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此刻,徐榮的心中充滿怒火。【ㄨ】


    原本,徐榮在投靠董卓之後,一直都想通過在戰場上的表現,來贏得他的認可。但是,他發現自己的想法錯了,哪怕他在戰場上拚了命,取得了打敗關東聯軍的戰績,他依然得不到認可,甚至還被一下子丟到了這最危險的南線戰場。


    所以,徐榮醒悟了,因為他不是西涼人,他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得到董卓的認可。


    而跟在他身邊的這些人,跟他的情況大同小異。宋憲是並州人,原來是丁原的手下,後麵轉投到他的麾下。而周毖雖然是西涼人,但是因為袁家的事情,他也不再被董卓信任。


    徐榮看看恍然大悟的宋憲、周毖和站在四周的眾將,揮手說道:“你們帶一隊人馬向洛陽方向擄掠,聲勢要造大一點。”


    “將軍,孫堅已經殺到了……”伊闕都尉張承驚惶地說道,“將軍不守關了?”


    徐榮輕蔑地看了一眼緩緩而來的敵軍,嘲笑道:“孫堅如果敢用一萬人攻打我八千人駐守的關隘,那他就是白癡,自尋死路。”


    “擂鼓,用點力氣,晚上吃新鮮菜人。”


    ………………


    孫堅駐馬於山岡之上,極目遠眺雄偉的伊闕關,心生幾許蒼涼和無奈。


    麵對這樣險關,自己的一萬大軍根本沒有飛越的可能。


    打是打不過去的,孫堅也不想再打了。


    之前在虎牢關被袁術坑了一次,雖然損失的兵力在後麵得到了補充,可是在來了南方戰場後,自己因為老師朱儁的要求,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猛攻陽人、廣成等關隘和城池,兵力損傷很大,能夠上陣的士兵,又隻剩下一萬人出頭了。


    孫堅問左右道:“袁公路的軍隊到了什麽地方?”


    “到了陽人。”朱治回道,“紀靈、陳蘭和雷薄各領兩千人馬尾隨我們而來。但速度非常緩慢。”


    孫堅眉頭一皺,驚訝地問道:“他自己呢?袁公路自己在哪?”


    孫堅已經感覺有些不妙了,袁術能夠坑自己一回,恐怕還會坑自己第二回。


    “他回宛城了。”朱治生氣地說道。“袁公路實在有點……太傅袁隗,他大哥袁基,還有他袁家幾十口人都給董卓殺了,他不急著報仇,卻急著要繼承家主。我真不明白。他天天穿著喪服給誰看?”


    孫堅搖頭苦笑道:“也怨不得他,他也是沒辦法啊。袁紹本來就名聞天下,這次不但領軍討董,還承製天下。做了諸侯聯軍盟主,威望達到了極致。雖然袁紹是庶出,但他已經過繼給袁逢的兄長袁成為子,算是長門長孫。按道理,繼承家主也無可非議。所以,這時袁公路無論如何都要爭取得到袁閥宗族和各地袁閥勢力的支持,否則他很難坐家主這個位子。如果他不是袁閥的家主。即使第一個打進洛陽,他這份功勞也要算到袁紹頭上。家主就是家主,其他兄弟再怎麽有本事,也無法和家主相提並論。


    朱治歎道:“袁閥勢力驚人。現在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家主,對討董大業的確危害很大,但我看,這個家主,怎麽輪也輪不到袁術。他的聲名太差了,和袁紹根本沒法比。”


    孫堅擔憂地說道:“問題就在這裏。如果袁術不能繼承家主。他們兄弟之間互相鬧起來。繼而他們袁閥內部也跟著分裂,那討董的事就很危險了,極有可能半途而廢。”


    朱治笑笑,像是想起了什麽。小聲對孫堅說道:“聽說這次袁術請了不少人到宛城商議繼承家主的事,希望他能如願以償。隻是袁術一走,攻打洛陽的事……”


    “你立即給紀靈傳信,讓他領軍飛速趕到大穀關。隻要我們三路人馬同時對伊闕、大穀、轘轅三關發起攻擊,洛陽毋丘毅的軍隊必定要趕來支援。”孫堅揮了揮手中的馬鞭,豪氣衝天。“如此,則洛陽可下。”


    ………………


    四月上,河南尹,大穀關。


    大穀關位於嵩山與龍門山之間的峪穀,距離洛陽五十裏。此穀長三十裏,穀內溝壑縱橫,溪水潺潺,群峰削立,灌木叢生,而關隘的東西兩側有牛心山、牛嘴山、老羊坡、歪嘴山、大風山等險要地勢。此關乃洛陽正南方向的第一關,是拱衛京都的重要門戶。


    紀靈率軍趕到嵩山與龍門山之間的峪穀後,停了下來。


    “此處地形複雜,極易中伏。西涼軍隻要在東西兩側山上下伏兵,我們必遭重創。”陳蘭手指深穀,心虛地說道,“這裏曆來是攻打關東的主戰場,中伏失敗者比比皆是。以我看,我們還是駐軍於穀外吧,這樣穩妥些。”


    紀靈三十多歲,體格健壯,高大的身軀在黑色盔甲的映襯下,顯得非常威武。他是汝南人,袁逢的門生,曾經受辟於太尉府,後來被袁逢舉薦到豫州梁國任都尉。他和袁術關係一向不錯,這次袁術舉兵討董,在豫州等地募兵時,他帶著三千人趕來相助。


    紀靈猶豫了很長時間。


    進穀探察軍情的斥候回報,穀內一切正常。


    袁術離開前,一再囑咐自己要聽從孫堅的調遣,但孫堅給自己命令非常費解,自己是不是一定要聽從呢?


    孫堅命令自己急速逼近大穀關,並迅速展開攻擊。這個命令很好笑,孫堅讓自己率六千人馬攻擊大穀關,不是成心要葬送自己的大軍嗎?


    張谘死後,袁術暫領了南陽郡,接收了南陽的兩萬郡國兵,再加上他之前拉起來的軍隊,軍隊規模隨即擴大到了十萬人。就算是後來為了補償孫堅,送了一萬人馬給他,但依然還有九萬大軍。


    但隨隨便便、毫無意義地把六千人馬葬送在大穀關下,誰願意?自己不願意,袁術更不願意。


    孫堅在書信中信誓旦旦地說,這次一定能拿下洛陽,但紀靈就是想不明白,他憑什麽拿下洛陽?就算朱儁在洛陽接應他,但洛陽和河南尹一帶還集中有董卓的七萬大軍,函穀關還有牛輔的三萬大軍,這十萬大軍如果反撲而來,孫堅、孔伷還有自己的三路大軍,兩萬六千人馬能對付得了?


    至於驃騎大將軍李翊和河間國相公孫瓚,紀靈根本沒把他們計算在內。這兩人如今還在駐軍在潁陰和陽翟一帶搞武裝遊行,根本沒有前來參戰的意思。


    紀靈一籌莫展。


    不聽孫堅的,勢必要和孫堅鬧翻。對袁術很不利。袁術現在正在為繼承家主的事頭痛不已,如果他能率兵進占洛陽,那麽這個家主十有八九就是袁術的了。


    自從京畿南麵戰場爆發大戰,形勢也立即發生了變化,袁術的聲望突然間就增加了數倍。這次汝南、穎川和南陽的許多袁閥宗族子弟之所以願意到宛城和袁術商量繼承家主的事。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袁術不但攻打洛陽,而且還打數了個勝仗。相反,袁紹那邊不但打了敗仗,連聯盟都快解散了。


    不能攻占洛陽呢?袁術如果不能拿下洛陽。那他就更需要孫堅的支持了。孫堅和袁術的關係非同一般,從他一路北上連殺兩個朝廷大員、在虎牢關被袁術坑了一次之後,依然沒有跟袁術翻臉就能看得出來。


    他相信袁術,無視律法,一殺就是兩個大官,震撼大江南北。袁術坑了他一萬軍隊,他依然沒有跟袁術翻臉。就憑這種關係,孫堅肯定會鼎力支持袁術繼承家主。


    其次是孫堅的實力。孫堅的實力非常強悍,這對袁術繼承家主有很大的助力。孫堅的一萬大軍裏,有一部分是從吳郡就開始追隨他的悍將,這些人都參加了中平元年平定黃巾軍的南陽大戰。而且許多人是隨著孫堅一起殺上宛城城樓的;還有一部分是朱儁的老部下,朱儁不再統領軍隊後,這些人繼續追隨朱儁,孫堅到長沙平叛時,朱儁就讓他們隨孫堅一起南下了;剩下一部分就是長沙郡的人,包括投降孫堅的叛軍。孫堅這一萬人馬大部分都是久經戰陣的將士,其實力遠遠超過了袁術的兩萬大軍。有孫堅相助,就是拿刀砍,也能把這個家主的位子搶過來。


    紀靈想到這裏,再不猶豫,斷然揮手道:“傳令,大軍進穀,直逼大穀關。”


    ………………


    四月上,洛陽。


    李儒這幾天的日子很難過。


    徐榮、宋憲和周毖三人的軍隊在洛陽附近縣城的擄掠已經激怒了朱儁,他三番兩次跑到李儒的大營中大發脾氣。現在部分流民已經返回家鄉,正在各地官府的組織下急速展開春耕,河南、穀城等的百姓給徐榮三人的軍隊一陣搶殺,四散而逃。百姓們有家不敢回,有地不敢種,紛紛跑到洛陽城,跪在府門外捶胸頓足,哭聲震天。


    李儒很氣憤,他不是氣憤徐榮三人,而是恨朱儁。朱儁從喬瑁和張邈手上要了不少糧食種子。李儒想向朱儁借一點,但朱儁不給。徐榮他們這麽一搶,急壞了朱儁,他看到李儒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於是就威脅李儒說,你如果不把徐榮他們解決了,我就把徐榮他們在洛陽的所作所為告之驃騎大將軍,請他出麵。李儒氣啊,你以為李翊能搞定徐榮他們,我就搞不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召喚之三國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戀19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戀1988並收藏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