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國光和七年十月二十一日,一支龐大的車隊從洛陽東門緩緩駛出。
這支車隊是前將軍李翊離京返回幽州的車隊。
回首高大的洛陽城,李翊的心中有些感慨,下一次返回洛陽,不知道要什麽時候了,也不知道是以何種身份。
此次的京城之行,以及返回老家潁川祭祖之行,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準確的說,是忽悠到了不少的人才。李翊的幾個主要目標,除了郭嘉之外,其餘的荀彧、荀攸、陳群和鍾繇等人,都在他身後車隊中。
而郭嘉沒有跟著他一起去幽州,也不是因為被拒絕了,而是因為郭嘉現在還隻是十五歲的小正太,而且早年喪父,如今是跟他母親生活在一起。李翊那位伯母郭氏,因為舍不得郭嘉這位唯一的侄子,要帶著郭嘉母子跟他們去東平國。
對此,李翊也隻有唏噓了。不過好在他依然占了先手,畢竟李瓚是他的伯父,想必等郭嘉成年之後,他依然有很大的機會,把這位鬼才收歸麾下。
雖然小有遺憾,但李翊心中更多的是滿足與興奮,因為他的武將係統裏麵,再度多了十來個名字。最牛的一位當然是被稱為王佐之才的荀彧了,李翊的這位小表哥五維數據極為出色,統帥78,武力17,智謀95,政治98,魅力93。乙類2s級的超級人才,如此出色的五維數據,在外能夠出謀劃策,甚至是領兵打仗,在內更是內政好手,的確不愧為王佐之才。唯一不能幹的,就是武力值有些太淒慘,不能陣前跟人單挑了。
陳群同樣非常不錯,這位曆史上向曹操提出了九品中正製的政才,五維中的政治一項甚至不弱於荀彧。統帥50,武力17。智謀75,政治97,魅力76。
另外,荀諶這位李翊二舅舅家的表弟也很不錯。統帥19,武力25,智謀77,政治78,魅力70。雖然做不了統兵大將。也勝任不了治理州郡的重任,但是作為一個幕僚還是可以的。辛氏兄弟辛評和辛評的情況跟荀諶差不多,尤其是在智謀和政才方麵,三人基本上是不相伯仲。不過辛評在統帥和武力方麵要出色一些,70的統帥勉強可以統領一支偏師,而48的武力也比起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強多了。
李翊本來很想把他那位名重天下的六舅舅也就是荀爽給忽悠去幽州的,可惜荀爽不出仕的決心很大,堅決的拒絕了李翊的邀請。
或許,這與另外一件事情有關,那就是他這位六舅舅的女兒。也就是李翊的小表妹,竟然被趙雲給勾搭走了。
事情是這樣的,在回到襄城祭祖之後,李翊沒有馬上前往潁陰,而是逗留了幾天,接受一些跟李家親近的家族的拜訪,然後就是送伯父李瓚離開襄城前往東平上任。不過,他先讓趙雲率領兩百親衛送母親荀氏回娘家探望。
趙雲護送荀氏到了潁陰荀家之後,其英俊的外貌、不俗的談吐以及曾經叱吒疆場的經曆,狠狠地吸引了李翊的那位剛剛十五歲的小表妹荀采。年方十五。情竇初開的小丫頭,完全不能抵擋趙雲的風采的吸引。
李翊的母親荀氏對此也樂見其成,她也非常喜歡趙雲這個兒子的結義兄弟,如果能夠讓自己的侄女兒嫁給他。雙方親上加親,那對兒子今後的事業是很有幫助的。於是,荀氏就替趙雲向自己的六個荀爽提親。
誰知道,荀爽有些不喜歡趙雲,認為他的出身低了些,而且又是一個五大三粗的武將。他更傾向於把小女兒嫁給荊州南陽郡新野縣豪族陰家的大公子陰瑜。
這新野陰家可不得了,是東漢王朝六大家族之一,一等一的外戚家族。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最寵愛的女人,就是出自這個南陽陰氏的大美女陰麗華,那句名傳千古的名言“當官就要當執金吾,娶妻子就要娶陰麗華。”可不是白說的。雖然如今光武皇帝已經死了一百二十多年,南陽陰氏已經不複當時的榮寵,但依然在東漢王朝的政治版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荀爽雖然不喜歡做官,但為了家族考慮,他還是認為女兒跟這樣的名門大族聯姻比較好。
因為這個事情,讓李翊的母親荀氏很是有些不高興。但畢竟對方是她的親哥哥,她也不好跟他翻臉。
但是,大家都小看了李翊的那個小表妹荀采,這丫頭的性子可是極為剛烈的。也就是李翊的曆史學的不怎麽樣,否則他不會不知道,他這位小表妹,在曆史上可是上了《後漢書列女傳》的,而上麵記載的內容,就是他這位小表妹荀采,因為不滿其父親,也就是李翊的六舅舅荀爽要讓她改嫁,上吊自殺了。
但李翊記不住這個事情沒關係,因為他這位小表妹直接導演了這麽一場。她在荀爽拒絕了荀氏代趙雲的提親之後,就不想活了,趁人沒注意的時候,把自己往房間裏麵一關,在門上寫了一行字“你把我的屍體嫁給陰家吧”,然後找了一匹白綾,把自己掛梁上了。
好在李翊的母親因為感覺到荀采的情緒有些不正常,過去看望,發現得早,否則這丫頭就那麽香消玉殞了。
除了這麽一檔子事情,荀爽也不敢再倔強了,終於答應了。趙雲跟荀采也就得意順利喜結良緣。
可是,因為這件事情,讓荀爽心裏麵對趙雲總是有些心結,連帶著看李翊這個外甥都有些不順眼了。
對此,李翊也隻能表示無奈。
不過,在李翊離開荀家的時候,荀爽還是讓自己的小兒子,也就是李翊的表弟荀棐跟著李翊離開,而荀棐的名字也隨即出現在李翊的武將係統名單裏麵。李翊意外的發現,他這位小表弟,武力值和統帥值竟然還不錯,分別達到了81和75,倒是智謀和政治非常一般,都隻有六十左右。
在看了荀棐的五維數值之後,李翊算是明白了,為什麽荀爽讓荀棐跟著他。因為荀棐這家夥,注定了隻能當一個武將。
跟著李翊去幽州的荀家旁係弟子還有兩三個,但各方麵的能力都非常一般,五維中甚至沒有超過70的,基本上隻能在前將軍府或者是幽州州牧府中當個中低級的幕僚了。
倒是李翊的那位小表妹荀采讓李翊感覺到眼前一亮,這可不僅僅是她的美貌,還有他的才能。荀采這丫頭,五維值分別是統帥77,武力8,智謀86,政治82,魅力92,這還是建立在她如今隻有十五歲的基礎上,等她成年了,想必還要增加不少。
從潁川回到洛陽的時候,已經進入十月了,李翊就打算回幽州了,因為按照他的記憶,再有不到一個月,西涼就要發生叛亂。如果他再不離開,恐怕會卷入這場曠日持久的平叛之戰中。
可是,李翊那位嶽父卻再次給李翊出了個難題,他竟然不想去幽州,而是想要留下來搜集資料撰寫史書。
這樣的事情,李翊是如何都不能同意的,但蔡邕的性格極為執拗,再加上他又是長輩,李翊也不好強迫。
無奈之下,李翊隻好去找蔡琰商量這個事情。可蔡琰對自己那個執拗的老爹也是無可奈何。
就在李翊焦頭爛額的時候,李翊驀然發現,蔡琰的房間裏麵堆滿了書籍,足足有上千卷,而且基本上都是用竹簡刻寫的。李翊就好奇的問她怎麽那麽喜歡搜集書啊,蔡琰說這些書都是她父親的,隻是其它房間裏麵堆不下,這才放了一部分到她的閨房裏。
李翊這才想起,蔡邕有一個可以稱為嗜好的愛好,那就是藏書。上次李家商會送蔡家人回洛陽,車隊足足有近三十輛馬車,可其中整整二十輛馬車裝的都是書。
要知道,當時蔡邕可是逃難去的吳地,這樣艱難的情況下,依然舍不得他的那些書,可以想見他有多麽的寶貝他那些書了。
而這個時候,雖然早已經發明了紙,可是因為質量太差,絕大部分的書籍依然還是用竹木簡書寫或者是刻錄。
看著這些書,李翊總算是想到了說動蔡邕的辦法。
很快,他就放出了自己的大招:拿了一疊雪白的紙張去找蔡邕,向他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藍圖。
這些紙張,自然是李翊通過係統兌換了一份資料,然後試著製造出來的。這份造紙資料,花了李翊足足五十萬功績點,讓李翊的係統功績點再次清零。而這些功績點,都是幽州西部五個郡,在秋收完成後得到的功績點。還有就是李家商會在這一段時間裏產生的利潤帶來的功績點。
然後,李翊又花了差不多十天時間,才製造出了那麽一小疊白紙。
蔡邕看到那些紙張,當時整個人都不好了。他再清楚不過,這些紙張代表著什麽意義。
在如此有殺傷力的大招之下,蔡邕再也不堅持要留在洛陽了,同意跟李翊一起去幽州,條件就是讓他主持生產這種紙張。
對此,李翊自然是不會不答應的。
事實上,李翊非常有自信,隻要把他這老丈人忽悠去了幽州,他有千萬個辦法讓他再也不想離開。(未完待續。)
這支車隊是前將軍李翊離京返回幽州的車隊。
回首高大的洛陽城,李翊的心中有些感慨,下一次返回洛陽,不知道要什麽時候了,也不知道是以何種身份。
此次的京城之行,以及返回老家潁川祭祖之行,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準確的說,是忽悠到了不少的人才。李翊的幾個主要目標,除了郭嘉之外,其餘的荀彧、荀攸、陳群和鍾繇等人,都在他身後車隊中。
而郭嘉沒有跟著他一起去幽州,也不是因為被拒絕了,而是因為郭嘉現在還隻是十五歲的小正太,而且早年喪父,如今是跟他母親生活在一起。李翊那位伯母郭氏,因為舍不得郭嘉這位唯一的侄子,要帶著郭嘉母子跟他們去東平國。
對此,李翊也隻有唏噓了。不過好在他依然占了先手,畢竟李瓚是他的伯父,想必等郭嘉成年之後,他依然有很大的機會,把這位鬼才收歸麾下。
雖然小有遺憾,但李翊心中更多的是滿足與興奮,因為他的武將係統裏麵,再度多了十來個名字。最牛的一位當然是被稱為王佐之才的荀彧了,李翊的這位小表哥五維數據極為出色,統帥78,武力17,智謀95,政治98,魅力93。乙類2s級的超級人才,如此出色的五維數據,在外能夠出謀劃策,甚至是領兵打仗,在內更是內政好手,的確不愧為王佐之才。唯一不能幹的,就是武力值有些太淒慘,不能陣前跟人單挑了。
陳群同樣非常不錯,這位曆史上向曹操提出了九品中正製的政才,五維中的政治一項甚至不弱於荀彧。統帥50,武力17。智謀75,政治97,魅力76。
另外,荀諶這位李翊二舅舅家的表弟也很不錯。統帥19,武力25,智謀77,政治78,魅力70。雖然做不了統兵大將。也勝任不了治理州郡的重任,但是作為一個幕僚還是可以的。辛氏兄弟辛評和辛評的情況跟荀諶差不多,尤其是在智謀和政才方麵,三人基本上是不相伯仲。不過辛評在統帥和武力方麵要出色一些,70的統帥勉強可以統領一支偏師,而48的武力也比起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強多了。
李翊本來很想把他那位名重天下的六舅舅也就是荀爽給忽悠去幽州的,可惜荀爽不出仕的決心很大,堅決的拒絕了李翊的邀請。
或許,這與另外一件事情有關,那就是他這位六舅舅的女兒。也就是李翊的小表妹,竟然被趙雲給勾搭走了。
事情是這樣的,在回到襄城祭祖之後,李翊沒有馬上前往潁陰,而是逗留了幾天,接受一些跟李家親近的家族的拜訪,然後就是送伯父李瓚離開襄城前往東平上任。不過,他先讓趙雲率領兩百親衛送母親荀氏回娘家探望。
趙雲護送荀氏到了潁陰荀家之後,其英俊的外貌、不俗的談吐以及曾經叱吒疆場的經曆,狠狠地吸引了李翊的那位剛剛十五歲的小表妹荀采。年方十五。情竇初開的小丫頭,完全不能抵擋趙雲的風采的吸引。
李翊的母親荀氏對此也樂見其成,她也非常喜歡趙雲這個兒子的結義兄弟,如果能夠讓自己的侄女兒嫁給他。雙方親上加親,那對兒子今後的事業是很有幫助的。於是,荀氏就替趙雲向自己的六個荀爽提親。
誰知道,荀爽有些不喜歡趙雲,認為他的出身低了些,而且又是一個五大三粗的武將。他更傾向於把小女兒嫁給荊州南陽郡新野縣豪族陰家的大公子陰瑜。
這新野陰家可不得了,是東漢王朝六大家族之一,一等一的外戚家族。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最寵愛的女人,就是出自這個南陽陰氏的大美女陰麗華,那句名傳千古的名言“當官就要當執金吾,娶妻子就要娶陰麗華。”可不是白說的。雖然如今光武皇帝已經死了一百二十多年,南陽陰氏已經不複當時的榮寵,但依然在東漢王朝的政治版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荀爽雖然不喜歡做官,但為了家族考慮,他還是認為女兒跟這樣的名門大族聯姻比較好。
因為這個事情,讓李翊的母親荀氏很是有些不高興。但畢竟對方是她的親哥哥,她也不好跟他翻臉。
但是,大家都小看了李翊的那個小表妹荀采,這丫頭的性子可是極為剛烈的。也就是李翊的曆史學的不怎麽樣,否則他不會不知道,他這位小表妹,在曆史上可是上了《後漢書列女傳》的,而上麵記載的內容,就是他這位小表妹荀采,因為不滿其父親,也就是李翊的六舅舅荀爽要讓她改嫁,上吊自殺了。
但李翊記不住這個事情沒關係,因為他這位小表妹直接導演了這麽一場。她在荀爽拒絕了荀氏代趙雲的提親之後,就不想活了,趁人沒注意的時候,把自己往房間裏麵一關,在門上寫了一行字“你把我的屍體嫁給陰家吧”,然後找了一匹白綾,把自己掛梁上了。
好在李翊的母親因為感覺到荀采的情緒有些不正常,過去看望,發現得早,否則這丫頭就那麽香消玉殞了。
除了這麽一檔子事情,荀爽也不敢再倔強了,終於答應了。趙雲跟荀采也就得意順利喜結良緣。
可是,因為這件事情,讓荀爽心裏麵對趙雲總是有些心結,連帶著看李翊這個外甥都有些不順眼了。
對此,李翊也隻能表示無奈。
不過,在李翊離開荀家的時候,荀爽還是讓自己的小兒子,也就是李翊的表弟荀棐跟著李翊離開,而荀棐的名字也隨即出現在李翊的武將係統名單裏麵。李翊意外的發現,他這位小表弟,武力值和統帥值竟然還不錯,分別達到了81和75,倒是智謀和政治非常一般,都隻有六十左右。
在看了荀棐的五維數值之後,李翊算是明白了,為什麽荀爽讓荀棐跟著他。因為荀棐這家夥,注定了隻能當一個武將。
跟著李翊去幽州的荀家旁係弟子還有兩三個,但各方麵的能力都非常一般,五維中甚至沒有超過70的,基本上隻能在前將軍府或者是幽州州牧府中當個中低級的幕僚了。
倒是李翊的那位小表妹荀采讓李翊感覺到眼前一亮,這可不僅僅是她的美貌,還有他的才能。荀采這丫頭,五維值分別是統帥77,武力8,智謀86,政治82,魅力92,這還是建立在她如今隻有十五歲的基礎上,等她成年了,想必還要增加不少。
從潁川回到洛陽的時候,已經進入十月了,李翊就打算回幽州了,因為按照他的記憶,再有不到一個月,西涼就要發生叛亂。如果他再不離開,恐怕會卷入這場曠日持久的平叛之戰中。
可是,李翊那位嶽父卻再次給李翊出了個難題,他竟然不想去幽州,而是想要留下來搜集資料撰寫史書。
這樣的事情,李翊是如何都不能同意的,但蔡邕的性格極為執拗,再加上他又是長輩,李翊也不好強迫。
無奈之下,李翊隻好去找蔡琰商量這個事情。可蔡琰對自己那個執拗的老爹也是無可奈何。
就在李翊焦頭爛額的時候,李翊驀然發現,蔡琰的房間裏麵堆滿了書籍,足足有上千卷,而且基本上都是用竹簡刻寫的。李翊就好奇的問她怎麽那麽喜歡搜集書啊,蔡琰說這些書都是她父親的,隻是其它房間裏麵堆不下,這才放了一部分到她的閨房裏。
李翊這才想起,蔡邕有一個可以稱為嗜好的愛好,那就是藏書。上次李家商會送蔡家人回洛陽,車隊足足有近三十輛馬車,可其中整整二十輛馬車裝的都是書。
要知道,當時蔡邕可是逃難去的吳地,這樣艱難的情況下,依然舍不得他的那些書,可以想見他有多麽的寶貝他那些書了。
而這個時候,雖然早已經發明了紙,可是因為質量太差,絕大部分的書籍依然還是用竹木簡書寫或者是刻錄。
看著這些書,李翊總算是想到了說動蔡邕的辦法。
很快,他就放出了自己的大招:拿了一疊雪白的紙張去找蔡邕,向他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藍圖。
這些紙張,自然是李翊通過係統兌換了一份資料,然後試著製造出來的。這份造紙資料,花了李翊足足五十萬功績點,讓李翊的係統功績點再次清零。而這些功績點,都是幽州西部五個郡,在秋收完成後得到的功績點。還有就是李家商會在這一段時間裏產生的利潤帶來的功績點。
然後,李翊又花了差不多十天時間,才製造出了那麽一小疊白紙。
蔡邕看到那些紙張,當時整個人都不好了。他再清楚不過,這些紙張代表著什麽意義。
在如此有殺傷力的大招之下,蔡邕再也不堅持要留在洛陽了,同意跟李翊一起去幽州,條件就是讓他主持生產這種紙張。
對此,李翊自然是不會不答應的。
事實上,李翊非常有自信,隻要把他這老丈人忽悠去了幽州,他有千萬個辦法讓他再也不想離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