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翊勝了張繡,聯軍是士氣大震,可董卓軍卻是士氣低落。隨後的幾天,聯軍不斷派出將領到虎牢關下挑戰,而董卓卻是一直閉關不出,他現在已經怕了挑戰這麽一回事兒了。


    雖然董卓高掛免戰牌,諸侯明知道想要通過挑戰來打擊董卓軍的想法已經不現實了,可依然沒有哪個諸侯主動提出派遣大軍攻打虎牢關。


    這個道理是很淺顯明白的,虎牢關城牆高大,易守難攻,再加上關城裏麵有六萬大軍,想要攻下來,不損失個十來萬人,想都不要想。


    至於損失十來萬大軍,換來攻下虎牢關倒也不是什麽不可接受的事情,畢竟諸侯聯軍總數量高達三十多萬嘛。可是,誰當這先鋒,第一個上陣啊?要是這一個人上陣了,損失慘重,後麵的人不幹了,那第一個出戰的人找誰說理去?找袁盟主?你逗我呢,找他有什麽用?


    總之,因為種種原因,這事情就這樣耽擱下來了。


    時間轉眼到了初平元年的三月下旬,諸侯來到這虎牢關下,已經差不多有一個月時間了。缺少軍糧的董卓固然焦頭爛額,可虎牢關和旋門關外麵的諸侯聯軍何嚐不是也到了堅持不下去的時候?


    三十多萬大軍,人吃馬嚼的,那一天得消耗多少糧草啊!


    隻要是明白事理的,都知道現在這個局麵不能繼續下去了。但這事情必須有人提出來,可諸侯們都不願意做這個第一個提出來的人。


    最終,還是主持這次諸侯會盟的曹操站了出來,他提出了分兵攻打洛陽的建議。


    洛陽周圍的地形雖然險要,但可供攻打的地方還是不少的,洛陽八關就是為了防衛洛陽被攻打而來的。


    曹操建議諸侯大軍分成三路攻打洛陽。


    第一路是從黃河北麵的河內郡進攻,目標為孟津和小平津二處黃河南岸的重要渡口。隻要突破任意一處,都可以直接威脅洛陽。


    第二路就是從東麵攻打洛陽,目標是洛陽東麵的虎牢關和旋門關。隻要從這裏突破,同樣是對洛陽的致命威脅。


    第三路則是從南麵進攻。攻打目標是伊闕關、大穀關和軒轅關。


    大家本來就想各幹各的了,曹操這個計策一提出來,馬上得到了諸侯們的讚同。而且,就連三路大軍怎麽分配。也很快就有了決議。


    從黃河北岸進攻的一路大軍,主要由袁紹、韓馥和王匡三路諸侯組成。這三路諸侯,袁紹和韓馥都是實力最強大的,他們都帶了三萬大軍來會盟。而王匡的實力雖然差了一些,卻是東道主。誰叫他是河內太守呢。所以,無論如何,他都是要回去的,不然他的老巢說不定就被人給占領了。


    從東麵的虎牢關和旋門關進攻洛陽的依然是大軍的主力,包括了曹操、喬瑁、劉岱、劉備、鮑信、張超、孔伷、孔融、張邈、袁遺和丁原共十一路諸侯,將近二十萬大軍。


    倒是從南麵進攻的一路大軍的兵力稍弱一些,包括李翊、公孫瓚、孫堅和袁術共四路諸侯,軍隊也隻有六萬多點。


    大家對這一路大軍都沒抱什麽希望,因為李翊這家夥一看就沒有認真攻打關隘的意思。而公孫瓚唯李翊馬首是瞻,同樣很難指望他真正出力。孫堅本來是一個有出力意願的人。但奈何他在本次大戰之初被袁術狠狠地坑了一回,損兵折將,與袁術有了隔閡,現在恐怕也不會盡力作戰了。至於袁術,大家再清楚不過他到底是什麽玩意兒了,要是指望他能夠在戰場上立下功勳,還不如指望老母豬上樹呢。


    在分配完成之後,大家就紛紛行動起來。袁紹、韓馥和王匡三人最先撤兵,奔河內去了。


    見這三人走了,李翊和公孫瓚等人商量了一下。也從虎牢關撤離,往南麵的潁川郡去了。孫堅因為在旋門關,自動成了他們這一路大軍的前鋒,率先趕往潁川郡的陽城。


    可是。李翊卻沒有直接隨大軍趕往陽城,而是借口回老家祭祖,在半路上溜了號。而事實上是他手下的李氏商會經過多年的打探,終於找到了一個牛人的下落。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徐庶。


    說真的,在漢末這個時代。找一個不是名人的人真的很難。以李氏商會的能量,依然花費了李翊數年的時間,才終於確定了徐庶的具體情況。


    這還得從去年發生的一件事情說起。


    在去年的時候,徐庶為人報仇,而後用土白泥塗於臉上,披散著頭發逃走,被官吏抓住。官吏問徐庶叫什麽名字,徐庶一句話也不說,官吏於是把徐庶綁在柱子上作出準備肢解的樣子,並擊鼓下令周圍市場裏的人出來辨認,但都不敢說認識這個人。後徐庶的一個朋友一起來將徐庶救走。徐庶非常感激,於是不再舞槍弄棒,一改自己平時的氣節去求學。


    而他求學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李翊的三舅荀靖。荀靖原本是不想收下徐庶這麽一個弟子的,但見徐庶為人誠懇踏實,而且人也長得帥氣,於是勉強答應下來。


    徐庶留在了荀家,李翊自然很快就得到了信息。不過當時他正在大漠上,鞭長莫及,隻能讓這件事情拖了下來。畢竟徐庶不是普通人,如果沒有十足的誠意,可能難以將其收歸麾下。


    隻是,讓李翊意外的是,當他親自趕到荀家,與徐庶麵談之後,徐庶雖然沒有直接拒絕他,卻是沒有答應跟隨他,隻是說自己跟隨老師荀靖的時間還短,需要繼續學習。


    這話初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李翊卻明白,徐庶是委婉的拒絕了他的招攬了。


    但對於徐庶這樣的大才,李翊並不想就此放棄,他打算學習前世的曹操,走曲線救國的道路。當然,李翊不會像曹操那麽傻比,竟然派人把徐庶的老媽抓起來,然後威脅徐庶。這樣絕對不可能讓徐庶真正的歸心,隻會讓他徹底失去徐庶這個大才。


    ………………


    李翊帶著典韋等人來到徐庶的老家長社城,一口氣買下幾萬斤糧食。


    在買糧食的時候,李翊還詢問店家,附近哪幾個村子最是窮苦。店家就告訴他,城南四個村莊最是疾苦,其中就有徐家村。


    典韋等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麽主公買如此多的糧食。徐庶家的老太太吃一輩都吃不完,壞了多可惜。


    然而李翊昨日想了一夜,已經有了計較。


    據《三國演義》裏麵所說,徐庶中了程昱奸計,無奈投到曹操帳下的時候,徐老太太便懸梁自盡了。此番作為看來,徐老太太一定是個潔身自好之人。這樣的人,必然是不會輕易受人恩惠的。若是買些好東西單獨送過去,百分之百是不會接受的。


    另一方麵,自己真要那麽做了,憑徐庶的聰明才智,也一定會看出自己是拉關係去了,拉攏他的計劃就泡湯了。


    所以他務必要做出是不經意來到徐家村,又不經意見到了徐老太太。給人以不知道是徐庶母親的情況下,幫助她一番。


    那麽如何做到不經意呢?


    李翊想了許久,最終還是覺得多花錢收購糧食,十裏八村的救濟一番,到時候救濟到徐家村,不就遇到了嗎!縱是徐庶再聰明十倍,也斷不會想到自己是專門奔著他去的。


    如此一來,救濟眾多百姓,彰顯自身的仁義,也拉攏了徐庶。就憑徐庶是個大孝子,他又是個任俠寬厚的人,有很大可能會被自己的仁義行為感動。


    所以李翊這才購買了幾萬斤糧食。


    當然,做這件事情也不會顯得突兀,因為在前些年裏,李翊一直讓李氏商會在潁川郡老家做類似的事情,不過主要是在襄城縣和潁陰縣,長社縣這邊很少有顧及。


    然而,幾萬斤糧食也不是好散發的,所以當糧食散盡的時候已經天黑。


    當然,隻是做這麽一件事情,李翊知道想要達成自己的目的也非常困難。所以他還做了兩手準備。


    對於身處亂世的人來說,有兩個難題,其一就是吃飽飯,其二就是生病有人治了。要知道,這個時候經常發生瘟疫,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病人生病後沒有得到及時救治,然後傳染蔓延開來的。


    李翊在組建軍隊後,一直非常注重意料,在軍中專門成立了軍醫部門,為士兵提供良好的醫療條件。經過多年的發展,北疆軍中的軍醫,水平已經非常高了。而隨同李翊的親衛軍中的軍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於是他就把主意打到了這些軍醫的身上。


    在第一個村子分發糧食的時候,李翊便對這個村子的村民說道:“明日李某便去徐家村救濟,並且會派出大夫,到各村診治病患,藥材免費,頭疼腦熱,皆可過去就診。”


    接受救濟的千餘村民感恩戴德,經過他們的傳播,十裏八鄉都得知驃騎大將軍李翊進來了,並且散發糧食救濟百姓,仁義之名,名不虛傳。(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召喚之三國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戀19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戀1988並收藏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