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馥指著盧植說道:“諸位不信就問問子幹先生,當初太傅以京官出任州郡的事,子幹先生一清二楚。”


    盧植苦笑,搖搖頭。當初袁隗和自己怎會預料到討董大業會演變成今天的禍國殃民之舉?


    盧植說道:“威考,元方,公熙,你們在冀州各地買糧的時候,就沒有聽到這方麵的風言風語?”


    袁滂衝著他抱歉地拱拱手,說道:“聽是聽到了,誰知道會這樣嚴重?不管怎麽說,你是冀州牧,袁紹是渤海郡太守,你說出的話總該有點份量。”


    韓馥哭笑不得,說道:“諸位,你們不要忘了,袁紹手持‘承製詔書’,以車騎將軍代領國事,號令天下。從討董聯盟這方麵來說,他是我的上官,我得聽他的指揮。我此次到泉州,就是先征詢了袁紹的意思。如果袁紹不同意,我還真不知道怎麽辦。我夾在朝廷和討董聯盟之間,你們讓我聽誰的好?”


    眾臣相顧無語。


    袁紹手上有袁隗的書信,討董一事也是由袁隗、盧植、丁宮、袁滂等諸多大臣一手策劃的,如果撇開袁紹奉弘農王的承製詔書要廢黜當今天子和袁紹冤殺大臣兩件事來說,袁紹也沒有錯,他一直在忠實執行著以太傅袁隗等一幫三公大臣定下的除奸興國之策。


    “今天你們要是不逼我,我也不會說,我丟不起這個人啊。”韓馥慚愧得連連搖手,“冀州有許多郡府官吏說我不好,說我為人刻薄,喜歡罵人。諸位想想,我麵對一張張虛情假意的笑臉,麵對一句句威脅****的話,我怎能不刻薄?我怎能不生氣?”


    “我一再對翁叔說,這個朝廷要建就建在冀州,把朝廷和討董聯盟合二為一。我不是為了我自己,也不是為了冀州的軍政大權,而是為了拯救社稷的大業。諸位請仔細想想,泉州朝廷現在刻意避開袁紹,避開討董聯盟,那將來怎麽辦?泉州朝廷如果不和袁紹坐下來好好談談,不把朝廷和討董聯盟之間的所有分歧解決了,如何去整合州郡力量?”


    “比如說我、劉岱、張邈、丁原、袁遺、王匡、陶謙、孔伷,你讓我們這些人到底聽誰的?如果兩個都聽,事情就沒法做。如果聽一個不聽一個的,我們就得罪人。泉州朝廷討董,討董聯盟也討董,我們該怎麽辦?”


    劉虞想了半天,然後望著幾位大臣說道:“文節說的好啊,這事我們要立即考慮,盡早解決。現在看起來,阻礙振興社稷大業的不是李翊,也不是袁紹,而是我們自己啊。討董的事我們已經沒有辦好,如果泉州建朝的事我們再辦砸了,我們就是敗亡大漢的罪魁禍首了。”


    韓馥雖然聲情並茂地訴了一番苦,但張溫和袁滂等人沒有放過他,繼續追討賦稅。冀州兩年沒繳賦稅了,你做為泉州朝廷的三公之一,總要拿出一點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否則天下誰能信服?


    三天後,朝廷和冀州的議事在雙方激烈的爭論中塵埃落定,冀州依然處於自我孤立狀態。


    太傅劉虞和張溫看到驃騎大將軍李翊時,麵孔都有點燥熱。泉州朝廷建立之初,李翊可以說要什麽給什麽,如果不是打仗需要他,恐怕他連軍權都交出來了。但朝廷呢?依然沒有從冀州要到一個錢,想想實在對不起人,慚愧啊。


    ………………


    十二月中,長安。


    長公主詔書遍傳天下。董卓看到這份詔書後不怒反喜,立即召集在京將領置酒相慶。


    李傕,郭汜等人聞訊後十分不解,問道:“主公,劉虞、李翊、韓馥等人在泉州另設朝廷,宣告要討伐主公,攻打長安勤王,這可不是好事啊。李翊得到了冀州的錢糧支持後,必會如虎添翼,實力大增,京畿馬上就有一場惡戰了。”


    董卓泰然自若,談笑風生,毫不在意的說道:“諸位不要驚慌,不出數月,袁紹、袁術、孫堅等頑劣小兒必定望風而逃,唯獨北方那頭老虎有點麻煩,哈哈……”


    眾人驚懼不安地望著董卓,不敢出言再勸。


    ………………


    十二月下,冀州,鄴城。


    韓馥回到冀州後,立即接到了袁紹的書信。


    袁紹在書信中說:“當今天子不是先帝所出,皇統被篡,先帝蒙羞,朝廷為奸侫董卓所挾持,形同虛設。雖然長公主在泉州另建朝廷,但國不可一日無君。為了早日鏟除奸侫,平定叛亂,振興社稷,我和劉岱、王匡、袁遺等十幾位州郡大吏準備擁戴青州牧劉虞為帝,重建朝廷。懇請文節兄以大漢社稷為重,早下決心,共襄大舉。”


    韓馥大驚,心裏忐忑不安,舉棋不定。


    早在年初舉事時,袁紹和他就在一起商量過,如果討董成功,皇統該由那一位藩王繼承。但由於驃騎大將軍李翊不願意出兵討董,此事隨即被擱置。現在李翊出兵討董了,長公主也在泉州建朝了,一切看上去開始步入正軌了,這時候袁紹卻突然殺出來,聯合其他州郡大吏要求廢黜當今天子,重建皇統,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袁紹再一次重申了為什麽要廢黜當今天子重建皇統的理由。這些理由表麵上看上去冠冕堂皇,但說到底,就是怕當今天子將來蓄意報複,殺了袁閥全族和當初舉事的大臣們。


    袁紹還詳細列舉了劉虞繼承皇統,登基稱帝的諸般好處,但在這一連串華麗詞藻的下麵,韓馥看到的不是振興社稷,而是禍亂和血腥。


    韓馥膽怯了,他考慮再三,無法下定決心。


    府內的幾位親信僚屬對此事也是意見不一。


    劉恭說:“劉虞和主公相交多年,他是什麽人,主公應該很清楚。劉虞隻是宗室,不是藩王,他根本沒有資格繼承皇統,他也不可能答應做皇帝。袁紹此舉,顯然是別有用心。”


    韓馥問道:“袁紹到底想幹什麽?”


    “他想控製長公主和泉州朝廷。”審配說道,“現在不論主公是否答應此事,袁紹和冀、兗、青、徐、豫等州郡大吏都會派出使者到泉州,上表要求擁戴劉虞為帝。主公你想想,此事發生後,劉虞還能待在朝中主政嗎?他一定會離開泉州。”


    “劉虞離開泉州後,繼任劉虞主政的一定是主公你。也就是說,大家會認為這一切都是主公在背後操縱,主公想獨攬泉州朝廷的大權。這種流言傳開後,主公還能到泉州主政嗎?主公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隻好放棄。然後呢?然後各地州郡會推薦袁紹到泉州朝廷主政。”


    “這時問題來了。驃騎大將軍打董卓需要糧餉,他肯定能接受主公到泉州主政,但袁紹就不行了。袁紹有什麽資格到泉州主政?他不過就是一個渤海郡的太守而已。於是,泉州朝廷就成了驃騎大將軍的。如果驃騎大將軍主政,天下州郡想必沒人願意聽從,包括主公你。如此一來,好事成壞事,社稷更亂了。主公難道願意眼睜睜地看著社稷傾覆?”


    “所以,主公無需猶豫,直接向泉州朝廷擺明態度。冀州關係社稷興亡,國家權柄當然應該由主公來主掌。”


    韓馥怦然心動。如果能夠掌控北疆朝廷,那豈不是意味著他有機會拿下北疆強大的軍隊?


    ………………


    十二月下,南陽。


    下雪後,徐榮和胡軫率軍緩緩後撤。孫堅趁機兵出魯陽,並一直追到河南尹的梁城,和徐榮軍對峙於汝水兩岸。


    這時斥候來報,董卓率軍出關來援。看到河對岸高高飄揚的大纛,孫堅擔心中計,急忙領軍撤回魯陽。


    到了魯陽後,孫堅接到孔伷急書,說董卓親自率軍支援胡軫,幾萬大軍猛攻陽翟城,自己守不住,已經敗退到了穎陰城。


    陽翟城丟失,孫堅的右翼隨即失去保護,大軍兩麵受敵,情況危急。就在他考慮是支援孔伷,還是撤回宛城會合袁術的時候,孔伷再次急書。平虜將軍張飛突然出現在穎陰城下,北疆軍重創了胡軫,擊殺了李蒙。董卓大敗,退回陽翟城。


    孫堅喜出望外,立即書告袁術,請他速速領軍北上會合,共擊洛陽。袁術的大軍現在一部分在宛城,一部分由紀靈、橋蕤帶著正在尾追董越、李肅,手上無兵可調,所以他立即急書襄陽劉表,請他出兵北上攻打洛陽。


    袁術念念不忘荊州,他的這點心思誰都能看得出來。


    劉表回信說:“南郡的貝羽之亂還沒有平定,長沙、武陵兩郡的蘇代、曹寅還在爭戰不休,荊州軍暫時無力北上攻打洛陽。我認為荊州目前的當務之急是迅速平定叛亂,穩住郡縣,然後竭盡全力給公路兄和各路勤王討董大軍提供糧餉。”


    劉表在書信後麵說道:“公路兄率領各路討董大軍攻占洛陽後,功勳卓著,必能入朝為公。這個南陽太守自然是不會再兼任了,因此,南陽是不是盡快還給荊州?”(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召喚之三國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戀19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戀1988並收藏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