也有可能堵住他,再戰一場。”
“信都城的守軍有一萬多人,李翊除非用奇計,否則很難打下城池。大帥,還是楊帥說得對,我們立即撤軍,爭取將他堵在城下,和他再戰一場。”孫欽在一旁大聲說道。
“你們都認為他會奔襲信都城?”張燕回身望著大家問道。
“是的,如今我大軍渡大河南下泰山的道路已經被堵死了,隻有西進奪路進入太行山一條生路,李翊也肯定看得出來。而我們想要撤入太行山,走安平國經巨鹿郡再到常山國這一條路是捷徑,他必定先我們一步奪取信都,扼住我們西進的道路。假如李翊在短期內拿不下城池,他就有可能被我們堵住。雖然這個計劃冒險了一點,但李翊用兵一直喜歡兵行險著,這次恐怕也不例外。”一名黃巾軍將領說道。héiyaпgě
“大帥,信都城有我們的糧食,我們的補給,一旦信都失陷,我們即使撤往太行山,也會忍饑挨餓。立即回援吧。”苦哂附和道。
張燕衝著大家搖搖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他望著低頭沉思不語的楊鳳說道:“他也有可能襲擊樂成。子羽,如果李翊突襲安平國信都,我們立即回頭,尚可堵住他,但他假如北上打樂成,我們就無能為力了。”
楊鳳頓時心驚肉跳,有點亂了方寸。他和部下的家小都在樂成,如果樂成被李翊打下,那就真的慘了。
黃巾軍的大小首領們均覺得張燕的話有道理。李翊南下打樂成,更加安全,可靠,有把握,時間也很充裕。最重要的是,本來盤駐河間國的楊鳳現在都在平原,距離樂成那麽遠,根本無力回援。
“樂成距離高唐有五百多裏。現在大雨滂沱,路途也難走,如果李翊的騎兵長途跋涉打樂成,似乎有點舍易求難。而且樂成城高大堅固,又有滹沱河天險屏障,在這種天氣裏,他那點人馬根本不可能攻城。我覺得他襲擊信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楊鳳有氣無力地辯解道。
“於帥認為呢?”張燕問道。
一直站在遠處癡呆呆地望著天空的於毒,好像突然驚醒過來一般,他茫然地看了一眼張燕。
張燕重複了一遍。
於毒苦笑一下道:“我們被驍騎將軍滿冀州的苦苦追殺,已經遍體鱗傷,無所謂他襲擊什麽地方。但現在關鍵是要保住部隊,保住黃巾軍。我看直接上山吧。”
“大帥問你李翊襲擊什麽地方,不是問你要不要山上?”王當大聲叫道。
“樂成。”於毒慢慢地說道,“大帥說得對,他要奔襲樂成。”
楊鳳長長地歎了一口氣,神情沮喪痛苦至極。
“撤,立即放棄平原,急速撤往信都城。”張燕堅決地說道。
………………
甘陵相劉虞帶著三千士兵,在大雨停歇、豔陽再次露麵的時候,走進了高唐城。
平原郡太守劉定、平原郡校尉季雍、平原郡尉曹史崔傑等平原郡官員親自迎出城。
劉虞說道:“黃巾張角禍亂我大漢七州二十八郡,塗炭生靈,害我大臣,實在是罪大惡極啊。”
劉定答道:“逆賊張角在日前的大戰中受了重傷,據驍騎將軍打探到的消息,張角回到平原城不久就死了。”
劉虞驚喜地問道:“消息準確?”
劉定、季雍、崔傑三人搖搖頭。劉定說道:“沒有證實。”
劉虞隨即張口問道:“李將軍呢?怎麽不見他人?”
崔傑回道:“好叫伯安知道,李將軍七天前已經北上攻打樂成去了。”
劉虞笑道:“這個小子,我東進支援高唐還沒有趕到,他就急不可耐地北上打樂成了。這個小子,簡直跑得比兔子還快。有他的消息嗎?”
對麵三人雖然知道李翊和劉虞相識,但是沒有想到兩人之間的關係這樣好,聽劉虞的口氣,好像很不一般。
劉定搖搖頭,擔憂的說道:“一直沒有任何消息傳來。”
“他打仗一直就是這樣,等戰打贏了,他就冒出來了。放心吧,沒事的。”劉虞微笑著說道,隨即問道,“黃巾軍現在撤到什麽地方了?”
“四天前敗退平原城的蟻賊突然棄城而逃。驍騎校尉曹操已經帶著部隊趕過去了。”崔傑說道,“李將軍的大軍不在高唐城的消息,我們懷疑被蟻賊知道了。他們大概擔心自己的老巢信都城被襲,所以連夜逃回去了。”
他們正在這裏說著,突然從遠處的平原上衝出來一小隊騎兵,飛一般疾馳而來。
崔傑指著他們問道:“使君,那是李將軍的斥候嗎?好像有什麽急事?”
劉定和劉虞趕忙仔細看去。
旁邊的季雍卻驚叫起來:“你看後麵那車……”
劉虞和劉定相視一笑,劉定高興地說道:“諸位隨我去接駕。那是朝廷使節坐的車,有聖旨到了。”
來的是傅燮,他是西涼北地郡靈州縣人,文武雙全,武功很好。今年年初黃巾起義爆發,朝廷征召各地有領兵作戰才能的人至洛陽報道,隨軍出征。傅燮跟隨北地郡太守皇甫嵩進京,被天子拜為護軍司馬,隨左中郎將皇甫嵩出征。
在出征之前,傅燮上書給天子,對黃巾之亂的根源做了論述,並認為皇帝身邊寵信的宦官也是禍亂之源,此奏章讓中常侍趙忠看到後,非常不滿。
傅燮跟隨皇甫嵩在剿滅豫州黃巾軍的戰鬥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後來又隨皇甫嵩北上兗州。皇甫嵩率軍與黃巾軍在兗州東郡倉亭交戰,大破黃巾軍,斬首七千餘級。傅燮所部生擒黃巾軍渠帥卜巳、張伯、梁仲寧三人,位居首功。
戰事結束之後,由於趙忠從中作梗,誣陷傅燮,但是天子對傅燮印象深刻,不加問罪,任命其為安定都尉。
不過,傅燮也因此離開了皇甫嵩的大軍,進京麵聖,準備前往涼州上任。卻不知道為什麽如今又來了這平原郡。
所謂禍兮福之所倚,這倒是讓他避開了皇甫嵩在平原郡的慘敗。
劉虞和劉定跟傅燮雖是初次見麵,但彼此早有耳聞,神交已久。三人均是剛直忠烈之人,性情相投,相見之後交談甚歡。
傅燮比劉定和劉虞兩人可年輕多了,才三十出頭,八尺身材,高大英武,大概是因為在苦寒之地並州從軍多年的原因,皮膚黑而乏紅。
寒暄過後,傅燮四處環顧了一番,問道:“怎麽不見李驍騎啊?”
劉虞奇怪地問道:“南容帶來的聖旨是給李將軍的嗎?”
傅燮點點頭,說道:“是啊,朝中於五日前收到八百裏加急捷報,說是李驍騎在高唐城大破黃巾軍,擊斃了近十萬人,賊酋張角也授首,天子大喜,讓傅某日夜兼程趕來平原,傳達聖旨,並押運賊酋屍首進京。”
“李將軍已經率部奔襲樂成去了。”劉定笑道,“八天前,就在我們腳下這塊地方,驍騎將軍以一萬五千人應戰黃巾軍十幾萬人,硬是打敗了蟻賊,擊斃了近十萬人,解了高唐之圍。也正是在那一戰中,賊酋張角受了重傷,回到平原城就死了。不過,其屍首卻不在我們手中。”
傅燮有些失望的說道:“原來如此。”
頓了頓,傅燮又問道:“不知義真兄現在怎麽樣了?”
劉定就搖搖頭,說道:“自從隋家山一敗之後,我就沒有再見到他了。”
劉虞幾人也是一臉的黯然,他們怎麽都沒想到,能征善戰的皇甫嵩竟然在隋家山一戰中敗得那麽慘。
傅燮欲言又止,好像有什麽話難以出口一般。劉定就說道:“南容,有什麽話就說吧,都不是外人。”
劉虞也點頭。
傅燮咬了咬牙,說道:“子靜兄,伯安兄,這次義真兄敗得太慘,朝廷有意追究他的失職。我希望兩位兄長能夠在天子麵前為義真兄美言幾句……”
劉定就笑道:“南容,這話你不說我也知道該怎麽做。我已經給天子寫了奏章,言明了當時平原郡戰場的情況,隋家山之敗,非義真兄戰不利,實乃賊勢太盛。相信以陛下的聖命,必定能明察秋毫的。”
劉虞也表示會給天子寫奏章,解釋情況。這讓傅燮非常感動,他相信,有了這兩位宗親的保舉,皇甫嵩這次應該能夠全身而退了。(未完待續。)
張燕駭然失色,所有的黃巾軍首領都大吃一驚,麵顯憂色。
張燕大聲問道:“消息準確?”
“絕對準確,我們的人夜裏摸進了他們的大營。大營裏除了傷兵,什麽都沒有。”於羝根喘著粗氣,大聲說道。
楊鳳望著張燕,焦急地說道:“三天,今天是第三天。如果李翊在大戰之後的第二天離開高唐實施新的突襲行動,他們距離目標就非常近了。”
張燕的麵色一連數變。
“李翊最可能突襲的地方就是信都。他假如用奇襲的方法奪取了信都,就等於斷去了我們的退路。”楊鳳說道,“假如我們立即回頭,也有可能堵住他,再戰一場。”
“信都城的守軍有一萬多人,李翊除非用奇計,否則很難打下城池。大帥,還是楊帥說得對,我們立即撤軍,爭取將他堵在城下,和他再戰一場。”孫欽在一旁大聲說道。
“你們都認為他會奔襲信都城?”張燕回身望著大家問道。
“是的,如今我大軍渡大河南下泰山的道路已經被堵死了,隻有西進奪路進入太行山一條生路,李翊也肯定看得出來。而我們想要撤入太行山,走安平國經巨鹿郡再到常山國這一條路是捷徑,他必定先我們一步奪取信都,扼住我們西進的道路。假如李翊在短期內拿不下城池,他就有可能被我們堵住。雖然這個計劃冒險了一點,但李翊用兵一直喜歡兵行險著,這次恐怕也不例外。”一名黃巾軍將領說道。héiyaпgě
“大帥,信都城有我們的糧食,我們的補給,一旦信都失陷,我們即使撤往太行山,也會忍饑挨餓。立即回援吧。”苦哂附和道。
張燕衝著大家搖搖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他望著低頭沉思不語的楊鳳說道:“他也有可能襲擊樂成。子羽,如果李翊突襲安平國信都,我們立即回頭,尚可堵住他,但他假如北上打樂成,我們就無能為力了。”
楊鳳頓時心驚肉跳,有點亂了方寸。他和部下的家小都在樂成,如果樂成被李翊打下,那就真的慘了。
黃巾軍的大小首領們均覺得張燕的話有道理。李翊南下打樂成,更加安全,可靠,有把握,時間也很充裕。最重要的是,本來盤駐河間國的楊鳳現在都在平原,距離樂成那麽遠,根本無力回援。
“樂成距離高唐有五百多裏。現在大雨滂沱,路途也難走,如果李翊的騎兵長途跋涉打樂成,似乎有點舍易求難。而且樂成城高大堅固,又有滹沱河天險屏障,在這種天氣裏,他那點人馬根本不可能攻城。我覺得他襲擊信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楊鳳有氣無力地辯解道。
“於帥認為呢?”張燕問道。
一直站在遠處癡呆呆地望著天空的於毒,好像突然驚醒過來一般,他茫然地看了一眼張燕。
張燕重複了一遍。
於毒苦笑一下道:“我們被驍騎將軍滿冀州的苦苦追殺,已經遍體鱗傷,無所謂他襲擊什麽地方。但現在關鍵是要保住部隊,保住黃巾軍。我看直接上山吧。”
“大帥問你李翊襲擊什麽地方,不是問你要不要山上?”王當大聲叫道。
“樂成。”於毒慢慢地說道,“大帥說得對,他要奔襲樂成。”
楊鳳長長地歎了一口氣,神情沮喪痛苦至極。
“撤,立即放棄平原,急速撤往信都城。”張燕堅決地說道。
………………
甘陵相劉虞帶著三千士兵,在大雨停歇、豔陽再次露麵的時候,走進了高唐城。
平原郡太守劉定、平原郡校尉季雍、平原郡尉曹史崔傑等平原郡官員親自迎出城。
劉虞說道:“黃巾張角禍亂我大漢七州二十八郡,塗炭生靈,害我大臣,實在是罪大惡極啊。”
劉定答道:“逆賊張角在日前的大戰中受了重傷,據驍騎將軍打探到的消息,張角回到平原城不久就死了。”
劉虞驚喜地問道:“消息準確?”
劉定、季雍、崔傑三人搖搖頭。劉定說道:“沒有證實。”
劉虞隨即張口問道:“李將軍呢?怎麽不見他人?”
崔傑回道:“好叫伯安知道,李將軍七天前已經北上攻打樂成去了。”
劉虞笑道:“這個小子,我東進支援高唐還沒有趕到,他就急不可耐地北上打樂成了。這個小子,簡直跑得比兔子還快。有他的消息嗎?”
對麵三人雖然知道李翊和劉虞相識,但是沒有想到兩人之間的關係這樣好,聽劉虞的口氣,好像很不一般。
劉定搖搖頭,擔憂的說道:“一直沒有任何消息傳來。”
“他打仗一直就是這樣,等戰打贏了,他就冒出來了。放心吧,沒事的。”劉虞微笑著說道,隨即問道,“黃巾軍現在撤到什麽地方了?”
“四天前敗退平原城的蟻賊突然棄城而逃。驍騎校尉曹操已經帶著部隊趕過去了。”崔傑說道,“李將軍的大軍不在高唐城的消息,我們懷疑被蟻賊知道了。他們大概擔心自己的老巢信都城被襲,所以連夜逃回去了。”
他們正在這裏說著,突然從遠處的平原上衝出來一小隊騎兵,飛一般疾馳而來。
崔傑指著他們問道:“使君,那是李將軍的斥候嗎?好像有什麽急事?”
劉定和劉虞趕忙仔細看去。
旁邊的季雍卻驚叫起來:“你看後麵那車……”
劉虞和劉定相視一笑,劉定高興地說道:“諸位隨我去接駕。那是朝廷使節坐的車,有聖旨到了。”
來的是傅燮,他是西涼北地郡靈州縣人,文武雙全,武功很好。今年年初黃巾起義爆發,朝廷征召各地有領兵作戰才能的人至洛陽報道,隨軍出征。傅燮跟隨北地郡太守皇甫嵩進京,被天子拜為護軍司馬,隨左中郎將皇甫嵩出征。
在出征之前,傅燮上書給天子,對黃巾之亂的根源做了論述,並認為皇帝身邊寵信的宦官也是禍亂之源,此奏章讓中常侍趙忠看到後,非常不滿。
傅燮跟隨皇甫嵩在剿滅豫州黃巾軍的戰鬥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後來又隨皇甫嵩北上兗州。皇甫嵩率軍與黃巾軍在兗州東郡倉亭交戰,大破黃巾軍,斬首七千餘級。傅燮所部生擒黃巾軍渠帥卜巳、張伯、梁仲寧三人,位居首功。
戰事結束之後,由於趙忠從中作梗,誣陷傅燮,但是天子對傅燮印象深刻,不加問罪,任命其為安定都尉。
不過,傅燮也因此離開了皇甫嵩的大軍,進京麵聖,準備前往涼州上任。卻不知道為什麽如今又來了這平原郡。
所謂禍兮福之所倚,這倒是讓他避開了皇甫嵩在平原郡的慘敗。
劉虞和劉定跟傅燮雖是初次見麵,但彼此早有耳聞,神交已久。三人均是剛直忠烈之人,性情相投,相見之後交談甚歡。
傅燮比劉定和劉虞兩人可年輕多了,才三十出頭,八尺身材,高大英武,大概是因為在苦寒之地並州從軍多年的原因,皮膚黑而乏紅。
寒暄過後,傅燮四處環顧了一番,問道:“怎麽不見李驍騎啊?”
劉虞奇怪地問道:“南容帶來的聖旨是給李將軍的嗎?”
傅燮點點頭,說道:“是啊,朝中於五日前收到八百裏加急捷報,說是李驍騎在高唐城大破黃巾軍,擊斃了近十萬人,賊酋張角也授首,天子大喜,讓傅某日夜兼程趕來平原,傳達聖旨,並押運賊酋屍首進京。”
“李將軍已經率部奔襲樂成去了。”劉定笑道,“八天前,就在我們腳下這塊地方,驍騎將軍以一萬五千人應戰黃巾軍十幾萬人,硬是打敗了蟻賊,擊斃了近十萬人,解了高唐之圍。也正是在那一戰中,賊酋張角受了重傷,回到平原城就死了。不過,其屍首卻不在我們手中。”
傅燮有些失望的說道:“原來如此。”
頓了頓,傅燮又問道:“不知義真兄現在怎麽樣了?”
劉定就搖搖頭,說道:“自從隋家山一敗之後,我就沒有再見到他了。”
劉虞幾人也是一臉的黯然,他們怎麽都沒想到,能征善戰的皇甫嵩竟然在隋家山一戰中敗得那麽慘。
傅燮欲言又止,好像有什麽話難以出口一般。劉定就說道:“南容,有什麽話就說吧,都不是外人。”
劉虞也點頭。
傅燮咬了咬牙,說道:“子靜兄,伯安兄,這次義真兄敗得太慘,朝廷有意追究他的失職。我希望兩位兄長能夠在天子麵前為義真兄美言幾句……”
劉定就笑道:“南容,這話你不說我也知道該怎麽做。我已經給天子寫了奏章,言明了當時平原郡戰場的情況,隋家山之敗,非義真兄戰不利,實乃賊勢太盛。相信以陛下的聖命,必定能明察秋毫的。”
劉虞也表示會給天子寫奏章,解釋情況。這讓傅燮非常感動,他相信,有了這兩位宗親的保舉,皇甫嵩這次應該能夠全身而退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