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日夜期盼的書信到了。


    這是張燕的書信。張燕告訴他,白繞、於毒、苦酋等黑山黃巾軍首領拒絕招撫。他們不但不接受招撫,甚至還想要策反張燕。


    白饒對張燕說:“如果你能趁此機會再舉黃巾大旗,我們將依舊奉你為黃巾大帥。聽從你的調遣,推翻大漢,重建社稷,以實現大賢良師未了的心願。如今大賢良師八大弟子之一的司馬俱正在會同徐和、管承、吳霸、何儀等人奪取兗青徐三州,要和我們黑山黃巾軍會師於黃河,我黃巾之大旗將席卷中原,縱橫天下。張燕,你回來吧,和楊鳳一起回來吧。”


    對於這樣的策反,張燕自然是不會答應的。先不說主公待他不錯,不計較他黃巾軍的身份,完全把他跟其他人一樣對待。在北疆軍中,如今總共八大軍團,總共八正八副十六個統兵將領,他張燕正是其中八大副統兵將領之一,可謂是位高權重。其次,這些年在北疆的經曆,讓他非常清楚一個事情,那就是主公的實力實在是太強大了,黃巾軍繼續叛亂下去肯定不會有好結果的。一旦等主公下定決心剿滅他們,黃巾軍很難有一戰之力。


    所以,張燕嚴詞拒絕了黃巾軍的策反,而且把這個事情毫不避諱的告訴了李翊。他相信以主公的胸懷,肯定不會因此怪罪於他。可要是他敢隱瞞的話,那後果就難以想象了。


    ………………


    “軍師,大穀關到了。”


    郭嘉從沉思中驚醒過來,他掀開車簾看看前方雄偉的關隘,輕輕地發出了一聲驚歎,然後對典韋說道:“順之,拿著主公的手令,把客人請來。”


    典韋答應一聲,帶著十幾騎打馬向關內飛奔而去。


    時間不長,袁術的長史李業在典韋等人的簇擁下急速而來。


    袁紹的這一刀激怒了朱儁,他毫不猶豫地斷絕了和袁紹的聯係。不再向袁紹傳遞任何消息。


    朱儁可以忍受袁紹誅殺朝廷大臣,但他不能忍受袁紹踐踏皇權侮蔑天子,更不能忍受袁紹要廢黜當今天子另建皇統之舉。


    一個連天子都願承認、不願跪拜的人,難道不是大漢的叛逆?難道這種人還能拯救大漢?


    董卓雖然強橫霸道。但他廢黜少帝是在士人的慫恿和縱容下去做的,像他這種粗暴野蠻的武夫都不敢隨意廢黜天子,你袁紹憑什麽隨意廢黜天子?你那個什麽“承製詔書”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天下人誰不知道?你以為拿著那塊遮羞布就能驕縱枉法、為所欲為?


    朱儁轉而支持袁術,無條件支持。袁術的長史李業這次來洛陽議事。就是朱儁一手促成的。


    李業坐上馬車,稍稍寒暄兩句之後,立即問道:“驃騎大將軍何時命令徐達南下?”


    ………………


    晚上,朱儁邀請李業到了自己的書房裏,詢問道:“伯興,文台的損失很大嗎?”


    “不算嚴重,折了兩千多人。”李業恭敬地回道,“徐榮的人燒殺搶掠比誰都厲害,但一打仗就不行了,跑得比誰都快。這次如果不是張繡神出鬼沒的抄到我們後麵。我們也不至於敗得這樣慘。”


    朱儁又問道:“募兵的事怎麽樣?”


    “孔使君很幫忙,募兵的事非常順利,孫將軍的軍隊已經有一萬五千人了。”李業笑道,“現在逃到豫州荊州的流民很多,募兵很容易。一天兩頓飯,沒有軍餉,應募的人一聽眼睛都亮了,擠破了頭。現在最不缺的就是人。”


    朱儁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好,非常好。這樣我就放心了。等徐達帶著大軍南下攻擊袁紹,李翊和公孫瓚帶著大軍東進徐州平叛後,我們就立即動手。”


    李業問道:“朱將軍,攻打長安有把握嗎?”


    “潼關有段煨駐守。長安有王允、宣璠、鄭泰、恒階等大臣做內應萬無一失。”朱儁自信地說道,“現在董卓、董越率軍在扶風郡、漢陽郡一帶攻擊韓遂、馬騰的叛軍,徐榮、樊稠、郭汜等人馬上要隨李翊到徐州去,所以隻要我們拿下了函穀關,擊敗了牛輔,就可以一路無阻地殺進長安城了。”


    李業高興地說道:“隻待勤王成功。社稷可興矣。朱將軍居功至偉啊。”


    朱儁搖搖手,歎道:“沒那麽容易。拿下長安,我們雖然可以把董卓趕到西疆去,但北疆的李翊,河內的袁紹,黑山的黃巾,兗青徐的蟻賊,一個比一個厲害,要想徹底擊敗他們,還需要一段時間。相比起來,董卓算是最好對付的了。”


    “北疆的李翊最厲害。”李業說道,“他手上控製著胡人的鐵騎,實力雄厚,即使把他趕到大漠,他也能殺回來。這個人太難對付了。”


    朱儁笑笑,不在意的說道:“李翊說不上厲害,他太年輕了。隻要他攻擊蟻賊,黑山黃巾軍就會打他,而他的大軍除了塞外的鐵騎,幾乎都是清一色的黃巾軍降卒。北疆快完了。”


    李業難以置信地看著朱儁,心說擊敗名震天下的驃騎大將軍就這麽容易?


    “請你來,就是要你和李儒、郭嘉好好談談,什麽事都答應他們。董卓、李翊和袁紹一樣,都蹦不長了,所以你委屈就委屈一點,將來有你揚眉吐氣的時候。”朱儁拍拍他的肩膀說道,“我們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洛陽的軍隊送出去,然後我們起兵勤王。”


    ………………


    三方的商談異乎尋常的順利,這讓郭嘉皺眉不展,憂心忡忡。但是他卻不知道到底是什麽原因讓他心裏不安。


    而在三方順利達成協議之後,郭嘉也隻能是匆匆離開了洛陽,返回潁川,與主公李翊會麵。


    四月中旬,平叛大軍成立,包括李翊的六千親衛鐵騎,公孫瓚的一萬五千大軍,以及孫堅的一萬五千大軍,還有袁術麾下大將紀靈率領的一萬大軍,共計四萬六千大軍。


    董卓的西涼軍並沒有加入平叛大軍,他的理由是大軍行動沒有足夠的糧草。李翊卻知道,董卓之所以不派軍隊加入,主要是擔心這派出的軍隊被人給吞了。畢竟要去平叛的地方,是遠離他老巢的關東。


    李翊其實也並不是真的想要董卓出兵。事實上他出兵不出兵沒什麽區別,李翊去平叛也不是打算真的要跟叛軍死戰,他的目的是得到人口。李翊相信,隻要以糧食開道,絕對可以擺平絕大部分的叛軍,隻要收降這些叛軍,將他們遷移到北疆去進行安置,李翊的目的就達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翊的軍中又多出了兩員猛將。不過這兩人並不是李翊通過召喚係統召喚的,而是在南陽郡招募到的。這兩個人一個是黃忠,另外一個是魏延。


    在南下之前,李翊就已經獲知了黃忠和魏延的大部分情況。而在到了潁川之後,李翊再度派人仔細打聽兩人的情況,終於在郭嘉前往洛陽談判的時候,摸清了黃忠和魏延兩人的現狀。


    在討董開始前,黃忠是南陽宛城人,本來是南陽太守張谘手下的一個軍司馬。孫堅北上的時候,殺死了張谘,收編了張谘的人馬。黃忠不願意在孫堅手下做事,退出了行伍,回家種田去了。


    而魏延其實是南陽郡複陽縣人,根本不是《三國演義》裏麵所說的什麽義陽人,如今也不存在義陽這個地方。義陽其實是三國鼎立之後,曹丕在分複陽縣設置的一個小縣,存在的時間也不長,很快就取消了。所以李翊之前在名錄中提到的信息,卻是給了李氏商會的人錯誤指示,導致耽誤了很多時間才找到魏延。


    魏家是複陽縣的豪強,魏延的父親魏廷在當地很有威望。而魏延雖然年輕,在複陽當地也頗有勇武之名。李氏商會的人偶然得到這個消息,最初不敢確認,是再三打探後才確定下來的。


    在得知黃忠和魏延兩人的確切消息之後,李翊頗為感歎,小說真是害人啊,淨給他錯誤消息。


    而後,李翊一邊讓徐茂公等人率領大軍繼續駐紮在襄城,而他本人則是悄悄地帶著太史慈離開大營,前往宛城和複陽縣拜訪黃忠和魏延。


    黃忠本來無意複出,不過在看出了李翊的誠心之後,還是答應了出山。


    至於魏延的事情就比較好辦了,他本來年紀就不大,才虛歲十八歲,正是愛麵子的時候。在看到李翊竟然親臨魏家拜訪之後,很爽快的就答應跟著李翊混。而他老爹魏廷也答應將家族遷往北疆。


    時間剛剛進入四月下旬,平叛大軍就出發了。大軍兵分兩路,李翊跟公孫瓚率領各自大軍,通過陳國和陳留郡進入兗州腹地,而孫堅跟紀靈則是率軍通過汝南郡,前往徐州。


    李翊跟公孫瓚的行程很順利,各路諸侯根本不敢阻攔他們的大軍,在得到李翊不會進入各諸侯的城池的保證之後,大家都放開了大路,讓李翊和公孫瓚行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召喚之三國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戀19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戀1988並收藏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