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虎牢關,十一路諸侯在關前駐紮了半個多月,誰都不願意主動發兵攻打關城。【ㄨ】但是將近二十萬大軍就這麽駐紮在這裏,每天消耗的糧草也是極為恐怖的,諸侯們已經有些撐不下去了。


    在經過了反複的商討之後,十一路諸侯最終達成了協議,從關前撤離,回到酸棗。


    酸棗距離虎牢關大約兩百裏,這樣既可以對虎牢關形成威懾,也可以減少大軍糧草的壓力。甚至還可以迷惑虎牢關和旋門關的董卓軍守軍,尋覓到戰機。


    ………………


    就在十一路諸侯聯軍撤回酸棗不久,駐防虎牢關的張繡接到了徐榮的密信,約他見一麵。


    張繡很奇怪,不過還是帶著一隊親兵趕往旋門關。


    虎牢關距離旋門關三十裏,轉瞬即至。


    張繡和徐榮在西疆的時候就認識,彼此非常熟悉。


    張繡看到徐榮神色憂鬱,心裏很高興。


    以前的時候,徐榮地位比張繡高多了,尤其是在徐榮參與了雁門郡大戰之後,徐榮在西疆更是名聲大震。但是,這次張繡通過在虎牢關一戰,打下了偌大的威名,在西涼軍中的位置,卻是比徐榮高多了。這從董卓現在的安排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奉命率領兩萬大軍駐守虎牢關,而徐榮卻是隻能率領本部五千人馬駐守旋門關。


    張繡安慰了徐榮幾句,然後就問徐榮找他前來的所為何事。


    徐榮微微一笑,湊到張繡的耳邊低聲說了幾句,最後問道:“怎麽樣?功勞都是你的,你幹不幹?這一仗如果打贏了,你就是將軍了。”


    張繡猶豫不決,沉吟良久,這才說道:“我看,此事還是先稟奏相國為好,一旦……”


    “此仗必贏。”徐榮皺眉道,“怎麽?到了洛陽。膽子也小了?”


    張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咬牙切齒的說道:“好,聽你的。”


    第二天,徐榮率領大軍出了旋門關。攻占了隻有少量駐軍的滎陽城,並做出繼續向酸棗進攻的架勢。


    喬瑁得知徐榮率軍東進,急忙集結大軍迎敵,同時急報袁紹,是戰還是不戰?


    袁紹回書說:“徐榮已經一路攻擊而來。此時不戰,必將動搖軍心,不打也得打了,你還問什麽問?打。”


    喬瑁、劉岱、張邈等人都沒有打過仗,心裏非常慌,尤其對手還是天下赫赫有名的戰將徐榮。


    當年雁門關一戰,驃騎大將軍在極度劣勢下,指揮十萬大軍重創鮮卑鐵騎,從此揚名天下。而徐榮正好率領北軍長水營參與了這一場大戰,並且立下了大功。被天子拜為中郎將。


    和這種人打仗,想想都怕。


    張邈說:“我們幾個人,隻有孟德和允誠打過仗,我看,就讓他們兩人指揮大軍作戰吧。”


    眾人都同意。


    大敵當前,鮑信和曹操也沒有推讓,義不容辭嘛。


    曹操說:“允誠寬厚待人,沈毅有謀,深為將士們愛戴,我願意聽從允誠的指揮。”


    鮑信笑著拒絕了。他對眾人說:“孟德老弟才華出眾,熟讀兵法,早年又曾隨皇甫將軍平定過蟻賊之禍,打仗的事肯定要比我精通。”


    他極力要求曹操指揮作戰。曹操謙讓了兩句後。隨即不容氣的答應了。


    前來攻擊的是徐榮,如果能擊敗他,自己就能一戰成名。


    ………………


    徐榮和張繡部將胡車兒率部趕到距離酸棗二十裏的原武城。


    這裏的人知道要打仗,早就跑光了。徐榮沒有進城,直接命令大軍向酸棗衝去。


    曹操認為徐榮急行而來,士卒一定非常疲勞。而己方大軍以逸待勞,士氣高漲,體力充沛,完全可以擊敗徐榮,打他一個下馬威。


    劉備反對,認為不宜冒險出擊。曹操懶得理他,立即和鮑信兩人領兩萬人馬率先出營迎敵,張邈、喬瑁、丁原和劉岱的大軍居中跟上,劉備無奈,隻好和張超、孔伷、孔融、袁遺整頓軍馬隨後出營。


    還沒等劉備出營,斥候來報,曹操和徐榮已經在前方十裏處打起來了。


    徐榮跑得太快,距離張繡的主力大軍有三十多裏路程。他大概沒想到大軍還沒靠近酸棗紮營,叛軍就迎頭來擊了。


    徐榮和將士們措手不及,稍稍抵抗了一下後,狼狽而逃。


    曹操和鮑信帶著大軍猛追三十裏才停了下來。


    再不停下,就要和張繡的主力對抗了。


    張繡和徐榮二話不說,連夜率部後撤五十裏。


    曹操和鮑信等人商議,追還是不追?


    曹操說:“張繡不願打很正常,他本人雖然有萬夫不當之勇,但他手裏隻有兩萬人。我們有十八萬大軍,諒他張繡和徐榮也不敢和我們正麵對抗。繼續追,隻要把張繡和徐榮擊敗了,討董大戰就會得到根本性的轉變,我們也將立下不世功勳。”


    劉備、袁遺和劉岱不願冒險,說張繡巨額徐榮既然退回去了,那就算了,還是按照袁紹的部署,回酸棗靜待時機。


    各人意見不一,爭論不休,最後還是喬瑁等人說服了曹操。


    第二天,聯軍撤兵回酸棗,但徐榮和胡車兒跟在後麵就殺來了。聯軍措手不及,折了幾百人。曹操大怒,指揮大軍掉頭回攻。徐榮不敵,和胡車兒帶著敗兵四散而逃。


    聯軍一口氣又追了三十裏。


    張繡率軍再退。


    劉備說:“這一定是張繡和徐榮的誘敵之計,前麵可能有埋伏,還是盡早撤兵吧。”


    曹操嗤之以鼻。張繡隻有兩萬人馬,徐榮自己更是隻有五千人,他哪來的兵力伏擊我們?即使他想打我們的伏擊,那也是在滎陽到虎牢關之間。從這裏到滎陽,沒有合適的伏擊地形。


    鮑信讚同曹操的意見,建議繼續追擊。


    第三天聯軍浩浩蕩蕩向滎陽開進,為了防止出現意外,速度並不是很快。


    到了汴渠後,徐榮和胡車兒又出現了,這次兩人率軍阻擊聯軍渡河。雙方血戰。西涼軍不敵,丟下幾百具屍體,倉惶後撤。


    汴渠距離滎陽城十五裏。


    率先渡河的曹操剛剛上岸,就接到了斥候送來的消息,張繡和徐榮已經放棄滎陽城,率軍向虎牢關急撤而去。


    曹操追問道:“城中可有人?”


    斥候搖搖頭,他們沒敢進去。曹操絲毫沒有猶豫,立即命令夏侯惇、史渙帶著一千人馬殺進城去。


    “快去告知鮑信,請他從我們的右側敖倉方向渡河。告知張邈,請他從我們的左側方向渡河。爭取今夜有兩萬人進駐滎陽。”曹操誌得意滿,高興的對站在身邊的曹仁說道,“子孝,我看張繡和徐榮不過如此嘛。”


    曹仁謹慎地看看遠處,小聲說道:“大哥,我看西涼軍此次的行動頗為蹊蹺。他們本來據守險關,根本沒必要出戰。就算是要出戰,也不會像現在這樣,跟我們一接戰就敗退。”


    曹操笑道:“沒什麽蹊蹺的。你沒注意到一個情況,那就是張繡和徐榮一直在派人搜刮糧食,然後才率軍撤退。我估計是虎牢關和旋門關已經沒有糧食了。而洛陽有數萬大軍,本就缺糧,肯定也難以給虎牢關和旋門關運送補給,張繡和徐榮是不得不硬著頭皮出關搶糧。”


    夏侯惇和史渙飛速進城,分兵占據了四座城門。


    曹操帶著大軍正準備進入滎陽,斥候飛速來報,張繡的大軍不讓徐榮進關,雙方在虎牢關打起來了。


    “再探,一定要看清楚了……”曹操大喜,急令五千人馬整軍向虎牢關方向急速前進。他打算趁機渾水摸魚,重創徐榮和張繡。


    斥候連續回報。張繡的人馬死守關隘,徐榮的大軍鋪天蓋地,正在瘋狂攻擊。


    曹操笑道:“不要急,我們慢一點。等他們打累了,他們就死定了。”


    曹操命令大軍停在距離虎牢關十裏的虢亭,靜待最佳出擊時機。


    就在曹操和曹仁等人談笑風生的時候,從滎陽方向急速跑來一匹快馬,馬上騎士血染戰袍,狼狽不堪。


    來者是鮑信麾下的斥候,他焦急的對曹操說道:“曹將軍,我家主公在敖倉中伏,請求曹將軍急速馳援。”


    曹操大驚道:“誰的兵馬?”


    “是張繡,是西涼軍精銳。”那個斥候驚魂未定,嘶啞著聲音說道,“我們正在渡河,張繡的大軍突然從黃河方向殺了過來,我們措手不及,死傷極為慘重,請曹將軍速速救援,否則就要全軍覆沒了。”


    “徐榮在哪?虎牢關下到底是誰?”曹操抬手一鞭,狠狠地抽在了一名斥候身上,“給我再探。”


    “走,到敖倉,到敖倉……”


    曹操帶著大軍沿著旃然水一路向東狂奔,麵對四門大開的滎陽城,誰都沒有興趣再看一眼。


    黃昏時分,張繡看到叛軍援軍趕到,急忙指揮大軍撤出了戰場。


    鮑信的一萬人馬戰死大半。汴水河上飄滿了死屍,鮮血染紅了河水。血腥狼藉的戰場上,鮑信跪在弟弟鮑韜的遺骸前,抱頭痛哭。


    劉備、喬瑁、劉岱、張邈等人得到消息,連夜撤軍而走。


    曹操率部斷後。他指揮士兵簡單清理了一下戰場,然後和鮑信兩人帶著大軍匆匆渡河。


    黎明時分,大軍趕到了垣雍城,將士們疲憊不堪。


    然而,徐榮的戰旗卻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天際之間,血色朝霞之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召喚之三國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戀19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戀1988並收藏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